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98节

  “子布,我需要你的帮助,芭莎这三个村子必须要收复,我们不能失去那里的人口和物资。”

  说罢,郑信拍了拍莫子布的肩膀,“收复这三个村子之后,你还必须为我稳住形势,等待大军北上,我要先攻击万岁佛城。”

  郑信的思路很明确,既在阿瑜陀耶城没有噩耗传来的时候,他仍然要坚持臣子的身份。

  上次攻占罗勇城,用的借口是披耶罗勇炮击他的舰队,即莫子布的舰队。

  而且披耶罗勇是自己被吓坏了,郑信没打他就跪地请降,还愿意交出罗勇城,因此道义上还是说得过去的。

  所以现今除了罗勇城,其余地方都是被暹罗各个势力占据,郑信实在没理由上去打,尖竹汶城也一样。

  但若是万岁佛的乃通欲已经投靠缅人的话,就是个非常好的打击对象了,不但能抢地盘,还能打出声望,树立威信。

  而目前郑信这个阵营,完成这个任务的最好选择,就是莫子布了。

  除非郑信愿意忍上几个月,等待大军合练完成再动手。

  历史上就是如此,郑信对这些投靠他又反叛的人,可谓好话说尽,甚至到了最后都只能对乃通欲采取姑息的态度。

  但现在,他有了莫子布这个选项,双方的关系又即将变得极为亲密,郑信自然就不想忍了。

  “我只能让陈联跟你一起去,他的三百人会听你指挥。”见莫子布点头答应之后,郑信接着说道。

  现在郑信所部正处于挑选精兵的最后关头,实际能用的心腹也是五百人上下,现在把陈联派给莫子布指挥,算是很待遇很不错的了。

  而从这些方面也看得出来,郑信对于他身边的两大助手陈联和通的安排是不一样的。

  陈联只是被郑信当成了单纯的武将。

  而通,现在不但负责了郑信所部的后勤补给,物资调派,还在和郑信一起挑选军官、士兵,组建属于自己的精锐部队。

  其他发布安民告示,处理罗勇城政务,通都是郑信身边最不可或缺的那一个。

  同时,通的弟弟刍知又是郑信身边最亲近的贴身侍卫,可以说,两兄弟一开始就卡住了郑信身边最重要的政治生态位置。

  也可以这么说,郑信现在最信任的,绝对是通而不是陈联或者莫子布。

  莫子布远远看了人畜无害,正在从他和煦微笑的通一眼,心里摇了摇头,但是不准备说什么,毕竟那是十几年后才发生的事情。

  比如你穿越到后周,当着郭荣的面说赵匡胤要反,很可能郭荣先把你的脑袋砍下来给赵匡胤送去。

  

  走出郑信府邸,莫子布就看着几个粗壮的暹罗仆妇,簇拥着一大一小两个美人站在门边,看起来像是在等他。

  莫子布立刻笑呵呵的走了过去。

  诗诗今天特意没穿暹罗长筒裙,可能她知道莫子布家是明香人,是以特意穿了她以为的汉家女装,实际上是带有浓郁清代满汉服装交融后的女装。

  上身粉边靛蓝坎肩加小衫,下身为黄绿色凤尾裙,看起来还挺好看的。

  高一点的则是陈惠,她与诗诗穿着差不多,当然在美貌上胜过了无数筹。

  凹凸有致的身材和自带几分哀愁的精致脸庞,远不是诗诗这种还没长开的小姑娘能比。

  看到莫子布过来,不但诗诗喜笑颜开,陈惠脸上也带着丝丝笑意。

  莫子布后面的陈联见了,非常高兴的举了举手,只可惜一声惠妹还没说出口,陈惠就别过脸去了。

  陈联不由得异常失落和难受,当年昭法翠看上了陈惠,但陈惠是不愿意的,陈惠叔父询问陈联意见,陈联力主可以跟,自此陈惠就不大理他了。

  莫子布无奈,也只能拍了拍陈联的肩膀,昔日他想通过堂妹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但没想到害了陈惠一生,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子布哥哥,你是真的愿意娶我吗?”

