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23节

  李承乾又看向郑霜儿说道:“爱妃,今日就让薇儿也在宜秋殿歇息吧。”

  “是!”郑霜儿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看向了郑楚。

  平日里,李承乾来到宜秋殿,都是郑楚陪同侍寝的,但今日魏薇在这里,自然就没她什么事了。

  郑楚浅浅的笑笑,神色有些黯然,但也坦然。

  她知道自己的身份。

  抬起头,郑楚平静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这个时候,恰好抬头看向了郑楚,嘴角带起一丝别有深意的笑意。

  莫名的,郑楚的脸上不由得就是一红。

第342章 魏征:将来等到太子即位

  正月初二,阳光温煦。

  郑国公府后堂,厚厚的布帘挡在门前,将外面的冷风挡下,将温热全部留在房中。

  魏薇看了一眼旁边的火炉,然后又看向在另外一旁和李善玩闹的父亲,脸上不由得升起来一丝喜悦。

  夫君怜惜,儿子可爱,父母双全。

  人生圆满无过如此。

  说实话,魏征当初病倒的时候,真的是将魏薇给吓坏了。

  而且即便是如今,魏征也只能够待在府中,偶尔读书写字,做不了什么太有气力的事情,见不得太多外人。

  就是一条命,也是在用人参给不停的吊着。

  万一有一日……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魏薇赶紧吓的收起来心思,真要因为她的胡思乱想而发生什么,她就真的百死难赎了。

  “吱呀”一声,房门被小心的打开,魏叔玉迈入房中,对着魏征急切的拱手道:“阿耶,陛下一会要来府中探望阿耶!”

  魏征微微一愣,抬头看向魏叔玉,皱眉问道:“陛下今日不是去祭祀南北了吗?”

  “是!”魏叔玉点头,然后说道:“陛下今日是去了南北郊祭祀天地,同时将册封皇太孙的事情,也祭告了天地……对了,陛下还说,皇太孙的册封仪式在三月十七日。”

  魏征轻轻颔首,说道:“三月十五日,是文德皇后的生辰,所以陛下应该会在祭告文德皇后之后,再行册封之事……那个时候,今年的科举差不多也结束了,朝中也不会因为此事而有所耽搁。”

  “是!”魏叔玉躬身,然后看向魏征说道:“阿耶,要不要准备一下。”

  “准备什么?”魏征下意识的问道。

  “去迎接陛下!”魏叔玉有些不明所以的抬头。

  “你们去准备啊,我就不准备了。”魏征摇头,很不在乎的说道:“太子说过,老夫这个身子,最怕忽冷忽热,就这样挺好,陛下来了,你们直接引到这里就是。”

  魏叔玉嘴角微微抽搐,然后看向了妹妹。

  魏薇点头说道:“阿兄,薇儿和你一起去吧,阿耶的身体如何,陛下是知情的。

  况且阿耶和陛下这么多年君臣之情,这点会体谅的,大不了薇儿和阿兄多跟陛下请罪就是了。”

  魏叔玉还在诧异。

  魏征已经笑了,看着魏叔玉说道:“看看你妹妹……薇儿,东宫如今……”

  “很好。”魏薇笑着点头,说道:“女儿每日都能见到殿下,殿下忙的时候,可能只有一面,而且殿下每隔七日都会在宜冬殿过夜,女儿已经很满足了,尤其如今还有了五郎。”

  魏征神色有些感慨的点头,说道:“苦了你了。”

  “女儿不苦,殿下待女儿很好,他已经尽力的待东宫每个人都好了。”魏薇摇头,然后说道:“只是如今殿下御前听政,忙起来只有夜间才能够见上一面。”

  李承乾已经竭力在雨露均沾了,但是他自己忙起来,就连自己都不好说。

  魏征微微闭眼,然后感慨一声,说道:“太子有的时候,也不能太忙了。”

  ……

  “好几个魏征,朕来你这里,你都不来迎接了。”皇帝笑骂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魏征这个时候已经站在了门口,皇帝的声音让他莫名的有些安心。

  看到皇帝掀开门帘进入,魏征这才认真的拱手道:“臣,太子太师魏征,见过陛下!”

  李世民放下门帘,看着头发已经彻底白了的魏征,动作微微一顿,然后鼻子莫名的发酸道:“魏卿,你如今还好吧?”

  “臣还好。”魏征躬身,认真说道:“秦侍医说了,只要不大动,不要忽冷忽热,不断药,臣的身子就能够继续支撑下去……还要多谢陛下,这两年从辽东送回大量人参,不然,臣这条命,怕是熬不住了。”

  “你无恙,朕便是将天下的人参全部用尽又如何!”李世民微微摇头,然后拉着魏征的手,到主榻上坐下。

  李承乾,魏薇,魏叔玉,长孙无忌,房玄龄,还有李治,李象都跟着一起进来。

  李承乾一只手拉着李象,魏薇抱着李善,站在左侧。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还有李治站在右侧。

  皇帝对着李象招招手,李承乾这才放手。

  李世民拉着李象的手,然后看向魏征说道:“魏卿,朕昨日立太子的长子为皇太孙,你以为如何?”

  “臣以为很好。”魏征很直接的点头,然后说道:“将来等到太子即位,皇太孙顺势可以被立为太子,这样天下传承定论,很多事情,也就不会有什么人多说什么了。”

  皇帝不由得一愣,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长孙无忌站在侧畔,看向魏征,心里不由得一阵感慨:这些话,也就魏征这个老家伙敢说了。

  李世民这一辈子,什么都好,他唯一过不去的就是玄武门之事。

  但是,如果他的嫡长子顺利即位,他的嫡长孙也顺利即位,嫡长制度传承下去,那么世人就不会说他在玄武门有什么不对了。

  魏征是当年李建成的太子洗马,他如今这么说,皇帝心中更是满意。

  “如此便好。”皇帝收敛笑容,然后看向李治,说道:“魏卿,三月皇太孙典仪之后,晋王就要赴任荆州了,你有什么要教诲他的吗?”

