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51节
去年初,代州都督刘兰成谋反,丘行恭食其心肝,太残暴了。
“好!”房玄龄点头,说道:“如此便足够了,突厥人是不敢乱动的,除非薛延陀人在夏州一线获胜。”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为了防备意外,宿松县公在长安筹备两千骑兵,如果长城有变,即刻出击。”
“喏!”郑仁泰立刻神色一震。
房玄龄听到李承乾这么部署,脑海中似乎闪过了什么,眉头不由得皱了皱。
看到房玄龄的模样,李承乾微微摆手,轻声说道:“孤是希望用大兵来喝阻薛延陀人,但若是薛延陀人执意进犯,那么在前线拖住薛延陀人的时候,后续三千骑兵从长城中段杀出,然后截其后阵,到时候,东西齐出,直接彻底击溃他。”
李承乾最后一句话说的很重,但这一句话,也让所有人明白过来,这本就是一个局。
薛延陀若是被吓住了不来,那么自然最好,他们若是来了,就吞掉他们。
“殿下英明。”房玄龄拱手,脑海中忍不住的闪过了左匡政的身影,左匡政有这份智谋吗?
“好了,便如此吧,诸卿都去忙,今年战事虽然紧要,但再过两月就是秋收了,田间之事,也需要抓紧。”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
“喏!”众臣齐齐拱手,然后肃然离开。
……
武德殿,不知道什么时候,所有人都已离开。
李承乾一个人站在殿门口,看向远处无数持槊肃立的禁卫将士,神色平静。
“殿下!”内侍少监窦知节,左千牛卫郎将张绚从内殿之中走出,站在李承乾侧后,肃然拱手。
“派人盯死田仁会,孤要知道他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向薛延陀人传信的内容。”李承乾神色淡漠的抬头。
“喏!”张绚认真拱手。
“派人告诉夏州长史李德謇关于田仁会的所有事情,同时传令右屯卫将军柴哲威,北地所有一切行军之令,悉听李德謇调遣。”李承乾眼神微冷。
“喏!”
“传令兰州司马席君买,调三千骑兵至武威待命。”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顺便问问他,能调动多少吐谷浑的骑兵?”
“喏!”张绚有些惊讶的抬头,太子竟然将最后的后手放在了席君买的身上。
“最后,告诉灵州都督,右监门卫大将军钱九陇,若是在关键时刻,田仁会有所异动,那么孤授权他,可以军法,斩首田仁会!”李承乾的神色无比冰冷。
“喏!”张绚认真的拱手。
李承乾看向窦知节,说道:“拟笔提信,六百里加急即刻送往辽东,告诉父皇所有之事。”
“喏!”窦知节肃然拱手。
李承乾抬起头,目光看向长安城上方的夜空,神色凝重。
田仁会,你的背后究竟又能勾连出多少人来呢。
能不能让皇帝对你感兴趣呢?
李承乾的嘴角微微勾起一丝淡漠的笑意。
只有有足够分量的敌人出现的时候,皇帝的最大注意力,才不会放在李承乾的身上。
……
天空蔚蓝,马蹄狂奔。
辽东城外,李世民看着对面城墙上站立的无数士卒,侧身问道:“城中的粮食还能支撑多久?”
“城中士卒的粮草还能支持三个月,但城中百姓的口粮,只剩下半个月了。”身材伟长,面色风霜,一身金色战甲的李勣拱手诉说城中之事。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半个月之后,让开东门。”
“喏!”李勣神色肃然的拱手,他明白皇帝的意思,是要动摇城中百姓的民心。
如今的辽东城,围三阙一,北门空开的,东南西三门全部都被封死。
然而即便是北门,在北门以外十里之处,城墙视线之外,三千骑兵在严阵以待。
只有东门,东门才是城中士卒真正的脱身之地。
东门之外是茫茫群山,然而在群山深处,还有几条通往高句丽的山道,中间还有几座城池。
辽东城被围之后,他们还曾经派人出城救援,但全部都被挡了回去。
“安市城情况如何了?”皇帝问起来,眼神中带起一丝恼火。
一座安市城,将李道宗的脚步彻底挡了下来。
“高句丽派出的四万援兵,在安市城稍微休整之后,派出前锋一万人朝辽东城而来,江夏郡王费了不小的力气,才将他们重新逼回去。”李勣拱手,说道:“陛下,江夏郡王需要援兵。”
李道宗一部的力量挡住了高句丽人所有的援兵,很不容易。
如今的这一万人,其实就是高句丽人派出试探的,稍后,说不定四万人会一起杀出。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调张士贵过去吧,朕听说他的麾下有一员小将很是不错。”
“是!”李勣神色轻松,点点头道:“叫薛仁贵,河东薛氏支系子弟,白马银戟,救郎将刘君邛于围困之中,挑杀高句丽将领,颇有当年赵子龙长坂坡白马银枪之姿。”
“调他过去吧。”
第270章 看看太子这一次能做出怎样的成绩
