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46节
还有其他人在帮助晋王出谋划策。
脑中思绪万千,但武媚娘的脸色却微微有些阴沉了下来。
若真的是如此的话,那么晋王在事后,对她清理的可能性就会变大。
皇帝,晋王,都是一样的冷酷无情……
太子。
李承乾的面容再度出现在武媚娘的脑海中。
这个时候,只需要有人点破真正的遗诏问题,那么太子就能够在最后关头将一切扳回来。
她需要去找太子。
……
武媚娘抬起头,神色逐渐的平静了下来。
是的,她武媚娘不是只有皇帝和晋王两条走。
她也可以选择太子。
皇帝对她虽然关爱,但不会为她去改变朝中对于后妃的处理制度,更加不会给她子嗣。
晋王对她是完全利用的态度,到了最后,她这个知道他最见不得人事情的人,一定会被杀了灭口的。
他们都在利用她,她也可以反过来利用他们。
皇帝和晋王,都将是她利用的工具。
功劳。
这些事情对于太子来讲,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甚至是可以拿到朝堂上来,奠定他合法地方的重要证据。
当然,口头说选择太子很容易,怎么做,什么时候,怎样去联系太子,都是需要郑重思索的事情。
武媚娘轻轻摇头。
她只需要联系太子一次。
阿姐。
阿姐和太子曾经有过照面的。
……
被子之下,武媚娘的眼睛亮的惊人。
她也不一定非要联系太子的。
看到时候的情况而定。
如果太子昏了头,有了破绽,那她就去帮晋王。
她也可能选择在最后关头将一切告诉陛下。
当然,对她而言,最好的还是太子。
因为事后,她对太子的威胁最小。
所以,事后太子最有可能给她最后的待遇,用来拉拢人心。
甚至或许,她也可以和太子……
一切看情况,以最后利于自己的方式去选择。
武媚娘紧紧握住在了拳头。
一切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363章 计算十六卫
喧闹渐消,宫城归寂。
晋阳公主和驸马阎玄秀,已经去了晋阳公主府。
至于闹洞房那些事情,自然由长乐公主,城阳公主和高阳公主她们一众姐妹去负责。
李承乾是太子,今夜皇帝喝的有点多,先一步尽兴离开。
他走了,李承乾就必须留在宴席上,招待一众来宾。
他唯一注意到的,就是李治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李治能走,李承乾不能。
直到宴席散去,李承乾才被人醉醺醺的搀扶上了步辇,回了东宫。
刚刚从崇德殿而过,轻风当中,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然后吐出一口酒气,稍微抬手,步辇立刻停下。
“去崇教殿。”李承乾微微摆手,他一只手捏着鼻梁,尽力用疼痛让自己清醒一些。
“喏!”徐安立刻拱手,然后招呼侍卫,将李承乾送到了崇教殿中。
躺在床榻上,热绢敷在脸上,李承乾终于振奋了一下。
擦过脸,徐安将一碗醒酒汤放在身前。
李承乾没有丝毫犹豫的一饮而尽。
喝完,他才有些有气无力的躺在床榻上。
徐安又换了一条冷绢,冰冷的感觉,让李承乾终于提起来一丝力气。
稍微坐起身,李承乾这才开口问道:“今夜晋王在什么地方?”
“晋王离开两仪殿后,去了立政殿,之后便一直在自己的房中待了大半个时辰,这才离开。”徐安认真拱手。
“一直都在?”李承乾疑惑的挑眉。
“是的,一直都在。”徐安说完,稍微迟疑的拱手道:“晋王进了自己房中之后,便没人再打扰他,他是在大半个时辰之后,才从立政殿离开,中间……中间他是否一定在立政殿,奴才不确定。”
“大半个时辰?”李承乾抬头看向上方,突然,他侧身问道:“中间发生什么事情了没有?”
“有!”徐安拱手,说道:“就是两仪殿的那两场小火,前后引起了一点混乱,但都不长。”
“足够了。”李承乾微微摆手。
“是!”徐安的脸色微微一变,这句话足够让他知晓他这里出了茬子。
李承乾没有理会徐安的想法,他躺在床榻上,眼睛轻轻的闭着。
李治和武媚娘见面了。
他们确定了什么东西。
很大的可能是日后的行动计划。
晋阳大婚,之后便是三月十五日母后的生辰,之后,李治就又要前往荆州了。
这中间,这之后,李治都没有其他任何和武媚娘见面的机会。
当然,李承乾更希望他们什么事情都没有达成,这样他们就只能等今年冬天。
但是,事情到了今年冬天再动,就真的迟了。
他的父皇在辽东和高句丽两年,身体比前一世要差的很多。
前一世的时候,他的父皇是在贞观二十三年病逝的。
这一次,很可能会提前,提前甚至一年。
也就是贞观二十二年。
可是现在,现在已经贞观二十一年三月初三了。
李治如果真的等到冬天再准备,不说他自己来不来得及,起码李承乾在这一年中的准备,就会让他彻底绝望。
所以,今晚是他的最后机会。
而他也如同李承乾预料的一样,真的动了。
动了就好,动了一切才能够如同李承乾预料那样去做。
同样,李承乾这一年的准备,也可以开始了。
长安城中,李治不会有丝毫机会。
李承乾不允许,他舅舅长孙无忌也不会允许。
关键在于长安城外。
李治必然会在长安城外布置人手。
甚至还有可能他还会在关键时刻,调动十六卫的兵力。
杨家,赵家,韦家,郭家。
这几家虽然现在和李治保持距离,但是到了最后关头,谁知道哪家就有什么不孝子弟,跟着李治一起发疯。
不仅如此,在李承乾所知晓的情况之外,李治很可能还会有他所不知道的杀手锏。
这些人必定是在长安城外。
……
李承乾稍微起身,端起一旁的冷茶,轻轻地抿了一口,他的身体总算是好受了一些。
长安城中,即便是雍州府不在他的掌控当中,但是,一切却在他舅舅的掌控当中。
雍州府,大理寺,刑部,左右千牛卫,左右金吾卫,百骑司等等,他舅舅长孙无忌都有掌握。
更别说皇宫之中了,房玄龄,李勣,还有六部尚书,都不可能会让意外发生。
唯一能够脱离掌控的地方,只有长安城外。
长安城虽大,但长安城围更大。
李治的人手如果真的要在某个地方隐藏起来,一时半会想要找到他们并不容易。
甚至还有十六卫可能的调动。
所以,李承乾从现在开始,就必须要防备十六卫的调动。
他不需要掌控十六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