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24节

  等到皇帝彻底消失眼前,李承乾才低声感慨一声,然后重新掀开门帘进入了房中。

  魏征看了魏薇一眼,然后才又看向李承乾:“皇太孙那边……”

  “象儿是长子,足够懂事,无妨的。”李承乾轻叹一声,然后摇摇头,说道:“以父皇之力,让象儿乖乖听话,没问题的。”

  “这样便好。”魏征点头,然后看向李承乾问道:“殿下,宋国公和申国公要致仕的事情,殿下知道吗?”

  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缓缓点头:“舅翁要致仕的事情孤有所听闻,但是宋国公致仕,看样子,应该是河北的事情。”

  “大唐以关中而制天下,大唐以天下供养关中。”魏征看着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此事,臣能够看透,宋国公也能看透,但是他的性子历来刚直。

  正常而言,便是知晓如今陛下要牺牲江南派系的力量,来为关中士人铺路,他也不会轻易退让的,但是如今,他突然退了。”

  李承乾一脸茫然的看着魏征。

  魏征摇摇头,说道:“萧瑀能够如此做,便是因为他已经为日后江南派系的力量找好了依托!”

  “孤!”李承乾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陛下今日突然来臣这里,就是想要问问是不是臣给宋国公出了主意。”魏征笑笑,点头道:“臣说了,是臣。”

  魏征和皇帝的对谈虽然隐晦,但皇帝此来,就是来试探是不是魏征给萧瑀出的主意。

  整个朝堂上,能够劝服萧瑀的人不少。

  魏征是少有的人之一。

  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鱼死网破。

  现在父皇出手,手段还算柔和,若是换成了别人,就不好说了。”

  魏征点点头,这个别人,不是他人,就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才是整个关中派系的首脑。

  当然,他是代表皇帝在执掌关中派系。

  是皇帝允许他执政关中派系。

  “岑相病逝的太不是时候了。”李承乾不由得轻叹一声。

  岑文本的死,才是开启这个潘多拉魔盒的关键,之后的一系列事件,所有人都是在顺水推舟。

  魏征点头道:“是啊,河北派系,颍川派系,所有人都在竭力保证自己不出错,但是刘洎……”

  “晋王此番调任荆州。”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魏征:“孤有些看不明白?”

  魏征笑了,说道:“殿下是明白人。”

  李承乾有些恍然的明白了过来。

  他一直觉得,皇帝将李治调到荆州,有些怪!

  不是说不对,李治身为李承乾的弟弟,皇帝的嫡子,由并州牧转任荆州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且皇帝还立了李象为皇太孙,加上之前刘洎和宇文节的事情,屡次对李治进行敲打,已经足够让李治安分下来了。

  然而,李治安分了吗?

  没有。

  李治永远也不会安分的。

  只要皇帝还活着。

  只要李治还有机会冲击皇位,那他就永远也不会死心。

  李承乾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不信皇帝不明白。

  至于说用李治来平衡李承乾,他承认皇帝的确有这方面的考量,但是李治在河北动手过一次之后,难道皇帝就真的不担心他再动手第二次。

  上一次,他所针对的目标是李承乾,那么下一次呢?

  这些事情,皇帝自己应该是最懂的吗?

  玄武门的时候,皇帝自己针对的是李建成,所谓图谋自保。

  但之后,他自己做了太子没有多久,他就已经挤掉了高祖皇帝,自己坐上了皇位。

  更别提他在做太子期间,高祖皇帝本身和傀儡也没有多少区别。

  所以,将李治安排到了荆州,皇帝有别的考量。

  不是在针对李承乾,那么就是在针对李治了。

  可怜的李治。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看向魏征:“稚奴是聪明人,荆州的局面虽然不容易,但是他应该也能运转如意,而且司农寺今年的农耕革新会推进到荆州,孤正好派人去看一看,有什么能够帮助的,也能帮一帮他。”

  “如此便可以了。”魏征笑着点头。

  李承乾转身对着魏薇招招手,魏薇将李善抱在了怀里。

  李承乾说道:“五郎现在还小,等过上几年,然后找个好地方,给五郎封个郡王。”

  “好!”魏征满意的点头,他的眼角余光轻轻掠过右侧的帷帐之后。

  帷帐有微不可查的一丝晃动。

  ……

  承天门下,御乘停车。

  长孙无忌率先从车上下来,皇帝抱着李象跟着走下。

  站在地上,皇帝侧身看向长孙无忌,说道:“无忌,荆州的事情安排的怎样了?”

  “一切都在按预计进行。”长孙无忌轻轻躬身。

  “在淮南和江南也稍微布置开吧,免得让别人看出什么来。”皇帝低声嘱咐一句。

  “喏!”长孙无忌再度拱手。

  “回去歇息吧。”皇帝抱着李象,然后朝着承天门中走去,同时说道:“大郎,皇爷爷带你去玩,好不好?”

