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24节

  “嗯!”禄东赞平静的看了噶尔·钦陵一眼,问道:“若是赞普要杀你,你会怎么办?”

  噶尔·钦陵莫名的感到一阵战栗,一瞬间,他甚至有一种未来出现在眼前的感觉。

  稍微摇头,噶尔·钦陵将自己的妄念扔到脑后,然后低声说道:“若是真有那么一天,儿子或许会自己在战场上战死,然后将子嗣送到大唐。”

  “所以,李君羡也可能会自尽,然后让血脉后人逃入深山,或者西域,但他很难会去选择吐蕃。”禄东赞叹息一声,说道:“现在的吐蕃,还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是!”噶尔·钦陵平静的点头。

  “我们虽然很希望李君羡入吐蕃,但他若是没有这个想法,那我们便只能让他尽可能发挥棋子的作用,尽可能的搅乱大唐。”禄东赞平静的看向噶尔·钦陵,说道:“这不本就是我们最初的目的吗?”

  “阿爹,怎么做?”噶尔·钦陵突然兴奋了起来。

  “李君羡的事情,徐家那边应该也已经知道了。”禄东赞神色平静,说道:“去一封信,点一下,让他们去弄点东西,比如在某个地方埋个什么乌龟,石马一类的东西,构陷李君羡。”

  噶尔·钦陵眨眨眼,低声说道:“阿耶,不让他们和李君羡合作吗?”

  禄东赞冷漠的抬眼,噶尔·钦陵顿时反应过来:“是的,他们有仇,只有让对方死,才有可能动作。”

  “徐家现在被查的很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查到了自己身上,让他们构陷一下李君羡,引起点动作,说不定对他们更好。”禄东赞看着点头的噶尔·钦陵,说道:“提前派人盯着他们,在他们动作的时候,派人告诉巡街金吾卫。”

  噶尔·钦陵猛然抬头,惊愕的看着禄东赞。

  “派死士,提前埋伏在徐家。”禄东赞面无表情,继续说道:“在金吾卫查抄徐家的时候,让死士杀了徐守一,烧了他们的书房,将所有和我们有关的东西全部都烧掉。”

  禄东赞真正的目的竟然不是李君羡,而是徐守一。

  “皇帝想要查到我们身上,只有通过徐守一一条路,一旦这条路被堵死,那他就休想再联系到我们。”禄东赞看向噶尔·钦陵,说道:“这样,年后他若是还要强留我们,赞普就有了出兵的借口,同时西域各国,也会趁机而动。”

  噶尔·钦陵眼神微微一跳,随即低头道:“喏!”

  “好了,你去吧。”禄东赞重新拿起书籍,同时淡淡的说道:“国子监那边,继续试探,若是真的有那么一个人,对党项和吐谷浑的了解,在你之上,你知道的那些东西,也就没有用了,让人知道,便让人知道吧。”

  “是!”噶尔·钦陵拱手,然后小心的退出书房。

  顺手,噶尔·钦陵将房门关上。

  站在门外,看着面前的房门,噶尔·钦陵心中明白,他阿爹心中已经有了一整套的计划。

  但是这计划,现在噶尔·钦陵却没有资格知道。

  或许,也是因为这计划可能真的很惊人。

  转身,噶尔·钦陵迈入了风雪之中。

  ……

  转眼,一月之间已经过去。

  冬月时节。

  大雪纷飞。

  东宫宜风殿,李承乾躺在床榻之上,看着外面的大雪,脑中没有任何思绪。

  就在这个时候,身侧,张萱突然坐了起来。

  抱着红色的毛毯,香肩细背,完全展现在李承乾眼前。

  “陛下,是不是到了上朝的时间了。”张萱有些迷糊的转身看向李承乾。

  不经意间,红毯滑落。

  一时间,春光无限。

  “今日大雪,按朝制,早朝延迟一个时辰。”李承乾很随意的说着,右手手指却滑上了张萱的细背,然后轻轻向上。

  “陛下!”张萱白了李承乾一眼,顺势在他身边躺下,然后轻轻的缩在李承乾的怀里,任由他在自己身上丈量……

  许久之后,李承乾才将红毯拉起,盖在两人身上。

  屋中虽然暖和,但一身汗,谁知道会不会生病。

  “陛下!”张萱从红毯之下抬起头,然后媚眼如丝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轻轻地搂住张萱,感受着她的细腻,同时轻声说道:“你阿耶在国子监任博士,也有好几年了吧?”

  “嗯!”张萱稍微收神,然后点头说道:“是的,不过阿耶的资序不高,若是要升任,恐怕朝中非议不少。”

  “无妨,不过是从正五品上的国子博士,升任从四品下的国子司业而已,调动并不大。”李承乾看向有些失望的张萱,伸手刮了刮她鼻梁,不客气的说道:“别想着一步登天,他是朕的岳丈,众人瞩目,一个国子司业别人不会说什么,若是再有,别人就会盯着了。”

  一旦被别人盯着找问题,谁知道结果会是怎样。

  “臣妾错了。”张萱立刻抱住李承乾的胳膊,扭着身子求饶。

  “你啊!”李承乾有些无奈的笑了一声,随后看向西殿,问道:“六郎那边没事吧。”

  “奶娘在呢,不会有事的。”张萱的目光忍不住看向西殿。

  前几天,李承乾的六子李纇,刚过周年,所以李承乾这段时间,都在张萱这里。

  “对了。”李承乾低头看向张萱,说道:“这些日子开始准备一下,下个月初,你和朕一起去洛阳。”

  “去洛阳,封禅吗?”张萱惊讶的看着李承乾,说道:“臣妾也能去吗?”

