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47节

  当然,有皇帝的圣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承乾也弄不明白,皇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竟然让他介入到北门之中。

  司农寺有自己的田,长安城四周也有无数的农田可以用,皇帝却偏偏让他在北门弄块地,

  “孤有三个要求。”李承乾看向宋集,认真的说道:“首先,地不能太好,中等便可。”

  “喏!”宋集立刻拱手,这事好安排。

  “取用三亩,全部由东宫和司农寺的官员前来耕种。”稍微停顿,李承乾认真说道:“不管所用谁家,东宫按照去年田地收成的两倍补偿……不必多言,便如此。”

  宋集原本还想要拒绝,但却被李承乾直接摆手阻止。

  “其次。”李承乾依旧看着宋集,说道:“孤要用人,去年整个北门,谁家收成最好,请其长者,来教司农寺和东宫的官员种田之术……”

  站在一旁的赵元楷刚想要说什么,却被李承乾冷眼直接瞪了回去。

  “虽然天下人都知道,谷物种植需要间隔,但多少间隔最为恰当,施肥施多少,什么时候施最为恰当,浇水,浇多少最为恰当,这些东西,司农寺怕也不敢说一定就是最对的吧?”李承乾目光幽深的看着赵元楷。

  “喏!”赵元楷立刻拱手认错。

  李承乾这才看向宋集,说道:“孤知道,各家长者,都有不传之秘,故而孤希望诸长者能够尽力传授,除了他们自己能够获得他人的秘术之外,同样的,一旦所言有用,孤会亲自向父皇请奏,赐封爵位。”

  一句爵位,宋集顿时郑重了起来,这一句话,不知道多少人家会动心。

  “其他各家人家,若有方法以教孤,司农寺和东宫属官鉴定有用之后,亦比照处理。”李承乾看向李安俨,说道:“安排东宫诸舍人,郎中,司马,主簿,诸事,认真记载,不得有丝毫枉纵贪墨之事,若有,即刻赶出东宫。”

  “喏!”李安俨拱手领命。

  “其三。”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说道:“北门孤不会常来,诸事由太子家令寺全面负责,司农寺亦派专人盯着,还有北门……”

  “老臣无他事,老臣亲自盯着。”宋集认真拱手。

  “如此甚是妥当。”李承乾点点头,然后感慨的说道:“今年诸事先铺展开来,人员事务熟练上手,明年才是真正大动手脚的时候,诸卿明白吗?”

  “喏!”众人齐齐拱手。

  ……

  宫道之上,李承乾和赵元楷并肩骑行。

  李承乾说道:“父皇虽然说是主用北门之地,但在孤看来,光用北门之地是不够的,所以孤打算在武功,还有长安万年二县,各择取三亩田地,还是用同样办法,请教当地农户,学习他们历年经验,集合成册,然后具体施行,一年底来看成果。”

  “喏!”赵元楷点点头,这才是他们最初的计划。

  “武功县,孤会让武功苏氏协助,长安万年二县,就劳烦司农寺多处置吧,孤偶尔也会去看看。”李承乾有些抱歉的笑笑,北门他还能够随便而去,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是!”赵元楷能够理解太子的难处。

  “还是那句话,今年先铺展开,积攒一定的经验之后,再在岐州,眉州和华州施行,先十亩再百亩。”李承乾目光看向承天门的方向,轻声说道:“各地地理不同,水质不同,土质不同,诸方法要因地制宜。”

  “是!”赵元楷顿时不停的点头赞同,太子这话,是说的最对的。

  “这两年先关中,过两年再河南,河北,齐鲁,江淮,乃至于江南,岭南,注意天下地形,气候,土质,请教天下百姓,最后成一本农册,然后颁行天下。”

  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赵元楷,认真的说道:“赵卿,若是三五年后,天下百姓秋收能够增长一成,天下赋税能够增长一成,那么爱卿别说是尚书之位,便是宰相之位,也是唾手可得啊!”

  赵元楷一愣,随即眼眶顿时就发红起来。

  如今的大唐,天下税收不过七八百万贯,若是几年之后,能够增长到一千万贯,而他赵元楷和太子如今做的这些事情能够让占的其中的一百万贯,别说是六部尚书了,宰相之位,皇帝也得给他。

  “殿下放心,臣于此事,必定效死。”赵元楷认真的点头。

  “呵呵!”李承乾笑着摆摆手,说道:“我等都是在为大唐效死,为父皇效死而已。”

  “是!”

  ……

  东宫,崇教殿。

  李承乾坐下,拿起热茶,喝了一口,然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抬起头,李承乾看向神色迟疑的李安俨,问道:“怎么了,有什么话说?”

  “是!”李安俨拱手,说道:“殿下,如此做,真的能让粮食丰产吗?”

  “能。”李承乾点头,说道:“天下人都知道要让粮食合理种植,然后施肥,灌溉,如此便能丰收,但是具体该怎么做,做到多少,知道的人却并没有多少,而绝大多数,都被天下世家当成了不传之秘。”

  李承乾抬头看向李安俨,眼神幽微。

  “殿下!”李安俨顿时明白了过来,李承乾今日所做的,就是要将天下世家知道的东西,全部公布天下。

  这才是今日之事的真正原因。

  “若是没有北门的那三亩地,你信不信,东宫在其他地方的田地,会在突然的某一天,被人彻底的毁掉。”李承乾轻轻冷笑,皇帝让他在北门种地,这一点是最主要的原因。

  当然,皇帝也会想看一看,李承乾和北门禁军的接触,看他有没有去拉拢北门军士。

  说不定刚才的那位北门屯田校尉,现在已经在两仪殿汇报李承乾在北门的一切言行了。

  这就是一些难以避免的阴暗想法了。

  “也就是说,殿下一旦做出成果,陛下一定会千方百计的保住殿下的。”李安俨突然间明白了什么。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这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便是孤真的做出了什么,下面也有很多手段可以阻碍,州县胥吏,地方乡绅,到了百姓手中的东西很少。”

