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15节

  今日,李承乾建议皇帝为了天竺的长寿之法,杀入天竺。

  李世民是何等人物,他岂能听不出李承乾话里的意思。

  长生延寿这种法门他们不在意,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杀入天竺的借口。

  而现在,玄奘将这个借口,完整的送到了皇帝的手上。

  “长寿之事,不仅父皇敢兴趣,儿臣也敢兴趣。”李承突然乾有些腼腆的躬身,道:“若是父皇能得长寿,儿臣也能沾点光。”

  李世民一愣,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拍着大腿说道:“法师是妙人,太子一样也是妙人啊!”

  群臣当中,听出李承乾话里意思的,只有房玄龄。

  皇帝能够长寿,太子能够长寿,那么太子自然就不着急即位,自然也就不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皇帝明显听出了李承乾的意思,所以,他放心的大笑起来。

  玄奘依旧平静的跽坐在地上,脸上的神色从一开始就没有多少变化。

  也不知道,李承乾那些隐晦的意思他有没有听懂。

  ……

  片刻之后,李世民收敛了消息,转身看向玄奘问道:“法师,朕之前曾经下旨,让法师编写西行纪,法师一去一回有十七年了吧,你去过的地方真的都能记住吗,比如说离长安多远,都有什么物产,气候怎么样?”

  “贫僧这一年来尽心回忆,大多数都能够忆起来。”玄奘稍微停顿,认真的说道:“但贫僧带回长安的很多佛经,都还没有开始翻译,只怕时间难以分配管理……”

  “不,你先写西行纪,这是我们说好的。”皇帝直接打断了玄奘的话,然后说道:“至于其他的,先不着急,等到西行纪写完,朕派人帮你就是,至于西行纪,朕看就叫大唐西域记。”

  “是!”玄奘认真躬身。

  李世民目光闪烁,他突然开口问道:“法师,朕你看阅历丰富,性情专笃,还俗到我的手下吧。”

  殿中所有人全部惊讶的看向皇帝。

  玄奘一个佛门大僧,皇帝让他还俗。

  不过很快,群臣就明白了皇帝不过是在试探而已。

  玄奘平静的合十道:“陛下,贫僧所求的是佛法,不问政务。一旦还俗,不但与政无功。而且所学的都会腐败。”

  腐败,李承乾惊讶的看着玄奘,腐败两个字还能用在这里吗?

  “好吧。”李世民看着认真的玄奘,说道:“朕会安排宗正寺协调弘福寺协助你全力编写大唐西域记,之后,再来编写经书,看看你所携带的佛门经典中,有没有可以让人成佛的法门。”

  “是!”

第335章 太子的杀性不比朕少

  看着玄奘离开的背影,李世民沉吟许久,最后才看向李承乾说道:“太子,朕记得你说过,派使者出使天竺的时候,你想多派些士卒护送?”

  “是!”李承乾微微躬身,说道:“父皇,儿臣想的,是如今西突厥还算恭顺,没有西突厥挑头,其他西域诸国,也不敢对大唐使者不敬,那么索性趁机展示一下大唐军威,派三千骑兵护送,然后至天竺边境停下,等待使者出使,然后返回。”

  “你想震慑天竺人!”李世民一眼就看透了李承乾心中的想法,随即他摇摇头说道:“三千骑兵太多了,其中消耗的粮草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对于安西都护府而言。”

  “要不,走丝绸之路南线,西吐谷浑,从鄯善到于阗,然后到疏勒,葱岭诸国。”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自从吐蕃吞并羊同,兵力渗透至西吐谷浑,丝绸之路南线商路已经受到了影响。”

  丝绸之路南线从来就不是大唐商旅通行西域的主线。

  按道理讲,如果丝绸之路南线西吐谷浑段被彻底堵死的话,那么西域的商旅将会更多的走北线。

  沿途大唐的收入要多得多。

  然而话虽然如此说,但事情却不是那么算的。

  昆仑山就在西吐谷浑,每年有大量的商旅从西吐谷浑运送玉石,牛羊马匹,还有大量的羌盐进入大唐,那里同样是大唐大量货物的出卖地。

  有的商旅从西吐谷浑入大唐可能会方便一些,你让他走北线,他可能就不来大唐了。

  这一里一外,仔细算起来,大唐实际上还是亏的。

  一旦让吐蕃彻底的控制住了西吐谷浑,对东吐谷浑造成威胁不说,对整个大唐的利益,也是有损的。

  “一千骑兵吧。”李世民看向李承乾,说道:“让席君买检校左千牛卫中郎将,然后跟着走这一趟。”

  “喏!”李承乾神色顿时振奋起来。

  席君买是太子舍人,检校兰州长史,如今又检校左千牛卫中郎将,他对整个西域的影响将会大增。

  这等于李承乾对于西域的影响力都将会大增。

  “鸿胪寺培养的那批人,临走时让他们去见一下玄奘法师,看看法师对他们有没有什么额外的交待。”李世民抬头,说道:“明年,正月十六,便让他们出发吧。”

  “喏!”李承乾肃然拱手。

  皇帝如此安排,起码让这些人过了年,然后在二月赶到吐谷浑,然后趁着春日,抓紧前往西域。

  ……

  御辇轻晃,皇帝坐在上面,朝着甘露门而去。

  侧过身,他看向跟着的长孙无忌,低声说道:“无忌,朕怎么感觉,太子的杀性不比朕少多少。”

