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53节

  所以只有当硫化橡胶,橡胶轮胎出现后,汽车才迎来了飞跃。

  如今在南北两京,南都广州,以及苏州、泉州、嘉定等大城市,汽车开始成为勋贵家庭和上层社会社会的标配。

  “此时,是我们一劳永逸解决西北乱局根源的最好时机,所以朕把你们召集了过来。

  朱卿家你是百战宿将,要多为他们几个小辈做表率,罗思举你久在西北,各方配合你应当主动承担责任。

  杨芳,朕对你寄予厚望,该下狠手的时候,一定要下狠手!

  桂涵,朕知道你为人耿介,好打抱不平,但须知,善心一定要留给值得的人。

  此一战是为了子孙享万世太平,使我大虞不重蹈大唐覆辙,不会再现西北自相残杀之惨事的,你要有为后世子孙承担罪孽,做一个屠夫的决心!”

  冯唐易老的朱射斗终于在金汤城之战后得到了莫子布的青睐,七十岁的年纪还破格进入了近卫十二军,成了龙骧近卫的副指挥使。

  罗思举也在之后被从夏藩调到了中央,完成了两年的学习后,正式成为了金吾近卫的都指挥使。

  至于桂涵和杨芳,更是莫子布亲自培养的新一代杰出将领。

  不过他们虽然能力足够了,但也因为没打过这样的灭除之战,所以莫子布非常注意给他们打下心理基础。

  “十三,你可是皇族之人,这次前往河中,当勇于任事,我这皇帝五叔都愿意背这样的黑锅,你这侄子就更要放开手脚,有做诸将军表率的勇气。”

  莫公棱是莫子布二哥莫子潢的第五子,在除开莫子布这一支人的莫天赐子孙中排行十三,也是莫氏皇族中在军事上最有天赋的统帅,目前是羽林近卫的都指挥使。

  “陛下放心,此去河中,一切都是侄儿怂恿,与五叔陛下无干,事情侄儿会办的漂漂亮亮的。”

  莫公棱当然有这个觉悟,他甚至还准备自己来背这个黑锅。

  “你小子,想当国公也不用这么积极吧。”没想到莫公棱的话音刚落,他身边的六叔莫子泩就翻了翻白眼,调侃起了他。

  这也是莫子布许诺的,莫公棱如果能在河中之战表现出色,就会成为莫家公字辈中第一个国公。

  “皇兄,臣弟既然作为监军,也当为弟弟和侄子们做个表率,河中之事,那就是我这监军兼吴国公做主的了。”

  莫子泩历史上是莫天赐最小的儿子,由郑信赐予的小妾所生。

  这个时空在冥冥之中,莫天赐受命南洋总理前往暹罗平定通(拉玛一世)叛乱的时候,又遇到了莫子泩的生母,照样纳之为妾,诞下了莫子泩。

  而历史上的莫子泩也是莫天赐之后接任河仙大位的儿子,还是阮褔映阮小强的救命恩人,曾派林通为使,代替阮朝前往北京向满清求救。

  此人能力中上,属于守成之君里面能力比较强的那一类,是以莫子布也还挺看重他这个六弟的。

  但莫子泩不知道,他心里非常虚,因为导致太上皇后陈氏和太上皇莫天赐反目的导火索,就是莫天赐八十多岁还纳了他的母亲为妃。

  这导致太上皇后陈氏对他们这些皇帝的小弟弟,可是非常不待见的。

  要知道当时莫天赐驾崩后,可是有大量传言太上皇后陈氏要把他们这些孽子的母亲都杀死殉葬,把莫子泩母子吓得眼泪汪汪的。

  但实际上,莫子布怎么也不会搞什么殉葬的。

  特别是七弟莫子浚母亲出自尾张德川氏,莫子添的母亲出自国姓成功之弟田川七左卫门的家族,是非常好控制、拉拢东洋的工具人,怎么可能把他们的母亲殉葬嘛。

  所以等到其他人走后,莫子布就把莫子泩给留了下来,“阿泩,我给十三他们那样说,是因为他们是武将,如果他们放不开手,事情就办不好,所以要刺激他们。

  但你不一样,你不能跟他们一样嗜血,要有一个冷静的头脑。

  哪些该杀,该如何杀,去了河中,跟姐夫有商有量,做到既能让军中的厮杀汉过瘾,也不会让事情完全不可收拾。

  特别是如何利用白莲宗,这件事情上,你可以专权独断!”

