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147节

  万历琢磨道:“你的意思这家伙是张四维旧党?”

  骆思恭缓缓点头道:“这个微臣还没查出蛛丝马迹来,不过,微臣查到,姜应麟的父亲姜国华有点不对劲。”

  姜国华?

  万历颇有些好奇道:“姜国华怎么不对劲了?”

  骆思恭细细解释道:“万岁爷,姜国华是嘉靖三十八年进士,二甲第六十八名,初授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

  这一开始好像还是正常的,但是,后面就不正常了,这家伙升职好像就没有停过。

  嘉靖四十一年这家伙就擢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嘉靖四十四年这家伙就擢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

  隆庆二年这家伙就擢了河南提醒按察使司佥事,隆庆五年这家伙又擢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参议。

  接过,万历二年,这家伙就被人弹劾出事了,被贬常州府判官。

  微臣查了一下,嘉靖四十一年的吏部尚书是郭朴,高拱的乡党,嘉靖四十四年的吏部尚书又是郭朴。

  隆庆二年的吏部尚书是杨博,隆庆五年的吏部尚书是高拱,不过,万历二年的时候吏部尚书换成张翰了,不是蒲州三大豪族的人。”

  这姜国华不用问了,肯定是蒲州三大豪族的人。

  要不然不可能这么巧,蒲州三大豪族的人当吏部尚书他就青云直上,蒲州三大豪族的人没当吏部尚书了,他立马就被弹劾贬职。

  如果能把姜国华和蒲州三大豪族之间的关系牵连起来,那就能连同姜应麟一起斩了!

  问题,蒲州三大豪族官场上的人都被杀光了,上哪里找人牵连姜国华去呢?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果断道:“你去查一下,姜国华现在何处,然后派人抓起来,关进诏狱,严刑逼供,看能逼出这家伙跟蒲州三大豪族的关系不。

  还有,你马上派人去陕西查一下,这家伙在陕西干了什么,竟然会被弹劾贬职。

  那时候蒲州三大豪族虽然没有掌控吏部了,但杨博、王崇古和张四维都还在,而且陕西也是他们的地盘,他们表面上跟张居正的关系也不错,如果不是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姜国华应该不会被弹劾贬职的。”

  骆思恭闻言,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着实没想到,姜国华还没有抓回来,李时珍一家竟然被水师将士给接到京城来了。

  因为他命人传的口谕是让邓子龙速速派水师蜈蚣船接原太医院院判李时珍一家来京城。

  邓子龙还以为宫里有重要的人得了什么疑难杂症呢,这家伙每艘蜈蚣船他都派了三班六十个水师将士,日夜不停的划,拼命的划,竟然只用了几天时间就神奇的把李时珍一家从湖广黄州府接到了京城。

  这天下午申时许艳阳当空,万历正边陪着王皇后、皇贵妃秦兰、王恭妃等在坤宁宫的台阶上晒太阳,边看着荣昌公主和皇长子在一群宫女的陪伴下在广场上嬉戏呢,邓子龙突然就带着一个头发胡子花白的老人疾步而来。

  这老人肩上竟然还扛着个药箱。

  万历颇为惊奇的迎上去问道:“子龙,这位是?”

  两人连忙拱手躬身行礼。

  邓子龙还一本正经道:“万岁爷,他就是原太医院院判李时珍。”

  这才几天?

  你竟然这么快就把人给接过来了!

  万历转头细细一看,这神医李时珍都已经满脸的褶皱,脸上全是老人斑,眼神虽然还如同永年伯王伟和周丹泉一般专注有神,但年纪却是着实有点太大了。

  这个他着实没考虑到。

  他愣了一下,随即问道:“李神医,今年贵庚啊?”

  万岁爷叫我神医,还如此客气!

  这是有多难治的病啊?

  李时珍连忙谦虚道:“万岁爷,神医之名微臣真不敢当,微臣今年六十有八了。”

  这都六十八了!

  万历想了想,随即抬手道:“子龙,李神医,走,我们进去聊。”

  说罢,他便带着李时珍和邓子龙来到坤宁宫专门接待客人的偏殿里坐了下来,又命人上了香茗,这才郑重道:“李神医,听闻你正在著书立说?”

  万岁爷为什么老叫我神医呢?

  李时珍连连谦虚道:“万岁爷,微臣就写了几本医书,不敢说著书立说。”

  你的书可是瑰宝啊,后世番邦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都赞叹不已,可惜,这个时候的人不识货。

  传闻《本草纲目》是你去世之后才刊印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万历想了想,随即问道:“你著的书都刊印了吗?”

