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14节

  后来长孙无忌灭李恪,除了牵连到荆王李元景、房遗爱和柴令武以外,高阳公主和巴陵公主也因为谋反被赐死。

  高阳被赐死死有余辜,那么巴陵公主呢?

  这一家人,都有问题啊!

  ……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苏勖和柴令武同时站在堂中拱手。

  堂中左右两侧诸臣,看向两人的目光中满是审视。

  太子虽然说了,魏王府必有刺杀之案,但实际上他的意思也很清楚,不管有还是没有,都必须有。

  也就是说,这刺杀案,太子也承认可能有假。

  李泰虽然是皇子亲王,可以指鹿为马,但是不管是雍州府这些人,还是大理寺和金吾卫的人,都是断案的积年好手,像这样的刺杀皇子的大案,找不到一点线索,这早就让他们生疑了。

  只不过因为是魏王所言,所以事情才无法否定。

  如今看到苏勖和柴令武,众人眼中的审视,还有深藏在审视之后的不满,却都扑在了两人身上。

  李承乾微微抬手,说道:“不必多礼。”

  “多谢殿下。”苏勖和柴令武再度行礼。

  李承乾看着两个人,问道:“魏王府内部清查的如何了,何以会让刺客轻易靠近魏王,有没有找出什么漏洞?”

  “启禀殿下。”柴令武拱手,说道:“如今接近年底,王府护卫不免有些懈怠,所以才让贼人有可趁之机。”

  “那也是对魏王府极度了解的人啊!”李承乾微微抬头,他的心中不免有些疑惑,齐知玄如何对魏王府有如此了解?

  “殿下所言极是。”柴令武低头,微微轻叹一声,他也不知道这突然来的刺杀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杀手谋刺未成,离了魏王府,但雍州府和金吾卫反应极快,这人必然是被堵在了长安城中,所以,如何从长安城近百万人中找出这人,便是关键。”

  李承乾转身看向雍州司法参军杜若,问道:“杜卿,此种情况,雍州府如何找人?”

  杜若立刻拱手站出,然后拱手道:“启禀殿下,臣已经令长安万年二县的县尉,动用城中各方坊正,还有诸不良进行察查,只是没有那贼人画像,事情不好查。”

  “苏司马,柴参军。”李承乾转头看向苏勖和柴令武,两人立刻拱手:“喏!”

  “贼人画像必须要有,哪怕是一丝半点的细节,如今请二位回魏王府,带杜参军和雍州府,长安,万年,金吾卫,大理寺,还有千牛卫的画师,一起去魏王府,找有看到贼人之人,哪怕是背影也好,描画出来。”李承乾目光微微眯了起来。

  之前,苏勖和柴令武就不许雍州府,大理寺的人进入察查。

  苏勖是南昌公主驸马,柴令武又是巴陵公主驸马,涉及的又是刺杀皇子之事,两人以需要皇帝下令为由,阻止外人进入,然而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皇帝最后派来查案的人竟然是太子。

  魏王遇刺,两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太子。

  但很快,两人就否定了这样的想法。

  一来是两人都知道,如今太子在储君之争中占据了绝大的上风,根本不会用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手段。

  二来,他们也知道,东宫如今在宫外的人手少的可怜,根本就不具备刺杀,然后又逃离的能力。

  “喏!”苏勖和柴令武立刻拱手应命。

  “去吧。”李承乾微微摆手。

  “是!”

  “曲司马和戴卿也一起去。”李承乾抬头,雍州司马曲靖和戴至德立刻拱手站出,然后跟着苏勖、柴令武和杜若一起去。

  曲靖是侯君集的副手,戴至德不仅是大理寺正,也是东宫的亲信,他们两个出面,再阳奉阴违,就是不给太子面子了。

  ……

  等到几人离开之后,李承乾淡淡的开口道:“无关人等先离开吧。”

  “喏!”雍州府的其他官吏全部转身离开,堂中只剩下侯君集,常何,苏定方,贺兰楚石,胡演,张文瓘几人。

  这个时候,李承乾才开口问道:“听说今日千牛卫在监察御史王黯府邸之外,有所收获?”

