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148节
彭国公那边也说了,反正他们一个月就讲一本,这印出来的八本都能讲到年底去了,他说不用太急。”
呃,戚继光著的兵书竟然这么多字?
还有胡宗宪,这家伙找了多少人编撰的《筹海图编》啊?
难怪有的书市面上买不到,这字数多,投入的成本就多,印出来没人买那会亏死。
万历想了想,随即问道:“《六韬》什么时候能印完?”
李廷机估摸道:“还有几天就印完了。”
那就差不多了。
万历琢磨道:“讲武堂那边是三月初才开课的,九部兵书讲完,今年就差不多了,另外三部年底能印出来就行。
这样吧,《六韬》印完你就抽调一半人手出来,给李神医印医书。”
医书?
您怎么什么书都印啊?
李廷机小心的问道:“万岁爷,印几部医书啊,大概多少字,又印多少呢?”
万历很是干脆的问道:“李神医,你编撰的那几部医书总共多少字啊,干脆一次把全套都印了吧。”
这么好啊?
李时珍颇有些激动道:“万岁爷,微臣编撰的医书也就《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和《本草纲目》值得一印,其他的就不要浪费纸墨了。
《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和《五脏图论》都只有一卷,加起来也才几万字,《本草纲目》是五十二卷,大致两百万字左右。”
我的天,两百万字左右!
李廷机闻言,那都不有眼珠子一鼓。
万历却是继续问道:“那民间大致有多少懂医术的你知道吗?”
这个。
李时珍估摸道:“现在正儿八经有传承的医户大致也就万余户了,其他途径学医术的有多少微臣真不清楚。”
那就多来点。
其实,医学发展起来也挺赚钱的,特别是赚番邦的钱。
现在的大明医学可谓独步天下,这个行当一定要发展起来,要不然,让番邦发展起来就是番邦赚大明的钱了。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也印十万套吧。”
啊?
李廷机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医户才万余户啊,您给来十万套,那可是两百多万字啊!
他愣了一下,这才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李时珍闻言,却是激动的不行了。
万岁爷说印那肯定是没问题了,他都没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自己花了半辈子心血编撰的医书能面世。
他不由得连连拱手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招手道:“李神医,你跟朕到正殿来,尔张,你去忙你的吧,其他人在外面等一下。”
李时珍闻言,连忙跟着万历进入养心殿硕大的正殿中。
万历也没找地方坐,他直接将李时珍带到正殿中间,随即便郑重道:“李神医,朕招你来其实是想让你专门给朕和几个嫔妃、皇子、公主看病。
朕惩治的贪官污吏和通敌卖国之贼太多了,而且,朕还要继续惩治下去,他们肯定不想朕活下去,刺杀他们是办不到,朕担心他们下药。”
啊?
李时珍闻言,那都不由得满脸骇然。
有人想谋害当今天子!
万岁爷的意思是让他来防人下药!
这个重任他担的下吗?
他满脸凝重的琢磨了一阵,这才郑重道:“万岁爷,微臣恐怕命不久矣啊。”
这个朕能看出来。
万历满脸希冀道:“李神医,你的几个儿子应该都得了你的真传吧,让他们来应该也差不多吧?”
这个怎么说呢?
李时珍还是满脸郑重道:“万岁爷,微臣有四子,只有长子建中得了微臣的真传,其他三子都比建中差远了。
奈何,建中早年中举,一直在各地任职,这会儿他还在云南永昌府任通判呢,所以没跟微臣一起过来。”
府衙通判也就正六品,而且,李建中只有举人功名,通判应该就到头了。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朕调建中来京任太医院院正吧,正好,朕想把整个大明所有医户都整饬一下,多培养点精通医术的医师出来。”
太医院院正?
那可是正五品!
