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18节
两仪殿,皇帝夜宴。
诸王,诸公主,驸马,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杨师道等人都坐在大殿两侧。
皇帝坐在御榻上,笑呵呵的看着坐在平陛之上的李承乾,李治,还有晉陽公主,新城公主。
李治的身侧坐着晋王妃赵氏。
李承乾的身侧坐着太子妃苏淑,还有李象,李厥,李隅和永康郡主。
皇帝的身边坐着贤妃徐慧。
徐慧的眼中是遮掩不住的欣喜,这么多年以来,她还是第一次陪同皇帝出现在新年夜宴上。
李世民眼角余光轻轻的瞥了徐慧,然后再度看向李承乾,说道:“茶?”
“是炒茶!”李承乾将五福茶盒递给张阿难,然后对着皇帝拱手道:“如今天下所用茶叶,多以蒸青为主,然后捣碎晒干成团,而炒茶,是以炒青为主,直接将茶叶炒干,而不制成团,饮用时,也不像之前的煮,而是用泡茶法。”
“泡茶法!”李承乾点点头,然后看向侧畔道:“端上来!”
“喏!”徐安从侧殿走入,然后手捧托盘,上面放着一直黑色茶壶,旁边放三只茶碗,和一碟茶叶。
走上丹陛,徐安来到了李承乾的身侧,躬身站立。
李承乾起身,拿起竹夹,加了三片茶叶放入茶碗中。
依次如三。
最后拿起茶壶,将里面滚烫的开水倒入三只茶碗之中。
李承乾稍微退开,徐安上前两步,将托盘递给张阿难。
张阿难接过之后,然后转身将托盘放在了皇帝面前的桌案上。
李世民轻轻俯身,清凉的茶汤上,一股茶香已经萦萦而起,直入口鼻之上。
皇帝立刻就感到一阵身体清新,下意识的说道:“好东西啊!”
第338章 孤只是找点事情让父皇去操心罢了
看着皇帝将一杯茶饮尽,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
他紧跟着拱手道:“父皇!此茶可以一饮,二饮,乃至于多饮,儿臣品味之后,做小诗一首: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李世民缓缓点头,一边示意张阿难将茶碗递给李承乾和李治各一杯,然后才抬头看向李承乾,说道:“这茶是不错,但是承乾你向来不做无用功,说说吧,你想做什么!”
李承乾微微得意,然后拱手道:“父皇,儿臣给诸王王叔,王弟,还有诸位驸马公主都准备了一份……”
“送上来吧。”皇帝看向殿外。
紧跟着,数十名侍女已经端着茶壶,茶碗,还有茶叶进入殿中。
最后,殿中每个人面前都摆放了一只茶碗,碗中满是清茶。
细细品味过来,一瞬间,神色各异。
有的对味道满足,有的则嫌弃寡淡,有的则是一脸无所谓的表情,不过很快所有人都点头笑着说道:“不错,不错。”
李承乾略微有些无奈的笑笑。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喝茶的。
尤其是泡茶。
煮茶能够让里面添加许多的东西,丰富个人口味,甚至有药用和食用的价值。
不着急,慢慢来。
文人墨客,沙门羽士才是这种泡茶最重要的受众。
李承乾转身对着皇帝拱手:“父皇,儿臣在想,如今大唐每年都有大量茶叶出卖到吐蕃,突厥和吐谷浑等地,但每年的茶叶都供不应求,若是提升大唐士大夫阶层的饮茶方式,不仅能让这种制茶之法升值,同时又能让更多的茶叶出卖外族……”
“少府监负责此事。”李世民点点头,看着李承乾说道:“但你想过没有,此法不可太过推广,否则新茶茶价上不去,连累的旧茶叶价格暴跌。”
“是!”李承乾拱手,说道:“儿臣想过。”
说着,李承乾从袖子里面取出一本奏本,递给皇帝说道:“儿臣想,此事宫里来弄,然后赐予宗室王族和重臣,少量赐予僧道……这茶,儿臣虽然不敢保证所有人都奉为上品,但总会有一些人特别喜欢的,剩下的,就是慢慢铺开的事情了。”
稍微停顿,李承乾认真拱手道:“而且,也不是所有茶都适合炒茶煮茶的,只有某些少数茶品可以如此……”
“这样仅能保证茶价不跌。”皇帝点点头.
