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53节
“张亮和柴令武,他们两个,还有他们两个背后更多的东西,都要查清楚。”皇帝的目光冷了起来。
“喏!”李五认真拱手。
李泰是什么样子,没有人比李世民更清楚了,但是柴令武,李世民不得不承认,他还是小看他了。
“还有什么?”
“是魏王。”李五躬身,然后认真的说道:“魏王和权万纪没有关系,但是在权万纪前往华山的时候,有人将一封密信送到了新任齐王府典军韦文振的手里,臣稍微查了查,是魏王的人手。”
“你刚才说的对,青雀和张亮的确没有关联。”李世民轻轻冷笑,但是一个柴令武,却有意无意的将张亮和李泰勾连了起来,李世民已经看到了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某种可能性。
李世民神色漠然的抬头:“告诉泰山府折冲都尉殷令名,盯住齐州的一举一动。”
“喏!”李五神色肃穆起来。
虽然说齐王李佑是齐州都督,齐州刺史,权万纪是齐王长史,阴弘智是齐州长史,但是在齐州还有第三股力量,而且是皇帝可以绝对控制的力量,那就是齐州的几个折冲府。
不管他们在齐州怎么乱,折冲府兵一出,全部都能彻底荡平。
“百骑司当中,也有不少和张亮走的近的人吗?”皇帝的侧身看向李五。
李五立刻拱手,有些紧张的说道:“陛下,百骑司当中的所有人都是绝对忠于陛下的,而且便是郧国公手下的那些养子多数也都是忠于陛下的,不然臣调查也不可能调查的这么清楚。”
“不关你的事情。”李世民摆摆手,说道:“张亮现在也未必有敢背叛朕的心思,但将来,将来就不好说了,谁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心里一动,事情就那么的做出来了呢,到时候,百骑司,长安各处城门,对他而言,就等于是完全敞开的。”
“是!”李五顿时肃然起来,拱手道:“臣回去以后,立刻就做清理,将和郧国公有关的人员全部调出百骑司……”
“不不不!”李世民再摆摆手,淡淡的说道:“那样就太惊动他了,去增员吧,将百骑司扩张为千骑司,人选分散,再调出一些,各处城门人员再进兵更换,换下来,调入左右卫,准备充入征伐辽东的大军。”
李世民肯定,不管是百骑司,还是各处要害,绝大多数人对他都是忠诚的,只有少数人,在关键时刻会背叛他。
然而即便是这些人,不到最后关口,谁也不知道他们的选择究竟是什么。
关键是,这些人,很可能会被张亮欺骗。
“张亮啊,或许便是他,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做什么。”李世民感慨一声,闭上眼睛,轻轻摇头。
张亮现在做的这些事情,最多算是犯错,但他犯错已经极深了,只要再向前踏出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但是李世民却不能不防。
“太子右卫率郎将戴至德调任大理寺正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李世民轻轻敲敲桌案,然后说道:“传旨,调朝散大夫、尚辇奉御薛万备,任太子右卫率郎将。”
“喏!”张阿难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回来,肃然拱手。
薛万备,薛万述、薛万钧、薛万彻的五弟。
如其兄,有勇力。
薛万备任太子右卫率郎将,而张亮正是太子右卫率。
……
“齐州那边要继续盯紧。”李世民稍微停顿,然后说道:“若是张亮和魏王没有任何联系,不用管他,但若是张亮和魏王有了联系……”
“臣知道该怎么做!”李五拱手,说道:“郧国公麾下的养子,有很多是只忠诚于陛下的。”
张亮的触角,可以通过旧部渗透到皇帝身边,但皇帝也可以通过张亮麾下的养子,渗透到他的身边。
“便如此吧。”李世民抬头,看向殿外,轻声说道:“希望他们不会利用齐王做些什么……齐王,齐王,太子?”
李世民突然想到了什么,他缓缓的起身道:“好了,今日便到此为止啊,朕要到阴妃那里一趟。
张亮,柴令武,还有齐王那里,全部都要盯紧了,还有他们背后的东西,给朕全部都摸清楚。”
“喏!”
