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86节

  李泰赶紧拱手道:“启禀父皇,王妃临行之间突然身体不适,儿臣便让她留在了家中,让欣儿照看,还让儿臣向父皇告罪。”

  李世民恍然的点头道:“婉儿有七个多月的身孕了吧?”

  “是!”李泰拱手,说道:“产期就在二月底和三月初。”

  “嗯!”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既然身体不适,要不要朕派御医过去看看。”

  “父皇放心,儿臣已经请太医过去看了,刚刚有消息传来,并无大碍。”李泰感激的拱手。

  “如此便不要动了。”李世民压压手,说道:“好了,都坐下吧。”

  “喏!”众人齐齐坐了下来。

  李承乾坐好,然后抬头看了李泰一眼,眼中带出一丝疑惑。

  当初阎婉怀孕,是在皇帝下旨让李泰就藩的时候,那个时候,李泰人在荥阳,是病在了荥阳。

  阎婉突然有孕,他就直接奔回了洛阳。

  就好像李泰是在等着阎婉怀孕的消息传来,难道说这里面有问题?

  “众卿!”皇帝的声音从上方传来,李承乾赶紧转身,就见皇帝端着酒樽,笑呵呵的说道:“除夕佳节,天下团圆,来举杯,一起祝大唐天下祥和瑞气,来年风调雨顺,万事和谐。”

  “祝大唐天下祥和瑞气,来年风调雨顺,万事和谐!”

  ……

  轻纱红裙,云鬓笑颜。

  鼓乐喜庆,美酒香醇。

  一曲舞罢,殿中舞女微微福身之后,然后快速的退了下去。

  李承乾顺势站起,殿中其他皇子公主也跟着站了起来。

  李承乾双手捧着酒樽,认真说道:“除夕暖岁,佳节欢庆,儿臣与众位皇弟皇妹,恭祝父皇龙体安康,气昂神健,恭祝大唐来年岁丰,百业长盛!”

  众位皇子公主也跟着一起道:“恭祝父皇龙体安康,气昂神健,恭祝大唐来年岁丰,百业长盛!”

  “免礼吧!”皇帝摆摆手,举着酒樽说道:“也祝你们来年安康,诸事顺遂。”

  “谢父皇!”李承乾举起酒樽,然后率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诸王和诸公主跟着一起饮尽。

  皇帝最后才将杯中就饮尽,落下酒樽,他的目光落在李承乾的身上,同时笑呵呵的说道:“太子,新年欢庆,朕已经有些习惯于期待你的新年贺礼了!”

  李承乾微微停顿,然后苦笑着拱手道:“儿臣能力不足,还望父皇原宥。”

  李世民没有说什么,继续笑呵呵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拱手,然后目光看向身后,同时说道:“儿臣所献第一件贺礼,是由东宫资助,孙真人和京中诸多名医,尤其是女医已经编写的《妇人大全良方》,对妇人生产能够有所促进,哪怕是百名妇人能顺利多诞生一名婴儿,也是天下功德。”

  “不错。”李世民点点头,一名内侍已经快步而入,将医盒送到了皇帝面前,李世民看了看点头道:“内宫收藏一份,然后传行天下。”

  “喏!”李承乾拱手,然后起身说道:“儿臣所献第二件贺礼,是一件耧锄,根据耧车改良而来的用来田间除草的工具,一月能省三日民力。”

  百姓的民力一月能生出三天来,一个年就能省出一个月来。

  “不错。”皇帝看着抬起来的耧锄,点头说道:“果然,朕让你介入农耕之事,是对的。”

  “儿臣所献第三件贺礼,是一套战甲。”李承乾拱手,说道:“用了和正常战甲打造同样时间,但防御力却强出三倍的一套战甲。”

  李世民的目光已经落在了被两名甲士抬进来的战甲上,喃喃的说道:“这太费料了!”

  李泰站在一侧,看着皇帝的模样,袖子里面的华山神仙图,一下子就不香了。

  ……

  子时之后,酒宴散去,皇帝前往立政殿。

  李承乾被张阿难推着,跟着一旁。

  李世民吹着冷风,散着酒气,平静的开口道:“承乾,你和无忌说过,要让朕多位居战场后方。”

  皇帝征伐高句丽,李承乾向长孙无忌建言,皇帝应多居后方。

  “古代名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李承乾微微拱手,说道:“战场凶险,自然不用儿臣多说,儿臣其实更担心的是天气,东北天气酷寒,尤其对手腿关节之处,影响颇大,父皇……”

  李世民摆手,他自己的身体老伤自己清楚,酷寒之下,难免不耐。

  “朕会仔细考量的。”李世民点点头,然后看向李承乾说道:“今夜你应该也发现了,申国公今日不在。”

  “是!”李承乾拱手。

  “他的身体不好,明日,朕会允他致仕。”李世民摆摆手,直接朝着立政殿而去。

  李承乾被人推着朝通训门回东宫,他的脸上依旧满是惊讶。

  申国公高士廉,尚书右仆射,要致仕了?

