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66节
皇帝也并没有民间传言的那么圣明。
那么他举告房玄龄谋逆,皇帝真的会信吗?
尤其杨虎死了。
杨虎一死,他原本的心中无比笃定的事情,也不再笃定。
房遗爱真的参与到魏王谋逆案中了吗?
万一最后皇帝查出房遗爱没有谋逆,那么该死的就是他了。
最后,就算是皇帝查出房遗爱牵连魏王谋反,但仅仅是牵连,最后只处置房遗爱,而且是轻拿轻放,甚至根本不处理房玄龄,那个时候,李钰他自己还能活吗?
无数的想法这一刻不停的冲击在李钰的脑海中,握在马周手里的毛笔,在他的眼里,就是有千斤重一样,一点也不敢接过。
……
看着已经彻底动摇了的李钰,李承乾心中却是不由得叹息。
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让他跟在房玄龄身边一个月,亲眼去见房玄龄一个六旬老人是如何处理无数朝中公文。
最好房玄龄还能病上两场,李钰恐怕就真的要痛悔了。
可惜了,一来房玄龄并不是真的呕心沥血的处理朝政,二来,这一切给他的时间太短了。
所以只能将种种巧合凑起来,来对他进行恐吓。
李承乾看着李钰,再度开口道:“人做事,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对的,签字画押,孤立刻将奏本送到辽东,交由父皇如此,但如果你觉得自己良心不安,愿意回头是岸,那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孤还是那句话,假如你觉得是自己错怪了房相,有意收手,那么孤保证,日后不会有任何人去骚扰你,打扰你的生活。”
“任何人吗?”李钰突然间抬头,神色间带出无比的惊喜。
“是的,任何人!”李承乾点头,然后看着李钰,皱眉头道:“怎么有人打扰过你吗?”
群臣顿时跟着看向李钰。
“没有,没有!”李钰赶紧摆手。
“那便好。”李承乾看向房玄龄,然后摇摇头,说道:“房相心胸广阔,眼里恐怕也没你这号人物。”
房玄龄面色平静的拱手。
李承乾转身看向李钰,神色平静下来,开口说道:“诸事从实,按照你自己现在掌握的东西,还有自己的判断,你自己来做决定,签押或者不签押!”
一时间,群臣齐齐的看着李钰,眼神幽深。
李钰一时间无比的迟疑起来,三日之前,他还信誓旦旦的举告房玄龄谋逆,还要太子将他送到皇帝那里去,现在,却要他反口,哪怕是有良心,事实什么的作为依据,但这个口,他真的不好开。
“殿下!”李钰突然抬起头,看向李承乾,然后叩首道:“草民……”
话刚说了两个字,跪倒在地上的李钰突然身体一歪,直接倒了过去。
李承乾猛然间从长榻上站了起来。
马周伸手探了探李钰的鼻息,随即转身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殿下,他无恙,只是晕了过去。”
晕了过去?
李承乾微微一愣,马周在这个时候对着李承乾轻轻摇头。
李承乾顿时便明白,这个所谓的晕了过去,也是假的。
李承乾顿时感到无比的好笑,现在这个时候,他竟是直接“晕”了过去。
人才啊!
李承乾直接摆手,说道:“宣太医,将人救醒!”
“喏!”
……
李钰“幽幽”的醒了过来,看了面前的马周一眼,然后抬头,看向长榻之上的李承乾。
最后李钰转身看向房玄龄,对着他直接叩首道:“梁国公,这几日跟在国公的身边,亲眼见国公每日忙碌公事到深夜,生活朴素,吃用简单,甚至比一般百姓也没好多少,草民便知道自己可能错了,而今日听到坊正之死,草民这才发觉自己可能被人利用了。”
房玄龄微微一愣,被人利用,这样一句话就将自己的所有责任全部都撇清了吗?