  “好!”李象的脸上满是欣喜。

  长孙无忌看着皇帝抱着李象越走越远,不由得轻叹一声。

  役马的事情,按照皇帝的规划,依靠驿站开始在西北和荆州布置。

  在西北负责的是太子,而在荆州负责布置的是长孙无忌。

  李治这个新任的荆州牧,完全是一点也不知情。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当北征漠北的大军回归之后,府兵轮替,就会有大量的府兵返回到地方。

  府兵有马不奇怪,也没什么,但是一个府兵有两三匹马,就麻烦了。

  它会极大的冲击地方世家和豪族,对于地方的统治。

  他们必然是要做什么应对的。

  而这一切到最后,必然会以冲突来解决。

  丘行恭。

  洛州都督丘行恭。

  长孙无忌轻叹一声:稚奴啊,你可要真的小心了。

  ……

  夜色迷离,华灯璀璨。

  直到宫门落锁,苏淑才彻底死了心,转头看向李承乾:“父皇是真的不打算让象儿回到东宫了吗?”

  李承乾放下手里的《春秋》,苦笑着看向苏淑说道:“你在担心什么,父皇日后每日上朝,估计都会带上象儿,孤也是每日都能看到象儿,爱妃你若是有什么事,也可以请旨让象儿回来的。”

  苏淑走到了李承乾的身侧的长榻上坐下,看着他,神色有些哀伤的说道:“象儿回来也不过是一时,待上一会就会得又去宫里了,伴君如伴虎,谁知道象儿什么时候就会说错什么话,惹怒了父皇,到时候……”

  “童言无忌,父皇不会在意的。”李承乾侧身看向苏淑,好笑的说道:“若是当年,青雀有这样的机会,他怕是恨不得欣儿日日夜夜都在父皇身边,而稚奴也就是没有孩子,不然,他也是一样想法。”

  苏淑没好气的白了李承乾一眼,说道:“那些都是你们这些男人想的,我们这些女子,妾身,婉儿,还有晋王妃,哪个不是战战兢兢的。”

  “好了,没事的。”李承乾抱住苏淑,轻声说道:“人是父皇叫过去的,父皇自然会包容些的,而且,象儿只是个不通世事的孩子,他就算说错话,又能错到哪里去,便是……”

  李承乾稍微停顿,然后微微抬头,说道:“象儿便是惹怒了父皇又怎样,最多不过是免了他的皇太孙,怎么,难不成还能够废了孤的太子之位……爱妃,如今和当年不一样了,孤还是个温顺的儿子,稚奴可不一定。”

  苏淑抬起头,看向李承乾,她听出了一些不一样的问道。

  “好了,没事的。”李承乾用力的抱住苏淑,然后低声的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苏淑惊讶的看向李承乾,神色随即彻底的放松下来。

  ……

  宜月殿。

  王幽兰一个人坐在桌案前,一边看着绘本,一边吃着红豆糕。

  熟悉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王幽兰有些惊讶的抬头。

  看到李承乾从殿外走入,她立刻放下东西起身,随即对着李承乾福身道:“见过殿下。”

  “爱妃在忙什么?”李承乾走过去拉着王幽兰的柔荑,抱着她坐了下下。

  “看民间的神异绘本。”王幽兰将桌案上的绘本递给李承乾,有些诧异的说道:“妾身就是打发点时间,殿下今日怎么过来了,今日不是应该在太子妃姐姐那里吗?”

  “象儿被父皇留在了后宫,所以,她今夜去照看厥儿和隅儿,孤今夜正好过来看你。”李承乾看了一眼绘本,就将绘本放下,抬起头看向王幽兰,轻声说道:“爱妃,你今年十五了吧?”

  “是!”王幽兰微微一愣,随即一丝红晕从脖子下方升起,然后蔓延到了整个脸颊,乃至于耳后。

  李承乾松开王幽兰,让有些腿软的她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看着这个平日里大胆,但是到了如今,却十分羞涩的女子,李承乾握住她的手,然后放到了她的身前,用她的手指一点点的解开她的衣襟。

  随着襦裙一件件的落地,李承乾的眼前只剩下一件粉红色鸳鸯交颈的亵衣。

  李承乾的手指放到了王幽兰的后背上,同时将她搂进怀里,然后低声问道:“孤昨日让你跟你阿耶说的话,说了吗?”

  “说了?”王幽兰靠在李承乾的耳边,轻声呓语的说道:“阿耶说了,张长史到任,虽然严苛一些,但对他还是尊重的,至于行事,于相任雍州长史时,诸事要求还要严苛,所以张长史到任,他虽然依旧需要小心,但也不需要太小心。”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你阿耶如今已经是雍州司马,下一步要么调任六部九寺做副职,要么就是调往地方任刺史,这中间不会有太多阻碍,但这意味着眼红他的人会很多,难免会有人打算踩着他的肩膀上位。”

  “阿耶说了,该清理掉的,他都会清理掉的,至于剩下的,留下一些破绽便留下一些破绽吧。”王幽兰抬起头,看向李承乾,说道:“一来,我们太原王氏也不是那么好惹的,二来也能帮殿下看清楚一些人心。”

  李承乾轻轻点头,感慨的说道:“岳丈比孤想的,还要更加老练。”

首节 上一节 324/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