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4节

  “这件事,大理寺孙寺卿还在查。”常何郑重的拱手,然后躬身道:“殿下,此事千牛卫还要协助去查查,臣先告退了。”

  “稍等。”李承乾叫住常何,说道:“卢护毕竟曾经是东宫太子仆丞,他出了事情,东宫总要派人去慰问,这些吧,长孙率更,戴卿,你们去代孤慰问一下,同时从库房去取十六匹绢,算是东宫的补贴吧。”

  “喏!”长孙祥,戴至德同时拱手。

  李承乾点点头,然后看向常何道:“常卿,如此可以吧?”

  “殿下仁德。”常何面色肃然的躬身,他何尝不明白,这是太子在证明自己清白之后,立刻就借着这个事由,将东宫的人派到了卢府。

  或许现在已经有人在利用那本《离骚》,在传是太子害了卢护,甚至打算要做些什么,但当长孙祥出现在卢家的时候,所有的声音都会被压制下去。

  东宫太子率更令长孙祥,虽然不像其族叔长孙无忌和族弟长孙冲那样显赫,但是长孙祥却和长孙皇后更加亲近。

  长孙祥的出现,会让所有有疑问的人彻底闭嘴。

  他就是长孙皇后留给李承乾最大护身符。

第30章 是的,是孤杀的他

  东宫门外,六名千牛卫站立恭候。

  一身红衣金甲的常何朝着他们走去,东宫千牛卫率贺兰楚石小心的跟在身后。

  突然,常何脚步一停,轻轻转身,目光看向整个东宫。

  贺兰楚石脚步随即停下,恭敬站立一侧。

  目光扫视,终于,常何的目光落在了贺兰楚石的身上,淡淡的开口道:“贺兰啊。”

  “将军!”贺兰楚石立刻肃然拱手。

  “太子既然要派人去卢家慰问,那么贺兰,你也跟着一起去吧。”常何扫了贺兰楚石一眼,身形一转,已经朝着承天门的方向走去,道旁的六名千牛卫紧紧跟上。

  “末将领命!”贺兰楚石站在东宫门前拱手垂首,直到常何消失在眼前,他才稍微松了口气,然后转身返回东宫之内。

  越入宫门,进嘉德殿。

  此刻的嘉德殿内,于志宁,张玄素,李安俨,令狐德棻,萧钧等人肃然站立两侧。

  长孙祥和戴至德两人站立殿中,面色凝重。

  贺兰楚石上前,拱手道:“殿下,武水伯有令,令臣也一起随行前往。”

  常何,封爵武水县伯。

  李承乾点点头,平静的说道:“你跟着去也好,有你这个千牛卫率在,有些事情也方便。”

  “是!”贺兰楚石轻轻躬身。

  李承乾抬头:“戴卿!”

  戴至德立刻拱手:“臣在。”

  “贺兰和表兄去那里,是安抚宽慰,你去那里,要替孤多看一看。”李承乾抬头,目光望向嘉德殿外,然后轻声说道:“卢护已经回到家中,内外有大理寺的人驻守,如何会轻易被杀,而且还是淹死在家门之外?”

  戴至德轻轻抬头,认真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继续开口道:“孤听说,有的人杀人之后,就下意识的想要回去看看。”

  殿中不少有刑名经验的官员,顿时惊讶的抬头,还有这种说法吗?

  咦,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种说法,谁的说法?

  “有三类人,你们要注意。”李承乾面色沉吟,继续开口道:“第一类人,便是昨夜卢护刚回家便探望,还有今日,再次出现在卢家的人……有些话,陛下昨夜已经说的很清楚,所以,昨夜探望的人绝对不会太多。”

  群臣下意识赞同的点头。

  的确如此,昨日皇帝的几番言语,已经说明了他在卢护身上的特别关注,一般人哪里还敢轻易凑上去。

  也只有卢氏族人,和卢护的亲眷了,而且还是极亲的人。

  当然,也还有一些不识朝局的人。

  “

  “喏!”贺兰楚石,长孙祥,还有戴至德三人,眼前不由得一亮,然后拱手领命。

  “最后一类人。”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敲敲桌案,然后认真的说道:“第三类人,就是在前面两类人当中,身上有官位,而且官位和卢护差相仿佛的人物,尤其最近一两年里,走的很近的人物……”

  李承乾的话语余音在空中飘荡,但众人已经神色肃然起来。

  太子年初坠马,那么必然在此之前,就有人和卢护频繁联络。

  找到这个人便是。

  李承乾低头,目光落在三人身上,淡淡的笑笑,说道:“好了,便如此吧,你们多注意些,或许就真的能有所收获呢。”

  “属下领命!”贺兰楚石,长孙祥,还有戴至德三人神色认真的拱手,眼中带出无限的郑重。

  太子出事,若是平常还好,但若是太子因此被废,他们这些人,也必然会受到连累。

  便是家世出色,如同长孙祥一类的人物,仕途也要因此耽搁三五年。

  至于说贺兰楚石,还有戴至德这些家中长辈亡故的子弟,仕途耽搁起码要在十年以上。

  甚至说不好要任人宰割,甚至于卑躬屈膝的祈求怜悯。

  仕途,仕途,就是这样残酷。

  “最后。”李承乾突然开口,让众人回神的同时,继续说道:“刚才孤说的那番话,还有武水伯来东宫说的事情,除了殿中之人,不要轻易为他人所知。”

