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28节
皇帝说将天下交给他,他如果真的当成是一回事,倒霉的一定会是他。
皇帝不会废了他,但是他精心调教好的东宫心腹,一定会被调任四方。
东宫,想要营造出些势力来,很不容易。
韦待价从一侧牵马过来,李承乾翻身上马,然后朝着远处疾奔而去。
来济,长孙祥,窦德玄,李义府,岑长倩和张大安等人紧紧相随。
秦怀道和韦待价左右率两队千牛卫紧紧相随。
到了远处,八百骑兵汇合而来。
太子左卫率郎将刘仁实和太子右卫率郎将薛万备,率领东宫六率骑兵,紧紧护送。
皇帝坐在御乘之内,透过晃动的车帘,看着数百骑兵护送着李承乾远去,神色虽然平静,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复杂。
有欣慰。
有戒备。
也有安心。
……
夜色轻笼,春雨稀落。
长安城西,金光门外。
十几匹高头大马停在了远处城墙士卒的视线尽头。
十几名骑士戴着斗笠,侧挂长刀,安静默然。
一匹快马从南面而来,马上骑士快速的来到了为首之人的身侧,低身拱手道:“少君,查清楚了,羊同王子冈仁波齐就藏在紧挨西市的光德坊东南角落,因为来往的多是西域来的商人,所以他们很不起眼,不好查。”
“这也是说,我们要杀进去也不是很难。”噶尔·钦陵的声音从为首之人的斗笠下传出。
他一句话,在场众人齐齐躬身。
噶尔·钦陵随即轻轻摇头,说道:“大唐的机会不是那么好趁的,今日真的那些人死了,那么大唐立刻就会将所有的怀疑都放在吐蕃的身上,不管抓不抓得住证据,他们都会以最大的警惕来针对吐蕃,不值得的。”
“是!”从城中出来那人,再度拱手道:“少君,据查,大唐嫁了一名宗室女给冈仁波齐,而冈仁波齐这段时间也一直都在宅子里待着,没有出过来,所以,属下怀疑……”
“你怀疑里面的根本不是他们。”噶尔·钦陵点点头,然后冷笑一声,说道:“大唐啊,有强大军队,又不缺乏精细的计谋,天可汗统领四方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可惜……天可汗老了,虽然还是雄狮,但他老了。”
众人同时俯首。
“他们的目的不是现在,是将来……天可汗已经没有力气再在高原折腾了,如今在盯着高原的,是那位太子。”噶尔·钦陵随即轻轻摇头,说道:“一个冈仁波齐,不值得他们大动干戈,但是如果他们有了大唐和羊同共同的血脉,这干戈就值了。”
噶尔·钦陵抬头看向了东宫方向,这一刻,他有种和李承乾隔空对视的感觉。
如果说,天可汗皇帝李世民是一头老年的雄狮,那么那位如今依旧蛰伏在东宫的太子,就是一只伏身眯着眼睛盯着四方,准备随时扑起来的恶虎。
噶尔·钦陵不由得深吸一口气,然后侧身问道:“那位晋王回荆州了吗?”
身侧骑士拱手道:“是,今日从终南山直接去了洛阳,应该很快就到荆州了。”
“皇帝的嫡子,哪怕皇帝再倾向于太子,晋王也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噶尔·钦陵抬起头,沉吟着说道:“我们在剑南道还有几户眼线,加大力度支持他们,让他们东出巴蜀,去荆州做买卖,送一两名女子给那位晋王,然后还有人手和钱财。”
吐蕃虽然是异族掌权,但在他们的手上,还有不少的他族奴隶,其中甚至有一些汉人奴隶。
这些人当中,对他们绝对忠诚的人,他们会安插到大唐的各个地方,然后潜伏起来。
窥伺大唐的情报,收买地方官员,甚至在一些时候,刺杀一些特别人物引起大唐内乱。
如今噶尔·钦陵看到的最大机会,就是李治。
李治是不是成功,其实在噶尔·钦陵的眼里并不很重要。
他真正在意的,是因此而引发的动乱。
大唐太强了,强大到了大唐目之所及,所有人都必须俯首的地步。
如今,如今是唯一的机会。
天可汗老了,快死了。
一旦他死了,太子继位,天下不安,那么一场内乱足够让大唐陷入连续数年的动乱。
太子哪怕是恶虎,只要这场动乱能拖住他的脚步,那么几年时间,也足够吐蕃成长起来了。
“记住,小心些,别让那位晋王,发现他们的底细。”噶尔·钦陵掉过马匹,看向逻些方向,轻声说道:“好了,我们该回去了,长安的事情必须尽快告诉赞普,做好准备,天可汗没有几年了。”
“是!”众人齐齐拱手。
下一刻,噶尔·钦陵“驾”到一声,十几匹战马快速的朝着远处而去。
只有其中一匹战马,转向了剑南道的方向。
第347章 初唐四杰,二女侍寝
东宫,通训门下,太子步辇自皇宫而出。
李承乾坐在步辇上,低着头在思索着什么。
长孙祥和来济跟在一侧。
步辇来到了崇德门下,李承乾突然抬手,步辇立刻停下。
李承乾侧身看向一侧的来济,问道:“来卿,有件事情孤差点忘了。
科举之时,有一名名叫骆宾王的士子,孤听过他写的诗,文采相当不错,为何这次科举录取那么多人,孤单独没有看见他?”
