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02节

  太极殿中,群臣齐齐持笏拱手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轰然的声音在整个大殿,整个皇宫,整个长安响起。

  这股声音无声的传遍整个天下,昭告天下,昭告四方,大唐的主人,四方诸国的天可汗回朝了。

  李世民坐在御榻上,平静的看向群臣,他的眼神逐渐的冷漠下来。

  这一刻,他是掌握天下一切权力的皇帝。

  ……

  “三件事情。”李世民抬头,神色平静的看着群臣道:“大军东征两年,兵部和吏部要计算军功,赏赐群臣。”

  “臣领旨。”杨师道和崔敦礼齐齐站出拱手。

  “如今英国公依旧在率军北上征战也要考虑在内。”稍微停顿,皇帝继续说道:“大军北征,户部供给粮草,工部供给军械,兵部统筹,不可懈怠。”

  “臣等领旨。”唐俭,李大亮和崔敦礼齐齐拱手。

  “朕去朝两年,朝中诸事捡重要的禀奏,同时传天下诸上州刺史年底归朝述职。”皇帝看向杨师道,说道:“两年了,天下刺史调动不多,吏部将考核结果禀奏上来,适量的进行调整吧。”

  “喏!”杨师道立刻肃然拱手。

  “对了。”稍微停顿,李世民说道:“朕在定州的時候曾经下旨,太子御前听政,如今朕归朝……”

  群臣下意识的抬头。

  “一切照旧。”皇帝神色依旧平静淡然,他看向李承乾说道:“今日到此为止,诸卿归家团聚,太子明日两仪殿御前听政,政事堂有什么事情也在太极殿商议,让太子也听听政事堂究竟在商量些什么事情。”

  “喏!”群臣齐齐拱手。

  “好了,退朝吧!”皇帝直接摆手。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齐齐躬身。

  ……

  李承乾将皇帝送到了甘露门下,才返回东宫。

  皇帝两年没有回皇宫了,后宫的那些嫔妃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当然,现在这个时候,皇帝首要去看的,是宫中的几个皇子和公主。

  李承乾心里想的也是这样。

  离开长安一阵了,他也想自己的儿女了。

  苏淑站在承恩门下,对着李承乾福身道:“见过殿下。”

  李承乾有些诧异的看着苏淑,看了看承恩门后只有几名的侍女,然后有些诧异的看着苏淑问道:“爱妃怎么到这儿了,寒冬腊月的,走,去承恩殿!”

  “殿下离开长安毕竟有些日子了,臣妾自然要来迎接了。”苏淑起身,然后陪同李承乾一起进入承恩殿,同时说道:“不过殿下的一些习惯要改了,不能总是每次出去一趟,就带一个太子良媛回来。”

  李承乾微微一愣,然后低声看向苏淑说道:“崔氏已经将人送过来了?”

  “臣妾已经安置在了宜花殿。”苏淑从一旁的侍女手里接过热茶,递给李承乾,目光有些幽怨的看着他。

  李承乾一时间感到有些好笑,他伸手捏了捏苏淑的下颚,然后才低声说道:“此事怪不得孤的,父皇一声没吭,直接下的圣旨。”

  李承乾接过茶杯,然后侧身看向徐安说道:“传话各宫,孤今日就都不过去了,孤今夜要陪太子妃。”

  “喏!”徐安立刻拱手,然后快步的转身而去。

  李承乾拉着苏淑的手腕,走到了长榻上坐下,喝了一口热茶,然后才对着苏淑说道:“此番东行,虽然一切尽在掌握,但实际上,还是有些风险的。若是单说崔氏的事情,其实也简单,父皇在用孤来拉拢河北世家,同时父皇打算在年后,封象儿为皇太孙,封厥儿为恒山郡王。”

  “恒山郡王?”苏淑先是皱了皱眉头,然后又摇摇头,说道:“殿下还是先说风险的事情吧,殿下去定州面圣,怎么会有风险?”

  “好!”李承乾轻轻笑了。

  ……

  “什么,他有事不来?”李治难以置信的看着姬家福,问道:“本王回到长安,他这个晋王掾竟然拒绝来见本王?”

  “是!”

第322章 李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啊

  晋王府,书房。

  姬家福对着坐在短榻上李治拱手,说道:“臣派人去找李御史,但李御史根本没有见臣的人,只是派人传出话说,他有事不能来见殿下。”

  “有事?”李治紧握着拳头,愤怒过后,他逐渐的平静了下来:“李义府是什么人,本王还是很清楚的,本王回到长安,他只要还是晋王掾,他就会第一时间跑过来问安,所以,他不来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因为……真的有事?”

  “殿下?”姬家福有些诧异的看着李治。

  李治摆摆手,思索着说道:“李义府说过,父皇调他回来,是御史台有事,现在又再说有事,所以很有可能是御史台真的有事?”

