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85节
“殿下教诲的是!”王玄策神色肃然起来,对着李承乾叩首道:“殿下贤明。”
“当然,此事不能就这么了结。”李承乾抬头,说道:“席君买的三千骑兵虽撤了回来,但大唐可以在其国都,及重要大城,设立使馆,派遣使臣,同时告诉戒日新王,凡使馆所在之内,任何天竺人不得允许不准踏入,便是天竺王亦是如此,其内行唐律,内由大唐使团护卫保护。”
稍微停顿,李承乾继续说道:“大唐遣天竺大使,可携一百骑兵前往天竺,同时,若是戒日新王恳求,那么可由大使额外招募两百骑兵为使团护卫,但仅有两百,大唐国使不得涉足天竺国政,我们不能牵涉太深。”
天竺太远,戒日王年幼。
虽然一时震慑群臣,但其后必然人心翻涌,说不定什么时候,国就亡了。
大唐可以帮助天竺,但所有的投入必须要在投入之前拿回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沉没成本。
李承乾话虽然没有说的太透,但是殿中众人却都明白。
“多谢殿下教诲。”王玄策再度躬身。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不是孤太小心,实在是天竺的战力太差,这一次大唐三千骑兵纵横天竺,吐蕃人怕是也要动心的,说不定现在松赞已经派人去了天竺勘察,而他们又离的太近。”
“殿下要不要警告吐蕃?”王玄策脸色冷了起来,他自己打下的功劳,吐蕃人却要来捡便宜。
“不必,也不是什么坏事。”李承乾抬起头,说道:“大唐和天竺日后有亲,可让天竺贵族来长安进学,大唐的商旅也可以到天竺去做生意……当然,大唐的子民在外,也不是随意可以被欺负的,真要犯了错,让各地使馆,依唐律处置!”
“嗯?”王玄策有些诧异的抬头,他有些不明白。
李承乾笑着说道:“天竺毕竟是异国,异国律法大唐百姓不熟,而且很多都是不同风俗所致,若是依此来惩罚大唐商旅和百姓就有些过了,所以留个口子……此事提前和戒日王说清楚,最好写下条令。”
“是!”王玄策虽然觉得有些异样,但太子说的没有问题。
“好了,爱卿去吧。”李承乾微微抬手。
王玄策和蒋师仁立刻拱手而退。
……
看着两人的背影,李承乾的眼神微微凝重起来。
王玄策这一次回长安,带回了大量的东西,其中便有一个为后世永远铭记的东西。
一个术士,一个天竺术士。
所谓能够制造延年之药的术士。
这种人对于生命到了尾声的皇帝有极大的诱惑力。
关键是那种药。
可能好,可能坏,可能会致人死亡。
李承乾神思收回,目光轻轻扫向天竺的方向。
治外法权,三百骑兵,租界。
大唐文化极强,只要以使馆形成片区,附近全部都是大唐子民,那么无形中的租界便会成型。
以至于最后的半殖民地。
天竺距离大唐太远,在如今现在这个时候,如何最大程度的控制天竺,影响天竺。
租界是李承乾能想的最好方式。
一步步的来。
若是有成,那么整个天下都是大唐的。
第398章 李承乾,没了天可汗,你就是个废物
“殿下何不重修大明宫?”苏淑将一碗奶白羊羹放在李承乾身前的桌案上,看着他说道:“妾身见殿下每日都要送奏本到翠微宫,父皇也不见得日日回复,所以想何不让父皇在大明宫避暑过冬。”
“爱妃可知大明宫是因何而修吗?”李承乾看着苏淑,似笑非笑道:“那是皇祖父退位太上皇之后,父皇专门为皇祖父修建的。
后来宫殿未成,皇祖父便已经故去,现在孤提这事。爱妃觉得父皇会怎么想?”
苏淑微微一愣。
皇帝会觉得他们会逼他退位太上皇。
李承乾将羊羹一口气喝完,一边起身,一边说道:“还是等将来吧,将来你我自己修,我们自己避暑过冬。”
“好吧。”苏淑无奈的点头,然后看着李承乾擦嘴,起身离开承恩殿,前往两仪殿,处理天下政事。
……
两仪殿前,一名身穿红衣金甲的魁梧将领,快步登上玉阶,进入大殿,对着殿中的李承乾单膝跪地道:“臣,安西都护府、阳翟县公郭孝恪,参见太子殿下。”
“爱卿平身。”李承乾微微抬手,说道:“此番攻克龟兹,爱卿功劳甚大,吏部已经计功拟赏,赏赐禀奏父皇之后,就会发下,不过那大概会是在五月大典之前了。”
皇帝五月十二日祭祀天地,在前一日封赏有功之臣,然后一起祭告天地。
这是一种特殊的仪式,也是一种特殊的奖赏。
“臣谢陛下,谢殿下隆恩。”郭孝恪沉沉拱手。
“不必多礼。”李承乾看着郭孝恪,问道:“孤听说你这一次差点死在了龟兹城?”
