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95节
“是!”李承乾转身推着李世民朝着门外而去。
刚刚出门,李世民轻轻地开口道:“还有最后一件事,皇帝,为朕整修陵寝吧,到了该用的时候来。”
“父皇!”李承乾“噗通”一声,颤抖的、控制不住的跪了下来,抬头,他的脸上已经满是哀伤。
“太上皇!”殿中群臣,殿外将领,全部都齐齐跪了下来。
“整修陵寝”这句话一出,李承乾,还有整个大殿中的所有人,都知道,太上皇已经命途将终了。
所有人在哀伤的同时,也不自禁的涌起一股复杂难明的心绪。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李世民轻轻拍拍扶手,一侧的张阿难上前,推着李世民走下台阶,但李世民的声音依旧清晰的传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死离生别,如是而已。”
庄子·外篇·知北游。
庄子·齐物论。
轻松豁达。
上官仪跪倒在一侧,小心的抬头。
今日,他至始至终都跟在皇帝和太上皇的身边,亲耳听完他们的一切对话,并且将这一切全部记录在起居住当中。
太上皇今日交代了皇帝许多,然而到最后,轻松豁达的告别了自己的一生。
他今日,将所有该交给皇帝的,全部都交代给皇帝了。
整个大唐江山,所有的一切,他不会再有丝毫流连。
他轻松豁达的朝着生死的尽头而去。
这就是太上皇。
上官仪小心的看向了皇帝。
……
李承乾跪在那里,泪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从脸侧悄然的滚落了下来。
一股莫名的哀伤控制不住的涌上心头。
他甚至都差点控制不住的要痛哭出声。
但他控制住了。
最后重重的低下头,额头磕在地面上。
他在无声在痛哭。
悲伤如同潮水一样,从内心深处涌出。
不停的涌出……
直到许久之后,长孙无忌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陛下,陛下,起来吧。”
“舅舅!”李承乾抬头,看向长孙无忌,最后还是忍不住的哭了出来:“舅舅…………”
“陛下,陛下!”长孙无忌抱住李承乾,拍着他颤抖的肩膀说道:“生死无常,太上皇都不介怀,陛下又何必介怀。”
“呃……啊……呃呃呃……”李承乾稍微侧过头,哭泣中,艰难的深吸两口气,这才慢慢的止住了哭泣。
殿中的群臣全部都能够感受到那种悲痛到了极致,但不得不强行收敛的痛苦。
李承乾对着长孙无忌点点头。
长孙无忌这才退开一边。
李承乾慢慢起身,他的目光之中,是雄浑的太极殿,还有更加广阔的长安城。
他轻轻地闭上眼睛。
最后深吸一口气,虽然脸色已经哀伤,但眼神已经坚定了起来。
转身,他看向两仪殿中的丹陛御榻,然后迈步一步步坚定的走了进去。
越过门槛,两侧的群臣全部退至两侧,躬身拱手。
上官仪跽坐在地上,快速的在起居住上写道:“太上临终赠别,帝痛哭不已,一刻而不觉,孝心至诚,众皆感同。”
……
李承乾一步步的走上丹陛,然后坐在了御榻上。
将桌案上的镇纸移到一旁,李承乾平静的抬头,殿中群臣已经分列两边站立。
房玄龄,长孙无忌,李勣,阎立德,程知节,尉迟敬德,张士贵等文武群臣,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全部赶了过来。
李承乾淡漠的点头,说道:“太常寺。”
太常寺卿赵元楷站出拱手:“陛下!”
“昭陵那边筹备动工吧。”李承乾目光看向群臣,从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的脸上扫过。
长孙无忌一副几欲开口的模样。
李承乾轻轻摇头,说道:“礼部尚书!”
“臣在!”礼部尚书李袭志站了出来,认真拱手。
李承乾看着李袭志,有些话他知道该怎么说,但不知道为什么,却不知道该怎么出口。
“礼部和鸿胪寺按制准备吧。”房玄龄站出,看向李袭志。
“喏!”李袭志拱手领命。
“陛下!”房玄龄转身看向李承乾,拱手道:“陛下,太上皇终究只是身体不适,脉象未沉,陛下不必太过担忧。”
“是!”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然后摇摇头,苦笑,又点头道:“房相说的对!”
