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82节
族亲们,乡党们,吃饱喝足后,我们就在这村中埋伏好,等他们上来,让他们见识下,我等不是丧家之犬,而是雄狮,吃他们肉,喝他们血的雄狮!”
“打杀了他们,我们就从容去海边,自有人接应我们!”
“扑领母!”说罢,郑信一口喝完碗中的鲜鱼粥,破口大骂了起来。
“扑领母!扑领母!”一群潮州人也立刻大声笑骂了起来,被衔尾追击多日的憋闷和低落,顿时一扫而空。
呃,此时的人,包括河仙鄚家,广南阮家,都把贡榜王朝叫做花肚国,还都深信孟驳是昔年南中豪酋孟获的后人。
更诡异的是,孟驳乃至贡榜王朝的王室,也没对这个说法有所反驳。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心态,或者他们认为暹罗能富裕强大全是因为华人。
贡榜王朝对于暹罗的华人最为敌视,或许叫做重视,完全是按照生死大敌来对付的。
历史上阿瑜陀耶城破,暹罗人不过被掳走当奴隶,连武贲通王,以及大量王子、后妃都没杀。但华人数千人则几乎全部被杀死。
。。。。
菩萨号村虽然是个村子,但并不小,且处于水陆要道上。
郑信等人熟悉地理逃得快,导致缅人也追的很辛苦。
郑信甩开他们后还能煮鱼粥吃,但缅军就只能喝冷水啃干饼子了。
等缅军赶到菩萨号的时候,甚至还能看见郑信等人临时垒砌的煮粥灶。
而几乎在同时,菩萨号村门口突然出现了几个暹罗军的身影,他们还用绳子捆绑牵着五六个女子。
缅军当即一拥而上,暹罗军飞似的逃走了,把几个女子留在原地。
缅军统帅亲自审问过后,得知暹罗人刚从村子里离开不过半个小时。
当即大喜,不顾麾下士兵也想用暹罗军的土灶煮粥,强令穿过村子继续追赶。
嗯,这些女子也没说谎,因为她们确实看着郑信等人穿过村子,往北面跑了。
这缅军虽然素称精锐,但实际上那也是与暹罗、阿拉干等国对比来看的,是相对的。
他们追击郑信等一两百里,也是累得不行,现在听到不许就地生火煮饭,也是嘟嘟囔囔的抱怨不断。
心情不好下,也没多少人做警戒什么的,就一股脑从几个方向进入了村中,反正一路而来,郑信等都是在跑,没有回身攻击过。
而就在此时,只听一声巨响,进城的缅军被截成了两段,不少人被这巨大的爆炸弄的头晕眼花,耳朵蜂鸣不止。
郑信亲自领军,七百潮州兵从各个方向杀出。
缅军总数虽然接近两千,但猝不及防根本没做好任何的心理准备,稍微抵抗了一下就开始不断后退。
缅军统帅乘坐在战象上大声指挥着,哪知郑信早就注意到了他,一伙八人的潮州死士手持数个陶罐火雷,趁着缅军惊慌拼命靠近。
在付出五人阵亡的代价后,终于突到了缅军统帅坐骑前,他们奋力扔出点燃的火雷。
细小的陶瓷片飞溅了大象一脸,加上被剧烈的爆炸一吓,这训练好的大象也惊恐的转身,一脚就踩死了打算控制它的象奴。
随后疯狂嘶鸣着,驮着缅军统帅往后奔逃而去。
周围的缅军顿时面面相觑,他们见主帅没了踪迹,也不知道暹罗人来了多少,心中惶恐越甚。
不知道谁带头,一片脚步声响起,村外这千余人假模假样冲杀了两下之后,断断续续地就放弃进村的几百人,追着主帅离去的方向慢慢消失不见。
村中,郑信都亲自上阵肉搏了,他刀术精湛不下陈联,昔日就是凭着这身武艺,在阿瑜陀耶王朝混的风生水起的。
虽然数年没有亲自上阵搏杀了,但功力不减当年。
被困在村中的缅军士气被潮州兵所夺,很快就从有组织的抵抗变成了各自为战,随后又很快变成东躲西藏。
不过他们装备精良,郑信所部一天半只吃了一碗粥有些体力不支,虽然占据上风,但一时间也拿不下他们。
就在此时,只听得村子东、南两个方向呼声如雷。
原来有暹罗百姓见郑信等围住了缅军,纷纷在乡老、土官的带领下赶过来痛打落水狗。
阿瑜陀耶王朝虽然武备不张,但那是因为上层和军中贪腐过甚,基层百姓还是保持了立国几百年来习武的习俗。
像是暹罗、缅甸这样的国家,几百甚至几千年来,都是男人农活什么干的极少,女人包揽绝大部分活计的。
这是因为他们的文明才走到这个阶段,就如同非洲大草原上,雄狮肯定很少参与捕猎等,那都是雌狮的工作。
雄狮唯一要干的就是保卫族群这一件事,这些地方男人也是从小习武,唯一的事情就是干架,保卫亲人、族人。
你别管他们练的咋样,虽然在中国人眼中,实在没什么武德,但反正生来,这就是人家最大的职责。
菩萨号村地处那空那育城的繁华路口,周围人口稠密,他们原本畏惧于缅人的凶猛不敢出来反抗,但终究是泰人,眼看郑信他们围住了缅甸人,立刻就涌了过来。
有了这些百姓的帮助,郑信所部士气大振,很快就把缅军斩杀一空。
而有了这样不俗的战绩,郑信又亮出了他披耶甘烹碧的身份,早就听过他贤名的当地村老和土官不断来投。
郑信收拢丁壮、物资,队伍迅速膨胀到了三千余人,到此方才真正有了点样子,随后他率众自菩萨号继续往南,准备去看看莫子布来没来。
但很不巧,他们只走了不到两天,又被缅军给追上了。
而这次来的缅军起码有三千人,打着贡榜王朝王室的旗帜,军容严整,枪炮多不胜数,明显不是碰巧到此,而是真正针对他们来的。
郑信嘴角一抽,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前几日那么说,是为了给众人打气,他其实并不认为白象王会在这么多暹罗军中,专门针对他。
但现在看来,真被自己乌鸦嘴给说中了。
唉,郑大帝还不知道,他是被他未来的女婿,我莫大龙头给坑惨了。
因为这个时空莫子布抽冷子趁白象王国内空虚的时候,去卑谬城抽了白象王一巴掌,这仇人家一直记着呢。
白象王本来击溃暹罗军两万,已经在四处部署最后攻城战了。
结果连连接到战报,说是有一股妙香人(中国人)战斗力非常强悍,连续打退了好几拨追兵。
若是一般情况下,暹罗这么大一个国家,有点人战力不错逃走也是正常,并不值得猛追。
但白象王孟驳核对战报时,发现这伙漏网之鱼果然是当时在阿瑜陀耶城外,他想拿下而没拿下的那支妙香人军队余部。
继而又想起了监国大臣,发来的卑谬城被一伙妙香人攻破的报告。
一个想法如闪电般劈进了白象王脑海,这支军队,不会是一年多前去攻打卑谬城的那支吧?