  常何看了贺兰楚石一眼,然后拱手道:“禀殿下,是找到了一些线索,但后来那人跳入河渠之中逃了……殿下的意思是说,刺杀魏王殿下的,是那人。”

  常何猛然醒悟了过来,神色顿时凛然。

  让千牛卫去盯王黯的府邸,是太子的命令,动用的,也是东宫的千牛卫。

  但是,千牛卫的事情,如何瞒的过常何这个左千牛卫将军,所以后来很多地方就都由常何派人接手了。

  “或许吧。”李承乾轻轻敲敲桌案,说道:“若真是那人,那么他最重要的,就不是留在长安城,而是逃出长安城,如今麻烦武水县伯即刻派人去长安诸门问一问,今日有没有什么人是持魏王府,南昌公主府,巴陵公主府和高阳公主府的令牌出城的,而且出城之后,就慌乱离京的。”

  “喏!”常何肃然拱手。

  “若有,问清楚那人去了何方,走了多久,然后顺着这条线去查。”李承乾看向常何,点头笑道:“此中之事,武水县伯比孤要熟悉。”

  “臣领命。”常何拱手,然后快速的转身离开。

  李承乾平静的看着常何离开,然后才转身看向侯君集说道:“陈国公,武水县伯总是这般……这般……”

  “聪明。”侯君集拱手,微微拱手道:“武水县伯向来敏锐机警,不该出现的地方,他绝对不会出现,但所有的事情,他又都会全部知晓。”

  “嗯!”李承乾转身看向大理寺少卿胡演,问道:“胡卿,薛延陀使者那里,还盯着吧?”

  “还盯着。”胡演站出拱手,神色谨慎的说道:“据查,薛延陀使者打算年后离开长安,返回漠北,一应护卫属官,亦全部都在长安。”

  “长安繁华,彼辈不愿轻易离开。”李承乾笑笑,然后看向苏定方,问道:“苏卿,孤听闻你去年去过洛阳?”

  “是!”苏定方立刻拱手,神色微微诧异,有些不明所以。

  “麻烦你再去一趟洛阳吧,带上张卿,再叫上监察御史李义府,你们三个再一起跑一趟洛阳,同时询问沿途各关卡,有没有什么人,急匆匆的从长安前往洛阳。”李承乾抬头,轻声说道:“如今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这个时候,从长安往洛阳的人可不多,所以,抓到他,要活口。”

  “喏!”苏定方和张文瓘立刻拱手,然后转身离开,等他们到了雍州官廨门外,李义府已经等着了。

  李承乾这才看向侯君集和胡演,说道:“人抓住之后,交给千牛卫去审,雍州府和大理寺,根据千牛卫提供的口供抓人,做好准备。”

  “是!”侯君集和胡演相互对视一眼,神色凛然。

  太子今日在雍州官廨的一番布局,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太子心中有很清晰的思路。

  看起来左一榔头右一棒子,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但实际上就是为了如此。

  掩盖真正的心思,让人摸不着目的所在。

  之前的苏勖和柴令武,还有常何,恐怕都不知道李承乾已经锁定刺客去了洛阳。

  如果说这一切和去年的事情联系起来,那么这个案子,必然和魏王有关。

  这个人搞不好还就是魏王的人。

  所以抓到人之后,事情才会交由千牛卫去处理,毕竟其中有任何别人插手介入的可能。

  同时也是在保护他们几个。

  太子的心机深沉,目光敏锐,两个人都感觉,几乎已经不逊色于他们两人了。

  这已经是极大的夸赞了。

  侯君集是征伐多年的军中主帅,而胡演是见识过无数案件的大理寺少卿,他们这么看李承乾,便已经认可,李承乾即便是抛开太子的身份,各方面的能力,也足够和他们相提并论了。

  ……

  夜色深沉,暮鼓阵阵。

  长安城中已经临近宵禁。

  苏勖和柴令武两人骑马从魏王府出来,柴令武轻叹一声,说道:“姑父,消息已经确认了,魏王被陛下禁足在紫云阁。”

  “为什么?”苏勖转身看向柴令武,问道:“魏王遇刺,向陛下禀明情况,为何会被陛下禁足,魏王遇刺之事,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处理此事的人,是太子?”