“是!”李承乾拱手,然后继续说道:“另外,在茶叶丰年的时候,茶价低的时候,可以将一部分茶叶存起来;到了茶叶枯年,茶价高的时候,将储存起来的茶叶卖出去,保证有足够的收入。”
“太子真的是打算做朕的户部尚书啊!”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小心的样子,笑着点点头,说道:“让少府监先试行吧。”
少府监,负责征课山海池泽之税和收藏地方贡献,负责宫廷所有衣食起居、游猎玩好等事的供给。
“是!”李承乾拱手,然后坐了回去,稍微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他不知道历史上茶叶的推广究竟经历了那些磨难,但这东西最后成了。
而今日,他之所以将炒茶当做年礼送给皇帝,就是因为一旦他带起这股风潮,他就可以通过分配炒茶利益,来拉拢大量的人心。
而首先拉拢的,是殿中的这些人。
李治坐在李承乾的对面,脸色微微有些难看,他精心准备的年礼,还是被太子给比下去了。
他不明白,太子为什么每年都能够拿出好东西来敬献皇帝,夺得皇帝的欢心。
李治牙都快咬碎了。
……
新夜清冷。
转眼已经是贞观二十年子时三刻。
徐慧扶着有些喝的晕晕乎乎的皇帝回到了甘露殿,她侧过身,平静的说道:“将醒酒汤放下,都下去吧。”
“喏!”殿中的侍女和内侍仿佛都适应了皇帝和徐慧每一夜的独处时光。
伺候皇帝喝完醒酒汤,看皇帝清醒了一些,徐慧这才帮助皇帝将衣服褪下,清洗背上的脓疮,最后才换上了新药和新的衣裳。
徐慧所有的动作都很轻柔,也很熟练。
“今夜太子献上了新茶制法,爱妃如何看?”皇帝依旧还是老习惯,躺在徐慧的怀里,随意的发问。
徐慧稍微犹豫,低声说道:“新茶制法,今日听太子所言,似乎是能够给朝中带来相当的赋税,这应该是一件好事。”
“什么朝中,是少府。”李世民微微摇头,说道:“太子如果不是私下行事的话,那么这件事情首先得益的人是朕。”
“那么妾身恭喜陛下了。”徐慧浅浅笑着躬身。
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这些年,东宫总是能够拿出不少对朕,对朝中有用的东西来,朕都有些离不开他了。”
徐慧轻轻帮李世民按捏肩膀,然后低声说道:“臣看太子今日谨慎的模样,怕是此事,他也没有多少信心。”
“不,此事会成的,就算是其他人不想让他成,朕也一定会让他成的。”皇帝很坚定的摇头。
今日李承乾说了茶叶改良很多的好处,但是有一点是李承乾没有看到的。
那就是随着大唐的日益威服四方,会从大唐买入茶叶的国家会越来越多,大唐的茶叶会越来越不够买。
这种情况下,要么提供更多的茶叶,要么就是提升每一片茶叶的售价。
李承乾的炒茶,恰好完美了提供了解决方法。
听到皇帝的解释,徐慧赞许的点头道:“太子也是陛下臣子,为陛下效力天经地义,如今有成,恰好是陛下教导有方。”
“哈哈哈!”皇帝点点头,然后侧身看向一侧的帷帐之后,平静淡漠的说道:“去查查,太子有没有将制茶之法,私下送给诸王公贵族。”
“喏!”帷帐之后,一条身影晃动,下一刻,又彻底安静了下来。
徐慧一时间紧紧的咬着嘴唇,脸色都有些发白。
……
东宫宜春殿,烛火已经熄灭。
李承乾躺在床榻上,身侧是苏淑和几个儿女。
其他的嫔妃都已经早些歇息了。
几个孩子回到东宫之后,也都困倦的睡了。
苏淑靠在李承乾的怀里,低声问道:“那茶叶,是阿耶从江南找的吗?”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前隋时期就有人做炒茶,不过是私人饮用,杨务廉提醒了孤一句,孤就写信让岳丈帮忙去找……不过此事孤已经告诉岳丈,要保密,其人其法都不得声张,先让宫中推行开再说。”
苏淑仰起头,看着李承乾问道:“殿下心里是怎么想的,仅仅是为了朝中带来赋税吗?”
李承乾笑笑,然后摇头道:“不是,孤只是找点事情让父皇去操心罢了,免得父皇又在朝中玩什么权力制衡的把戏。”
李承乾心中是有算计,但是眼下来讲,在一切利益没有展开之前,先让皇帝得益再说。
“殿下就不怕陛下将弘文馆《考工志》的那些人调走吗?”苏淑很随意的问道:“殿下每年都能拿出一些东西来让陛下刮目相看,陛下早晚会对弘文馆《考工志》那边的人手动心的。”
《考工志》,从贞观十五年到现在,几乎和《括地志》同时开始,但是《括地志》都已经编写完很多年了,甚至就是苏勖都成了李承乾的岳丈,但是《考工志》还没有编写完成。
“随便吧。”李承乾轻轻的抱住苏淑,说道:“《考工志》真正有用的人是孤,其他人随便父皇抽调。”
黑暗中,李承乾的眼神明亮的惊人。
那里,就是他为自己设置的一条警戒线。
皇帝抽人他不在意,但是皇帝一旦要《考工志》强行编完,李承乾就要小心了。
自然,皇帝轻易是不会这样的,李承乾担心的武媚娘会在皇帝耳边说些什么。
徐慧,今夜第一次出现在两仪殿的徐慧。
李承乾心中一阵叹息,当武媚娘和李治开始有所联系的时候,徐慧这个现在靠的皇帝很近的人,很快就被皇帝踢开。
徐慧对皇帝的作用,李承乾看的很清楚,不过就是一个保守秘密的敷药人而已。
她如果不离开皇帝身边,武媚娘又怎么能够登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