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37节

  “殿下!”张士贵有些疑惑的看向李承乾,问道:“殿下似乎对高句丽使臣并不信任。”

  当然不信任,若是信任的话,又何必带他来玄武门上,看北门禁卫的整肃军势。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那人的确是高丽王的使者,但同样的,他也是盖苏文的棋子,如果我们信任他的话,盖苏文会通过他知晓大唐的行军机密。”

  “既然如此,殿下,那么何不杀了他?”张士贵一句话忍不住直说出口。

  李承乾有些无奈的看向张士贵:“大将军,你不愧是大将军,怪不得别人都转任地方都督刺史六部尚书了,却还有你在玄武门镇守。”

  一旁的薛仁贵忍不住的笑了一声。

  张士贵回头瞪了薛仁贵一眼,然后才对着李承乾拱手道:“老臣还是觉得在玄武门自在一些。”

  李承乾微微抬手,然后笑着说道:“孤也就是那么一说,大将军镇守玄武门,父皇和孤都放心。”

  “谢殿下!”张士贵立刻咧嘴笑了起来。

  “回说金上泉。”李承乾神色淡然下来,目光看向视线尽头的渭河:“他本人虽然不是盖苏文的人,但是他的身边一定有盖苏文的人盯着,一旦他获得了大唐的行军机密,那么这些消息立刻就会传回高句丽,所以对大唐而言,有三法应对。”

  “臣愿闻其详!”张士贵认真拱手,身后的薛仁贵也平静下来,郑重的看向李承乾。

  “其一,便是利用金上泉提供的有问题粮草和兵力布防图,反过来欺诈盖苏文,然后在出兵最后关头转移攻击目标,袭击真正的粮草和兵力配置所在。”李承乾转头看向张士贵和薛仁贵,两人眼睛已经同时亮了。

  李承乾摇摇头,说道:“盖苏文不是笨蛋,他既然已经知道了大唐要进军,自然会在各个要害布置妥当的,我们或许这一仗能赢,但是若是想要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是不可能的,而要不亏就更难了。”

  张士贵和薛仁贵嘴角微微抽搐,他们听说过太子喜欢算账的事情,没想到还真的是如此。

  大军征战,很多时候是不能算账的。

  有的时候,安定和士气更加重要。

  这一点李承乾其实是赞同的,但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利益又有何不可能。

  不然就算是你击败了对手,最后却弄的两败俱伤,那也是不值得的。

  “其二。”李承乾双手后摆,轻声说道:“依旧是利用金上泉提供的东西,在踏入陷阱之前,迅速撤退,示敌以弱,人虽然没有损失,但是战略上失算了,足够让盖苏文得意,日后决战的时候,利用这一点,狠狠的坑他一把。”

  大唐要坑人的时候,绝对不是一般的坑人。

  颉利就是被大唐坑的连整个国家都没有了。

  “但这似乎也没必要。”张士贵小心的看向李承乾。

  “的确没有必要。”李承乾转过身,看向张士贵和薛仁贵,赞同的点头道:“大唐行事有大唐的法门,堂堂正正,以浩荡军势强行压过去,直接覆灭掉整个高句丽,让他,还有他的百姓日后对大唐不敢起丝毫的背叛之心,这便是大唐。”

  “喏!”张士贵和薛仁贵拱手肃然躬身。

  李承乾侧过身,看向远处的金上泉,淡淡的说道:“这个人还是有用的,起码他最知道高句丽门阀贵族的底细,知道高句丽的地形要害,知道高句丽大小将领的为人和性格……这便是他的最大作用。”

  “殿下英明。”张士贵和薛仁贵同时拱手。

  两人都是军中悍将,光是这些东西,便足够他们在战场上获得一场场大胜了。

  “积攒粮草,打造军械,这些是孤需要做的事情,剩下的训练军士和战场厮杀,就都交给诸卿了。”李承乾对着张士贵和薛仁贵点点头,然后转身朝着玄武门下走去。

  “臣等恭送殿下。”张士贵和薛仁贵上前一步拱手,然后目送李承乾离开。

  之后,两人相互对视一眼。

  同时有些感慨的点点头。

  陛下后继有人啊!

  皇帝负责征战,太子提供后勤。

  对于他们这种军中将士来讲,太子没有皇帝征战天下的力量,但是他却能够提供任何一名将领,征战天下的所需的一切。

  这便足够了。

  两人同时抬头,看向了进入玄武门内的李承乾。

  ……

  李承乾下玄武门,然后从玄武门入后宫。

  长孙祥和高真行跟随两侧。

  皇帝后宫,一般人还真的进不来。

  便是李承乾,也是因为有特殊之事,才被皇帝准许经后宫回两仪殿,将和金上泉商谈之事上禀。

  长孙祥是皇后的亲堂侄,高真行是皇后的表兄。

  他们两个陪伴太子,便是皇帝也不会多说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侧畔传来,随即一个稚嫩的男声传来:“快点,走快点,母妃在等着呢。”

  李承乾回头,就看见曹王李明带着四五名内侍从尚食院的方向而来。

  李明刚刚从延嘉殿转弯过来,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前方的李承乾。

  “十四郎。”李承乾对着李明微微招手。

  李明脸上闪过一丝紧张,然后快步的上前拱手道:“见过太子!”

