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3节
但几乎已经没有印象了。
在后世人李乾的脑海中,没有独孤大宝的身影,这意味着他在未来没有做出什么成绩。
说明他要么是没什么特殊才能,要么就是英年早逝了。
前者可能性要大一些。
那么皇帝将独孤大宝送到东宫,恐怕更多的还是因为他的背景。
独孤家的人啊。
如今的朝堂之上,他们不会和关东世族走在一起,和关中门阀也没有多少关联。
只有和同样出身陇西旧族的,令狐,赵氏,元氏,张氏,云氏等族关系密切,而这些人家,在贞观一朝,仕途都不顺利。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和如今把握朝政的关中门阀,还有更东面的关东世族关系不深。
这样才更好为皇帝所用。
李承乾轻轻笑笑,他明白,这是他的父皇在防那位房相了。
当然,有嫌疑害李承乾断腿的人,也全都在防备当中。
甚至于,就连李承乾,也在防备当中。
李承乾麾下的,多是当年皇帝征战天下的秦王府班底的后人,谁知道他能联系到哪位老臣。
一旦两方同时动手,便是他那位英明神武的父皇,也担心控制不住局面。
单独一方,什么敌人都不可怕。
但是两方一起动作,一旦混乱冲突起来不分敌我,有的时候是很要命的。
不过无所谓,李承乾现在没有动作的打算,别人看着就看着吧。
稍微侧身,李承乾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睡觉之前的最后一个问题:房相他会在什么时候动手呢?
……
辰时三刻,东方的鱼肚白终于驱散了残留的夜色。
冬日的崇义坊,坊门终于打开。
坊正打着哈欠,在晨钟之中,走了出来。
阳光照在脸上,一片温煦。
看了眼空荡荡的长街,坊正已经打算要回去多睡一会,就在这个时候,他的眼角突然在侧畔的清明渠里扫到了一抹黑色。
坊正一愣,随即下意识的转头看过去。
一条长长的阴影漂浮在清明渠上。
坊正的脸色立刻就黑了下来,坊中虽然有井,但也有不少人家取用清明渠中的活水。
坊正立刻走了过来,刚准备拿东西去打捞,在这个时候,他也看清楚了渠里的东西。
一具穿着绿色官袍,头上戴着璞帽,面色苍白,双手张开的飘在渠里的尸体。
一本《离骚》,就在他的腋下。
清明渠上的薄冰,将他们卡在了崇义坊外。
面色苍白,脸皮浮肿,眼中满是惊骇的难以置信的神色,这具双腿上绑着的柳木和白麻布的尸体,赫然正是卢护。
他死了。
昨日刚刚出宫。
今日就死了在了长安河渠之中。
……
“啊!”坊正一声惊叫,一转身,人已经疯狂的朝远处跑去。
命案已发,谁是凶手?
第29章 孤,杀的人?
巳时正,日上三竿。
嘉德殿中,李承乾正在翻阅着眼前殿中省送过来的关于兵器,建筑,车船的书籍。
其中很多是宇文恺,姜谟,甚至于阎立德亲手撰写的秘本。
宇文恺是前隋将作大匠,乃至于工部尚书,将作大家。
姜谟是本朝建筑大家,岷州都督,其子姜行本是前将作少匠,如今任左屯卫将军,交河道行军副大总管,随侯君集平定高昌。
阎立德是阎立本的兄长,前将作大匠,如今调任博州刺史,同时在修襄城宫。
宇文恺在杨广东征高句丽时,负责他的兵械道路桥梁舟船等事。
姜行本是侯君集的副手,侯君集跨过茫茫沙漠,远征高昌,姜行本负责军中车弩投石诸事,极为重要。
阎立德之能还要在其弟阎立本之上,献陵,昭陵都是他在督建,正是因为他调任博州刺史,阎立本才能升任将作少匠。
然而有些奇怪的是,阎立德虽然是李泰的岳父,但在李泰的事情上,他却根本不愿多做参与,反而是阎立本对这些事情非常的热衷。
李承乾看着手里的书籍,心中想着,便是他,对阎立德也是信任过多吧。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突然纷杂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直接打断了李承乾的思绪。
……
李承乾心中一声叹息,随即目光平静的抬头。
于志宁,张玄素,李安俨,长孙祥,令狐德棻,萧钧等人一起来到了殿外,看到李承乾齐齐拱手:“殿下。”
“都进来吧,何事?”李承乾握着手里的书籍,看向进入殿中,站立两侧的众人。
“殿下!”贺兰楚石拱手站出,神色肃然的对着李承乾道:“启禀殿下,刚刚千牛卫府传来消息,前太子仆丞卢护,死了。”
死了,卢护死了。
昨日刚刚被送出东宫的前太子仆丞卢护。
今日,他死了。
那个很有可能害得太子断腿的前太子仆丞卢护,他死了。
东宫诸臣全都神色肃然的看向李承乾,他们都清楚这里面意味着什么。
卢护死了,暗中指使卢护害得李承乾断腿的那个幕后黑手,他杀人灭口了。
这等于卢护用自己的死,实实在在的向东宫诸臣,证明了那个幕后黑手的存在。
这一切在这一刻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那个人在害太子,同样是在毁他们所有人的前程。
那个人,哪怕他是宰相,他也是他们东宫所有人,共同的敌人。
东宫的人心,已经凝聚起来。
……
李承乾平静的将书本放在桌案上,神色淡漠的说道:“不要总说前太子仆丞,卢卿现在是大理寺丞,已经和东宫无关了。
说说吧,究竟是怎么回事,有大理寺的人守着,他怎么会死,又是怎么死的,有什么人能在这种森严的戒备下杀了他?”
