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47节

  他只需要限制十六卫已经足够了。

  十六卫的调动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十六卫郎将,中郎将,将军,大将军,兵部,内庭,都有调动十六卫的权力。

  同样,他们也有监视,甚至是控制十六卫调动的权力。

  这本身就是朝廷的制度,朝廷的规矩。

  李承乾只需要抓住这些制度,抓住这些规矩,就能够极大的控制,监视任何意外的出现。

  这是其一。

  其二,如今已经是贞观二十一年了。

  李承乾需要有自己在最后关头能够调动的绝对力量。

  抛开一切的人心算计,最后还是要在刀槊之上,论出胜负和生死。

  他和李治。

  他和他的父皇。

  在长安城中,李承乾手上有右监门卫将军李安俨,左卫将军杜荷,左金吾卫将军郑仁泰这种死忠。

  杜荷的左卫将军虽然是虚职,但是在之后时刻,这个虚职就不一定是虚职了。

  当然,李承乾最希望的,是苏定方。

  前左金吾卫中郎将,如今的右屯卫将军苏定方,可惜他在辽东军前。

  另外,夏州刺史李德謇,左千牛卫中郎将席君买等等,这些人都被皇帝安置在了边州。

  这样也好,真的出了事情,他们也能镇压地方。

  真的出了事情,是李治的事情,李承乾能够调动的,还有右卫将军李君羡。

  河北的事情,李治可是将李君羡给得罪的惨了。

  剩下的,便多数是皇帝的人了。

  如果李治没有过硬的手段,那么李承乾能够通过长孙无忌,李勣,房玄龄去调动的人就更多了。

  程咬金,尉迟敬德,张士贵,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忠,阿史那·社尔,梁建方,常何,薛孤吴仁等等。

  除了李治能够调动的少部分人,十六大军大半都在李承乾的手里。

  当然,这些人不是那么好调动的。

  他需要通过朝中的规制……

  李承乾突然忍不住的笑了。

  朝中的规矩,天下的秩序。

  这些东西全部都在李承乾的手中。

  深吸一口气,李承乾将“大势在我”这种话,从心底压下去。

  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大意就翻车。

  他在长安城外的人手,也可以适量的调动。

  当然,为了避免反过来被别人抓住机会,他还需要一定程度的进行遮掩。

  大理寺!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看向徐安,说道:“记一下,今年秋天,需要让大理寺清查整个雍州府的积案,让戴至德和张文瓘主持,同时,李义府和苏良嗣监察。”

  “喏!”徐安有些惊讶的拱手。

  太子已经算计到了今年秋天了吗?

  “好了,让人传信到宜秋宫,让他们准备浴水,孤要沐浴休息了。”李承乾有些费力的起身。

  脚步虽然还算稳重,但手脚的麻烦还是证明了,他需要多加锻炼了。

  徐安扶着李承乾,朝殿外走去。

  李承乾再度开口道:“传信右监门卫将军,一切按照他说的去布置。”

  “是!”徐安不知道李承乾和李安俨商量了什么,但他知道,太子手上在宫外真正的人手都掌握在李安俨的手里。

  针对晋王的人手。

  ……

  宜秋殿,李承乾刚刚步入其中,郑霜儿便已经迎了上来。

  “殿下!”一身淡绿色襦裙,披着轻纱的郑霜儿,对着李承乾轻轻福身。

  李承乾有些麻木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问道:“准备好了吗?”

  “嗯!”郑霜儿上前搀扶李承乾进入内殿,和郑楚一起,帮助李承乾褪去身上的衣裳,然后将他搀扶进浴桶之中。

  李承乾躺在温热的水中,有些舒服的长松了一口气。

  “爱妃!”李承乾侧身看向准备替他擦拭身体的郑霜儿,问道:“三郎年纪逐渐的大了,过一两年,就要开始读书了,爱妃找时间传句话给岳丈,荥阳族里有没有什么适合的人才给三郎做侍读的。”

  李玖已经快四岁了,是时候准备他的读书事情了。

  “妾身记下来。”郑霜儿认真的点头。

  李承乾闭着眼睛,随意的问道:“岳丈这些年一直都在军中,族里的人手,也都在军中吗?”

  “妾身这一支的,不少人都在左卫和左金吾卫中,也有不少人在大理寺和刑部。”郑霜儿细细的给李承乾介绍,她这一支族人如今在朝中的任职之事。

  “刑部啊!”李承乾轻轻笑笑,侧过身看向另外一侧的郑楚,指头轻轻跳起,挑了挑她精致的下颚。

  郑楚有些害羞的低下头,脸色红润如血。

第364章 褚遂良丁忧,马周的宰相机会

  三月十七,皇帝北行终南山。

  太子监国。

  御乘之内,武媚娘双膝跪倒在皇帝身后,轻轻地捶着他的肩膀。

  她的目光从皇帝的肩头越过,落在了坐在左侧的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身上。

  太子沉稳,晋王却有一丝不安。

  他使劲的低着头,但武媚娘却总有一种他会随时抬起,看向自己的感觉。

  哼!

  武媚娘心中冷哼一声。

  胆小鬼。

  这是那日她和李治在万春殿事后的第一次见面。

  不知不觉,已经半月过去了。

  皇帝再度放弃国政,前往翠微宫休养,而太子也再度监国。

  皇帝虽然距离长安城仅有几十里,消息瞬息可至,但武媚娘心中却清楚,皇帝根本处理不了多少奏本。

  一日能够有三本奏本处理,便已经是极为不易了。

  而这样,能到皇帝手中的奏本,也已经是太子和长安诸相,细心挑选过的。

  武媚娘轻轻低头,她心中清楚,若是太子在这里面做手脚,那么皇帝很容易被架空。

  皇帝也不是没有察觉到这种危险。

  去年冬天的时候,他就试过一次,但太子很恭顺,非常配合的就将权力交了回来。

  如此,皇帝执政小半年之后,再度前往终南山。

  默契。

  皇帝和太子之间,已经有了彼此执政半年的默契。

  皇帝没有足够的精力。

  太子没有足够的威望。

  这便是父子俩相互妥协的根本原因。

  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危险的,一旦太子有了足够的威望,那么他或主动,或被动,就都会更进一步。

  就如同当年的玄武门一样。

  但是武媚娘却有一种感觉,一切发展不到那一步。

  因为皇帝的身体,支撑不到那个时候了。

  武媚娘的目光落在了皇帝的身上。

  ……

  “稚奴!”李世民没有察觉到武媚娘的目光,转身看向李治,皱眉道:“稚奴,你这是怎么了,精神萎靡,气色不振的?”

  李治抬起头,看向皇帝,目光丝毫没有落在武媚娘身上。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尖,然后低头道:“父皇,儿臣今日就要离京,所以这些日子,家中很是有一些事情。”

  李世民微微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笑着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那是你的家事,朕就不问了。”

  武媚娘藏身在皇帝身后,目光轻轻一挑,眼神微微诧异。

  李治所言的,自然是他和晋王妃之事的房事。

  李治成婚多年,但却始终没有子嗣。

  这一点皇帝并不是太着急,但是李治,还有李治身边的很多人都在为他着急。

  太子在东宫,已经有五子一女,而且太子孺人张氏的肚子里面还有一个。

  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又会蹦出一个来。

  所以,李治必须要尽快生出一个孩子来。

  但偏偏他马上就要去荆州赴任了。

  所以这些日子才会稍微劳累一些。

首节 上一节 347/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