  莫子泩这才明白兄长的意思,赶紧领命,“臣弟一定不负兄长期望,把河中的事情办好,一劳永逸为子孙解决隐患。”

  多谢大家的关心和理解,老虎今天终于出院了,最后才知道,不是什么肠胃炎,就是重度甲流,感冒症状过后就是上吐下泻,最厉害的一天腹泻了二十多次,拉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大家也要注意这次的甲流,人多地方尽量戴口罩,这玩意毒性是真的强!

第723章 那个大汉朝,他回来了

  西元1795年,4月11日。中华大虞光中二十年,原满清乾隆六十年,农历三月十二。

  就在莫公泽还在伊斯坦布尔面见奥斯曼苏丹的时候,大虞的第四批,也是最后一批西征军在南京应天府进行了誓师大会。

  莫子布以弟弟吴国公莫子泩为监军,亲侄子、宗室莫公棱为镇西将军,朱射斗、桂涵、杨芳、罗思举为副将,杜钦(拉玛二世)为行军部署主管后勤辎重。

  出动羽林左卫,金吾右卫,龙骧左卫等三支近卫,京营奋武、敢勇、立威等三军,合计四万六千人,命名为镇西军,前往河中,做最后的剿灭。

  当然,莫子布亲自登坛拜将,从南京出发的镇西军只有九千多人,因为其余三万来人早就在河西整编快一年了。

  大虞的近卫军以闽粤桂和湖广的人居多,京营则多以两淮、河北、山东、山西人居多。

  要想适应西北的气候,山西、河北人还好说,其他地方的肯定要提前去适应西北气候,才能将水土不服的概率降到最低。

  与此同时,莫子布诏免陕甘两省三年钱粮,以及打的欠条都会被还上的消息传到了陕甘两省,顿时两省百姓都沸腾了。

  交粮食的开始压箱底的交,几百亩的大地主都只留了基本的粮食,运粮的民夫脚下就跟生了风一样,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前一秒还在心里骂着狗曰的朝廷,下一秒就陛下万岁万万岁,扛着货物直接跑的飞起。

  而此时在河中,行动已经开始了。

  当莫子布的圣旨送达,陈光耀就熄灭心中那一点点想要争取西军大元帅的心思。

  捏着莫子布亲自写给他的信笺,陈光耀看着身边的董金凤、傅康安、海兰察、海禄、策凌那木扎勒、西乡隆光等人说道:

  “陛下圣明,宁夏郡王乃是西军中爵位最高者,又是元勋第一功臣,应当由他担任西军大元帅。”

  陈光耀就这点好,那是真听莫子布的话,都形成条件反射了。

  因为他从三岁扒拉着河仙总兵府衙的后门,看着里面一副小少爷打扮的莫子布时,就开始听这位小表哥的话了,哪怕现在当了高官也还是一样。

  “估计很快,郡王的命令就会从定夏城传来,大家各司其职,准备听候军令。

  而且我相信,郡王不会亏待大家的,他也应该知道,夏藩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陈光耀还是在话里面给自己留了一点点的尾巴,因为他也要顾及麾下征西军与跟着他的董金凤定西军上下兵将之需求。

  大家在这远离中原的地方吃了三年的风雪了,好多人甚至都经历了父母过世这样的变故,若是不给好处,哪怕有皇帝的旨意,这六万精兵,也不可能服李献文的指挥。

  若真是李献文这么不识趣,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了夏藩而亏待征西军和定西军,陈光耀就会立刻上书皇帝,不会事事配合的。

  这人呐,一旦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层,就会这样,很多时候,哪怕你不想争,也会被跟着你的人,一步步裹挟到大多数人期望的路上。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这句话,代表的可不是责问,还有冰冷的刀光剑影。

  没到最后时刻,没有一个昭烈帝那样的父辈荫庇,最好还是不要干这样的事。

  陈光耀深谙此理。

  不过幸好,李献文的脑子很清晰,他很清楚夏藩的定位,也知道皇帝在这种时刻,还想着给他这姐夫这么大的面子,真是足够对得起他了。

  他要真辜负了这份情谊,那么以后他跟莫子布之间,也不会再有什么情谊了。

  是以很快,李献文就致信陈光耀,他同意陈光耀的作战方案,命征西军和定西军分兵两路。

  一路走内天山,从疏勒(喀什)北上碎叶高原,拿下这里的柯尔克孜人,恢复大唐的碎叶军镇,然后向西走怛罗斯一些清扫臣服于布哈拉汗国的势力。

  一路则直接从七河之地出发,绕过莫因库姆沙漠,直抵塔什干。

  夏藩则是会准备好一切粮草辎重,等待两军到达之后,合力攻下塔什干,最后才会集中兵力,进攻撒马尔罕。

  陈光耀哈哈大笑,心中的担忧终于去除,他看着董金凤说道:“郡王有句话说的很对,我们此次来,是要把这些害人虫全部铲除的。

  那就不应该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专注于杀伤他们的丁壮。

  咱们打下了塔什干,面对撒马尔罕这样的重镇,故意又进兵迟缓,正好给他们调集军队的时间,等彼辈猥集于此。

  咱们就在撒马尔罕城下,干掉他们的一半的有生力量!”