  群臣猛然一凛,随即齐齐拱手道:“谨遵殿下之令。”

  东宫的内贼,还没有彻底清理干净。

  ……

  嘉德殿,诸臣退去,各去官廨理事。

  李承乾在李安俨的搀扶下起身,然后朝着内室走去。

  躺在床榻上,李承乾忍不住的松了口气。

  “怀俨,你说他们能够抓的到崔千吗?”李承乾目光之中闪过一丝迟疑。

  “殿下的指向已经那么明显了,他们要是抓不住,就是他们无能了。”李安俨轻轻笑笑。

  长安县丞,从七品上。

  太子仆丞,从七品上。

  崔千是卢护的表兄,今日卢护死了,他必然在。

  崔千是卢护和房玄龄联系的渠道,昨夜卢护出宫,房玄龄着急,他们同样着急,所以,他昨夜必在。

  卢护暗害李承乾的事情,崔千是知情人之人,面对东宫的人,他必然心虚。

  如此之下,足够其他人锁定他了,然后顺着崔千,顺藤摸瓜,找到房玄龄的身上。

  “殿下!”李安俨似乎想到了什么,小心的看向李承乾:“那本《离骚》?”

  李承乾昨日刚送了卢护《离骚》,今日他就死了。

  对于其他人而言,是有人用那本《离骚》来构陷,李承乾,但是李安俨却清楚的明白,正是那本《离骚》要了他的命。

  但也正是那本《离骚》,会让人怀疑李承乾已经知晓了真相。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承乾轻轻笑笑,说道:“孤若不这么说,他哪里会如此急切的动手杀人,如此之下,父皇才会愤怒,今日常何亲来,便已经昭示如此,所以,如果他被抓住痛脚,会很要命的。”

  “但殿下……”李安俨眼中带起一丝凝重。

  “若非当初的证据全部都被湮灭,孤又何至于此。”李承乾抬头,看向殿外,轻声道:“这一次,孤要看他如何脱身?”

  “但是殿下,他是房相。”李安俨神色有些担忧,以他们的力量算计房玄龄,怕是没那么功成。

  “有父皇在,不是吗?”李承乾轻轻冷笑:“父皇忌惮他,远超过于孤。”

  ……

  长兴坊,崇义坊南。

  坊街第三户四进高门,人员不停进出。

  白幡斜挂,随风飘落,白绸绕梁,黄纸铺地。

  轻声的抽泣声从白棚之下传来,一身白麻丧服的郑氏跪在那里,面色哀戚,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茫然。

  戴至德跟着长孙祥,贺兰楚石一起走入。

  丧仪放在棚口,三人行礼,长孙祥上前宽慰,戴至德目光轻轻扫向四周。

  府中不少人影看向他们的目光中,带着怨恨,而当戴至德看过去的时候,不少人冷哼一声转过头,不少人依旧死死的盯着他们,只有一个人,脸色勉强的对他们笑笑。

  戴至德对他轻轻点头,然后记住了他的面容。

  抬起头,戴至德看向整座府邸。

  门外有两名大理寺的捕快在守门,暗中还有不少的人手,卢护究竟是怎么被杀死,还让人将尸体无声弄出去的?

  这些问题,需要尽快找出答案。

第31章 命运相撞,死因骤解

  卢府,长孙祥和贺兰楚石被引入中堂休息,而戴至德则是悄悄的退入院中查看。

  片刻之后,戴至德来到了一间靠近门房的偏房之前,脚步停住。

  偏房之内,两名正在低声商量的大理寺官员,眼角余光瞬间捕捉到了戴至德。

  两人顿时站了起来,面色警惕的看向戴至德,喝道:“阁下何人?”

  戴至德目光扫到两人的右手,两只手已经在无声的摸上了放在旁边的横刀。

  刀随时可以弹出。

  “戴至德,太子右卫率郎将。”戴至德坦率的拱手,说道:“先父诲胄,贞观元年曾任大理寺少卿,今日随上官前来卢府慰问,听闻有大理寺的同僚在此,故而过来打声招呼。”

  “原来是自家人。”为首身材瘦长、目光锐利,侧颈隐约有一道刀痕的官员,眼角一挑,立刻拱手道:“在下张文瓘,大理寺丞……等等贞观元年,戴胄,戴相,原来是戴相之子,下官见过了。”

  戴胄,贞观元年任大理寺少卿,同年升尚书左丞;三年,升户部尚书,检校太子左庶子,兼理吏部,守谏议大夫;四年,以户部尚书,参预朝政,位列宰相。

  突然见到戴胄的儿子,张文瓘忍不住的惊讶,而且戴至德还是太子右卫率郎将。

首节 上一节 24/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