  姬家福沉默了下来,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治看了他一眼,轻轻摇头,姬家福做事情可以,和他来分析局面是不行的。

  可偏偏他现在晋王府的长史是李百药,而李百药之前又是太子的人。

  原本李治以为自己装乖巧能够获得李百药的信任,可偏偏李百药并不理会这些。

  只要李治稍微有行差踏错,李百药立刻就会出现规劝,虽然话并没有多难听,但听的多了,也真的是很烦。

  李治现在有些明白太子当年的感觉了。

  毕竟这些事情,太子都是和他们说过了。

  ……

  摇摇头,李治收回思绪,李百药做了他的晋王长史,但偏偏又和他不是一条心。

  之前还有韦挺能够密送消息,韦挺死了之后,李治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好不容易李义府回来了,但偏偏李义府又不能过来。

  “御史台有事,那么自然是弹劾别人。”李治眯着眼睛,思索沉吟道:“父皇回朝,就像父皇所说的那样,不仅是天下刺史需要述职,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上至宰相,下至郎中都要述职。”

  姬家福站在一旁,看着李治思索,连呼吸都轻了下来。

  “既然要述职,那么自然是有人要升官,有人要被罢黜。”李治彻底的想通了,他看向姬家福说道:“李义府这是要弹劾别人了,而且说不好,就是朝中的某位重臣。”

  听到李治这么说,姬家福猛然抬头,惊喜的拱手道:“殿下!”

  “别想!”李治直接摆手,抬头看向姬家福,警告的说道:“这事是父皇安排的,被弹劾的人,还有顶替他的人,父皇那里都已经安排好了,不要想着在这里面做手脚。”

  “好吧。”姬家福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

  “不过也不是没有机会。”李治抬起头,看向前方,沉吟说道:“有人升迁,哪怕自然就会有位置空缺出来,一层层,一个个的往上顶,所以我们还是有机会的,不过是看谁合适。”

  李治低下头,想着自己能够想到的自己人。

  上层……

  突然,李治的脸色微微一变。

  这个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在上层竟然没有直接信任的亲信。

  不,原本他有一个,韦挺。

  韦挺虽然被免去了御史大夫,成了他的晋王长史,后来甚至被罢免了一切官职。

  但是,韦挺的底子还在。

  只要皇帝想起他,随时都能够起复。

  毕竟韦挺当年,因为杨文干的事情,甚至流放到越巂,后来还不是被起复成为吏部郎中,功任吏部侍郎,转任黄门侍郎,再升为御史大夫。

  所以只要韦挺还在,那么他就有机会重新起来,尤其是碰上像现在这样的机会……

  但是,他死了。

  韦挺的死,和李治完全没有关系,甚至李治都不知道他中毒了,但李治清楚,最后韦挺的死,肯定有几分是为了他。

  李治摇摇头,神色有些黯然。

  没有了韦挺,李治现在能够直接接触到的,只有他的晋王长史,宗正寺卿李百药。

  可偏偏李百药是太子的人。

  而且李百药成为宗正寺卿也没有多久,皇帝不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再动他。

  至于其他人,都是间接和他有关的人,比如并州长史窦孝谦,并州司马胡广。

  当然,还有他的岳父,洛州司马赵仲坚。

  但问题是前两者和他关系并不亲近,而赵仲坚受到河北之事的牵连,如今能够不会皇帝责罚已经很不错了。

  李治还有其他关系,但是都是通过其他人关联的人。

  比如清河赵氏其他在朝中的人,还有弘农杨氏的其他亲戚。

  这些人虽然和他有一定的关系,但他们和他的利益绑定没那么深。

  如今的朝中,李治能用的,和他利益绑定很深的人,几乎没有。

  这也导致现在这个时候,他即便是想要做些什么,也没有足够的人手。

  没有足够可以介入的支撑,让李治在眼前这件事上,很难直接出手。

  “算了,这件事情我们不介入了。”李治摇摇头,他手下的亲信都在晋王府。

  眼下想要将他们推出去不容易,而且对李治来讲,现在他手下可以信任的人不多,他也不想将他们推出去。

  他甚至有些担心,如果他将他们放出去,他担心太子会派人将他们弄死。

  ……

  “殿下!”姬家福小心的看着李治,说道:“我们要不要想办法推一推太子的人,比如大理寺正戴至德和张文瓘,比如雍州司马王仁祐……

  成不成无所谓,让他们和其他人斗起来,让太子和其他人斗起来!”

  李治惊讶的看向姬家福,他想不到,姬家福竟然还有这个脑子。

  李治低头沉思,片刻之后,他叹息一声,摇头道:“算了吧,现在父皇虽然未必盯着他们,但一定会派人盯着本王……本王真要乱来,恐怕父皇不会放过本王的。”

  姬家福神色一顿,随即无奈的点头。

  “不过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能做的。”李治看向姬家福,说道:“起码,我们可以将这个消息放出来,让别人去争,我们卖个人情就可以了。”

  “是!”姬家福神色顿时欣喜了起来。

  “不过需要做的小心一些。”李治抬起头,轻声道:“年底了,该准备年礼了,岳丈那里,杨家那边,甚至皇兄,父皇那里都要准备,甚至还有几个公主,皇兄皇弟……”

首节 上一节 302/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