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00节

  光是禅位这一条,就足够避免无数的血腥厮杀,甚至皇朝衰落。

  更别说上古之君便是以禅让作为高品。

  “陛下仁孝,上皇贤德。”李义府站了出来,拱手道:“此盛世可追三代之上,臣为陛下贺,为上皇贺,为大唐贺!”

  李承乾笑了,李义府总是在最需要他站出的时候,站出来。

  “陛下仁孝,上皇贤德,臣为陛下贺,为上皇贺,为大唐贺!”殿中群臣齐齐拱手。

  “此事便算定下,礼部,户部,太常寺,将作监,开始筹备。”李承乾看了众人一眼,然后看向房玄龄。

  房玄龄拱手,然后拿起一封圣旨,高声道:“大唐皇帝令。”

  “臣等恭听圣训!”群臣再度跪拜了下来。

  “帝尧之禅虞舜也,业归于异代;汉祖之尊太上也,礼循乎虚名。

  未有履尊极而舍万乘之荣,奉晨昏而传七庙之重。斯则尧图未远,汉道未全,倬然冠洪名而超古昔者,孰若今之盛也!

  上皇恭默在疚,禅受未行,万国注心,思言尧以致理;群生属望,渴圣人之利见。

  朕即位以来,不求妄图,以忠感于天地,孝达于神明,成尧舜之内禅,固邦家之景命。

  功莫盛于配天,孝莫大于宁亲,让莫高于传圣。

  故太上皇释天下之负,所以成其让。

  不胜大愿。

  今上太上尊号曰‘天圣仁寿天可汗太上皇”,称“圣人”。

  因三正之庆会,鼓万国之欢心。

  奉宝册以荐鸿徽,率群臣而朝上日。

  徽号所尊,益勤于俞诏。

  兆人恳头,罔不喁然。

  钦此!”

  群臣立刻叩首道:“臣等参拜天圣仁寿天可汗太上皇,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承乾对着李世民神色诚挚的躬身。

  李世民看着这一幕,满意的笑笑,自己禅位,除了有自身安定之念外,也有着扶李承乾上马,好好的走一段的想法。

  起码大唐盛世能够更加延续。

  当然,皇帝仁孝,为他上尊号,‘天圣仁寿天可汗太上皇”,起码“天可汗”三个字将永远的属于他李世民。

  “皇帝仁孝,朕就愧领了。”李世民点点头,然后平静的站在那里。

  “众卿平身。”李承乾微微抬手。

  “谢陛下,谢圣人。”群臣这才缓缓起身。

  很多人这一刻彻底的明白了,不管是皇帝为太上皇准备封禅也好,还是为他上尊号也罢,都是在表现自己的仁孝。

  一个仁孝的皇帝,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光凭这一手,他便能够稳稳的坐在皇位上,而不至于天下人心茫然戒备。

  高明的手段啊。

  加上之前,免天下百姓一年赋税。

  日后,对于皇帝禅让,太子即位,这里面任何的谣言,都会彻底的消散。

  皇帝坐稳了天下,掌控了大局。

  收获远远大于付出。

  高明啊。

  ……

  看到群臣脸上的敬服,李承乾轻轻笑笑,然后看向一旁的房玄龄。

  房玄龄再度拿起一封诏书,对着群臣道:“大唐皇帝令。”

  “臣等恭听圣训!”群臣再度叩拜。

  “大唐皇帝曰:朕以上皇慈旨,以定内宫,以端壸政。

  惟思择贤,以位正宫。

  仰蒙三宫俯垂俞允矣。

  太子妃苏氏,宫仪壸范,德泽在人,抚育四子,延续宗脉。

  可立皇后,允称闺阃,仪型典范,辅成君德,恩育天下。

  钦此!”