  这个。

  李时珍颇有些遗憾道:“万岁爷,微臣写的《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都印了一点。

  还有一套《本草纲目》因为卷数太多,且需要很多雕版,微臣实在是凑不出钱来印,恐怕只能留待后世子孙想办法了。”

  果然还没刊印出来。

  这年头印书着实有点费钱,他光是命人印个邸报一个月都得花一两千两,那才一张啊,而且不需要雕版什么图案,主要就是排版活字,还不怎么费人工。

  《本草纲目》那可是有很多药材图案的,那都不知道需要雕刻多少雕版。

  万历想了想,随即问道:“《本草纲目》有多少卷?”

  李时珍微微叹息道:“《本草纲目》足有五十二卷。”

  这么多卷印出来得花多少钱?

  万历现在考虑的不是印不印的问题,而是印多少套的问题。

  这可是流传千古的医学巨著,再怎么滴他都得帮神医李时珍完成这个心愿,在人家去世之前印出来。

  至于怎么防那些文臣下药,李时珍好像还有几个儿子呢。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本草纲目》底稿你带来了吗?”

  这一趟来京城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呢,或许就此老死京城也不一定,这命根子自然得带着。

  李时珍连连点头道:“微臣带了。”

  万历闻言,立马起身道:“那去取来,朕帮你刊印。”

  啊?

  李时珍连忙起身道:“万岁爷,微臣的书还在大通桥漕运码头的船上呢。”

  你这家伙,就带李神医一个人进宫了?

  万历立马问道:“子龙,李神医的家人也还在大通桥漕运码头吗?”

  邓子龙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末将不知道把他们安置在哪里,所以就先留船上了。”

  万历不假思索道:“立马传令,让水师将士把李神医的家人送到万寿宫先住下,另外把李神医的书全送到养心殿。”

  啊?

  李时珍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万岁爷这是要干什么?

  这不像是要看病啊。

第164章 神医保命

  万历请神医李时珍过来,那就是为了防文官下药。

  这会儿文官想要弄死当皇帝的,也就这一招了。

  他只要防住这一招,那文官就拿他没辙。

  所以,神医李时珍或者说李时珍一家就是他的保命符。

  他自然要对人家好,能有多好就多好。

  现在神医李时珍的愿望明显就是想在生前把《本草纲目》刊印出来。

  他决定先帮人家实现这个愿望再说其他的。

  这个对于他来说并不是很难。

  养心殿这会儿就在印《大明武经十二篇》呢,匠户、工具、材料等等那都是现成的。

  他干脆就带着神医李时珍和邓子龙往养心殿走去。

  这会儿春意正浓,阳光明媚,正是一天中最为温暖的时候,那暖暖的太阳晒身上别提多舒服了。

  养心殿里却没有人晒太阳,大家都在忙活呢。

  这时候养心殿四周的围屋都被改建成印刷作坊了,十间围屋里每一间都是四个印台,总共四十个印台。

  再加上原来西偏殿里面的二十个印台,那就是六十个印台,光是一班就有三百余匠户。

  那家伙,整个养心殿都是油墨飘香,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李廷机这会儿也很忙,他不但要忙着做文章,还要忙着印书呢。

  不过,听闻万历来了,他还是连忙放下手中活计,迎了出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忍不住问道:“尔张,武经十二篇印得怎么样了?”

  这个,您要的可是十万套,而且,有的还不是一本。

  李廷机细细解释道:“万岁爷,我们是二月初才开始印的,到这会儿也就印了两个来月,微臣也就挑字少的那几部先让人印出来了,字多的那几部估计还得印两三个月。”

  还要印两三个月?

  万历干脆问道:“那几部印出来了,那几部没印出来啊?”

  李廷机如数家珍道:“《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续武经总要》、《武编》这八本已经印出来了。

  现在正在印《六韬》,《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和《筹海图编》还没有开始印。”

  这不印完三分之二了吗?

  万历颇有些不解道:“十二部你两个月印了八部,剩下四部还得两三个月啊?”

  您是不知道字数啊。

  李廷机连忙解释道:“万岁爷,《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续武经总要》、《武编》的字数都不多,最多的也就上万字,最少的才三千来字。

  《六韬》就是两万多字啊,《纪效新书》有七万多字,《练兵实纪》有十一万余字,《筹海图编》足有二十六万余字,两三个月印出来就算是不错了。

首节 上一节 147/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