“同时传令阎立德,务必尽快拿下卑沙城,然后和李道宗南北夹击,拿下安市城。”李世民提起安市城的时候,依旧也有些咬牙切齿。
这座城池挡了他太多的时间了。
“喏!”李勣认真拱手。
李世民再度抬头,看向眼前的辽东城,开口道:“告诉苏定方,半个月之后,由他所部来攻城,朕要他一举拿下辽东城。”
“喏!”李勣再度拱手。
一旁的长孙无忌和岑文本,刘洎等人默默的听着。
这一战,虽然诸将都在奋力厮杀,但眼下杀出头的,却是苏定方和薛仁贵两个人……
“驾……”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后方传来,随即,两名千牛卫飞奔而至,在数十名将领面前下马,跪倒在地,同时将黄色包囊递上,同时说道:“陛下,太子急奏。”
太子,不是长安。
李世民接过包囊,然后打开,取出奏本,仔细阅读。
“啪”的一声,李世民重新合上奏本,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然后对着诸将说道:“各部继续攻城,不要让城上的士卒歇息下来,其他人跟朕回营。”
“喏!”众人齐齐拱手。
皇帝返回军营,但辽东城上下,厮杀声再响起。
不过虽然滚石乱飞,弩箭无数,但唐军实际攻城的规模并不大,每一次都是浅尝辄止,仿佛在试探城中破绽一样。
……
中军大帐之内,只剩下李世民和长孙无忌。
李世民将手里奏本递给长孙无忌,同时说道:“查出来了,是右金吾卫中郎将,信都郡公田仁会。”
“田仁会,怎么会是他?”长孙无忌接过奏本的同时,脑海中忍不住的闪过一张神色敦厚的面容。
“冀州田氏。”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说道:“无忌,你还记得齐知玄吗,光州刺史齐虞之子?”
“义丰齐氏吗?”长孙无忌说完,微微一愣,脸色立刻沉了下来:“田氏和齐氏。”
自从田齐代姜之后,姜氏在天下的人口便少了许多,而姓齐的,不少都是齐国破灭之后,田姓改姓的。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譬如山西的“冯”、“同”、“司马”,都是以太史公为其共同先祖而相互不婚。
河南的“戴”、“庄”、“严”三姓也是如此。
义丰实际上是在定州,定州其实也是冀州大都督府之下。
说一声冀州齐氏,完全没有问题。
右金吾卫中郎将田仁会和光州刺史齐虞,本身就是一家。
“无忌,他们都是河北人啊!”李世民一句话,点破了这其中更为核心的问题。
长孙无忌点点头,看着奏本里的内容,同时说道:“太子的想法,是想以夏州作为陷阱,一旦薛延陀人听到消息,必然会趁着各方的支援未到的时候,直接杀往夏州,但却正好被各路的援军包围。”
“对!”李世民点点头,说道:“这应该是左匡政的建议,很有可行性,而且左匡政亲临军前,问题不大。”
“太子还防备了田仁会万一在灵州做手脚。”长孙无忌将手里的奏本递还给皇帝,说道:“席君买和郑仁泰作为后手,关键时刻,还有薛万备可以动用,陛下,太子的谋略水准不错啊!”
“但他对田仁会把握不准。”李世民摇摇头,说道:“若是朕在长安,直接就将人拿下了。”
“若是陛下在长安,自然也就没有太子发挥的余地。”长孙无忌笑笑,说道:“先看吧,看看太子这一次究竟能够做出怎样的成绩。”
“传信,让程知节和薛万钧警戒一些,朕将他们两个留在河北,不是让他们干看着的。”李世民冷哼一声,然后再度打开奏本,说道:“还有突厥人的事情……”
……
夜色之下,长安东宫。
李承乾一脸难以置信的看向张绚,说道:“田仁会给薛延陀传信,说长安支援了夏州一千骑兵,而在灵州和延州各有两千,然后请薛延陀攻夏州,他这边灵州支援会晚上两天。”
这个数字和真实数字完全颠倒了过来。
“是的,殿下,确认无误。”张绚稍微犹豫,然后说道:“殿下,以臣看,田仁会虽然和薛延陀有所联系,但他并不打算背叛大唐,反而是打算借着这个机会,狠狠的坑薛延陀一把。”
李承乾缓缓点头,脸上依旧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原本他以为是薛延陀内线的田仁会,他和薛延陀之间其实根本没有任何信任可言,他竟然在反手之间,就将薛延陀给卖掉了。
薛延陀如果真的按照他说的,去进攻夏州,那么李德謇会狠狠的教会薛延陀做人的。
李承乾微微低头,然后异常果断的说道:“消息告诉李德謇,庆州的那一千骑兵随时准备突击夏州。”
稍微停顿,李承乾补充道:“传令灵州都督钱九陇,告诉他,夏州开战一日之后,再出兵包抄薛延陀的退路,在此之前,他要探查清楚薛延陀的主力动向,免得这又是一个局。”
现在李承乾对于田仁会已经是无比忌惮。
这个人今日背叛这个,明日背叛那个,他做什么,似乎都琢磨不透。
……
绿洲繁华,沙漠张狂。
敦煌,原本安静的城池,突然变成了极尽厮杀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