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52节

  没有多少人预料到,薛延陀人突然就出现在了敦煌城下,如果不是李袭誉向来防备仔细,恐怕一个不小心,敦煌便已经落入了薛延陀人之手。

  一夜厮杀过来,城墙上下满是血火的味道。

  城墙上,一身黑衣黑甲的李袭誉看向远处的薛延陀大帐,侧身看向身边的司马,问道:“确定了吗,是薛延陀真珠可汗的庶长子曳莽?”

  “是的,都督,这一次入寇,便是曳莽率两万骑兵奔袭,他让五千骑兵从灵州,又让五千骑兵去了夏州,纠缠住两边的兵力,最后却杀到了沙州。”司马对着李袭誉拱手,说道:“太子随意的一招棋子,原本以为是废棋,没想到,竟然真的有人上钩了。”

  李袭誉轻轻笑笑,然后说道:“这几年,薛延陀和大唐屡战屡败,他们心中不安,自然不敢在灵州和夏州强攻,所以当沙州调了两千骑兵去安西的时候,他们自然以为机会了来了,强行越过沙漠就杀了过来。”

  “他们以为沙州好打。”司马有些好笑的拱手。

  “嗯!”李袭誉微微点头,说道:“若不是太子殿下心中有数,恐怕这一刻我等是真的难了、”

  “是!”司马神色收敛了起来。

  李袭誉抬头,问道:“席君买到哪里了?”

  “算算时间,到城东十五里了。”稍微停顿,司马说道:“三千府兵,还有五千吐谷浑骑兵。”

  “吐谷浑人,跟着大唐厮杀的时候,最是凶悍。”李袭誉神色满意的笑了,转头,他看向司马说道:“一刻钟之后,骑兵出击。”

  “喏!”司马肃然拱手,他的目光微微看向城墙之内,一千骑兵已经在长街上无数肃立,准备随时冲锋。

  他们这边搅乱薛延陀的营地,那边席君买立刻就会杀过来,一战之后,彻底覆灭薛延陀的这一万骑兵。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李袭誉猛然抬头道:“出击!”

  “开城门!”司马转身猛然冷喝,下一刻,城门“吱呀”一声,彻底打开,上千骑兵朝着城外的薛延陀大军军营直接冲杀了过去。

  远处军营当中的薛延陀人看到这一幕有些发懵,现在还没有到深夜,怎么城中的骑兵就杀了出来。

  不少人在第一时间就跳上了战马。

  然而所有的薛延陀人都没有发现,在地面上的大地震动,远比应该有的,要更加的剧烈。

  一千骑兵毫无畏惧的就冲进了薛延陀人的大营当中,然后果断的放火。

  今夜并不是什么夜黑风好的好时候,一千骑兵虽然造成了不少的混乱,但也仅此而已,上万的薛延陀骑兵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转过身就将一千大唐骑兵团团围住。

  然而就在他们磨刀霍霍的时候,更多轰然的马蹄声从东边响起。

  下一刻,一身黑衣黑甲的兰州司马席君买,已经在月光之下,率领八千骑兵直接冲杀了过来。

  瞬间,杀声震天。

  ……

  一匹战马快速的奔驰在中央驰道上,然后疯狂的的冲入到长安城中,同时大声喊道:“大捷,大捷,敦煌大捷,薛延陀上万骑兵被击溃,斩首三千余级,沙州都督李袭誉和兰州司马席君买,正追亡逐北,追杀薛延陀人。”

  “轰”的一声,整个长安城,几乎瞬间就像是炸了一样。

  无数百姓忍不住的高声呼喊了起来。

  皇帝东征,薛延陀趁势攻伐边境,但突然之间,就被彻底击败。

  哪怕百姓不知道具体怎么回事,但是心中的激动和兴奋都难以压制。

  ……

  武德殿中,群臣站立两侧,李承乾看了房玄龄和尉迟敬德一眼,两人恭敬的躬身。

  李承乾开口:“传令灵州都督钱九陇,右金吾卫中郎将田仁会,左金吾卫将军左匡政,右屯卫将军柴哲威,还有夏州长史李德謇,即刻全部杀出长城,孤要彻底覆灭薛延陀这两万骑兵。”

  “喏!”