“陛下!”长孙无忌也平静了下来,站出拱手道:“太上皇身体不安之事,整个长安皆知,朕请陛下下旨,诸道观佛寺,诸道士僧侣,为太上皇诵经祈福,长安百姓愿意去者,诸道观佛寺一律奉迎。”
“可!”李承乾抬头,说道:“朕在宫中不便外出,让纪王代朕前往太乙青华观和大慈恩寺为父皇祈福。”
“喏!”长孙无忌拱手领命。
李承乾抬起头,说道:“传旨,以卢国公和鄂国公为左右金吾卫大将军,镇压长安十六卫。”
“臣等领旨。”程知节和尉迟敬德齐齐站出拱手,神色肃然。
“左千牛卫大将军武水县伯常何,雍州都督天水郡公丘行恭。”李承乾轻轻抬头。
“臣在!”常何和丘行恭同时拱手。
“派人巡查长安和雍州内外。”李承乾稍微低头,说道:“但有异动,即刻诛杀。”
“喏!”
“传旨,召诸亲王、驸马回京。”李承乾说完,轻轻闭上眼睛。
“是!”房玄龄站出拱手。
“传旨,令卫国公李靖,琅琊郡公牛进达,松州刺史王仁祐,荆州长史许叔牙,并州长史窦孝慎,扬州长史李文暕,洛州长史萧钧,广州都督杜正伦,益州长史卢承庆,即刻起,整军戒备,若有异动,许便宜行事。”李承乾眼神冷了下来。
“臣领旨。”长孙无忌站出认真拱手。
“舅舅,你坐镇政事堂,审查天下政务,但有不法者,从严从重处置。”
“臣领旨。”
第500章 礼,制
中书省,上官仪从殿外走入。
坐在殿内的许敬宗看了他一眼,目光落在了他夹在左臂之下的记本当中。
今日,太上皇和皇帝独处的时候,说了很多的事情。
之后,太上皇让皇帝准备陵寝诸事。
是谁都明白,今日太上皇和皇帝所说的,是整个大唐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秘密。
这些秘密,天下间只有上官仪听到了。
许敬宗一时间感到有些惋惜。
若是今日值起居郎的人是他自己就好了。
他就能够知道太上皇和皇帝交代了哪些大唐最后最核心的机密了。
但可惜……
许敬宗平静的和上官仪点点头,然后就目送他进入了内殿,将起居住开始收拾和锁死。
起居郎所记载的起居住,将会成为后世编修大唐史料的根本,这些东西一旦上锁,除非是有人修史,那么便是他许敬宗同样是起居郎,他也不能够窥伺那些不属于他自己记录的起居住。
这是规矩。
许敬宗抬头,看向殿外。
夕阳西斜。
暮鼓阵阵。
许敬宗起身,然后朝着殿外走去。
下值了。
许敬宗刚刚走出官廨,就看到了给事中李义府从中书令到官廨走出,他目光一闪,上前拱手道:“李舍人。”
“许学士!”李义府对着许敬宗认真的拱手还礼。
许敬宗轻轻笑笑,然后说道:“舍人难得出现在中书省啊?”
“有封圣旨的用词有所不妥,所以晚辈前来将圣旨送回。”李义府目光越过许敬宗,看向他身后的官廨,问道:“上官学士刚刚回去。”
“是啊!”许敬宗点点头,说道:“我们这些起居郎,别看平日里只是跟在陛下身边记些些什么,但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
就比如回来之后,必须将自己写的起居住整理锁好,不能让他人窥伺,更不能让他们修改。”
“修改?”李义府猛然抬头。
“擅自修改起居住,是要被斩首的。”许敬宗目光轻轻在李义府身上扫过,然后说道:“便是窥伺起居住,也是不小的罪名。”
李义府看着许敬宗,他突然笑了,然后说道:“不会有人那么傻吧?”
“当然不会。”许敬宗指向外面,说道:“李舍人,一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