  莫子布还真没想到,这小姑娘见面第一句就这么生猛,搞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当然愿意,不过不是现在的你,而是三年后的你。”

  三年后诗诗十六岁了,成婚正合适。

  诗诗闻言眯起来了眼睛,看起来很满意,不过她马上又狡黠的眨了眨眼睛,靠近莫子布低声问道:

  “我听刍知说,你把你原来的妻子,广南国的公主砍成了一块一块的,是真的吗?”

  捏麻麻的,莫子布的脸顿时就黑了下来,不是因为诗诗,而是因为刍知。

  你他妈什么意思,有想法?

  不过诗诗好像对莫子布特别满意,看他脸都黑了,立刻笑嘻嘻的说道:

  “我觉得子布哥哥做得好,那种不守妇道还没眼光的贱婢,砍成一块一块的都便宜她了,应该抓起来放在石板上让阿方踩她。”

  阿方是一头雄性战象,而让战象把人在硬石板上踩死,是南洋各国都很著名的刑罚,类比中国的腰斩。

  莫子布实在忍不住了,伸手在诗诗的头上狠狠敲了一下,就像穿越前面对一堆堆刁钻的问题的堂弟堂妹一般。

  诗诗被敲得连忙往陈惠身后躲,边躲边呼痛,“好了好了我不乱说了。

  不过子布哥哥,我看大祖母正在训练一个妖艳的女子,好像是前披耶罗勇的女儿,母亲说那个是要送来送给你铺床叠被的。

  你不要那个女子好不好,诗诗不喜欢她,只要你愿意不要她,我把惠姐姐给你送回去,让惠姐姐给你铺床叠被,嘻嘻。”

  陈惠本来没事,结果被诗诗这一说,立刻闹了个大红脸,不敢再看莫子布,拉着诗诗头也不回的跑了。

第116章 逆向复古大方阵

  军事改革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很奇妙。

  本来莫子布是要玩线列步兵方阵的,但他人太少,缺少大量的燧发枪,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他不要钱般的,一仗就打光几万斤火药那么豪横。