  群臣再度叩首:“臣等领旨,陛下万寿无疆,皇后万福金安。”

  声音落下,一阵清脆的脚步声在太极殿门口响起,随即,一身绿色翟衣,头带凤冠的苏淑,压抑着心头的喜悦和激动,一步步的从群臣中间走过,然后走上丹陛。

  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将皇后金册和玺印奉上,然后才退开跪倒一旁。

  苏淑走到了李承乾的身侧,然后缓缓的坐了下来,她的目光率先看向太上皇。

  诚挚的躬身行礼。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不说别的,他选择的儿子,儿媳妇,都是仁孝之人,又能足够处理天下。

  在继承人的选择这一方面,便是汉文帝汉景帝,也都比不过他。

  至于剩下的古时帝王,也没什么了。

  御案之下,李承乾伸手轻轻的握住了苏淑的柔荑,苏淑立刻对他甜甜一笑。

  夫妻两人同时转身,看向眼前的整个大殿,还有整个天下。

  皇帝皇后归位,天下人心归顺。

  ……

  夜色之下,禄东赞坐在马车里,晃晃悠悠的返回使馆。

  他的身上满是酒气,胸中也微微翻涌。

  皇帝登基,大宴群臣。

  这是少有的事情。

  历来皇帝登基,都是前一任皇帝病逝之后。

  所以皇帝即便是登基,也要同时准备丧礼。

  根本也就没有什么皇帝登基之后,大宴群臣的时候。

  其实也有,比如窜逆。

  前隋杨坚就是这样。

  禄东赞轻轻笑笑,这一次李世民退位太上皇,李承乾即位,根本他们得到的消息来讲,其实本质上也还是一次逼宫。

  只不过手段温柔到了极点,隐秘到了极点。

  几乎除了两个皇帝之外,根本无人察觉。

  然而逼宫就是逼宫。

  “大相,到了。”一个声音从车外传来,马车也随即缓缓的停了下来。

  车帘掀开,外面已经平康坊吐蕃使馆内院。

  禄东赞平静的从马车中走下,然后脚步匆匆的朝书房而去。

  书房之中,噶尔·钦陵看到禄东赞,上前拱手道:“阿爹,听说皇帝要为太上皇封禅,我们是不是走不了了?”

  “嗯!”禄东赞坐下以后,点点头:“是这样,甚至为父有种感觉,他是冲我们来的。

  如果真的是我们那天晚上的事所致,那他是不会放过我们的,毕竟我们的手伸进了宫里。”

  “阿爹。”噶尔·钦陵拱手,说道:“那件事情,他们还在查,不过是很慢而已,但再慢,半年也足够查到我们了,若是他拿到证据对我们下手,赞普那里……”

  “若仅是如此还好,为父担心,他是冲着赞普去的。”禄东赞眼神中闪过一丝忌惮,然后说道:“这些年,他的心思不少都放在高原中,而以他的布局,少不了在高原已经做了手脚。”

  大唐和吐蕃开战,若是他们父子都被李承乾有理有据的斩杀在长安,那么吐蕃从一开始就失却了先手,更别说现在松赞的心思还在天竺。

  “我们得回去。”禄东赞抬头看向噶尔·钦陵,认真的说道:“起码你得回去。”

  “阿爹!”噶尔·钦陵脸色一变。

  禄东赞微微摆手,说道:“有王妃在,你又回去了,阿爹足够在长安自保,而且,他们那对父子,事情哪有那么容易结束。”

  “啊?”噶尔·钦陵一脸不解。

  禄东赞轻轻抬头:“天无二日啊!”

第412章 老病的猛虎,也是能咬死人的

  六月十九,太上皇启程终南山翠微宫休养。

  清晨,李承乾和苏淑坐在御辇之上,带着李象,李厥,李隅和安康郡主从献春门而出。

  李安俨站在门外,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

  御辇停下,李承乾抬头问道:“如何了?”

  “一切已安排妥当,八百禁卫已进驻翠微宫,山下有五千右卫守卫,还有金吾卫来回巡视,千牛卫渗透四野,确保无人可以潜入。”李安俨躬身,说道:“太上皇在翠微宫无丝毫危险。”

  “这样便好。”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说道:“走吧,去接父皇。”

  “喏!”李安俨稍微后退一步,跟着李承乾和皇后,还有几位皇子,一起朝甘露门而去。

  他和对面的窦知节相互对视一眼,两人同时点头。

  皇帝安全无虞。

  跟着的禁卫和千牛卫,全都是李安俨负责。而跟随的内侍和宫女,全部都是窦知节负责。

首节 上一节 400/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