  长孙无忌笑了,随即他点头道:“陛下,臣也是这么感觉的,不过这不是坏事,太子要是没有点杀性,怎么能够镇得住军中的那些骄兵悍将。”

  “哈哈哈……”皇帝笑着点点头,说道:“没错,是这个道理。”

  “而且太子是陛下嫡长,陛下文治武功古今难匹,太子继承一些,是再正常不过的。”稍微拍了一下皇帝的马屁,长孙无忌感慨道:“陛下灭东吐谷浑,吐谷浑,高昌,将来还有高句丽,最后能够留给太子的不多,无非就是一个吐蕃,一个天竺,太子现在用心在西边,也是好事。”

  这些年,东宫在长安之外的人手,皇帝若有若无的都送往了西线。

  虽然都有所发展,但是却很少调回长安来。

  不说别人,光说席君买。

  席君买这个太子舍人,如今都要升到左千牛卫中郎将了,可是还没有回过长安。

  皇帝的这些手段,瞒的过其他人,但是瞒不过长孙无忌。

  “天竺好说,还早着呢,关键是吐蕃。”皇帝轻轻一笑,看向长孙无忌,说道:“朕听说吐蕃使者抵达长安之后,若有若无的在寻找羊同王子的踪迹,朕看太子这是在替他的羊同公主出气呢。”

  “是!”长孙无忌笑着点头,其实他对李承乾很了解,那所谓的羊同公主,不过是李承乾将来用来反击吐蕃的棋子罢了,哪有什么感情。

  “西面如今的情况也就那样了。”皇帝在甘露门下抬手,御辇立刻停下:“西突厥安分,西域诸国也算听话,吐蕃虽然有所异心,但是不敢大动的,东西吐谷浑让席君买去经营,党项诸地,明年年中调王仁祐去任松州刺史吧。”

  “是!”长孙无忌神色一变,然后肃然躬身。

  雍州司马王仁祐,太子良媛王幽兰的父亲。

  皇帝微微抬手,长孙无忌认真拱手,然后目送皇帝进入后宫,他这才朝家中而去。

  ……

  等到长孙无忌回到家中,这才知道,太子派人送了大量礼物给长乐公主。

  长孙无忌眼睛稍微一转,就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忍不住的笑骂一句:“臭小子。”

  长乐公主是皇帝的嫡长女,和太子关系极佳。

  当年魏王李泰被废,长乐公主心情有一阵郁闷,还是太子让太子妃将公主接进宫中,调理了一阵才回府的。

  长乐公主虽然公主,但是在出嫁之后,并没有住进自己的公主府,而是和驸马长孙冲一起,依旧住在长孙无忌的赵国公府。

  每日孝敬公婆,毫不怠慢。

  可以说是世间良媳典范。

  李承乾让人送礼品给长孙无忌,实际上是明了了如今朝野的局势。

  皇帝在有心刻意的让东宫和赵国公府对立起来。

  这里面最直接的两个人,就是李义府和褚遂良。

  刘洎那件事情,褚遂良虽然没有受到牵连,但是他出首刘洎的事情是所有人都看到的。

  最后导致宇文节和刘洎的死!

  朝臣虽然不会多说什么,但是在有意无意之间都会和褚遂良远离,而弹劾之事中,牵扯出褚遂良的,是李义府。

  是的,那日在朝堂上,李义府真正应该弹劾的,是刘洎和宇文节,他的弹劾名单上不应该有褚遂良。

  但是他有了。

  虽然皇帝和太子都轻而易举的忽略了这一点,但是满朝群臣,却将这件事情记了下来。

  李义府眼看着和太子关系更好,同时又和褚遂良不善,这就导致了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之间有了隔阂。

  只要有了隔阂,再想要没有芥蒂的一起做事情,就是极难的事情了。

  这就是皇帝要的。

  实际上不管是长孙无忌,还是李承乾,哪怕是李义府和褚遂良,都明白皇帝的心思。

  但明白归明白,皇帝的心思如此,哪怕他们对彼此没有什么恶感,也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去走。

  这就是皇帝的权威。

  日积月累之下,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如皇帝所愿。

  李承乾今日送厚礼给长乐公主,就是在变相的告诉长孙无忌,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

  他依旧是他的亲舅舅。

  他也依旧是他的亲外甥。

  太子一句话没说,但是却将意思表达的清清楚楚。

  “可惜刘洎死了。”长孙无忌轻叹一声,然后迈步朝着书房走去。

  ……

  甘露殿中,李世民刚刚进入殿中,就看到徐慧有些脸色晕红的坐在内殿小榻上,面前的侍女在收拾桌案上酒壶和酒樽。

  皇帝看了一眼,然后好奇的问道:“有人来过了?”

  “是!”徐慧有些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对着皇帝福身行礼,抬头又有些可爱,又有些妩媚的说道:“回陛下,是媚娘来过了,今日见了家人,她心中欢喜,和妾身喝了几杯之后,刚回去不久。”

  “是媚娘那个小丫头啊!”李世民笑笑,然后走进殿来,看向一旁的侍女说道:“去端些醒酒汤过来。”

  “是!”侍女立刻躬身,然后端着酒壶和酒樽退下。

  片刻之后,喝过一碗醒酒汤,清醒了许多之后,徐慧猛然一惊,然后赶紧对着皇帝福身道:“陛下,臣妾刚才失礼了。”

  “无妨!”皇帝坐在床榻上,笑着摆摆手,然后看向侧面道:“你们都下去吧。”

  殿中的内侍和宫女,全部都躬身退下。

首节 上一节 315/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