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41节

  然而,皇帝可不是汉献帝那种废物。

  武媚娘和李治想要做什么,控制皇帝,控制皇帝身边的一切是第一步。

  皇帝的身边,里里外外看不见的人太多了。

  便是张阿难,也未必能够控制皇帝身边的一切。

  但首先,李治他们必须要控制张阿难,或者杀了他,才能控制皇帝身边的一切。

  但想要杀了张阿难,得多难,光凭武媚娘和李治根本做不到。

  所以,他们在皇帝身边还得有人。

  杀了张阿难,控制住皇帝身边的一切,这就注定了不能在宫中,一切只能够在终南山,翠微宫。

  因为在宫中,有长孙无忌,有房玄龄,杨师道,马周,李勣这些人。

  只有在终南山他们才能方便策划更多。

  传旨召李承乾独自上终南山,然后杀了他。

  这是李治唯一能行的策略。

  而且李治必须要在长安城外有一支足够可以调动的人手,帮助他控制终南山,还有准备袭杀李承乾。

  这样的人不能太少。

  起码得有三千人。

  毕竟李承乾不是扶苏,任由他们诛杀。

  有了足够的人手,内外联系,加上其他的事情,只要李承乾死了,天下就是李治的。

  李承乾轻轻笑笑。

  稚奴啊,你可真的要往这步走啊!

  “传信杭州……”

  “传信洛阳……”

  “传信松州……”

  ……

  华灯璀璨,鸿门朱红。

  三十年底,爆竹齐鸣。

  两仪殿中,诸王,诸公主,驸马,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杨师道,唐俭等人,都在大殿之中,目光看向上方。

  中陛之上,一只木箱被打开,里面装着小半的水,一只小船在里面漂浮。

  李承乾亲自上手,在穿透的一根拉杆上轻轻一拉,下一刻,小船竟然直接站在了水中。

  李承乾抬手,将小船拉了起来,船底突然出现的四只轮子,清晰的展现在皇帝眼前。

  “这是儿臣和东宫诸卿,在今年治水时想到的……若是有那么一艘船,在有水的时候,可是作为船只,在无水的时候,又可以做马车来牵拉,这样一旦再有大水,那么百姓便可以利用这种船只轻易的进行转移,如此,洪水危害就会小上许多。”

  李承乾将小船递给张阿难。

  张阿难转身放到了皇帝面前的桌案上,坐在皇帝身边的贵妃韦珪好奇的打量着。

  “这种船以前有过,在江南有人用过,但是用来没有想,要将他用在水灾治理上,也没有人想过,这种船的轮子能够回收。”皇帝在船头的拉杆上轻轻一推。

  拉杆落下,四个轮子立刻回收。

  皇帝满意笑了,看向李承乾说道:“太子于政事用心之处,当为诸王典范。”

  “谢父皇夸赞。”李承乾沉沉拱手,然后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苏淑,带着李象,李厥,李隅和安康郡主坐在一侧。

  皇帝看了李承乾一家人,目光从李治和晋王妃赵氏身上掠过,最后落在晋阳公主身边。

  “兕子如今年纪也差不多了。”皇帝看向李承乾和李治,说道:“太子,稚奴,朕年前让你们想过兕子未来的东床快婿人选,今日便当着兕子,还有满殿宗室的面,你们说说!”

  “父皇!”晋阳公主率先红了脸,忍不住娇嗔一声。

  殿中诸王,公主,驸马,还有诸戚,都笑呵呵的看向了李承乾和李治。

  “父皇,儿臣这里倒还真有个人选。”李承乾抬头看向皇帝!

第359章 观音婢,阿兄尽力了

  “范阳卢氏,有子卢照邻,比兕子年还长一岁,如今其人年少聪慧,博学善文,性情坚毅。”

  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其人出身范阳卢氏北祖房,其父卢仁朂为临颍县丞,其祖卢子元,前隋县令,其曾祖卢旦,北齐幽州大中正。”

  卢照邻父祖官职都不高,但并不意味他们能力不行,实际上根本是隋唐两朝对范阳卢氏的打压。

  “家族传承可以,但是这家室还是有些差了吧。”李治坐在李承乾对面,微微皱眉,他没有想到李承乾提出这么个人选。

  “卢照邻是卢植十六世孙,卢偃九世孙,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天资聪颖,少有神童之称。”

  李承乾转身看向皇帝,认真说道:“儿臣之所以瞩目于他,便是因为其人性情坚毅,心思细腻,家室可能略差,但未来可期,是嘉婿良选。”

  “朝散大夫、弘文馆学士学士曹宪,去年病逝了吧。”皇帝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起身道:“回陛下,是的。”

  “王义方呢,这名字耳熟啊!”李世民微微抬手。

  “回陛下,王义方早先中明经,后任晋王参军,转弘文馆学士,因亲善张亮,贬为吉安县丞。”房玄龄站了起来,拱手道:“其任吉安,挑选生徒,开陈经书,行释奠礼,清歌吹蕣,登降跽立,人人悦顺,为一方良吏。”