  便是好的政策,到了田间地头,也是经过一层层阉割的。

  “是!”李安俨认真点头。

  李承乾从桌案之下拿出一张纸,然后快速的在上面写了密密麻麻一页纸。

  吹干,折好,装入信封,递给李安俨,说道:“这封信,用你的名义发往交州,给交州都督杜正伦,这一次司农寺之事,想要出成果,真正要靠的,是杜都督。”

  前中书侍郎,太子左庶子,如今的交州都督杜正伦。

  “喏!”李安俨立刻拱手。

  “不用太隐蔽,正常就好。”稍微停顿,李承乾轻轻冷笑,说道:“顺带看一看,有没有什么人,在盯着这封信。”

  “是!”李安俨神色严肃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太子通事舍人高真行脚步匆匆的出现在了门前,对着李承乾,面色急促的拱手道:“殿下,陛下有旨,令殿下即刻觐见。”

  “哦?”李承乾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怎么突然就召见他了?

第166章 齐王阴蓄死士,意图夺嫡

  两仪殿中,李承乾认真的拱手道:“儿臣参见父皇。”

  “嗯!”皇帝平静的点点头,稍微摆手。

  李承乾再度躬身,然后走到了丹陛下的矮几后,跽坐下来。

  大殿两侧,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坐在左侧,高士廉和杨师道坐在右侧,褚遂良在侧后记录。

  ……

  李世民坐在御榻上,手里翻出一本奏本,然后递给张阿难,同时看向群臣道:“这是齐王长史刚刚送到长安的奏本,诸卿都看一看吧。”

  张阿难走下丹陛,然后第一个将奏本递给李承乾。

  李承乾一愣,双手接过,然后快速看了一眼。

  瞬间,他的瞳孔就彻底放大。

  抬起头,李承乾依旧有些难以置信的将奏本还给张阿难,张阿难又递给长孙无忌。

  但是这个时候,李承乾的神色已经全部落入到众人的眼中。

  然而当他们自己看到奏本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震惊。

  “齐王长史权万纪,密奏齐王招募死士,并以游猎训练,太子,此事你怎么看?”李世民猛然转头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顿时回神,拱手道:“父皇,此事没无太多证据,不过是权万纪的一人之言,儿臣以为,此事还需慎重调查。”

  死士,光是死士两个字,便足够让齐王罢官圈禁了。

  “朕没有问你调查之事,朕问你,此事你信吗?”李世民直直的盯着李承乾。

  李承乾神色认真下来,斟酌着说道:“父皇,齐王自任齐州都督以来,所行诸事,虽然多有荒唐,但却并未过线,便是去年一年,理政荒唐,父皇和儿臣也都予以斥责,令其改正,但也仅仅是令其改正啊!”

  不过是斥责,不过是罚俸一个月。

  朝中并没有对他怎样,何至于招募死士的地步。

  “你继续。”皇帝身体微微后仰,目光看向大殿之中悬吊下来的金龙。

  “喏!”李承乾拱手,说道:“贞观十四年,父皇以齐王长史薛大鼎对其管教无方,而将其免职,调吴王长史权万纪任齐王长史,便是因为权长史为人正直,能够规劝,贞观十五年,齐王行事虽然依旧荒唐,但说实话,斥责令其改过便可。”

  正月大朝,李承乾和李世民都已经斥责过李佑。

  “正月到如今,齐王回到封地,不过一个半月,但却突然和齐王长史矛盾激化,儿臣以为,这其中必然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有什么人暗中挑唆。”稍微停顿,李承乾认真的拱手道:“所以儿臣以为,还是应该派人到齐州详细察查,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以,你不信齐王招募了死士?”皇帝平静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拱手,说道:“儿臣虽然和齐王常年未见,但是齐王幼时在宫中,还是谦逊有礼的,只不过是去了地方,缺了约束,这才变得肆意起来,儿臣看权长史禀奏,说是有奸邪之人挑唆,儿臣想知道,这奸邪之人究竟是谁?”

  “所以,你是相信齐王招募了死士?”李世民始终都盯着死士两个字。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父皇,儿臣相信,齐王一定是招募了一些人,但未必一定就是死士,或许是交友,或许是护卫,但儿臣坚持认为,齐王本质不坏,权长史虽然上奏,但是这其中的很多东西都模糊,说的很不清楚。”

  齐王或许有问题,但权万纪也不一定就是好人。

  “陛下,查查吧。”长孙无忌开口,接住了李承乾的话。

  房玄龄,高士廉和杨师道三人没有开口。

  李承乾有句话暗中隐晦的点了出来。

  权万纪曾经是吴王长史,现在他调任齐王长史,这里面是不是有问题。

  长孙无忌对此是最警惕的。

  就如同魏征最警惕的是李元吉的王妃杨氏一样,长孙无忌最警惕的是杨广的女儿杨妃。

  也就是李恪的母亲。

  权万纪曾经是李恪的长史,如今虽然成了李佑的长史,但直接举报李佑暗藏死士,这里面或许李佑有错,但是权万纪就真的一点错也没有吗?

  李世民转头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又看向长孙无忌,说道:“那就查查吧,大理寺少卿胡演如今正在光州,顺带去一趟齐州,看看是什么情况。”

  “喏!”长孙无忌,还有李承乾等人,齐齐躬身。

首节 上一节 147/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