  “当然,东宫所有的嫔妃都能去。”李承乾笑笑,说道:“洛阳东宫足够大,我们的人也不多。”

  “嗯!”张萱有些憧憬的想着洛阳,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她转过头看向李承乾,问道:“陛下如今已然登基,为什么不广纳嫔妃,甚至这几个月都没有新人入东宫。”

  “朕又不是好色之徒,要那么多嫔妃做什么?”李承乾轻轻拍了拍张萱的盈臀,看着她红晕的脸颊,笑着摇头道:“朕将来最多一年纳一个嫔妃,给宫外人一个念想,其他的,还是算了吧,朕习惯了后宫的清静。”

  李承乾的后宫人并不多,而且苏淑也很有手段,几个妃子也都安分……

  “咦!”李承乾看向张萱,问道:“你怎么突然说起这事?”

  “是臣妾在江南的几个闺眷,她们家中有几个妹妹!”张萱说完忍不住红着脸低下头。

  “还没怎样就想着争宠了。”李承乾捏了捏她的鼻梁,说道:“这种事情,得皇后说话。”

  “嗯!”

  ……

  两仪殿中,群臣肃立。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看向丘行恭道:“天水郡公,此番大雪,防灾之事可安置妥当?”

  “启奏陛下,臣已提前安排。”丘行恭站出拱手。

  李承乾点点头,看向长孙无忌,道:“舅舅,尚书省要行文诸州,防备雪灾。”

  “臣领旨。”长孙无忌拱手领命。

  李承乾抬头,问道:“还有何事?”

  “陛下!”兵部尚书崔敦礼站出拱手,道:“启奏陛下,兵部职方司在逻些的线报,这个开始,突然间少了一半。”

  李承乾身体顿时前倾,眼神微眯道:“这是他们在逻些道动作受到的限制,也就是说,有人在限制他们从逻些获得消息,而这个人很有可能便是松赞。”

  群臣立刻抬头,难以置信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笑了,他笑的很畅快:“诸卿,松赞他要动了,这一战,要来了。”

  “喏!”群臣躬身,眼底满是狰狞。

第434章 一个李靖,抵得上数万大军

  两仪殿中,烛光明亮。

  一名名内侍不停的内外急走,不时的将一卷卷书册送入到殿中。

  西侧巨大的沙盘之上,清晰的展现出整个吐谷浑的地形。

  兵部尚书崔敦礼站在沙盘点,对着李承乾说道:“如今在鄯州军前,有三千左骁卫,稍后有两千右屯卫;在兰州,有五千左卫,还有三千府兵。

  另外,附近其他各州,已经有一万五千士卒汇聚;一旦开战,后方另有一万士卒能及时赶到。”

  在以鄯州为箭头,布置展开的整个陷阱四周,大唐已经悄然部署了三万八千士卒。

  “另外沙肃两州,卫国公已经练出了五千可以翻越祁连山杀入吐谷浑的骑兵,还有五千右屯卫随时负责后勤。”崔敦礼将手指指向西南方向,说道:“松州府,如今军前有五千士卒,其后有五千埋伏,在益州,随时可动用一万五千骑兵增援。”

  “八万三千士卒。”李承乾松了口气,道:“这样,即便是松赞调集十万大军,大唐也能无恙,他若是调兵少了,恐怕就要做好折戟沉沙,葬身于此的准备了。”

  “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丘行恭等人赞同的点头。

  “好了。”李承乾松了口气,重新走回到御榻之上坐下,然后说道:“军前之事,朕不太通,但粮草和军械,朕会尽可能悄无声息的送到军前,满足军战所用。”

  “陛下贤明。”群臣齐齐拱手,李承乾这样的皇帝已是群臣最梦寐以求的了。

  “还有,诸事都要谨慎,尤其是到了如今。”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说道:“越是到这个时候,松赞就会越谨慎,一旦他察觉到大唐在他所知的军力之外,还布置了大军,那么他会被吓跑的。”

  “呵呵!”一句“吓跑”,让群臣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李承乾摆摆手,看向常何:“武水县伯。”

  “臣在!”常何站出拱手。

  “朕记得吐蕃人手里有一支光军,查的怎样了?”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

  “陛下,千牛卫如今查出,这支光军的确存在,而且人数有两万之众。”常何一句话,群臣全部肃穆起来。

  “继续。”

  “喏!”常何拱手,说道:“但这支光军是松赞手下一个特殊部落的全部人数,其中有一半镇压吐蕃王宫,还有一半在吐蕃东南,松赞起家之地。”

  “若是开战,他能动用多少人?”李承乾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光军便是后世的特种兵的前身,类似于大唐的千牛卫和金吾卫,单兵实力超强。

  “若是松赞倾国而来,那么可能会动用的兵力上万,但若是有所顾忌,那么便在五千到七千之列,甚至更少。”常何躬身。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半年前,吐蕃开始朝天竺投送兵力,应该是以光军为首,而且松赞的儿子死了,只有一个独孙,所以他会在逻些留下足够的人手,这一次他虽然对大唐动兵,但他可供他准备的时间太短了,所以,最多五万大军,五千光军。”

  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李勣,问道:“英国公,朕是从大局人心而论,你觉得松赞会有变化吗?”

  “臣觉得可能还要更少啊。”李勣拱手,说道:“陛下,卫国公在西北,注定了松赞要谨慎的多。”

  一个李靖,抵得上数万大军。

  “不错。”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都赞同的点头。

  “很好。”李承乾松了口气,然后看向常何道:“武水县伯,朕许你从千牛卫和禁卫之中,抽调五千人,开往兰州,分布在鄯州以下的各个地方。

  一旦有光军潜入,立刻生死搏杀,让席君买统帅诸军,这样,松赞就会以为是朕的特殊照顾。”

  席君买是左千牛卫中郎将,李承乾的太子舍人。

首节 上一节 424/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