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92节

  侯君集突然抬头。

  张亮。

  张亮的那些事情瞒不过侯君集,不过那些事,侯君集有些看不上眼,所以根本也不搭理。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知道。

  柴令武。

  如果有柴令武在张亮和魏王之间勾连,那么事情也不是没有机会。

  关键还在皇帝,皇帝只要在长安……

  不,皇帝要东巡的。

  东征高句丽,那个时候,皇帝离开长安,是太子力量最薄弱的时候。

  而他侯君集又不可能跟着皇帝一起去征伐高句丽。

  所以,魏王最有可能的便是在那个时候动手。

  强行废掉太子之后,效仿杨玄感。

  当然,一切也没有那么容易,皇帝手上毕竟有大军。

  所以,这个时候就是他侯君集出手的机会,到时候,别说是李世民了,就是李泰……

  疯狂的念头出现在侯君集的脑海中,随即,他忍不住的打了一个寒战。

  李世民身穿甲胄的模样,让侯君集从心里感到胆寒。

  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疯狂的想法已经还在涌动。

  “陛下!”侯君集看向黑暗之中隐约的剑刃,轻声说道:“臣要的不多,就一个宰相之位,你就真的不愿意给臣吗,那始终不过是两个女人,你是天下最宽宏大量的天可汗,赐给臣又如何!”

  侯君集深深的低下头。

  在这一刻,他真的不愿走到那最不得已的一步。

  “太子,魏王,你们都各有各的说法,但臣不甘心啊!”侯君集不想走到最后一步,所以,他要再试一试。

  他要最后的试探一次,如果皇帝真的不愿意给他宰相之位,那么就别怪他和魏王联手了。

  右手一抖,软剑已经直接窜回了腰间。

  侯君集站了起来,然后走到了房门之前,然后随手拉开了房门。

  喧嚣的青楼顿时出现在他的眼前,灯红酒绿,舞娘娇艳。

  侯君集转身回到了自己饮宴的厢房。

  “陈国公,怎么去了这么久,不会是喝多走错道了吗,呵呵……”

  “唉,你别说,刚才看见一个舞娘,那腰是真的细,真的软啊!”

  ……

  正月初六,夜灯初上。

  两仪殿中,一身黑底金色衮龙袍的李世民正在认真的批阅着奏本。

  等到最后一本奏本批阅完,李世民这才放下毛笔,看向一旁道:“这些都发下去吧。”

  “喏!”张阿难从一侧走出,然后抱着奏本快速离开。

  稍微喝了口茶,李世民看向右侧,问道:“外面的情况如何?”

  李五从阴影中走出,拱手道:“启禀陛下,巴陵公主驸马柴令武今日拜访了高阳公主驸马房遗爱,两人在府中谈了一会之后,柴驸马就失望的离开了。”

  “青雀还是不甘心啊!”李世民轻叹一声,随即摇摇头说道:“好在房遗爱还拎的清。”

  “另外,国子博士张幽的四弟今日启程返回江南,还有,张家有两个仆役失踪,张家已在万年县报案。”李五轻轻拱手。

  李世民点点头,目光微眯,轻声说道:“继续盯紧张家。”

  “是!”李五拱手。

  “陈国公这两日如何?”李世民感慨一声,说道:“前日太子才和他谈过。”

  “陈国公这几日和旧部联系频频,不过都是在商讨征伐高句丽之事,粮草军械,还有人员调动,似乎太子那日所言,陈国公听进去了。”李五微微躬身。

  “希望如此吧。”李世民看向殿外,轻声道:“若是他真的能有所改变,那么朕说不定会让他跟随一起征伐高句丽。”

  李五面无表情的站在一侧。

  李世民目光看向东宫方向,然后说道:“太子去年在郑国公府的时候说过,以侯君集为行军总管,安抚大使,治理高句丽旧地,同时许他参知政事,以宰相之身,整合高句丽的一切。

  这样一来,过上个几年,就可以将他调回朝来任侍中了。”

  李五微微躬身。

  李世民直接摆手,笑笑道:“好了,看他这一年多所言所行吧。”

  “是!”李五拱手。

  “对了,张亮怎样?”李世民又紧跟着问道

  “勋国公过年时节,多用心在工部诸事,其他方面的往来少了许多。”李五想了想,说道:“元家的人年前见过柴驸马,后来柴驸马又转话魏王,不过年后他们就没有往来了。”

  “嗯!”李世民面无表情的点头,说道:“继续盯着这些人。”

  “是!”

  “李五。”李世民目光直直的看向殿外,轻声说道:“眼下虽然一切看起来平静,但朕有一种感觉,在朕出征之前,一切绝对不会这么平静的结束的。”

  李五躬身,默然不语。

  李世民转身看向桌案一侧放着的奏本,那是太子举荐侯知仪任大理寺正的奏本……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走入,张阿难快步进入殿中,神色欣喜的对着皇帝拱手道:“启禀陛下,宫外刚刚传来消息,高阳公主和城阳公主同时有孕了!”

