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50节

  尉迟敬德如今年长,也是有些老奸巨猾,得罪人的事情,都让李承乾来做。

  李承乾看了房玄龄一眼,房玄龄笑笑不说话,杨师道也是一样。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戴国公,你跟孤来。”

  李承乾起身,朝着内室而去,左匡政有些犹豫,但还是跟着李承乾一起到了内殿中。

  内殿房门突然关闭,左匡政虽然有些诧异,但还是走入到内殿深处,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殿下!”

  李承乾从左匡政进殿的一瞬间,就开始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尤其是房门突然关闭的一瞬间,他的神情虽然有些诧异,但仅仅是一瞬间的疑惑,其他的便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任何超出意外的紧张。

  李承乾心中轻叹一声,他终于可以肯定,暗中和侯君集勾连的那个人不是他。

  ……

  “殿下!”左匡政站在内殿桌案之前,对着李承乾认真拱手。

  对于领兵出征的机会,他心中是很渴望的。

  尤其是这一次皇帝东征高句丽,名单上没有他,让他心中很有些不是滋味。

  如今薛延陀来犯,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虽然郑仁泰和太子的关系特殊,但左匡政心中明白,如果李承乾真的强行让郑仁泰领兵出征,房玄龄和杨师道都会反对。

  所以,这一次的机会,必然是他的。

  看着神色谨慎,但内心充满期盼的左匡政,李承乾开口道:“戴国公,此番行军,对军中诸将观测敌军变化,把握时机,临机决断的能力要求极高,孤现在问你,你能做的到吗?”

  “能!”左匡政用力的拱手。

  李承乾抬头,淡淡的问道:“那么对于这段时间,百骑司和千牛卫,数次对你家中进行监视和调查的事情,你怎么看?”

  “什么?”左匡政懵了。

  “你是左金吾卫将军,百骑司和千牛卫对你家中进行监视和调查的事情你不知道?”李承乾淡淡的看着左匡政。

  左右金吾卫,统管京畿道所有一切巡查警戒之事。

  监视和调查一个左金吾卫将军,原本应该是很难的,但是,别说是百骑司,就是李承乾派人调查,左匡政都没有发现。

  左匡政终于反应了过来,虽然有依旧有些震惊,但还是带着不解和委屈的问道:“殿下,是臣有什么地方做错了吗?”

  李承乾看着左匡政,轻叹一声,说道:“在千牛卫查抄侯君集书房之前,有人从侯君集的书房当中拿走了一封密信……”

  “殿下,不是臣啊!”左匡政赶紧拱手,说道:“殿下,臣当时在收拾侯君集麾下调遣的士卒,根本没有……”

  李承乾直接打断左匡政,问道:“孤问你,事发之后,孤是不是立刻下令封了侯君集的府邸?”

  “是!”

  “是谁封的?”

  “右金吾卫!”

  看着没有丝毫迟疑直接回答的左匡政,李承乾淡淡的问道:“那么那个时候,右金吾卫是归谁管的?”

  左匡政一愣,随即有些茫然的说道:“是臣!”

  平定侯君集叛乱,郑仁泰领左金吾卫三千人,左匡政领右金吾卫三千人。

  之后,李承乾下令,左金吾卫封锁魏王府,右金吾卫封锁侯君集府。

  但是,在右金吾卫的封锁当中,侯君集的书房丢了一封信。

  当然,会有人说是侯知仪做的,但是,他连他爹都背叛了,如何还会在意那么一封信。

  所以,不是他,也不是侯君集府邸当中的其他人,那么就只有右金吾卫了。

  “殿下,臣没有下过那样的命令。”左匡政一下子就急了。

  他现在总算是弄清楚皇帝为什么不带他去辽东,太子现在也不愿意用他为领军将领了。

  这种事情,如果真的说不清,那么他别说是立功了,就连能不能活都在两说之间。

  左匡政看着李承乾,面色凝重的拱手道:“殿下,臣和陈国公早年虽然一起跟随卫国公征伐过突厥和吐谷浑,但臣出身徽州,和陈国公走的并不近,此种谋逆之事,他如何会找臣?”