第271章 做太子,便不能做皇帝的儿子

  六月伏日,黄昏日落。

  李承乾有些疲惫的从步辇上下来,虽然又忙碌了一天,但他眼底却是深藏不足的兴奋。

  大战获胜,在他指挥下的大战获胜……

  李承乾刚要迈步走入甘露殿,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已经在身后响起。

  李承乾回身。

  长孙祥已经快步来到他的身后,拱手说道:“殿下,房相来了,说是草原紧急军报。”

  李承乾神色一肃,立刻说道:“快请。”

  “喏!”长孙祥转身离开,而李承乾也在后方跟着,前往崇教殿,不过他的眼中有几分疑惑。

  现在这个时候,朝中刚刚散职,甚至就连李承乾都已经从武德殿回到了东宫。

  他前脚刚回东宫,房玄龄就找上门来了。

  ……

  李承乾刚在崇教殿坐下,房玄龄便已经从殿外而入,对着李承乾严肃的拱手道:“殿下,草原急报,右金吾卫中郎将田仁会在草原活捉了薛延陀真珠可汗的庶长子曳莽!”

  “谁?”李承乾满脸惊愕的抬头。

  “右金吾卫中郎将田仁会。”房玄龄很肯定的点头。

  “确认是他吗?”李承乾脸上想要挤出一丝笑意,但心头的震惊已经难以抑制。

  房玄龄深深的看了李承乾一眼,点头道:“是他。”

  李承乾脸上的神色逐渐收敛,然后淡淡的说道:“抓住就好。”

  房玄龄看着李承乾,眼中逐渐凝重起来,他认真的拱手道:“敢问殿下,陛下临走之前,是不是给殿下留了密旨?”

  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满平静的笑笑,说道:“是的,父皇临走之前,授命孤可以直接指挥延州的柴哲威和兰州的席君买,用来应对薛延陀随时可能的进攻。”

  房玄龄双手微微一紧,心中叹息一声,然后拱手问道:“敢问殿下,有多少人知道这封圣旨?”

  “包括孤,柴哲威,席君买以外,还有窦知节和张绚……都是军中之事。”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其他的,便是左匡政和李德謇都不知道详情,但以他们的才智,还有孤无意间露出的一些什么,或许他们能够猜到一二。”

  左匡政也是老将,哪里是李承乾三言两语就能说服的,必然是他猜到李承乾手里有密旨的。

  至于李德謇,指挥漠北战局这种事情,哪里是李承乾开口,其他人就能配合的,必然能猜到是皇帝别有旨意。

  房玄龄微微点头,转过身,他看向长孙祥说道:“长孙家令能否给老夫和太子一点空间?”

  长孙祥诧异的看了房玄龄一眼,然后转身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轻轻点头,长孙祥这才躬身退了下去。

  轻微的脚步声在远去,是长孙祥带走了暗中的侍卫。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看向李承乾问道:“敢问殿下,陛下是否留了密令,令殿下调查右金吾卫将军田仁会?”

  李承乾脸色彻底沉了下来,随即他抬头,淡淡笑着看着房玄龄,问道:“房相为何如此猜测?”

  “臣还算没老。”房玄龄拱手,说道:“李德謇暗中指挥漠北战局是显而易见的,太多人能够看得出来,他曾经是东宫的属官,又是李靖的儿子,能力出众,众人已经默认了他的指挥,这不足稀奇,但田仁会的事情……”

  房玄龄突然自嘲的笑了一声,说道:“殿下将席君买放在武威,武威到灵州,和到敦煌一样远,都是一日夜的路程,就算加上传信,也不过是两日时间……席君买的踪迹一露出来,臣就猜到殿下是在警戒田仁会,然后再看殿下之前的突然分兵,就一切都清楚了。”