第172章 国难兴太子,杀入玄武门
东宫,崇教殿。
李承乾看着面前的一身魁梧,四十岁上下的东宫新任右卫率郎将薛万备,点点头:“薛将军到东宫任职,孤不胜欣喜,只是东宫诸事,除了内外宫禁以外,薛将军还要多参与诸政事的商讨。
譬如《考工志》的编修,《南史》、《北史》的准备,还有司农寺的事情,每日前往尚书省的听诉,薛将军都要参与,甚至尚书省的听诉,可能还需要薛将军亲自去看看。”
“臣明白。”薛万备面色郑重的拱手,说道:“陛下说过,东宫要为朝中培养可用的人才。”
“是这么回事。”李承乾笑笑。
就比如戴至德,李德謇,刘应道,王业,卫规,等人全部都从东宫出去的英才。
如今多数都在天下州县和朝中四五品的位置上历练。
这些人在将来,都是李承乾可能会用到的宰辅之才。
李义府,苏良嗣,张文瓘无一不是如此。
“如此,臣先去整理右卫率,他时,再来听殿下教诲。”薛万备神色认真的拱手。
李承乾温和的点点头,说道:“劳烦薛卿了。”
薛万备立刻拱手:“臣告退。”
……
看着薛万备脚步重重的离开,李承乾左手在桌案之下,猛然紧攥。
很好,薛万备任太子右卫率,也就是说,权万纪背后的人,就是张亮。
工部尚书,郧国公张亮。
他的判断没错,张亮这个家伙,一直都是暗中做着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虽然说,前世,他的事情,是在皇帝东征高句丽之后才被发现,但事情他是一直都在做着的。
只不过一直以来,他做的都很隐蔽,皇帝都从来没有发现过。
但是这一次,他被发现了。
皇帝不过是察觉到了不对劲,轻轻的玩了一手打乱节奏,他们的立刻就露出了痕迹。
李承乾神色平静了下来,但他的眼底深处,却深藏着一丝兴奋。
皇帝已经盯上张亮了,甚至于开始在为未来存在的可能做防备。
薛万备虽然是太子右卫率,但他的兄长薛万彻,却是右卫将军。
张亮如今在朝中,除了工部尚书以外,名正言顺能够调动的兵力,只有太子右卫率。
薛万备如今调入东宫任太子右卫率郎将,目的就是要在张亮突然动手的时候,彻底截断他的手脚。
当然,现在这个时候,张亮还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是,他已经间接的和李泰搅在了一起。
一旦李泰那边耐不住性子,打算做些什么,他一定会牵连张亮的。
李承乾长松了一口气。
有的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
退一步真正的目的,不是退让,而是要攥紧拳头,如此才能够挥出去,狠狠的打击敌人。
现在,他做成了。
……
一名名内侍,将大量的丝绢,字画,还有玉器,搬入承恩殿。
东宫司记高氏在一旁,一样一样的记录上。
李承乾从承恩门走入的时候,一眼都就看到了站在高氏身后的苏淑。
“殿下!”众人齐齐停下手里的动作,对着李承乾微微躬身。
李承乾微微摆手,然后走到了苏淑的身后,问道:“爱妃,这是怎么回事?”
“是德妃派人送过来的,说是感谢殿下对齐王的爱护之情。”苏淑抬头看着李承乾,问道:“殿下,若是臣妾记得没错的话,殿下好像并没有怎么爱护过齐王。”
看着苏淑脸上揶揄的神情,李承乾轻轻摆手,说道:“这是在说最初,孤建议阴弘智调离齐州,到其他地方任刺史的事情……先不说齐王,光是阴弘智,他如今虽然是以齐州长史的身份掌管齐州,但说到底也不过是个长史而已。”
阴弘智,秦王洗马,检校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出任齐州长史。
虽然说他是实实在在的掌握了齐州的大权,但是皇帝向来喜欢用平衡的手段,权万纪就是皇帝派过去平衡和监视他的。
然而,权万纪却不甘心只做一个齐王长史,他想要的更多,这才有了后面的种种事情。
当然,对于阴氏和李佑来讲,最好的结果是将权万纪赶出齐州。
但是,一方面权万纪的背后有着陇右旧族,还有张亮等人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李佑有错在先。
如此之下,李承乾建议阴弘智调离齐州,一方面能够、到一个真正的州郡,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刺史,另一方面,他们将齐州完全的让给权万纪和他背后的人,这样反而能站在暗中窥探他们的底细。
甚至在关键时刻,反手弹劾,卷土重来。
而且,齐王长史和齐州长史空缺一个位置出来,立刻就有会有其他势力看到这里面的好处,冲进来争夺。
这样,权万纪和他背后的人就更加顾不得李佑了。
“一方面是能够拿到一个实实在在的刺史之位,另一方面是能够保住力量,随机反击。”李承乾看着殿中的这些礼物,摇摇头,说道:“孤最初的建言,是对阴氏和齐王最好的策略,但可惜,他们不仅不肯放弃,还和权万纪达成了妥协。”
“那岂不是说,他们在这一场政争当中,失败了。”苏淑终于彻底的明白了过来。
“当然,原本自己独享的东西,如今被别人划走了一大块,还觉得自己得到了天大的好处。”李承乾轻轻冷笑,稍微停顿,他微微皱眉道:“按说,阴氏应该是无法看透孤这一层的……哦,孤明白了。”
李承乾对着众人摆摆手,说道:“都出去吧。”
“喏!”众人齐齐拱手,然后小心的退了出去。
李承乾看了高氏一眼,高氏微微躬身,退出大殿的同时,也将整个大殿彻底的封锁了起来。
高氏论辈分,还是李承乾的表姨,是跟着他的母后,在宫中历练出来的。
他的父皇可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一个不缺的,他的母后作为皇后镇压后宫,手段也是一点不缺。
高氏可是他的母后一手调教出来的。
李承乾收回目光,看向苏淑,示意她朝内殿走去,同时开口道:“这些东西,恐怕是父皇让阴氏送过来的,父皇希望孤能够介入到齐州之事当中,免得齐王成了被别人利用的棋子。”
“棋子,还有人敢拿皇子做棋子吗?”苏淑在长榻上坐下,看向俯身拿蜂蜜茶的李承乾问道:“殿下,齐州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承乾轻轻冷笑:“还能是怎么回事,权万纪和他背后的人,希望能在齐州掌握更多的权利,所以抓住了齐王的错误,想要将阴氏的力量赶出齐州。
阴家自然不甘心,他们别的力量或许薄弱,但是阴妃的是德妃啊,在父皇耳边说两句软话,权万纪他们的努力就得被打消大半,更别说,如今也有不少人盯上了齐州,所以,最后权万纪和阴弘智两人为了避免更多人介入,所以两人罢手和解。”
苏淑点头道:“所以最后权万纪拿到了更多的权利,阴氏被迫失去了许多。”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