  。。。。

  布哈拉城,唐时称安国城,是昭武九姓安国所在。

  此城在后世的乌孜别克并不算特别重要的城市,总人口也不过二十来万。

  但在现在,布哈拉是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城市,人口却超过三十万,手工业的发达,冠绝河中。

  “好大城,不愧是唐季安国之都,可做诸夏之都了!”

  手持节杖,身着五品文官服,身高不高,志气却高的大虞使节李赓芸大笑着对身边头戴三山帽,身穿飞鱼服的御马监提督太监李尽忠说道。

  提督太监李尽忠眼角抽搐了两下,他本名黎辉旺,后来改为黎维康,是安南后黎朝昭统大王(昭统帝)黎维祁的养子。

  当年北河政变,黎维祁出逃满清,后莫子布入主北河,满清本欲送黎维祁回国,命他号召安南人起来响应。

  结果莫子布早在黎维祁联络安南人之前,搞定了安南的京汉高门,后黎朝早就威严扫地,根本没几个响应黎维祁。

  随后,满清在北河之战惨败,自己都风雨飘摇,哪还顾得上这些安南人,于是黎维祁一家直接被满清抛弃流离失所。

  十来岁的黎维康流落广州,后被莫大皇帝早期的发展的双面间谍,两广总督李侍尧的老仆李与隆收留。

  李与隆将黎维康培养之后,送进宫挨了一刀,作为自己老年的依靠。

  黎维康也不负所望,在李与隆跟莫子布那点小小的香火情加持下,八年时间就从扫地的小黄门,爬到了御马监提督太监的高位。

  他也又从黎维康改名为李尽忠,认了只有一个不跟他亲近的女儿,没有儿子的李与隆为义父。

  “李大人,这可不是神洲之内,这里的每个人都恨不得杀了我们,咱们还是不要如此露骨为好。”李尽忠想了想,还是提醒了朝廷特使李赓芸一声。

  “哈哈哈哈,汝果然是安南蛮子出身,不懂什么叫汉使。”李赓芸大笑着奚落了李尽忠一番,但随即又皱了皱眉,摇了摇头。

  “不对啊,汉时你们安南人也跟如今一样是咱自己人,那这是怎么了,把老祖宗的本事都给忘干净了?”

  李尽忠内心有些恚怒,若不是还有后半句,他现在就要跟李赓芸翻脸,于是他压下怒气问道:“李大人欲做汉使,名垂竹帛耶?”

  李尽忠知道李赓芸有这个条件,也有这个性格。

  李赓芸是松江府嘉定人,光中十五年(1790)二甲第二名,幼时就师从曾经的次辅建极殿大学士钱大昕,为人清廉耿介,以风骨自矜。

  所以从关系网上来说,有钱大昕这样的高官大儒老师在。

  要知道钱大昕虽然退下来了,但弟弟钱大昭也还是大学士呢,这保证了李赓芸只要做出一番轰动之事,名垂青史是肯定的。

  从个人性格上来说,李赓芸更是做得出来这种事。

  在李尽忠不知道的原时空,李赓芸为官清廉,性格刚强,他在福建布政使任上被上官诬陷,竟然愤尔自尽以示清白,死后家中无有余财,一省布政使连自己收尸的钱都没有,曾轰动嘉庆时期官场。

  他在官场为人,可谓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李太监胆怯了,你就不想更进一步,进一进司礼监?”李赓芸立刻反问李尽忠。

  大虞的内监虽然远不如大明那么风光,但也不是满清这样毫无权力完全就是奴隶。

  原因嘛,自然是大虞文官势力强大,又因为要开疆拓土导致武勋的实力比明初都强大。

  同时莫子布又不像满清皇帝有旗人这样的绝对基本盘,因此不可能再去过度削减太监的权力,他也需要这些家奴为他直接掌握一部分权力。

  而如今大虞朝的内监,最重要的就是司礼监与御马监、皇城监。

首节 上一节 753/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