  分兵。

  李承乾最初的计划,是以长城为防线,然后五千精锐骑兵聚集一处。

  只要能抓住薛延陀人的主力,然后一举杀出长城,击杀薛延陀人主力,草原局势可大定。

  但突然间就分兵了。

  最初房玄龄以为是左匡政的建言,但最后当席君买出现在武威的时候,一切就都看清楚了。

  从一开始分兵,李承乾就是在算计田仁会。

  他的诸般布置,都是为了灵州和夏州有变而准备的,尤其一旦薛延陀人杀进来,几路伏兵立刻就会杀出去。

  甚至在长安,还有郑仁泰领着两千精锐骑兵在等待,局面全都在李承乾的控制当中。

  “臣记得最早便是殿下决断从沙州调兵到安西的吧。”房玄龄轻叹一声,说道:“这样既解了安西之危,同时又在沙州埋伏了一着棋子。”

  “孤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真的去了沙州。”李承乾轻轻摇头,依旧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席君买都已经准备前往灵州了,谁知道,他们竟然出现在沙州城外,不好好的招待一下他们,孤还真的有些对不起他们。”

  看到李承乾试图将话题扯偏,房玄龄微微低头,神色有些苦涩,但他还是开口说道:“若是薛延陀人继续杀向长城一线,尤其是灵州,那样才更符合殿下的准备吧。”

  田仁会。

  房玄龄今日来找他,目的就是田仁会的事情。

  ……

  李承乾轻轻抬头看向房玄龄,平静的说道:“房相,你的问题,孤这里有答案,你确定真的要问吗?”

  房玄龄沉默了下来,片刻之后,他再度点头道:“请殿下指点。”

  “好!”李承乾松了口气,然后开口道:“几年前,孤因为腿疾,在床榻上躺了大半年,而就在那大半年时间里,孤想通了一个道理。”

  “听殿下教诲!”

  李承乾轻声一笑,然后说道:“孤虽然是太子,是父皇的嫡长子,但如果孤真的以嫡长子,不,哪怕是孤以儿子的身份来对待父皇,对待朝中的一切,实际上都是错的。”

  房玄龄惊讶的看向李承乾,这有什么不对?

  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后来,孤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在整个大唐,在这个朝中,太子这个身份,其实最重要的,他不是皇帝的儿子,而是皇帝的臣子,孤必须要以一个朝中臣子的身份来对待父皇,对待朝臣,然后依此为根本行事。”

  房玄龄沉默了下来。

  “三年下来,一切证明孤是对的。”李承乾带着三分自嘲的笑了一下,然后说道:“孤在朝中立足越来越稳,而在孤行事不出任何偏差的情况下,孤的弟弟,魏王,他起兵谋反了,最后被废。”

  李泰他还是太想做儿子了。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还有稚奴,他如今被放回太原,也是因为他太想做儿子了。”

  作为皇帝的儿子,在朝中行事,你就绝对不能将自己当成皇帝的儿子来看。

  “孤这个太子,在如今的朝中,位置虽然比不上诸位宰相,但也是六部尚书一级,甚至孤的位置在六部尚书中是独一档。”李承乾看向殿外的整个东宫,轻声说道:“房相,整个东宫,正三品的一人,四品的有四五个,五品的就更多了,再加上孤这个太子,只要介入朝政,份量便不一般。”

  房玄龄轻轻点头,太子无法进入政事堂,约束住了他的权利上限。

  “所以,孤以东宫为百官之一行事,做事不越矩,那么自然百无禁忌。”李承乾看向房玄龄,笑着说道:“自从孤不将自己当做是父皇的儿子,父皇反而对孤越来越器重,你说奇怪不奇怪。”

  房玄龄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因为实际上的事实就是如此,皇帝在离京之后,不仅让太子监国,甚至还给了他密令和密旨。

  这些东西,都是房玄龄所没有的。

  “所以,房相,你今日之所以来找孤,便是因为你自己心中,自我的定位错了。”李承乾对着房玄龄摇摇头,说道:“房相,你只是父皇的臣子,而不是其他。”

  房玄龄的脸色阴沉的可怕。

首节 上一节 252/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