  最重要的是,莫子布没有骑兵,这就导致他很难对付来自缅军以及未来假想敌北郑军的骑兵,甚至很难应付大量肉搏兵的冲击。

  他这薄薄的几排大横阵,很容易就被敌人直接打穿。

  芭提雅之战时,如果来的不是缅军火枪手团,而是满清健锐营,莫子布肯定兵败身死了。

  同时,南洋又还有战象这种玩意,精锐的战象如果用坚硬的铁板遮护住额头的话,现在的燧发枪并不能立即对它造成严重伤害。

  于是在芭提雅之战后,莫子布进行的军议中,东西方的军官们集思广益,在屏除一条条不可能实现的前提之后。

  最后总结出来的作战方式,莫子布一看,这特么不是经常在知乎上能看见的西班牙大方阵嘛。

  而且还诡异的非常合适,因为莫子布为了向荷兰人释放善意,稳住荷兰人,花大价钱从荷兰买了一批军械。

  一共五百枝火枪,其中燧发枪只有五十杆,其余绝大部分,竟然是十六到十七世纪流行的西班牙穆什克特重型火绳枪,

  不过这些枪的枪龄倒是不长,因为欧洲现在火枪革新很快,许多老式枪械的作坊并未完全淘汰。

  加上重型火绳枪非常适合在野外击杀大型猎物,比如熊、鳄鱼、北美野牛等,是以到现在都还有人生产。

  这玩意比普通的火枪大了一圈,长度能达到一米八,净重一般都在二十斤左右,连铅弹普遍都有一两大小,威力非常大。

  历史上满清还受这玩意启发,制作出了中国独有的火器-抬枪。

  而且抬枪还不属于奇怪的发明,反而是非常适合工业不那么发达的东方战场,属于火炮和火枪之间的优秀火力补充,机动性强,威力还大,能一直用到十九世纪末。

  那么这样一来,重型火绳枪莫子布有了,轻型火绳枪就用燧发枪代替。

  长矛手他有,甚至莫子布还有重甲长矛手。

  因为李献文下南洋时袭击了一个清军军械库,还杀了几个水师百总,抢得适用南方,不知道什么时候留下来的锁子甲四十套,不那么适用的无袖布面铁甲十套。

  至于西班牙大方阵的标配剑盾手莫子布也有,这玩意完全可以用东方的刀盾手平替,藤牌甚至比西班牙的圆盾更好用,火炮他更是不缺。

  于是,经过再一次综合现实的考虑,莫子布这一千多人,又变成了西班牙大方阵。

  这样不管面临骑兵、象兵,还是人海战术,都能基本游刃有余了。

  而万一要是还碰见缅军这种不知道变通玩线列步兵的,莫子布也能继续组成线列步兵跟他打,

  当然,要是遇到步骑炮齐全,还能协同作战的全欧式陆军,嗯,那还是跑吧,肯定打不过的。

  但以目前的南洋来看,英法荷自己在南洋都没有这样的陆军,就遑论其他国家或者势力了。

  。。。。

  清晨,陈联带着三百人赶到莫子布这边集合,却看见他没有准备骡马和推车,不由得大为诧异。

  因为芭莎等村还是有两三千兵丁的怎么样也要准备一些辎重啊。

  更别提乃通欲如果真的入主万岁佛的话,依照万岁佛的人口,起码能拉出七八千人。

  然后,陈联没来得及提问,就看到了港口边热闹的场景,大量民夫正把后勤辎重往船上搬。

  “我准备直接去攻打万岁佛,让你的人做好上船的准备。”

  莫子布可不打算一步一步攻过去,这几个村子背靠万岁佛府,动员能力强得很,他一个外人又不熟悉地理,慢慢打不得打几个月。

  所以,莫子布决定,直接走水路偷袭万岁佛,先打躲在芭莎等村后面的乃通欲,再去收拾占据芭莎村,被乃通欲顶在前面坤罗摩、蒙宋等将。

  陈联一想,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人家估计早就做好准备挖坑等你了,还慢慢扑上去打,那得打到什么时候,付出多大的代价。

  “可是,我们并未坐实乃通欲投靠缅人,就这么直接去打万岁佛,是不是有点于礼不合?”

  莫子布只想翻白眼,难怪陈联在郑信身边竞争不过通,实在太没有政治头脑了。

  当下莫子布也只能耐心解释道:

  “我们此去偷袭万岁佛,如果城中是缅军占据,那就是收复失地。

  如果是乃通欲,那么他肯定就是私通甚至投靠了缅人,不然他就没法占据万岁佛。”

  陈联恍然大悟,万岁佛城据说有缅军三千人,乃通欲在正常情况下是无法收复万岁佛的。

  而在没怎么经历过战斗的情况下,他还入主了万岁佛,那就只能证明他投靠了缅人。

  所以去打万岁佛,无论哪种情况,都是正义的。

  。。。。

  万岁佛城,情况跟郑信和莫子布猜测的差不多,乃通欲就是投靠了缅甸人。

  只不过这个投靠,跟一般意义上的投靠,还是有点区别的。

  阿瑜陀耶的围城战到了最后的时刻,但同时满清大军已经开始在缅北集结,这次来的可不是什么久不经战的云南绿营,而是真正的精锐。

  白象王孟驳深知这一点,于是亲自回国到阿瓦坐镇,将前线指挥权交给了亲王摩诃阿罗多。

  但白象王刚走不久,摩诃阿罗多就患病,竟然十几天就殒命。

  缅军士气遭受严重打击,白象王孟驳只能火速任命大将梯诃波底为主帅,要求他不管国内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许撤军,并且必须在四个月内,攻陷阿瑜陀耶城。

  而为了完成攻陷阿瑜陀耶城的伟大目标,梯诃波底采取了全面收缩的战略。

  

首节 上一节 98/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