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20节

  “这是他那日反正的功劳。”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如此一来,孤也算是没有负他,父皇也算是对得起陈国公这几十年为大唐东征西讨的功劳了。”

  张玄素,马周,来恒,萧钧等人同时点头。

  李承乾平静的笑笑,其实他心中清楚,皇帝为的,从来就不是侯君集,而是对这个军中将领。

  授了侯知仪一个淮阳伯,能够收拢因为侯君集、张亮等人因此而散乱的军心,足够划算。

  “好了,事情已定,这些事情便不必商讨了。”李承乾摆摆手,然后说道:“如今房相回任尚书左仆射,舅翁回任尚书右仆射,朝中政事会立刻重新步入稳定,诸卿要继续用心政事,如今已经入夏,农田浇水异常重要,还有工部的军械打造……”

  房玄龄任尚书左仆射,高士廉回任尚书右仆射,朝中局面重新稳定,李承乾这个监国太子自然也要发挥他的作用。

  甚至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李承乾这个太子发挥作用的最关键时刻。

  李泰已经倒下,李治还没有被扶起,皇帝又不在长安,正是李承乾加深长安人心的最佳时刻。

  他是太子,是大唐唯一的太子。

  李泰谋反更加深刻的让人们认知到这一点。

  如今正是李承乾积极处理朝政,展现自己贤明的最佳时刻。

  整个东宫都要为此积极的动作起来。

  就在李承乾刚刚布置完毕时,太子通事舍人高真行站在殿外,拱手道:“殿下,房相请见!”

  “哦!”李承乾抬头,诧异的看了高真行一眼,随即看向众人道:“诸卿都去忙吧。”

  “喏!”众人起身,然后齐齐拱手,这才转身离开。

  “去请房相。”李承乾微微抬头,看着高真行出门,他心中有些不解,房玄龄来做什么?

  ……

  一身紫袍的房玄龄走入殿中,看着站在主榻前的李承乾拱手道:“臣房玄龄,参见太子殿下。”

  “房相平身,房相请坐!”李承乾点头,然后问道:“房相此来?”

  “岑相已经去过申国公府,又去了侯府,巴陵公主府和平阳公主府,刚刚又去了将作监,大理寺,现在应该是在千牛狱,过会儿岑相应该会去见魏王。”稍微停顿,房玄龄看向李承乾,道:“殿下,如今虽诸事平定,但那日之事臣还有些疑虑。”

  “有何疑虑,房相但讲无妨!”李承乾有些诧异的看向房玄龄。

  “是侯君集的事。”房玄龄面色凝重,沉吟着说道:“殿下,臣对侯君集也算有所了解,那日之事,虽是殿下算无遗策,将魏王和侯君集,张亮的所有一切都尽可能算计,但臣还是觉得有些不对。”

  “何处不对?”

  “以臣对侯君集的了解,他之行事,必定留有后手,但是那日之下,他的后手不过是一个可笑的手弩。”房玄龄看向李承乾的蟒袍,低头道:“臣看,恐怕那弩弓,连殿下身上的藤甲都射不穿吗?”

  李承乾平静了下来,他现在每日出门,身上都穿着藤甲,一方面是因为腿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安全考虑。

  那日在朱雀门上更是如此。

  要知道万军之中,一支不知道从哪里射来的长箭就会要了他的命。

  李承乾缓缓点头,说道:“房相所言有理。”

  回到侯君集身上,李承乾也觉得有些不对,侯君集前前后后也不过是动用了三千士卒而已。

  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这三千人不过刚够他拿下东宫,然而一旦有什么地方不顺利,就比如值守延喜门的李安俨。

  延喜门可就在东宫之侧,侯君集要对东宫动手,即便是他以巫蛊之事胁迫,李大亮他们都不会对东宫动手的。

  再加上李安俨的左监门卫,这样侯君集的人手就不够了。

  “可惜侯君集已经死了,这些事情,想要清查也难了。”房玄龄不由得轻叹一声。

  “青雀,还有张亮,他们也不知晓吗?”李承乾忍不住的问道。

  房玄龄微微摇头,说道:“张亮是必然不知,但魏王,如今魏王说什么,恐怕也会被别人当做妄语。”

  妄语?

  李承乾心里一动,难道房玄龄今日来,是为了房遗爱的事情。

  “对了,殿下。”房玄龄抬头,说道:“殿下,臣还有一事不解,江南张氏,他们和张亮同为留后后人,魏王又借助他们的手,将巫蛊送进了东宫,那么张家对于魏王谋逆之事真的一无所知吗?”

  李承乾突然笑了,他算是彻底看清楚房玄龄来这里的目的了。

  他在担心皇帝疑心房遗爱,疑心他。

第239章 晋王妃的人选,王皇后和武则天

  武德殿中,李承乾的神色严肃了起来。

  这一次李泰谋逆,房遗爱虽然被杜荷堵在了子午关,但他终究是只差一步,就能够返回长安。

  那个时候,一切就不一样了。

  自然,皇帝现在不会怎么在意,但谁知道皇帝的心里是不是已经埋下了种子。

  不用谁知道,李承乾肯定,李世民虽然确认房玄龄不会背叛他,但对于这种事,他的心中已经开始戒备了。

  不然高士廉也不会重任尚书右仆射。

  前世的时候也是这样。

  就是在提防他。

  而在后期李治登基之后,房遗爱更是因为谋逆被诛,关键还有高阳公主。

  现在的高阳可还没有遇到辩机呢?