郭孝恪眼角余光扫了一遍两侧的诸相,然后才有些不好意思的拱手道:“是有这么回事,臣一时疏忽,没想到西突厥会突然从诸军缝隙中杀到龟兹城下,又与城中内应沟通,若不是薛万备将军及时赶到救援,臣和犬子恐怕都要死在那里。”
“将军难免阵上亡。”李承乾抬头看向殿外,叹声说道:“有了郭将军这回之事,孤算是领教了战场上的凶险。”
“是!”郭孝恪感慨的点头。
李承乾的目光重新落在郭孝恪身上,神色中闪过一丝淡漠。
郭孝恪这个人有些贪,所以这一次才会在龟兹城下遇险。
事实上在上一世,他的确就死在了这一次的战事当中,同时死的,还有他的长子郭待诏。
相比于他的长子郭待诏,他活下来的次子郭待封不仅继承了郭孝恪的军事策略,同时也继承了他的贪婪,以至于大唐最后有大非川之败。
若不是郭待封现在是在长安,若不是李承乾还打算用郭孝恪来镇守西域,他也不会这么专门叮嘱薛万备救他一命。
……
“爱卿此番立下大功,本来应该让爱卿转回朝中,好好的休养几年,但是如今西域动荡,安西四镇初立,还需要爱卿多加经营,所以便只好再麻烦爱卿在安西再待几年,然后调回朝中任职。”李承乾神色诚恳的看着郭孝恪。
安西都护府,是郭孝恪一手经营出来的。
现在安西四镇的格局刚刚建立,加上西突厥那边不稳,所以李承乾需要一个熟手来稳定局面。
这个人就是郭孝恪。
“臣领命,臣谢殿下信重。”郭孝恪感激的拱手,然后抬头道:“太原郭氏的事情,臣谢殿下宽仁。”
郭孝恪虽然是许州郭氏出身,但是他祖上却是实实在在的太原郭氏嫡系。
甚至到如今,就连中间的字辈都一样。
“郭孝慎的事情与爱卿无关,孤没有杀他,和他的三族亲属,并且流放安西,和爱卿所任安西都护没有关系。”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安西荒凉,需要仔细经营,才能够成为大唐在西域一只楔子,最后彻底将整个西域掌控。”
“是!”郭孝恪用力点头。
“好了,不说这些事情了,孤听说你抓了龟兹王回来。”李承乾抬头看向殿外,平静的说道:“宣龟兹王。”
“宣龟兹王觐见。”
……
太极殿中,一身灰麻长袍,身形矮胖的龟兹国王布失毕,低着头,有些沮丧的进入殿中。
他抬头看了一眼坐在丹陛之下,神色平静的李承乾,他的脸上带出一丝轻蔑的嘲讽。
站在一侧的郭孝恪冷笑道:“见到太子还不跪下行礼,布失毕,你想死吗?”
布失毕嘴角微微抽搐,然后咬牙跪倒在地,对着李承乾叩首道:“龟兹王布失毕,参见大唐太子殿下!”
李承乾眼神冰冷的看着布失毕,说道:“不,你这话不对,你不是龟兹王。”
布失毕疑惑的抬头,满脸不解的看着李承乾。
“龟兹是大唐属国。”李承乾眼神淡漠的看着他,说道:“龟兹国王更迭,需要大唐册封,孤问你,你有大唐册封吗?”
布失毕的脸色瞬间彻底的难看了起来。
他这一次之所以和大唐开战,根本就是不承认龟兹大唐属国的身份。
当然,这和他是西突厥人女婿的身份有关。
在西突厥人唆使下,他在即位之后,没有派人到大唐请求册封,也没有进贡,甚至对大唐使臣也没有好脸色,而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唐十万大军抵达龟兹,灭了他的龟兹,同时,彻底的将西突厥赶出安西四镇那一片地域。
可谓是彻底的失败了。
而如今,李承乾一句他根本不是龟兹国王,彻底让布失毕破防了,他忍不住的起身破口大骂:“你个竖……”
“砰”的一声,大殿两侧突然了一声沉重的踏步声,彻底遮住了布失毕的声音。
他下意识的朝偏殿看去,赫然就看到一排身穿红衣金甲的卫士,在死死的盯着他,同时手也握在了腰间长刀上。
布失毕心里一惊,随即心中满是后悔。
下一刻,在所有人惊讶的眼神中,布失毕直接低头叩首道:“外臣失礼,请殿下宽宥。”
所有人一瞬间都愣了。
李承乾目光漠然的看着布失毕,他自认和这个龟兹王之前没有任何私人恩怨。
可偏偏,今日他一入殿,看到坐在太极殿中的,不是皇帝天可汗,而是李承乾这个太子,一股轻蔑之意便油然而出,之后更是差点出言辱骂。
李承乾心中明白,他不是他的父皇。
皇帝天可汗的威严,是他一仗仗打出来的。
虽然这么多年,他亲征不多,但是北边的东*突厥最是知道他的厉害。
后来东*突厥被灭,余部迁徙至西域,也将他的威名带了过来。
同时,他麾下的无数悍将,也全都真心的敬服于他,甚至很多人都是被他在隋末一战战打服的。
那些西域小国,更是他们的手下败将,对于征服这些悍将的皇帝,自然更加敬服。
最重要的,是当这些小国的使者和国王来到长安之后,亲眼见到天可汗的威严,早已经被折服。
加上整个大唐越发强悍的军队,所以,所有人对于这位皇帝,从心底来讲还是敬服的。
之所以还敢有人忤逆大唐,一来是因为距离太远,二也是因为有同样强大的西突厥在背后支持。
所以,今日被押到长安,布失毕原本是有些害怕见到皇帝的,但他没想到坐在这里的是李承乾。
对于这个在天下四方没有什么名声的李承乾,这些人自然是发自心底的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