白象王越想越有可能,当即暴跳如雷的下令,命令他的两个近卫军团出动,连围攻阿瑜陀耶城都不顾了,火速追赶。
这可把郑信给害惨了,本来他已经收拢到三千多人了,勉强有了几分样子。
且四处前来投靠的人越来越多,很有点四方英雄望风来投的意思了。
还没开始美呢,缅军精锐就到了。
郑信虽然暂时摆脱了窘境,但肯定不是白象王近卫军的对手。
而且人家还有骑兵,他带着这些只能算是乌合之众的几千人,打不过缅军,也甩不掉。
一路上郑信安排了几波阻击,都被缅甸人轻松击破。
埋伏了一波,人家不但不上当,还差点被人家用骑兵快速包抄把自己给围住了,情形越来越危险。
等走到后世芭提雅附近的时候,郑信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回身抵抗,结果完全打不过,且很快就被咬住了大部队。
别看此时郑信所部人很多,物资也不缺,但实际上战斗力还不如之前。
郑信也深知这点,以前要走几百人撒腿就跑,芭提雅附近河网密集,缅军有骑兵也追不上他们。
但是现在,郑信虽然可以走,但一定会极大的打击他的声望。
因为这么多暹罗人不断来投,就是看中了他能打缅人,要是郑信现在跑了,那就民心尽失难有大的作为了。
“阿联,我想让你冲出去,去梭桃邑。
河仙莫五如果能来,舰队一定是停靠在梭桃邑附近的,只有那边有深水港。”
郑信决定坚守了,他要用这场坚守来向天下(暹罗)证明,他郑信是今后抵抗缅人奴役的唯一希望,就像是快两百年前的纳黎萱大王一样。
。。。。
莫子布确实来了,而且他比郑信想象的更加‘聪明’。
因为我莫大穿越者开了‘透视’的嘛,历史上郑信就是在罗勇和尖竹汶一带,积累实力反抗缅人的。
所以他收到魏长乐的汇报之后,第一时间就拉起了舰队往暹罗赶。
虽然因为要留着人在北大年搞建设,莫子布能抽调的人不多,但他有战舰啊,缅人是走陆路来的,只有一些内河小船。
因此只要不离开海边太远,莫子布就是安全的。
而且莫子布还把出兵的成分做了一下修改,除了自己的人出动以外,还让周围的其他几家华人,也出人一起去救援。
其中北大年魏家出了五十人,宋卡吴让出了五十人,吉打的叶丰昌出了二十人,高头廊庄家出了十人。
甚至在陶公叶家,也因为莫子布持续不断的示好,同意派一条船六十人跟莫子布一起去暹罗。
这样一来,救援郑信的舰队就不单纯是潮州人了。
而是有客家人,有漳州人,有泉州人,加上莫子布这个广东人,闽粤海边的代表都有,齐活了。
这看起来,就不是潮州乡党齐心协力,而是南洋华人齐心协力了。
随后,莫子布留李献文镇守北大年,主持兵工厂的建设和对安南人的安置,以及给土著上强度,上紧箍咒。
他则带着大小战船二十七艘,义从团四个连,河仙团三个连,参谋军官团的近卫燧发枪连以及炮兵连,加上其他家的一百八十人,总计一千二百人,杨帆北上。
到了洛坤之后,王家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多年,出动了大小战船八艘,兵丁四百五十人,双方混合舰队再次出发。
只不过莫子布有点太清楚过头了,也因为他只有一千战兵,有点害怕被缅甸大军逮住。
于是没有直接选择开进暹罗湾,从湄南河逆流而上,而是选择了先去罗勇城看看。
这一看,差点把莫子布的鼻子都气歪了。
罗勇城的暹罗披耶,不听通报,竟然以为他是海盗,直接用架设在港口的火炮轰他。
莫子布差点没忍住直接上去干他了,但想到要救援郑信,才努力忍住。
随后舰队向西,到达了梭桃邑。
呆了一天以后,仍然没有看到郑信所部出现的身影,于是赶紧调拨七百士兵,准备向北搜索。
而就在莫子布将要派兵出发的时候,陈联突破缅甸人的封锁,到达了梭桃邑。
。。。。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