群臣的目光再度落在了贺兰楚石身上。
他们,甚至包括李承乾,虽然都确定卢护活不了多久,但这么快,仅仅隔了一夜就被人杀死,也着实令人意外。
而且还是在大理寺的人守门的情况下。
这动手的人,多少有些手段厉害了。
“殿下,今日辰时,万年县在清明渠中,发现了卢护的尸体,他被淹死在了清明渠中。”贺兰楚石面色凝重的看向李承乾,拱手道:“殿下,在发现卢护尸体的同时,万年县还在他的怀中发现了一本《离骚》……殿下昨日送给他的那本《离骚》。”
“《离骚》?淹死?”李承乾不由得一愣,随即他有些不确定的看向了贺兰楚石:“万年县,不,千牛卫,他们不会怀疑是孤杀了卢护吧?”
屈原就是自沉汨罗江而死。
李承乾昨日送了卢护一本《离骚》,今日他被淹死在了水中。
这里面强烈的宿命之意,难免会让人怀疑这些是李承乾的报复。
这种感觉太强烈了,甚至就是李承乾自己对比,也会觉得卢护被他派人杀的可能很大。
好手段啊,而且这里面用的《离骚》还是李承乾自己送给卢护的。
贺兰楚石脸色瞬间难堪了下来,这种难堪已经是一种答案,不过他还是赶紧拱手道:“殿下,这明显是有人在故意栽赃,那本《离骚》不过是个巧合罢了。”
李承乾嘴角轻轻笑笑,然后平静的摇摇头,抬头看向侧畔的李安俨,说道:“家令,将昨夜东宫所有内外人等动作行迹,全部送到千牛卫,让千牛卫查察……记住,不要有丝毫遗漏。”
“喏!”李安俨立刻肃然拱手。
李承乾看向东宫群臣,淡淡笑道:“诸卿不必担心,你们忘了嘛,孤本来就知道可能会出事,内外人等,都已经下令全都远离了卢家,所以,让千牛卫来查,查的越清楚越好。”
“殿下英明。”群臣齐齐拱手,这件事情本来就不是他们做的,坦然一些更好。
……
嘉德殿中,左千牛卫将军常何恭敬的将十几本书册放在李承乾的桌案上,然后才满是歉意的拱手道:“殿下,此事都是下面的人在乱嚼舌根,贺兰也不知道听谁胡乱说了一句,这才将谣言当了真,末将回去之后,立刻重责。”
“常将军不必为难贺兰,这一切都是孤的主意。”李承乾一手按在书册上,面色感慨的看向常何:“卢护前些天才在东宫断了腿,如今刚出了宫,立刻就没了命,还有那本《离骚》,难免会有人怀疑孤睚眦必报,恶意害人,这些事情,还是说清楚的好。”
“殿下仁厚。”常何认真的拱手。
李承乾摇摇头,说道:“本来依照孤的意思,应该将卢护留在东宫,给他个崇文馆直学士的闲职,好好的照料他,一直到他彻底康复,只是没想到他最后被调了出去,然后惨死。”
常何神色肃然,他听的懂李承乾的意思。
李承乾如果要收拾卢护,他们将他留在东宫,能更好的收拾他,而且还能从他的嘴里问出幕后之人是谁,但皇帝为了直接查卢护背后的人,将人给调了出去,但最后,人死了。
人死了,对东宫是没有好处的,而且李承乾也的确没有动手,他心怀坦荡荡将东宫的所有出入记录,内外人等的名册行迹全部交给千牛卫去察查,而他们也的确没有查出什么,这也证明了这件事和太子的确没什么关系。
也就说明,这一切是真的有幕后黑手在杀人灭口。
但这同样也是在昭告满朝上下,太子的断腿有疑。
“不过话说回来。”李承乾不解的看着常何,问道:“卢护的双腿断了,他的门口有大理寺的人在看着,为什么会突然死在了清明渠,若是孤记得不错的话,卢家和清明渠应该有段距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