  “陛下都如此说了,那么臣便斗胆说说。”魏征稍微沉吟,然后看向李治说道:“殿下,荆州总体而言,分为四处,南阳,荆襄,江夏和夷陵。”

  李治微微点头,魏征一句话,就说尽了荆州的地形。

  “天下之事,无非户粮,荆州亦是如此。”魏征感慨一声,说道:“南阳,荆襄和江夏无需多虑,萧规曹随便是,关键在于夷陵,夷陵沟通巴蜀,但有河道险峻,殿下若是能够在夷陵做些出来,于国于民都有大利。”

  皇帝点点头,看向李治说道:“稚奴,魏相说的是至理名言,你要认真记住。”

  “喏!”李治认真的拱手。

  “若说有什么需要戒备,应该就是荆襄的那些世家了。”魏征面色凝重的看向皇帝,说道:“南北朝以来荆襄少有战事,便是有战也很快结束,这便导致荆襄的那些世家,在地方耕耘极深,人口田赋他们隐藏不少,殿下需要小心。”

  “多谢魏相,稚奴明白。”李治认真的躬身,将魏征的话,彻底的记在了心里。

  “好了,便到此吧。”皇帝突然笑了,看向房内众人说道:“你们都先下去吧,朕和魏卿说点贴己话。”

  “喏!”众人齐齐拱手,但都眼中带着诧异,皇帝来见魏征,难道还有什么秘密不成。

  这些年,魏征基本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有什么需要保密的?

  ……

  看着众人离开,皇帝这才感慨一声,说道:“这几年,太子越发的沉稳,还要多谢爱卿教诲。”

  魏征平静的摇头,说道:“臣对太子不过是略微点拨而已,太子能够醒悟,多是对天下了解日深,明白轻重,才逐渐沉稳下来。”

  李世民点点头,只有知道天下是个什么样子,才能够明白治理天下有多难,面对的敌人有多少,才会更加的小心。

  李承乾这些年多用心在地方治理,而少用兵之事上,根本就是如此。

  “对了,有两件事情,要询问爱卿的意见。”皇帝的神色郑重了下来,然后说道:“首先是申国公请致仕事,爱卿怎么看?”

  “高士廉?”魏征恍然,然后说道:“陛下,老臣们年纪都大了,该让致仕便让致仕,若不得还能够多陪陛下几年。”

  稍微停顿,魏征苦笑一声,说道:“臣这些年,多少倒是有些明白李靖了,臣都是如此,他一个沙场武将,身上不知道多少积年老伤,要不是这几年一直在修养,若是一阵征战,他那条命早就没了。”

  “的确如此。”李世民点点头,这一点他自己深有体会,尤其是如今。

  “但是这样一来,尚书右仆射就空缺了。”李世民看着魏征,面色凝重的说道:“另外,便是萧瑀,他也在同时请命致仕。”

  “李勣不是已经上来了吗?”魏征看了李世民一眼,疑惑的说道:“让他做尚书右仆射或者侍中,以他的军功是足够……陛下是担心人心不服?”

  “嗯!”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朕原本是打算让他以特进,参知政事,先做两年副相,再为正相。”

  三省当中,只有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和侍中为正相,其他三省侍郎都是参知政事,是副相。

  “陛下,都已经特进了,那便效仿臣当年,让李勣以特进,参知政事,管门下省事,至于尚书右仆射,陛下要么调杨师道为尚书右仆射,要么调其他一些在外面的老臣回来,比如杜正伦……”说着,魏征的眉头突然皱了起来。

  杜正伦是曾经的中书侍郎,太子左庶子,如今是交州都督,如今调他起来,也不是不妥当。

  但是这样一来,东宫在政事堂的发言权就过大了。

  “陛下,干脆让赵国公来领中书省吧,将杨师道调任尚书右仆射,李勣以特进领门下省事,如此,便能够平衡了。”魏征抬头看向皇帝。

  李世民缓缓点头,说道:“爱卿说的没错,无忌不方便在门下省,但是可以兼领中书省。”

  门下省尚书左右仆射都是从二品。

  但是如今房玄龄是尚书左仆射,而长孙无忌居于其下多有不妥,但是,他领正三品的中书令,独领中书省,却是合适的。

  “这样陛下便可以放心让太子领政了。”魏征轻轻一句话,皇帝的脸色突然平静下来。

  他淡淡的抬头,说道:“最后一个问题,李勣升任侍中,领门下省事,那么兵部尚书谁来做呢?”

第343章 爱妃,你今年十五了吧?

  “吱呀”一声,皇帝平静的从房中走出,魏征的声音从房中随即传出:“恭送陛下!”

  皇帝淡淡的点头,然后看向李承乾道:“太子,你留下陪郑国公,象儿跟朕回宫。”

  李承乾平静的躬身道:“喏!”

  低头,李承乾看向李象,神色温和的说道:“大郎,跟皇爷爷回宫,记得听话一些。”

  “是!”李象认真的点头。

  李世民看着这一幕,满意的笑笑,然后拉着李象的手,说道:“走吧,乖孙,和皇爷爷一起回宫喽!”

  李象跟着皇帝一起朝外院走去,到了后院门口,他忍不住的回头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神色鼓励的点头。

  李象这才彻底的放松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323/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