不过房玄龄知道,事情能到这里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实际上从那日李承乾让李钰时刻跟着他,房玄龄就敏锐的察觉到李承乾的意图。
宰相从来就不是一个容易做的事情。
每日有无数的公文需要处理,里里外外要见无数的人。
也就是房玄龄的身体还算不错,不然他早就倒下了。
看看高士廉,请求致仕已经好几次了。
所以,李承乾才让李钰跟着房玄龄,让他知道,房玄龄不可能去谋反。
至于说那些百骑司的事情,有的是房玄龄自己需要处理的,有的是李承乾放过去的。
这便有些恐吓的味道的。
加上今日的杨虎之死,李钰已经吓破胆了。
不过这个家伙还是有些意思的,起码能够抓住太子的话茬就坡下驴。
房玄龄面色平静的对着李钰点头道:“你不是个坏人,本相心中有数。”
“多谢房相。”李钰长松了一口气,然后叩首。
李承乾看到这一幕,转身看向马周说道:“马卿,重新拟写奏本,一会呈送辽东。”
“喏!”马周立刻拱手,然后重新回到桌几之后,开始提笔。
李承乾这才看向李钰,说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说清楚吧,父皇那里也是要讲清楚的。”
“是!”李钰叩首,然后说道:“草民前几日去酒肆喝酒,恰好碰到坊正在和一个陌生人谈话,偶尔听了一句,坊正说他有证据能够证明房相谋逆,然后要去房相府中去勒索官位……草民身为陇西李氏族人,义愤之下这才进宫出首。”
群臣看向李钰的眼神中带着无尽的鄙夷。
他就是怕别人先一步勒索有成,所以才出首,不过他图的是皇帝对举告谋逆的赏赐,而不是勒索。
不然,他早就应该提到杨虎了。
只是杨虎究竟是怎么死的?
第285章 房玄龄,司马懿
长榻之上,李承乾看着李钰在马周的奏本上签字画押,然后才让人将他带下去。
等到李钰离开武德殿,李承乾的脸色骤然间冷了下来:“诸位爱卿。”
“殿下!”群臣齐齐拱手,神色凛然。
“诬告宰相谋反,大唐立国三十六载,可还从来没有发生过。”李承乾“砰”的一掌,重重的拍在桌案上,然后冷声喝道:“张绚!”
“臣在!”左千牛卫郎将张绚立刻拱手站出。
“这件事情,还是你继续查,任何人敢于阻碍,孤以监国太子授权于你,可直接抓捕,若有反抗……”李承乾眼神眯了起来。
群臣神色越发的凛然。
“孤没有资格授你先斩后奏之权,但是不管你做了什么,在父皇那里,孤为你据理力争。”李承乾咬牙切齿。
“喏!”张绚肃然拱手,然后退回班列。
李承乾抬头看向群臣,然后说道:“这件事情除了张绚,其他任何人都不许私自调查,敢有调查者,直接罢官免职……宋国公,此事你来监察。”
“喏!”萧瑀立刻站出拱手。
“此事,甚至最好私底下也不要议论,如今马上就要年底了,孤不希望去刻意找某位爱卿的错处,然后将你们罢官免职送入大牢。”李承乾重重的敲敲桌案,说道:“年后就又要为辽东大战做准备,所有人都要专心在此事之上,不要分心。”
“喏!”群臣齐齐拱手。
“好了。”李承乾抬头,松了口气,说道:“关于眼下这件事情,午后公文会以六百里加急送往辽东,诸卿谁有什么要说的,直接写奏本,和孤的奏本,大理寺的奏文,一起送到辽东,让父皇处置……整个长安,孤不要再听到任何此事的声音。”
“喏!”
……
武德殿中,百官已经离开。
李承乾坐在长榻上,面色依旧凝重,但眼底却轻松起来。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官员之口更是如此。
不过这件事情,他们在揣摩幕后究竟是在算计房玄龄,试图搅起纷争之外,李承乾在这件事情当中的表现,平息这件事情用的手段,恐怕也会被他们私下里细细的去研究。
如此,或许能够让他们对李承乾更加认可。
一阵平静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李承乾抬头看到了门口的徐安和徐安身后的高士廉。
“不必通报了,舅翁请进!”李承乾摆摆手。
高士廉站在门口躬身,然后才走入殿中,对着李承乾行礼道:“见过殿下!”
“舅翁请坐!”李承乾微微伸手。
高士廉走到一侧跽坐下来,然后才抬头看向李承乾,问道:“殿下,大业坊坊正之死,能查出来吗?”
房玄龄被弹劾的事情,其他人轻易都不能问,但这里面不包括高士廉。
尤其是在他已经猜测到什么的时候。
“不是很难。”李承乾看向高士廉,说道:“杨虎之死,千牛卫禀奏,做的很干净,他们什么证据也没有找到,但是……”
“如何?”高士廉神色严肃起来。
“有人杀了杨虎,也就是说有人到过杨虎的家,那么只需要查昨夜的金吾卫,万年县巡档便可,更甚至那日昨夜就藏在大业坊,今日才离开……不管怎样,都是有办法去查的,怕就怕。”稍微停顿,李承乾摇头说道:“就怕一样也被灭口了。”
杨虎被灭口了,是因为他知道太多。
郑涵被灭口,是因为他关联到了田仁会。
灭口是最容易做的事情。
“所以这件事情想要查清楚,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高士廉直接点破。
“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这件事情,很可能需要父皇回京之后再查。”
高士廉松了口气,然后看着李承乾说道:“太子,眼下长安需要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