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159节

  各行各业都慢慢发展起来了,那就会慢慢惠及大众,平民百姓就会越来越有钱。

  平民百姓越来越有钱就会反过来推动各行各业发展,这么良性循环下去,慢慢的就会进入盛世了。

第176章 还有不怕死的

  万盛堂药号在京城那是火得一塌糊涂。

  京城百姓不管大病小病能去万盛堂药号的那都会去。

  金丹、银丹、龙丹和虎丹在有钱人的圈子里那都成攀比的谈资了,不买点吃好像都有点不好意思出门。

  这个时候就该考虑扩张的问题了。

  万历的目标可不是京城这一地的生意。

  他是要把医药这个行业推广到整个大明乃至全世界。

  这扩张的方法有很多种。

  比如借助万盛堂药号在京城乃至北直隶打出来的名气迅速将分号开遍整个北直隶。

  又比如,继续用同样的方法在南直隶和其他十三省打出名气,先开上十四家大分号。

  这两种方案他准备同时实施。

  不过,想要这么做不但需要足够的成药,还需要很多合格的医师。

  他细细考虑了好几天,便召集相关人员商议起来了。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密云行宫原县衙大堂里又聚集了一大堆的人。

  不过,这一次除了彭国公戚继光,其他几个公侯勋贵并没有过来,取而代之的是永年伯王伟、国丈张榛、李廷机、周丹泉、李芳等人。

  这会儿中间的大条桌上摆的也不是药了,而是地图,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地图。

  众人都到齐之后,万历便直接问道:“万神医,京城万盛堂药号的收益如何。”

  这个。

  万邦忠都不由得感叹道:“京城有钱人是真的多,金丹、银丹、龙丹和虎丹最少都是上百两一盒啊,我们每天做多少就能买多少出去啊,光是这一天一天的利润就快上万两了。”

  呃,做多少卖多少?

  这意思金丹、银丹、龙丹和虎丹没有存货!

  万历不由吃惊道:“李神医,我们现在一天能产金丹、银丹、龙丹和虎丹多少盒?”

  他们是有分工的,戚继光负责进购药材,李家父子负责制药,万氏兄弟负责卖药,这是早就安排好的。

  李时珍微微叹息道:“万岁爷,药材不够啊,我们一天就做不了多少盒。

  金丹、银丹需要的野山参和珍珠根本不够,我们一天能做二三十盒就算是不错了,龙丹和虎丹有几种药材纯靠采,而且野生的也不多,我们一天能做五六十盒就算是不错了。

  这龙丹和虎丹的问题还好解决一点,我们正在想办法培育药材,明年产量应该就能上来了。

  金丹和银丹那是真没办法,野山参和珍珠那都不是能培育出来的。”

  这个得想办法啊,京城都没饱和呢,金陵和其他大城池做开了,那一天卖个几百盒都不成问题,那可是几万两一天的利润。

  他们就靠这个来不断吸有钱人的钱了,这几样东西的产量一定要想办法提上来。

  万历又问道:“元敬,野山参和珍珠涨价都进不到吗?”

  戚继光缓缓摇头道:“我们都把进价从一两白银一两提到五两白银一两了,但是,一天还是只能进购到这么多。

  没办法,干的野山参超过一两一支那就是百年以上的了,那都是论支卖的,微臣能进购到的都是不到一两的,而且还都是小的,一般十多支才能凑出一两来。

  珍珠也是一样的,我们只能进购到绿豆大和黄豆大的,一两最少要上百颗才能凑出来,超过黄豆大的,那人家都拿去做珠宝了,那都是论颗卖的,根本就不是几两一两。”

  万历很是干脆的问道:“百年以上的野山参多少钱一支,比黄豆还大的珍珠又多少钱一颗?”

  这个。

  戚继光略带夸张道:“百年以上的野山参最少几百上千两一支,卖到几千上万两一支的都有。

  超过黄豆大的珍珠那最少都是上十两一颗,几十上百两一颗的都有,问题,珍珠还就那么大,最大也就花生米大小,最少也要五十来颗才能凑足一两。”

  这家伙,这么贵!

  现在金丹和银丹的利润是有几百上千倍,问题,一旦买了百年以上的野山参和比黄豆还大的珍珠来做,那就赚不了几倍的利润了。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李神医,这野山参和珍珠是不是生长年份越久药效越好?”

  李时珍微微点头道:“这个是肯定的,很多药都是这样,特别是进补的药。”

  万历闻言,果断道:“百年以上的野山参和比黄豆还大的珍珠我们也进。

  不过,这种野山参和珍珠做出来的金丹和银丹就不是普通的金丹和银丹了,我们改个名字,叫金仙丹和银仙丹。

  周公装这种金仙丹和银仙丹的玻璃瓶子你再多加点金粉和银粉,国丈,装金仙丹和银仙丹的盒子用金丝楠木做。

  我们给金仙丹和银仙丹涨涨价,金仙丹涨到一千二百两一盒,银仙丹涨到一千零八十两一盒。”

  啊?

  这么贵!

  万邦忠闻言,那都不由得乍舌道:“万岁爷,上千两一盒的补药也有人买着吃吗?”