  左匡政并不是侯君集的嫡系,甚至就连侯君集的那个圈子他都进不去。

  “事发那日,如果孤记得没错的话,如果不出事,应该是你值守朱雀门。”李承乾一句话说出了左匡政最大的问题所在。

  左匡政值守朱雀门,那么侯君集就可以通过他进入皇宫,而到了最后,左匡政率三千右金吾卫而来,只要他倒戈,侯君集依旧有机会冲入皇宫,挟持李承乾和房玄龄。

  这才是侯君集最完美的计划,这才是他侯君集该有的水准。

  “臣值守朱雀门,是武阳县公安排的,难道臣依旧上令值守宫门还有错了。”左匡政的声音忍不住的大了起来,他忍不住愤愤的看着李承乾说道:“如果臣真的和侯君集有什么勾连,臣早就将一切告诉了他,何至于最后他身死人亡……”

  说到最后,左匡政的声音低了下来,他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李承乾,说道:“原来殿下怀疑臣在最后选择了背叛侯君集,所以现在才对臣如此怀疑?”

  “那也的确是有人背叛了侯君集,也的确是有人和侯君集勾连,提前约定要打开宫门。”李承乾看着左匡政,淡淡的点头道:“百骑司和千牛卫都细细查过,最后诸般结论到了孤的手里,你的确和侯君集没有关联,那个人也不是你。”

  突然间的转折让左匡政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他下意识的说道:“那为何?”

  “因为这个人是你身边的人。”李承乾重重的一指左匡政,然后站起来走到他的对面,看着他的眼睛,直接道:“这个人就在你的身边,在侯君集最初计划试图冲城的时候,他是负责替代你打开宫门的角色,甚至说不定会从你的后腰来一刀……”

  谋逆从来不是请客吃饭,他是血淋淋,绝对血淋淋的。

  左匡政猛然一个激灵,最后难以置信的看向了李承乾。

  “看样子,你想清楚是谁了?”李承乾松了口气,重新回到了主榻之后,然后看向左匡政,说道:“好了,你说吧,那个人,他是谁?”

  左匡政嘴角微微抽搐,最后他有些艰难苦涩的拱手道:“右金吾卫中郎将,信都郡公田仁会。”

  “冀州田氏?”李承乾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第269章 他叫薛仁贵,白马银戟

  武德殿内殿。

  左匡政跽坐在一侧,看着前方地面上的地毯,神色复杂的说道:“右金吾卫中郎将田仁会,出身冀州田氏,其父田弘为前隋陵州刺史、信都郡公,其祖为前隋幽州刺史、信都郡公田轨。”

  信都就在冀州。

  田仁会虽然出生在长安,但他是实实在在的冀州田氏。

  “冀州田氏啊,河北大族。”李承乾揉揉眉心,说道:“如果孤记得没错的话,冀州田氏应该是在杨广登基后,被彻底清算了。”

  “是的!”左匡政点头,说道:“当年杨广未登基之前,田氏曾任杨勇的太子舍人,杨广为太子时,对其并无苛待,但文帝一死,杨广登基,后两年便开始了清算,废太子杨勇也是那时候死的。”

  在前隋的时候,冀州田氏是整个河北数一数二的大家族,但是后来遭此一难,整个田氏彻底的没落了下去。

  甚至在河北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当中,已经没有了田氏的身影。

  要知道,田氏可是儒学大家,专治《周易》,比之范阳卢氏也不差多少。

  “田仁会是武德元年,应制举为左卫兵曹,多年下来,任左金吾卫中郎将,臣原本便是从右金吾卫将军调任左金吾卫将军的,臣的侄子,娶的便是田氏的女儿。”左匡政脸色已经十分的难看。

  “所以,若是那一日,田仁会以理由来到朱雀门,等到侯君集杀到的时候,再控制住你,打开城门。”李承乾轻轻笑笑,说道:“然而,他没有想到,孤会提前布下陷阱,之后便是你前往右金吾卫统军的事情了。”

  “是!”左匡政点头,神色有些难受说道:“臣至右金吾卫之后,便勒令所有人不得出入,任何消息也不得私传。”

  “所以侯君集并没有收到孤埋伏陷阱的消息。”李承乾有些恍然了过来。

  “至于之后,他应该也就没什么机会了。”左匡政轻叹一声,事情终于彻底的梳理了过来。

  “嗯!”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

  田仁会不一定是没有机会了,很可能是在知道了李承乾有所布局之后,果断的选择了抽手,之后又悄悄的抹掉了他自己参与所有的痕迹。

  “殿下!”左匡政转过身,对着李承乾躬身道:“不知殿下接下来打算如何做?”