  “啊!”李世民忍不住欣喜的站了起来。

  ……

  高阳公主府,房遗爱将李安俨送走,然后才返回了中堂。

  房玄龄坐在中堂上首,看了神色有些得意的房遗爱一眼,道:“陛下虽然下旨让你晚走一阵,但你也不要太晚了,下个月初就回松州去。”

  “是!”房遗爱立刻收敛神色,认真拱手,然后他直起身,看向房玄龄道:“阿耶,最近魏王和太子那边都有派人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过年前后,柴令武几次找房遗爱,都被房遗爱给推了,然而东宫也是动作不小,年底之后,还有刚才送来的礼品都是平常的两倍,似乎双方都在竭力的拉拢房遗爱。

  “陛下要东征,到时候自然是太子监国,太子监国,不出意外是为父辅政,太子自然希望诸事祥和,而魏王怕是依旧心有不甘啊!”房玄龄直接摆手,说道:“算了,魏王那边不要管,陛下让为父辅政,辅佐的是太子不是魏王。”

  房遗爱取过一杯热茶,递到房玄龄身前,然后小心的问道:“阿耶,魏王这一次,真的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吗?”

  “今年,今年是魏王唯一的机会了。”房玄龄抬头,然后说道:“明年,明年陛下就该为晋王议亲了。”

  房遗爱顿时了然。

  晋王成亲,自然就要从皇宫当中搬出来。

  而且,他的外家,也会帮他积极的拉拢群臣。

  本身就在和太子的争斗当中落于下风的李泰,日后的力量将更加的薄弱。

  “好了,这些事情你别管了。”房玄龄神色严肃起来,看向房遗爱,说道:“高句丽出事,消息难免传到吐蕃,你今年回到松州之后,要多盯着吐蕃的动静,若是吐蕃有所动作,消息要立刻传回来,若是吐蕃没有动作……”

  房遗爱下意识的抬头。

  “那么等到公主生产之后,为父就将你调往辽东,军前替陛下效力吧。”房玄龄面色冷峻起来。

  “喏!”房遗爱立刻欣喜的拱手。

  如今的大唐,说到底还是以军功为首,其他的都要差上许多。

  李德謇在夏州随时面对薛延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又立战功,这让房遗爱很羡慕。

  房玄龄看了儿子一眼,目光忍不住看向皇宫方向。

  又是一场大战之时,一切能平静度过吗?

  ……

  “陛下!”房玄龄一身紫色官袍,脚步匆匆的冲入两仪殿,也不顾内侍通传,直接进入殿中,然后神色严肃的对着皇帝拱手道:“启禀陛下,大理寺卿孙伏伽刚刚奏报,因罪坐狱的鄠县县尉游文芝,出首举告右卫将军、代州都督刘兰成,谋反。”

  “什么!”李世民顿时忍不住的站了起来。

第213章 金刀之谶,非刘不王

  两仪殿中,皇帝高坐御榻之上,神色冰冷。

  李承乾坐在黑色轮椅之上,目光平静的看向了跪在殿中的鄠县县尉游文芝。

  大殿左右,整个长安五品以上的重臣全部都在这里。

  右卫将军,代州都督,平原郡公刘兰成谋反,这种事情一旦被证实,立刻就是震动天下的大案。

  一身黑色囚衣,面色枯瘦,三十岁年纪的游文芝,抬起满是老茧的双手,沉沉叩首道:“启奏陛下,其时,罪臣早先任代县司法参军时,偶尔侦知有长社人许绚至代州,彼时,代州有谶言曰‘海北出天子’,而许绚擅长解谶。”

  皇帝的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

  不用想也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许绚进了刘兰成,然后为他解谶。

  谶言这种东西,轻易碰触不得。

  尤其是一卫将军,一州都督,更是要命。

  “臣闻,许绚对刘都督言,‘天下有长年者,咸言刘将军当为天下主’,其子刘昭欣喜说道,‘谶言海北出天子,吾家北海也’。”游文芝再度叩首,说道:“后来臣很快调任鄠县县尉,想来和臣暗自调查此事有关。”

  李世民抬头,看向游文芝,说道:“你此番出首,是因为你犯了死罪。”

  “死罪臣认。”游文芝叩首,然后咬牙说道:“但此事,臣是被人做局所致,故而,臣就是死,也要将幕后真凶揭开。”

  游文芝是死囚,而他之所以被判死罪,是因为他在公堂上打了一名上告的百姓五板子。

  仅仅是五板子,人就被打死了。

  大理寺判定游文芝死罪,秋后处斩。

  游文芝认罪,但在死牢当中,他却举首右卫将军,代州都督,平原郡公刘兰成谋反。

  事情立刻就闹到了皇帝表面。

  代州,北地,紧挨云中都督府。

首节 上一节 192/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