贞观十八十九年,因为皇帝东征,所以科举并没有举行。
贞观二十年,这是三年来第一次科举,录取人数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多。
“回殿下!”来济拱手,说道:“臣听过骆宾王的名声,但是他是
“可惜了。”李承乾一声感慨,轻声说道:“和光同尘这四个字,很多世家子弟不用教都会,但寒门子弟,能够领悟到这一点,却是需要多年的磨砺……那位骆宾王,他的祖父,原本是贞观初年的右金吾卫长史对吧。”
“对!”来济拱手,思索着说道:“右金吾卫长史官品虽然不高,但位置却十分重要,那个时候的右金吾卫大将军是申国公安修仁,右金吾卫将军是张长逊和桑显和。”
“都已经过世了啊!”李承乾轻叹一声。
“是!”来济拱手,说道:“故而其子骆履元最后为博昌县令,家族逐渐的没落,如今骆宾王虽然有名声,但科举……”
如今大唐的科举并不糊名,所以考官在录取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会去考量其人背后的家世,这是难以避免的。
加上骆宾王初次科举,对于其中一些特殊的避讳并不清楚,给了别人借题发挥的机会。
“算了,便如此吧。”李承乾摆摆手,然后侧身看向长孙祥,说道:“表兄,去查一下他现在在哪里,若是有机会的话,推荐他到户部去做一任令史,别的不说,起码让他熟悉一些朝中的规矩。”
“喏!”长孙祥立刻拱手。
“好了,今日到此吧。”李承乾看向两人,神色温和的说道:“父皇如今到了终南山休养,长安百官说不得会放松下来,诸事东宫反而要加紧一些,趁着他们这些日子还不敢松懈,都回去歇一歇吧,日后有的是忙的时候。”
“喏!”长孙祥和来济同时拱手。
李承乾再度摆手,步辇进入崇德门。
长孙祥和来济相互对视一眼,然后同时一笑,两人跟着转身朝着嘉福门而去。
……
东宫宜星殿。
李承乾平静的步入,两名长相一模一样的侍女,对着李承乾福身道:“见过殿下!”
李承乾点点头,扫了二人恭敬的神色一眼,然后走进了殿中。
一身红色襦裙的太子良媛崔鸾快步从殿中走出,对着李承乾福身道:“见过殿下。”
李承乾的目光没有落在崔鸾身上,而是落在她身后,紧跟着走出来的王幽兰上。
他从二人中间走过,步入到内殿短榻之上。
王幽兰拉着崔鸾来到了李承乾身前,一起福身道:“见过殿下!”
李承乾平静的点头:“起身吧。”
“是!”两女这才一起起身。
崔鸾转身从一旁的侍女齐慧手里接过热茶放在桌案上,然后才恭敬的后退一步,和王幽兰一起站立。
李承乾抬起头,看向帷帐之后的徐安。
徐安轻轻点头。
李承乾这才拿起热茶抿了一口,放下热茶,他转身看向王幽兰,皱眉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殿下不知道吗?”王幽兰看向李承乾,赶紧说道:“兰儿的姑姑便嫁给了鸾儿的堂叔,我们其实是亲戚。”
李承乾一愣,随即立刻苦笑起来,他怎么忘了,在唐之前,博陵崔氏和太原王氏通婚频繁。
便是到了如今,也不过是主脉动几支被禁绝通婚。
两人有一定的亲戚关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当然,仅仅是亲戚,血缘关系并不那么深厚,但李承乾相信,如果细论起来,也是必然一定会有的。
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看向崔鸾,轻轻招招手。
崔鸾上前,咬着嘴唇站在了李承乾身侧。
李承乾伸手,轻轻抚摸她的脸颊,然后说道:“孤有一阵没过你这边来,还好吧。”
崔鸾立刻甜甜的笑道:“妾身还好。”
崔鸾是去年冬天入东宫的,到现在差不多四个月,不过因为她的年龄不是很大,所以李承乾便是来这边,也不过是抱着她睡觉而已。
当然,他的手脚没那么干净。
李承乾看向站在殿中的齐荷齐慧两姐妹,问道:“她们两个没给你找什么麻烦吧?”
“没有!”崔鸾有些小心的笑道:“两位姐姐平日行事很专心的。”
齐荷齐慧两姐妹出身定州义丰,和博陵崔氏的定州安平,中间就隔着一条大沙河。
甚至有不少齐氏的嫡女嫁入崔氏,也有不少崔氏的旁支女,嫁入齐氏。
崔鸾和两个齐荷齐慧虽然从来没有见过,但论起来还是有几分亲戚关系的。
李承乾原本没想要让齐荷和齐慧来伺候崔鸾的,但是长孙祥却建议他这么做。
毕竟齐荷和齐慧虽然算是仇人女,但是皇帝身边的仇人女更多,皇帝都一一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