  那么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呢?

第207章 朝局剧变:尚书左右仆射同时空缺

  贞观十七年,正月初一。

  正旦大朝。

  李承乾站在丹陛之上,神色复杂的看着黄门侍郎刘洎在那里宣读圣旨:“……昔魏舒人之领袖,以二揆而解官;刘实邦之宗模,自三公而逊位。

  所以审去就之常分,保始终之令图。

  成功退身,尽善尽美。

  太子少傅,申国公,尚书右仆射士廉。

  为仁由已,以道事君,烈士徇名,久输忠于象阙;达人知足,坚请老於菟裘。

  东路角巾,南窗羽扇,尔思高致,朕实嘉之。

  进登保傅之班,永显君臣之义。

  可太子太傅致仕。

  钦此!”

  一身紫色长袍,鬓发苍白的高士廉,沉沉叩首道:“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寿无疆。”

  李世民看着高士廉,心中感慨。

  高士廉是北周建德五年生人,从北周到前隋,到大唐,共六十八年了。

  也就是他如今六十八岁了。

  他是皇后的亲舅舅,自小抚养皇后长大。

  甚至于自己和皇后的婚事,也是高士廉一手促成的。

  之后,他为自己效力了十七年,今年终于要致仕了。

  李世民没有多说什么,目光看向侧畔。

  刘洎继续宣读圣旨:“古先哲后,咸正庶官,德优者爵高,功多者禄厚。是以经邦纬国,必俟萧曹之勋;变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司空赵公无忌,识量宏博,风度峻远,地惟亲贤,才称梁栋。

  德综机衡,声猷具举;宜陟中台,式典邦教。

  可司徒,诸勋封如制!

  钦此!”

  长孙无忌立刻站了出来,拱手道:“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寿无疆。”

  李承乾神色惊讶的看着这一幕,眼底却是惊人的平静。

  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

  长孙无忌还是宰相,只是司空的位置空了出来。

  刘洎重新拿起一封圣旨,继续宣读道:“惟天为大,资四序以成功;惟王建国,候三台以宏化。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上柱国梁国公玄龄,器范忠肃,识具明允,才称王佐,望乃时英。宜加宠命,平兹水土。

  可司空,诸勋封如制!

  钦此!”

  房玄龄站了出来,认真的拱手道:“臣叩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寿无疆。”

  群臣看到这一幕,不由得轻轻哗然。

  如今的司空和司徒,可不是什么虚衔,而是实实在在的宰相职务,而且还是前二的宰相。

  当年长孙无忌从尚书右仆射升任司空,同时就被免去了尚书右仆射之职。

  如今房玄龄从尚书左仆射升任司空,自然也被免去了尚书左仆射之事。

  长孙无忌的调动不重要,从司空到司徒,还是宰相,还是政事堂之首,但房玄龄同样从尚书左仆射升任司空,那么尚书左仆射就空了出来。

  而就在刚刚,尚书右仆射高士廉致仕,也就等于尚书左右仆射全部致仕,尚书省直接空了。

  尚书省没有了宰相,如今主管尚书省的是尚书左丞韦悰。

  侯君集站在群臣之中,眼睛瞪的极大。

  他的目光却是直接落在了杨师道的身上。

  杨师道是中书令,从中书令升任尚书左右仆射都可以,但最好是尚书左仆射。

  这样不管是尚书右仆射,还是中书令都空了出来,他侯君集就有机会成为宰相。

  不仅是侯君集,六部尚书除了李道宗,每个人都虎视眈眈的盯着,唐俭,刘德威,张亮和李勣,全都紧盯着刘洎。

  当然,九寺寺卿,还有御史大夫韦挺,黄门侍郎于志宁,这一刻全部都紧盯着刘洎。

  尚书左右仆射,两个宰相的位置啊!

  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刘洎仅仅是淡然的宣读了几个官员的致仕,其他的就再也没有了。

  千牛献舞,诸州贺瑞。

  诸蕃进贡,天下祥和。

  皇帝赐宴,两仪饮醉。

  没有了,没有了。

首节 上一节 186/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