  你是不知道那些人多有钱,上千两怎么了,人家几十万两乃至几百万两都有。

  万历微微点头道:“放心,有人买的,有的人钱都多到花不完了,这种能延年益寿的药再贵他们都会买。

  这个就不用考虑了,绝对有人买,万神医,普通药剂的收益怎么样?”

  呃,这个。

  万邦忠颇有些尴尬道:“万岁爷,普通药剂利润不高,现在每天去万盛堂药号看病买药的京城百姓都有好几千,有的人买药那都是一盒一盒的买,如果按瓶算,我们一天足能卖出去上万瓶。

  不过,普通药剂的收益很低,平均下来我们一瓶也才能赚到十来文,上万瓶一天利润也只有百来两。”

  这个收益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万历微微点头道:“普通药剂其实也能赚大钱,这个关键就是量,如果我们能把万盛堂药号开遍两京十三省,那就不是每天上万瓶了,每天上十万盒那都是少的。

  对了,李神医,我们储备的药剂有多少了?”

  李时珍估摸道:“普通药剂我们存量还是比较多的,现在我们一天的产量是五千多盒,每天卖掉一千多盒还能存四千盒左右,这十多天我们都快存了五万盒了。”

  万历缓缓摇头道:“这普通药剂的产量却是远远不够,大明两京十三省光是城池就有上千,人口那更是多达亿万。

  那些上了年纪天天躺床上的病秧子我们就不说了,这亿万人里面七八成每年都会得点小病,便宜的药能买到他们还是会吃点的。

  所以,这普通药剂我们还得不断增加产量,一天五千盒还远远不够,一天最少要五万盒以上。

  元敬,普通药材现在货源多不多,全力收购的话够一天产多少”

  戚继光估摸道:“今年进购的药材大多都是采的,一天能产五千盒已经算是不错的,要一天五万盒以上,那最少要等到明年我们和各都司卫所的药材都种出来了才行。”

  那就没办法了,看样子今年一把推广到大明两京十三省肯定是不行了,药剂跟不上,推广开来也没用。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交代道:“那我们今年就把万盛堂药号的分号开遍北直隶吧,每个州府县城我们都要开到,而且每个分号开张我们都要免费给人看三天病。

  李神医,万神医,你们辛苦一下,带弟子到处转转,同时也可以考核一下弟子,看看他们的医术如何。

  如果你们门下弟子医术够精湛了,那就放各州府县城的分号里坐值,先给他们开五两银子一个月,以后每年考核一次医术,医术越好,工钱越高。”

  李时珍和万邦忠等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万历又交代道:“张国丈,你就帮忙给他们去买店铺,尔张,你多关注关注万盛堂药号的事,明年准备出一期,专门介绍万盛堂药号的医术和药剂。”

  张榛和李廷机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接下来,他们又商议了一下药材种植和制药作坊的问题。

  万历跟他们商量的差不多之后,便来到行宫二进的书房准备批阅奏折了。

  这奏折是余有才给他分好之后送过来的,他批重要的,李玄成、孙海和客用批不重要的,四个人基本不用一上午时间就能批完。

  他算是最轻松的,因为每天重要的奏折也就十多份左右,他批完就能去陪王皇后和皇贵妃秦兰他们了。

  不过,今天这十多份重要的奏折批完之后,他却是拿着份奏折坐在那里,皱眉沉思了半天。

  他都把姜应麟满门抄斩了,竟然还有不怕死的敢上疏请立太子!

第177章 好像还是个清流

  秋意渐浓,风中仿佛都带着些许寒意。

  避暑山庄里那火红的枫叶飘飘洒洒都落满了一地。

  万历拿着奏折呆呆的看着窗外,貌似感觉到了风中的那一丝寒意。

  看样子国本之争还远未结束。

  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为了利益绝对不会就此屈服。

  这帮家伙肯定还会想尽办法让人上。

  行,来吧,来一个收拾一个,来两个收拾一双。

  他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果断道:“小舅,派快马传朕口谕,命骆思恭立马派人查一查吏部验封司员外郎沈璟。”

  这一次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还找了个从五品的吏部员外郎,什么意思?

  骆思恭办事还是挺麻利的,查一个京城官员,他都没用到一天时间。

  第二天一早辰时许,他便急匆匆的打马赶到了避暑山庄。

  这会儿万历还在批阅奏折呢。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骆思恭便拿出一个密折,双手恭敬的递了上来。

  万历打开密折细细一看,那又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沈璟,嘉靖三十二年生,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

  万历二年甲戌科进士,二甲第五名,初授兵部职方司主事,万历五年迁礼部仪制司主事,因办事勤勉,廉洁奉公,万历八年擢礼部仪制员外郎,万历十二年又迁吏部验封司员外郎。

  这家伙好像是个清流,而且六年时间才从正六品的主事升到从五品的员外郎,后面又干了三年,并没有升职到五品郎中,官职升迁好像也一点问题没有!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他真的办事勤勉,廉洁奉公吗?”

  骆思恭缓缓点头道:“微臣能查到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在六部都安排了很多密卫当衙役,微臣也让他们问过熟悉沈璟的衙役了。

首节 上一节 159/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