  李承乾摆摆手,看向后面几名内侍手上抬着的食盘,他有些好奇的问道:“怎么这些事情,也要你亲自而为。”

  李明拱手,说道:“母妃今日食欲不佳,所以十四郎便专门让人做了些甜食送入让母后品尝。”

  李承乾走过去,摸摸李明的脑门,神色温和的说道:“我家十四郎懂得孝顺,这便是天下最大的好事,也会让父皇和你母妃高兴的,好了,去吧。”

  “是!”李明躬身,说道:“臣弟告退。”

  李承乾摆摆手,李明这才转身而走,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承乾突然又开口:“等一下。”

  李明有些诧异,赶紧回身拱手:“皇兄!”

  李承乾走过来,帮助李明整理一下衣领,然后才认真的说道:“回去之后别忘了好好读书,你马上十四了,一两年内,应该就会成婚,成婚之后就要赴任地方,学识对于治理地方更重要的。”

  “臣弟明白。”李明有些茫然的躬身,太子和他说这些做什么。

  李承乾拍拍李明的肩膀,然后叹息一声,转身快步朝着两仪殿而去。

  李明是皇帝年纪最小的幼子,所以,他虽然快十四了,但因为没有成婚,依旧住在宫中。

  他是整个皇帝诸子当中最可怜的一个。

  原本在皇帝病逝之后,李明被李治过继给了李元吉为后。

  是的,做弟弟的被哥哥过继给了叔父做儿子。

  偏偏这个叔父,是他母亲的前夫。

  而且还是被他父亲亲手所杀。

  甚至李明的母亲杨妃,也被李治从曹国太妃,改为了巢刺王妃。

  李世民,李元吉,杨妃。

  杨妃在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她是皇帝的后妃。

  李元吉的事情,除非特别的时候,已经被人忘记了。

  但是在皇帝死后,她被李治强行嫁回给了李元吉,甚至她和皇帝的儿子也承继了李元吉的香火。

  就像是将她嫁给皇帝这二十多年的事情彻底抹杀了一样。

  简直是羞辱嘲讽到了极致。

  尤其她死后,还是和李元吉下葬到了一起。

  而李明,后来也因为搅入李贤谋反被杀,子嗣断绝。

  ……

  两仪殿中,皇帝坐在御榻之上,看着禀告完一切事务的李承乾拱手离开。

  张阿难从后侧走上,低声将李承乾在后宫和李明无意间撞见的事情说了一遍。

  皇帝平静的点点头,又详细了询问了一遍李承乾对李明所说的每个字,然后摆摆手,张阿难这才退下。

  从御榻上站了起来,李世民走到了大殿门前,目光望着眼前的长安城。

  许久之后,他才不由得轻叹一声。

  即便他不想承认,但是他的身体自从康复之后,已经再难有曾经的精力了。

  甚至他的伤口,一年的修养的确好了许多,但是现在依旧还在隐隐作痛。

  有的时候,很多事情他不得不去考虑。

  看吧,再看看。

第356章 陛下打算退位为太上皇

  转眼已经年底。

  腊月二十七日。

  长孙无忌刚刚宫中返回。

  褚遂良上了一本奏本,劝谏皇帝应该善待房玄龄这样多年从玄武门走来的老臣,皇帝幡然悔悟,然后亲赴房府见房玄龄,之后又载着房玄龄回到了宫中。

  又是一副君臣相得的景象。

  新年过后,房玄龄就会重回尚书省,一切重归正常。

  长孙无忌至始至终都在一旁陪同。

  太子至始至终也没有出现。

  这一次的风波终于在彼此的默契下无声无息的结束了。

  刚刚回到府中,等在门口的管家直接上前,低声道:“老爷,晋王到了,现在在公主和少爷院中。”

  长孙无忌脚步一顿,随即点头道:“一会他若是要过来,就让他来书房吧。”

  “喏!”管家躬身退开。

  长孙无忌平静的走向书房。

  李治这还是多年以来,第一次亲自往他的府上送年礼。

  早几年的时候,李治还年幼,甚至还没有出宫,年礼什么的都是许叔牙在送。

  贞观十七年,李治成婚,婚后他就被遣往了太原,长孙无忌也跟着皇帝去往了辽东。

首节 上一节 337/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