  房玄龄多谋,多谋自然多疑。

  他已经想到了皇帝开始对他心中有了怀疑,所以才来拉李承乾下水。

  因为在李泰谋逆的这件事情当中,李承乾也不干净,他有明知李泰在行巫蛊事,李泰在谋逆,但却刻意纵容的嫌疑。

  ……

  看着房玄龄,李承乾平静的开口道:“房相,张家的事情,大理寺询问,他们是怎么说的?”

  “张家说他们一概不知。”房玄龄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说道:“他们说,是魏王在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将那巫蛊送入到东宫之中的。”

  “那么青雀怎么说?”李承乾微微抬头。

  “魏王没有开口。”房玄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李泰如今似乎一心的在扮演疯癫,对再度拉李承乾下水似乎已经不感兴趣。

  稍微停顿,房玄龄继续说道:“魏王虽然没有开口,但还有勋国公,他是被魏王用巫蛊事胁迫的,现在知道了巫蛊事是假的,更是破口大骂。”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勋国公都知道了巫蛊事是假的,那么这件事情还有追查的必要吗?至于张家,张家女当初加入东宫,是萧家做媒,父皇同意的,他们或许和张亮有些关系,但除了不确定的假巫蛊事,还有什么能证明他们介入其中吗?”

  李承乾有诱导李泰谋反的嫌疑,但是巫蛊事是假的,那么这件事情不论怎么都不会太严重。

  李承乾抬头看向房玄龄,说道:“房相,高阳再有四个月就该生产了,而魏王的次子才刚刚满月,孤原本就请父皇封李欣为王,如今青雀行事虽有偏差,但李欣和青雀的次子却都是无碍的,孤想上书父皇宽宥他们。”

  “殿下孝悌。”房玄龄拱手,有些不解的看向李承乾。

  他明白李承乾是想要让他一起上书,但是他看不明白这件事情对他有什么好处。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他们本来就应该离李泰远一些的。

  “人要有真性情。”李承乾点了一句,然后叹声说道:“青雀有错,但错不及其子,而且他们也都是父皇的血脉。”

  房玄龄懂了,要坦荡,对于皇帝要坦荡。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房遗爱虽然因为李泰的密信,而从松州赶回,但他对于李泰谋逆的事情,是真的一点也不知的。

  在魏王府没有查抄出任何的证据证明房遗爱与其有关。

  房玄龄需要面对的,不过是皇帝的疑心罢了。

  那么就将皇帝的担忧彻底的摆出来。

  房遗爱曾经的确是李泰的魏王参军,但那些都是皇帝安排的。

  数年相处,双方之间终究是有些感情的。

  因为坦荡无私,所以才能够以性情求情。

  如此一来,或许会让皇帝一时恼火,但时间一长,皇帝反应过来,心中的恼火反而会消失。

  “殿下贤明。”房玄龄点点头,然后沉吟着说道:“殿下之法的确可行,不过依臣来看,此事不宜现在便动,总是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

  “什么时机?”

  房玄龄想了想,说道:“魏王次子刚刚满月,魏王妃身体又不是太好,看看什么时候,他们身体不适,殿下再遣御医前往诊治,之后,便上书陛下以为求情。”

  李承乾一愣,随即点点头,说道:“房相所言有理。”

  “而且最后是先由殿下一人上书,等到陛下询问魏王处置方式时,臣再以魏王子嗣为由求情,当然,最好和申国公一起。”房玄龄说完,突然间叹了一口气,对着李承乾点头道:“到时候殿下再坚持,兄弟孝悌,那么此事过去了。”

  “是!”李承乾笑着点点头。

  “如此,臣便告辞了。”房玄龄起身,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公主大概八月底九月生产,到时恐怕还要劳烦请太子妃安慰一二。”

  “好!”李承乾起身,点头道:“房相慢走。”

  “殿下留步!”房玄龄拱手,然后转身离开。

  看着房玄龄的背影消失在远处,李承乾微微的眯起了眼睛。

  真是可惜,没有坑到他。

  如果能够让房玄龄和他一起上书,那么在皇帝的眼中,难免会留下房玄龄朝秦暮楚的感觉。

  但可惜,房玄龄足够聪明,下意识的避开了这一点。

  不过他的建议,用起来效果真的会很好。

  ……

  房玄龄一个人行走在宫道之间,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他在回想李承乾之前和他交谈时的每一句话。

  似乎,太子并不担心巫蛊之事会有什么后患。

  房玄龄微微抬头,陛下的确不会在这件事情上真的追究什么,但是其他人就不好说了。

  以张家为突破口,勾连太子。

  毕竟聪明人都能看得出来,魏王是绝对做了巫蛊娃娃,但太子却提前发现了这一点,然后做了手脚。

  如果专门针对张家……

首节 上一节 220/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