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98节
一听李世民这么说,薛玄同立刻就急了,拱手道:“陛下,还请陛下即刻派人传信新罗,阻止女王出兵!”
“你自己怎么不回去?”皇帝有些诧异的问道。
薛玄同叩首,苦涩的说道:“女王这次派人出使大唐,一共派了十八路,臣只是其中一路而已,如今只有臣一人越过重重阻碍来了大唐,其他人怕是都已经在高句丽和百济的封锁之下,丧命了!”
“朕会派人去的。”李世民直接抬头,说道:“不过,如今还是得你想办法派人越过百济将消息传回新罗,你先回使馆休憩,朕这里商量妥当之后,会派人通知你的。”
“臣领旨!”薛玄同沉沉的叩首在地,然后才退出了大殿。
……
皇帝坐在御榻之上,看向长孙无忌,直接问道:“无忌,你们看?”
长孙无忌站出拱手道:“陛下,这是机会,盖苏文同时南北开战,到时,新罗人南面反击,大唐从北面杀入,高句丽应对不及,大唐必胜。”
“梁国公!”李世民直接问向房玄龄。
房玄龄站出,持笏拱手道:“陛下,新罗人可信吗?”
李世民微微一愣,房玄龄继续说道:“盖苏文前脚刚刚杀了高句丽王,后脚就南征,而且是和百济一起联手出兵,这恐怕是很早之前就已经联系好的,以如今的进展,恐怕他们有足够的把握在大唐出兵之前将新罗打残。”
稍微停顿,房玄龄继续说道:“即便是现在通知新罗人,让他们按捺下来,等到大唐出兵的时候他们才反击,但到时候,恐怕一个百济就足够拖住他们了,而且到时候,新罗人未必就愿意真心北伐……或许他们在等大唐和高句丽两败俱伤。”
“陛下,当年杨广征伐高句丽,杨广虽然最后身死国灭,但高句丽一样很惨,新罗人若是等到那个时候再出手,能收获的利益更大。”侯君集跟着站了出来,认真拱手。
李世民点点头,略微思索,说道:“不管如何,高句丽无故兵伐新罗,这是不义的,大唐为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宗主国,必须要让他们停战,让高句丽和百济,立刻退出新罗领土……最低也要让他们暂时停战。”
“父皇的意思,是要让他们打的时间长一些?”李承乾有些明白了过来。
“对!”李世民赞赏的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才继续道:“这一战对盖苏文来讲,太顺利了,得让他缓一缓,慢一慢,起码让新罗缓口气,至于新罗配合大唐之事……只要新罗主力没有大损,即便他们不配合大唐,盖苏文也必须在南边留下足够的兵力。”
“陛下英明!”群臣齐齐拱手。
“现在需要有人去一趟高句丽,让盖苏文停手,同时要让他放松,不要以为大唐会出兵。”李世民抬头看向群臣,问道:“众卿,谁愿意去一趟高句丽?”
皇帝一句话说完,殿中立刻寂静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身穿浅绯色色官袍的官员走了出来,站出拱手道:“陛下,臣愿意!”
“司农丞相里玄奖。”李世民看着相里玄奖,点头道:“朕记得卿的奏本,言辞锐利,有条有理,好,便由卿代朕出使。”
“臣领旨!”相里玄奖沉沉躬身。
“告诉盖苏文,新罗是大唐的属国,从来没有中断过朝见进贡,高句丽和百济都应该立刻收兵。若是他们再继续攻打新罗,那么他日,朕就发兵讨伐高句丽!”皇帝的冷喝声响彻大殿。
群臣立刻拱手道:“喏!”
……
看到相里玄奖回到班列,李世民这才继续说道:“高句丽兵伐新罗,诸事有变,户部,兵部,需要加强粮草和军械的转运。”
唐俭,张亮立刻站出拱手:“是!”
李世民略微沉吟,说道:“科考已经结束,三月初一,朕要见到科考结果。”
“是!”侯君集立刻站出领命。
“另外,三月朔朝之后,朕便启程东巡。”皇帝一句话,李承乾还有殿中群臣,全部惊愕的抬头。
第218章 问问魏王,要不要冲一冲玄武门
皇帝坐在御榻上,看着群臣,尤其是李承乾和侯君集等人,全都一脸诧异的表情,他满意的点点头。
“往年东巡,基本都在三月下旬,今年提早二十天东巡,朕也能多看一看各地的春种情况。”李世民稍微解释,然后说道:“朕东巡之后,太子留长安监国!”
李承乾立刻站出,神色肃然的持笏拱手:“儿臣领旨!”
“嗯!”李世民点点头,继续说道:“太子居武德殿监国,梁国公留长安辅政,无忌跟朕一起走。”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同时拱手。
侯君集站在后方,眉头不由得微微皱了皱。
太子居武德殿监国,不是承天门,不是昭德殿,这就有些麻烦了。
御榻之上,李世民的目光极快的掠过侯君集,然后继续说道:“谏议大夫褚遂良检校中书侍郎,留长安辅政。”
褚遂良立刻站出拱手道:“臣领旨。”
“黄门侍郎于志宁,留长安辅政。”
于志宁立刻站出拱手:“喏!”