  皇帝下意识的看向了李治。

  李治诧异的拱手,说道:“儿臣刚才也觉得名字有些耳熟,没想到真的是王府参军。

  不过王参军任职晋王府的时候,儿臣还年幼,后来又很快调走,他的事情儿臣是真的不太熟,不过长史应该知晓的多一些。”

  李治有些不好意思的苦笑,王义方虽然在晋王府任职过,但实际上不过是挂个名而已。

  李治那个时候才几岁啊。

  “原来如此。”皇帝平静的点点头。

  李承乾站在对面,没有多说什么。

  且不说王义方早就调离了晋王府,便是他如今还在,李承乾也不相信李治刚联系王义方。

  王义方最后被张亮的事情牵连贬官,说明他和张亮的关系不浅。

  这种人,李治怎么可能敢随意和他联系。

  更别说还有李义府的事情在后面。

  李治更加的不敢轻举妄动。

  “王卿如今在吉安任职,也就是说,那卢照邻,如今人是在吉安了。”李世民顿时醒悟,看向李承乾说道:“怪不得太子说他性情坚毅。”

  李承乾认真的拱手。

  皇帝抬头,看向房玄龄,问道:“房卿,你怎么说?”

  房玄龄的夫人出身范阳卢氏,是正经的范阳卢氏嫡系,加上如今房玄龄的身份,范阳卢氏老家的那些事情她可能管不上,但在长安,卢氏的很多事情,房玄龄夫人还是能够说的上话的。

  “陛下,卢照邻的确英才难得,性情一流,但是他的家境,还是有些不配公主。”房玄龄认真拱手,推拒了这桩婚事。

  “儿臣听说卢照邻之名,其实是因为年中科举之事,有一才子名曰骆宾王,其人虽然不熟科举,未曾中举,但才华横溢,为人赞叹。”李承乾看向皇帝,叹声说道:“但可惜,儿臣彼时忙碌,后来再寻,骆宾王已经南下巡游去了。”

  “能让太子惦记的,必定是不俗的人才,有时间朕倒是要见一见。”皇帝有些感兴趣的点点头。

  李治脸色微微一紧。

  骆宾王的才华,他是深切知晓的,目光之深刻,偶尔就是他都自叹不如。

  去年太子主持科举,看上骆宾王也是正常。

  唯一幸运的,就是人先一步落入了李治手里。

  但太子还在盯着……

  “骆宾王其人不到二十,便是文采横流,少时便有神童之称,可惜儿臣未能得见。”稍微停顿,李承乾笑着拱手道:“后来儿臣遍地查访,才获知,天下间虽然天纵之才无数,但能够和骆宾王相提并论的,目前只有一个卢照邻。”

  “寻访人才亦是东宫之责,其人等到了长安,太子领来朕见一见。”皇帝神色认真起来。

  “喏!”李承乾认真拱手,但皇帝的话,也说明他拒绝了卢照邻为驸马候选。

  皇帝转身看向李治:“稚奴!”

  “儿臣在!”李治立刻拱手。

  “你皇兄如此说,说明他是真的认真考虑过,你呢,有什么适合人选吗?”

  李治略微迟疑,但还是拱手道:“儿臣这里的确有一个人选,是京兆韦氏西眷房子弟,名叫韦弘敏。”

  “韦弘敏!”皇帝侧身,看向韦贵妃。

  韦妃轻轻摇头,她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和晋王长史韦挺出身相同。

  但是韦弘敏出身的是京兆韦氏西眷房,双方的血脉就远了。

  京兆韦氏有东眷房,西眷房,驸马房,逍遥公房,郧公房,小逍遥公房等等一共九房。

  各房都有一二刺史在朝,甚至韦贵妃所在的郧公房更多。

  所以韦弘敏的名字,韦贵妃听起来虽然耳熟,但实际上知晓不多。

  “韦弘敏是前隋汴州刺史韦师之孙,阆州刺史韦德蒨之子。”李治一句话说出来,皇帝立刻醒悟。

  说儿子,他自然不知道,但是阆州刺史韦德蒨,他的平生履历瞬间出现在皇帝的心头。

  李治稍微松了口气,目光轻轻瞥向对面,却发现李承乾正低着头,稍微能看到的脸上满是好笑。

  李治一愣,随即,他的眼角余光看到了下面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满脸愕然,想要说什么,最后还是摇头坐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声音在上方响起:“既然是韦卿之子,那么人就在长安,朕好好的看看再说。”

  “喏!”李治认真拱手。

  “好了,来,众卿,举杯。”皇帝再度举起来酒杯,诸王,公主,驸马和长孙无忌等人同时举杯陪同。

  一时间往来觥筹,欢宴尽享。

首节 上一节 341/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