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213节
这个可不是光喊口号就行了,造船需要时间,需要人力,需要大量的钱,征召水师将士也需要大量的钱来发粮饷。
万历不由得微微叹息道:“工部下属造船厂的情况朕大致都了解过了,三个大型船厂、五个中型船厂、十多个小船厂近几十年建造千料以上风帆战舰的记录就一个。
那就是嘉靖十一年为册封琉球国王建造的封舟,按当时的记载来看,封舟应该是两千料的大福船。
不过,这只是大明朝廷的记录,据民间传闻,嘉靖年间,大明沿海几个船厂最少给海盗和倭寇建造了上百艘千料以上的风帆战舰。
也就是说,以工部下属造船厂现有的水平,建造一千料和两千料的风帆战舰应该还是可以的,只是我们得投钱征召匠户来修复船坞水道,再次开工建造。”
这个应该不是假的。
嘉靖朝的海盗和倭寇那着实动辄十几艘千料以上的风帆战舰,而大明周边,就包括东瀛都建造不了千料以上的风帆战舰。
这些战舰只有可能是大明工部下属的船厂造出来的。
邓子龙闻言,缓缓点头道:“万岁爷,现在工部下属的船厂应该还能建造一千料和两千料的风帆战舰出来,再大那就不知道了。”
万历微微点头道:“嗯,这个不急,今年我们先让工部下属船厂全力建造蜈蚣船,同时修复一千料和两千料风帆战舰的船坞水道,争取这两三年时间就拉出一支像样的水师舰队来。”
现在的大明能在两三年时间就建造出一支像样的水师舰队吗?
第237章 金陵繁华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色,烟雨朦胧,着实美得如同一幅画卷一般。
万历就在这如诗如画的时节来到了南直隶,来到了江南。
这天一大早卯时许,天色微明,硕大的船队便离开扬州漕运码头,转入扬子江河段。
此时,江面上是雾气蒸腾,来往的船只和岸上的水村山郭那都隐隐约约,如同在梦境中一般。
万历那都忍不住拉着皇贵妃秦兰来到船头,欣赏起北岸的风景来。
南岸这会儿他们压根就看不到,因为扬子江河段足有四五里宽。
也正是因为扬子江河道有四五里宽,他们才敢在这朦朦胧胧的江面上划行。
若是在百来丈宽的京杭大运河里,这种能见度还在河面上划行那真有可能跟来往的船只撞一起。
万历看着河面上来往的船只越来越多,忍不住问道:“云卿,我们什么时候能到金陵?”
这个不好说啊。
邓子龙看了看后面的漕船,小心道:“万岁爷,这里距离金陵还有百余里,如果水师蜈蚣船全力划过去,午时许差不多能到。
不过,后面的漕船跟不上,以漕船的速度,我们恐怕要下午酉时许才能赶到金陵。”
漕船上有禁军的战马,还有大半禁军和锦衣卫将士,他们如果丢下漕船赶过去,兵力就少了一大半。
万历想了想,还是果断道:“那就按漕船的速度来吧,今天能赶到金陵就行。”
朝阳初升,天色渐亮,雾气渐渐退散,江面上的船只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多得都排成一条条长龙了。
他们这六百艘大船组成的船队竟然一点都不显得突兀,来往船只上也没有任何人投来惊奇的目光,大家都好像习以为常了。
万历上次是匆匆而过,没有怎么注意。
这次他细细一看,那都颇有些惊奇。
扬子江上的船也太多了,这一路过来他最少都看到上千艘了。
他忍不住问道:“云卿,这江面上怎么这么多船?”
这就叫船多?
邓子龙想了想,随即细细解释道:“万岁爷,这些船大多是往返金陵的。
金陵的人很多,光是在籍的就有三十余万户,一百二十余万人,传闻加起不在籍的那都有上百万户,四百多万人了。
这些人光是一个月消耗的口粮就多达三四百万石,用八百料的漕船运,那最少都得五百艘左右,还有各种肉食和瓜果蔬菜什么的,那都不知道要拉多少船。
还有,金陵作坊众多,商铺更多,来往拉货的船只那更是多如牛毛,燕子矶到秣陵镇一带的江岸码头停靠的船只都有上万艘,过往的那更不知道有多少。”
大明现在还有这么多船吗?
这个还真有,大明的漕船就有上万艘。
问题,一座城池附近的码头就常年停靠上万艘船那着实有点夸张了。
万历忍不住惊奇道:“你的意思是每天停靠在金陵城附近的船只就有上万艘?”