  “不知道啊!”

第134章 皇帝的儿子真难做

  冬日冷风凌冽,长街红灯飘摇,

  柴令武骑马行在长街上,神色一阵怅然。

  再过几日,等年节到后,长安城的宵禁就会被取消。

  不像现在,街面上已经人影寥落。

  “宫里传出的消息,是魏王受了惊吓,在宫中休养,王妃想要进宫去探望,但也被拦了回来。”柴令武轻叹一声,说道:“也就是王妃不知道紫云阁是什么地方,不然让她知道了,非吓着不可。”

  “既然魏王已经进了紫云阁,那么必然是魏王犯错了,所以现在的问题便是,魏王究竟犯了什么错?”苏勖转头看向柴令武,神色认真的问道:“驸马,魏王那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姑父以为二郎便知道吗?”柴令武苦笑着摇头,说道:“那日二郎比姑父还要更晚赶到魏王府,到了的时候,魏王便已经进宫了。

  或许是魏王在父皇面前说错了什么,言语之间让父皇恼怒,所以才有了被禁足紫云阁的事情。”

  苏勖没有说什么,轻轻的点点头。

  “如今的事情,最重要的,便是要将魏王从宫里救出来。”柴令武看向前方,说道:“马上就要年底了,《后汉书》编修完成,需要由殿下亲自呈送陛下,才算完满。”

  “但是如今,殿下被禁足在紫云阁,不知道怎么回事,如何将魏王从宫里救出来?”苏勖侧头看向柴令武。

  “找人。”柴令武看向苏勖,认真的说道:“能不能让姑母出面,向陛下求情。”

  苏勖是秦王府的老臣,又是南昌公主的夫婿,这种事情,由南昌公主出面,或许更合适一些。

  “驸马觉得,巴陵公主出面有用吗?”苏勖轻轻的反问了一句。

  苏勖是南昌公主的驸马不假,但柴令武也是巴陵公主的驸马,巴陵公主更是皇帝的女儿,按说巴陵公主出面更合适。

  “公主虽然是陛下的女儿,但是说实话,公主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陛下。”柴令武摇摇头,然后说道:“如果这边不行的哪怕,那就看看能不能找刘侍郎帮忙。”

  黄门侍郎刘洎,上一次李泰出事,就是由刘洎和苏勖,还有阎立本三个人一起求的情。

  如今这一次不管再出什么事总不可能比上一次更严重,所以找刘洎出面,其实是最合适的。

  “那得等明日散朝之后了。”苏勖摇摇头,道:“明日是今年最后一次朝会,刘洎他们如今正忙着广州都督党仁弘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心思顾及其他。”

  “好,那就等明日再说。”柴令武稍微松了口气,无奈的说道:“这件事情,突然就发生了,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其实还是有一个办法的。”苏勖突然开口,看向柴令武说道:“有的人,不仅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而且如果他开口,魏王很有可能会被放出来。”

  “姑父是说太子?”柴令武惊讶的看着苏勖,他不知道苏勖怎么会想到太子身上的。

  “如今魏王的事情,宫里的消息很难探查,说明魏王犯的错,绝对不会小。”苏勖神色谨慎,说道:“太子如今主持查案,不管有没有成,找他询问魏王的事情,是最合适的。”

  “但太子会帮忙吗?”柴令武有些不确定的看着苏勖。

  “魏王终究是太子的亲弟弟。”稍微停顿,苏勖说道:“我明日先去东宫,见见太子妃,然后和太子妃一起去找太子,如此,太子总能留下三句实话的,有了这些,才好去找刘洎。”

  “便按姑父说的去做。”柴令武看了下天色,然后对着苏勖拱手道:“姑父,二郎先回家了,有什么事情,我们明日散朝之后再说。”

首节 上一节 114/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