  “孤若是说孤打算现在就派人将他拿下,你觉得如何?”李承乾神色微微闪过一丝冷意。

  “殿下,他……”左匡政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思虑片刻之后,他终于开口道:“殿下要抓人,臣没有异议,只是殿下需要谨慎,如果之后没有能够找到足够的证据,恐怕会很麻烦的……他毕竟是右金吾卫中郎将。”

  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你放心,孤不会随便抓人的,此事父皇曾经有命,要让孤将他,还有他背后的一切全部都查清楚,至于之后,父皇自己会动手的。”

  “是!”左匡政稍微松了口气,若是能将田仁会所有的一切都查清楚,那么他的事情也能查清楚,他心中的不安终于彻底散去。

  ……

  抬起头,左匡政看向李承乾,说道:“殿下,薛延陀的事情,臣便不参与了,让宿松县公领兵拒敌吧。”

  李承乾看着诚恳的左匡政,点点头,说道:“按道理讲,的确应该如此,但宿松县公和孤的关系,你也是清楚的,他领兵不合适,所以,孤决定,还是由你领兵,同时也让田仁会跟随。”

  “殿下?”左匡政惊讶的看着李承乾,然后摇头,说道:“殿下,万一他和薛延陀勾连……”

  “要的就是如此。”李承乾神色微微一冷,然后说道:“孤原本的打算,是在安西狠狠的痛击西突厥,然后在长城附近严守以待,逼退薛延陀,如今有个机会,孤希望能够狠狠的教训薛延陀一次,让他们看到机会就来。”

  “殿下想利用田仁会?”左匡政有些明白了过来。

  李承乾笑笑,然后低声说了起来。

  片刻之后,李承乾起身走向殿外。

  左匡政紧紧跟上。

  殿中群臣看向李承乾,齐齐拱手道:“殿下!”

  李承乾在主榻上坐下,然后看向群臣道:“左金吾卫将军左匡政率五千骑兵北上,抵达庆州之后,以右金吾卫中郎将田仁会为一部,率一千骑兵前往灵州,大张旗鼓,作三千骑;左金吾卫将军左匡政率两千骑兵北上,大张旗鼓,作五千骑;一千骑兵前往延州,作三千骑,以万骑,恐吓薛延陀不敢轻举妄动。”

  李承乾说完,群臣下意识的看向了左匡政。

  以五千骑兵做一万骑兵,喝阻薛延陀,的确是个好办法。

  薛延陀在大唐手上吃的亏多了,虚虚实实,他反而不敢乱动。

  “最后的一千骑兵,留在庆州,随战事而机动。”李承乾看向尉迟敬德,问道:“鄂国公,觉得如何?”

  “可以是可以,但有些保守了。”尉迟敬德突然觉得有些不大得劲。

  李承乾笑笑,说道:“父皇不在长安,孤自然以稳妥为主。”

  “殿下布置英明。”房玄龄拱手,他比较赞成李承乾的手段。

  “好,若是诸卿没有异议的话,那么便如此吧,戴国公下去准备,明日出兵。”李承乾神色微冷。

  “喏!”左匡政拱手,然后快速的转身离开。

  “剩下便是并州方面。”李承乾看向房玄龄,说道:“孤有个想法,不如让鄂国公‘去’并州一趟,房相觉得如何?”

  李承乾在“去”字上很用力,房玄龄顿时就明白了,他看向李承乾道:“殿下是想要用鄂国公的威望来震慑突厥人?”

  李承乾笑笑,道:“孤原本想用天水郡公的,但他如今是洛州都督,不好轻动,同时,他的名声不大好,如果去了代州,孤担心会起反作用。”

首节 上一节 250/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