这个的确有。
邓子龙连连点头道:“是啊,万岁爷,金陵自古繁华,自东吴孙权建都于此,金陵水运便日渐繁盛,《晋书·五行志》就有记载,石头城下,万船停泊,舳舻蔽江,帆樯如林。
现在的金陵比之千余年前肯定更加繁盛,晋书中的记载可能略有夸大,但现在金陵城码头每天停靠的船只的确有万艘以上。”
如果每天停泊在金陵一地的船只都有上万艘,那大明最少还有上十万艘船。
为什么水师扣扣索索才能抠出两百艘蜈蚣船来呢?
万历闻言,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午时许,红日正中,江面陡然一转,前方的大江南岸赫然出现一条一眼都望不到尽头的城墙。
这是金陵城的外城墙。
金陵不同于京城。
京城的城墙实际上只有三重,也就是皇宫、皇城、内城三重,京城的外城是在内城的南面,并没有将内城包裹其中。
金陵城的外城那就是在内城的外面,外城的城墙就是将内城包裹在其中了。
所以,金陵城的城墙是四重的,外城那更是大得吓人。
万历举起望远镜一扫,还是看不到外城墙的尽头。
金陵外城墙足有一百二十余里,每一边都是三四十里!
这里算是金陵地界了,但还不算是到金陵城了。
因为他们的目的地是城里的皇宫,这里距离金陵皇宫还有五六十里呢,他们的行程才刚刚过半。
金陵外城的城墙东北角就是燕子矶码头,从燕子矶码头开始,一直到金陵城南的秣陵镇,一路过去都是密密麻麻的大小码头。
这个时候正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江边的码头上那时停满了大小船只,有的甚至还在码头旁等着靠不上去呢。
万历见此盛况,眼中尽是沉思之色。
民间的船只这么多,水师的战船却是少得可怜,这是为什么?
船队继续逆流而上,足足划了三四十里终于往南一拐进入一个大致一两里宽的夹江河道之中。
所谓夹江就是江心有洲,将河道一分为二,宽的为主干,窄的为夹江。
这个夹江就是进入金陵城的水道,进入夹江三四里,往东一拐便是秦淮河。
如果不往东拐,继续往南,则是另一条夹江,龙江。
龙江之所以单独命名,那是因为龙江西侧的江心洲有几十里长,也就是说,龙江所在的夹江也是几十里长。
这里万历就没有来过了。
其实,龙江宝船厂就在龙江入口附近。
不过,万历并没有立马让船队划过去。
因为他现在对这里一点都不熟,贸贸然跑过去也干不了什么,所以他还是决定先去金陵皇宫住下再说。
船队沿着护城河一般的秦淮河道,傍着高耸的城墙一路往东南方向,经过莫愁湖和石头城,再从西水关而入,终于进入了金陵城。
这一下,万历都惊呆了。
秦淮河两岸的街道上那是车水马龙,商铺林立,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人流之密集远超京城。
这还不算什么,到了夫子庙河段,那江面上的游船画舫陡然变多,那船上吟诗作对、琴瑟和鸣的才子佳人都不知道有多少。
河岸旁的大街上更是人流如织,接踵摩肩,密密麻麻,如同蚁群一般。
大明竟然有如此繁华之地!
万历心中不由复杂无比,他感觉,这金陵的繁华好像就跟他这个当皇帝的没有一点关系,就好比,他跟那些文官没什么关系一样。
他们,就如同活在两个世界中一般。
大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金陵为何如此繁华?
京城跟金陵比起来那简直只能用萧条两个字来形容,就这,还是他竭力增加京营、锦衣卫和禁军收入的结果,若是万历十年以前的京城,跟金陵比起来就不是萧条了,那简直就没得比。
或许,京城的官员都在藏富。
这金陵不是天子脚下,自仁宗和宣宗以来,好像也就武宗正德突然间跑这里转了一圈,其他皇帝好像还都没来过。
大明皇帝不来金陵,金陵的官员自然不用藏富,包括有功名的读书人,那也不用装什么清贫,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玩乐,夜夜笙歌。
这会儿金陵还没人知道他这个当皇帝的来了呢,所以大家都玩得嗨得很。
万历默默的看着这一切,眼中不由得又露出沉思之色。
金陵如此繁华,好吗?
那当然是好,这才是盛世的标志。
如果大明两京十三省都能有这么繁华,那大明就是真正的盛世了。
问题就是,为何大明独有金陵如此繁华。
他去过的地方也不算少了,当初的大明九边那叫一个穷得叮当响啊,他看得都想抹眼泪。
现在边军将士总算勉强能有点钱过日子了,不过,比起金陵的繁华来,那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怎么让大明两京十三省都如同金陵般繁华呢?
这个问题,着实值得深思。
第238章 夜色悄然
夕阳西下,夜幕就要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