“尚书右丞宇文节留长安辅政。”
宇文节立刻站出拱手道:“臣领旨。”
自尚书右丞韦悰升为尚书左丞后,原尚书省左司郎中宇文节升迁为尚书右丞。
尚书省以尚书左右仆射为首,其后是六部尚书,再后为尚书左右丞,六部侍郎,其后为尚书左司郎中和尚书右司郎中,再为六部郎中。
一般而言,尚书左右丞位置仅次于六部尚书,在六部侍郎之上;尚书左右司郎中,位置仅次六部侍郎,在六部郎中之上。
但从尚书左右司郎中,却可以直接升迁为尚书左右丞。
尚书左丞,更进一步参知政事,为政事堂宰相,魏征当初就是这条路。
……
皇帝没有留韦悰在长安辅政,这让李承乾的心里微微一沉。
皇帝难道不知道李泰和韦挺的关系吗?
李承乾心思微转,如果京兆韦氏也介入眼下这件事情,恐怕就有麻烦了。
收回心思,李承乾继续听着。
吏部尚书侯君集,户部侍郎崔仁师,礼部侍郎温无隐,工部尚书张亮,兵部侍郎崔敦礼,刑部侍郎李尚真等留守长安。
御史大夫韦挺随同皇帝东巡,御史中丞马周留守长安。
左卫大将军李大亮,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左金吾卫将军郑仁泰,左金吾卫将军左匡政等将领留守长安。
右领军卫大将军执失思力,右千牛卫将军薛孤吴仁,左千牛卫将军常何,右金吾卫将军梁建方,等随驾东巡。
李承乾有意无意间一直在留意侯君集的动静。
除了他自己居武德殿监国理政让侯君集有些诧异以外,其他的任命,几乎全部都在侯君集的预料当中。
……
返回东宫之后,诸官各去理事。
李承乾一个人坐在崇教殿中,思索着这里面的事情,皇帝必然已经察觉到了侯君集的动作,但眼下皇帝的布局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针对侯君集的地方。
李泰,侯君集,张亮,或许还要加一个房玄龄都可能会在李承乾的对立面上。
他自己有的呢,褚遂良,于志宁,马周,李大亮,左匡政和契苾何力。
这几个人当中,必然会有人被皇帝委以重任,契苾何力?
不!
这个人需要在房玄龄的视线之外。
这个人会是谁呢?
郑仁泰?
李承乾轻轻沉吟,他希望皇帝能对郑仁泰的权力进行松绑,但郑仁泰毕竟是他的岳父,所以并不容易。
李承乾能够动用的人手,李靖,杜荷,还有……丘行恭?
丘行恭的身影突然从李承乾的脑海中跳了出来,皇帝会不会将他留下来呢?
以他的性情,如果侯君集真的做些什么,丘行恭是真的会杀了他的。
武德殿!
李承乾沉吟了起来,皇帝这一次为什么要让他在武德殿监国呢?
到了四月份,李承乾的腿就会彻底的好转,所以他根本不需要在武德殿多待,昭德殿,承天门都可以。
为什么非要是武德殿呢?
……
侯君集平静的推开书房,里面柴令武已经站在那里了。
“国公!”柴令武看到侯君集立刻拱手。
“怎么魏王觉得有些不安了?”侯君集走到桌案之后坐了下来。
柴令武有些不好意思的拱手,说道:“陛下突然东巡,诸事抵定,魏王的很多计划都需要做变动,所以才让下官来见国公,看看这件事情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尤其是太子武德殿监国之事。”
“太子虽然武德殿监国,但平日里,他还是要回东宫的?”侯君集有些诧异的看向柴令武。
柴令武摇摇头,说道:“东宫不是一时半刻就能立刻拿下的,若是太子冲入武德殿自保……我们可以冲入东宫,但不能冲入武德殿,那样的话,北门禁军就会出手的。”
北门禁军,平日里你可以将他当做不存在,甚至于当年的玄武门事件,整个北门禁军完全一动不动。
但是如今不同,如果李泰和侯君集以最快的速度冲入东宫,那么在北门禁军反应过来之前抵定一切,那么他们会依旧选择静默。
但如果你冲入武德殿,不,你甚至都不需要冲入武德殿,当你试图冲击皇宫的时候,禁卫军就会毫不犹豫的击杀你。
侯君集虽然是做了多年的兵部尚书,吏部尚书,行军总管,但他和北门禁军之间可没有什么关系。
北门禁军仅听皇帝的命令。
“是啊,如今的北门禁军和当年的北门禁军可不一样了。”侯君集轻叹一声。
他当年也是玄武门事变的一员,当年的北门禁军虽然是太原起兵的将士,但多数都跟着皇帝一起冲杀过,他们信任皇帝,更甚于当年的太子李建成。
如今,北门禁军为禁卫将军张士贵统帅,张士贵统军严谨,再想要冲击一次玄武门可没有当初那么容易了。
“要不要试一试冲击玄武门?”侯君集抬头,似笑非笑的看着柴令武,说道:“说不定魏王殿下出面,北门禁军就会会让殿下通过?”
“国公不要开玩笑,太子是监国太子,而且皇宫守卫森严,一重宫门拦下,我们可能就过不去了。”柴令武虽然一瞬间,心中忍不住的升起要再试一试玄武门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他自己掐灭。
“好吧。”侯君集耸耸肩,说道:“那么魏王殿下有什么想法?”
“殿下说,下个月,王妃就要生产,是不是可以在王妃生产三日之后,宴请长安所有重臣,甚至是太子。”柴令武稍微停顿,说道:“殿下只是一个想法,国公觉得如何?”
“让太子喝醉,晚上他自然就会回到东宫,而且房相,李大亮,郑仁泰,褚遂良,于志宁,马周这些人,全部都能灌醉,之后,只要快速行动就足够了。”侯君集看向柴令武,点点头道:“殿下之法可行,便如此来。”
“是!”柴令武立刻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