而且还是全天下医户里面的翘楚。
这太医院院正之于医户来说就相当于翰林院学士之于全天下的读书人啊。
李时珍闻言,连忙拱手躬身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万历微微摆了摆手,随即细细交代道:“你们一家子就在万寿宫住下来,每天你也不用干其他的,就在乾清宫坐值就行了,平时没事的时候你可以给朕和几个嫔妃开点养生的方子,好好调理一番。”
这个。
李时珍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牙道:“万岁爷,微臣惶恐,若论养生,微臣不如万密斋,而且,万密斋精通妇科、儿科,这个微臣也远远不如他。
万密斋所著的医书也比微臣多,《万氏家传育婴秘诀》、《幼科发挥》、《妇科发挥》、《痘疹心法》、《伤寒摘锦》、《养生四要》、《保命歌括》、《广嗣纪要》等等,那都是难得的巨著。”
啊?
这世上还有比你还厉害的神医!
万历忍不住道:“万密斋现在何处?”
李时珍微微叹息道:“万岁爷,万密斋已经去世几年了,不过,万密斋十子皆得了其真传,那都是湖广有名的神医。
万密斋跟微臣都是黄州府的,微臣也曾跟万密斋和万家诸子讨论医学之道,他们都是难得的济世神医,万岁爷若想养生,招他们来京城肯定没问题。”
万密斋十子都得了真传!
那可太好了。
万历闻言,毫不犹豫道:“那行,朕这就让子龙派水师快船去湖广接万密斋诸子来京。”
第165章 两袖清风心黑如墨
万历对保命的神医那是相当上心的。
他可不想如同历史上的泰昌和天启一般,被红丸和灵引露送上西天。
为此,他专门命人请来了最懂药性的神医李时珍一家,而且还好好笼络了一番。
他不但帮李时珍了却了刊印《本草纲目》的心愿,还将李时珍之子李建中擢为太医院院正。
这还没完,他还亲自将神医李时珍一家送到万寿宫安置下来,并设宴款待了李时珍和其三子建元、建方、建木一番。
还有神医万密斋的子嗣他也命邓子龙派出了水师快船去湖广接去了。
这一通忙活下来,他才猛然间记起来,姜国华好像还了无音讯。
神医李时珍一家子都接过来了,姜国华为什么还没有消息呢?
第二天一早辰时许,他便将骆思恭召到了御书房。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忍不住问道:“姜国华的事怎么样了?”
这个。
骆思恭连忙解释道:“万岁爷,微臣已经查到了,姜国华已经返乡养老去了。
不过,他的老家在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微臣派去的人估计这两天才能到,抓没抓到,那还得过五六天才能收到消息。
还有,微臣派去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的人前几天才赶到西安府,他们发回来的八百里加急说西安府城查不到什么消息,那里的人都说姜国华两袖清风,不贪不占,是个好官。”
哼,蒲州三大豪族的官吹出来那都是两袖清风,因为这帮家伙捞钱的手法和其他官员不一样。
万历暗自冷哼一声,随即问道:“他们有没有说接下来怎么办?”
骆思恭连连点头道:“说了,他们查到了一点消息,姜国华好像就很少待在西安府城,这家伙出任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参议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距离西安府城两百余里的商州。
他们已经奔赴商州查探消息去了,估计这两天就会有八百里加急传回来。”
这家伙到底在商州干了什么呢,竟然连当时在西北只手遮天的蒲州三大豪族都压不住,只能将其贬职。
万历闻言,缓缓点头道:“嗯,等消息传回来,你立马来禀报。”
这口气,万岁爷有点急了。
骆思恭虽然看不出来一个户科给事中上疏请立太子有什么问题,但他却看出来了,万历急着收拾姜应麟。
这家伙那是一点都不敢怠慢。
第二天酉时都过了,太阳都下山了,他竟然跑坤宁宫来求见万历来了。
这会儿万历都用完膳了,他正考虑要不要跟王皇后继续去造娃呢。
不过,骆思恭来了,他还是立马将这家伙招到膳房之中。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骆思恭立马就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躬身道:“万岁爷,商州的八百里加急快报,是密封的,微臣细细检查过了,还没有人打开过。”
还来了份密报。
商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万历接过信封,撕开来细细一看,竟然气得一巴掌拍桌子上,怒吼道:“这帮畜生!”
他真气坏了。
这帮家伙真不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