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96节

  “好!”李义府笑着点点头,然后和许敬宗一起朝外面走去。

  出了中书省,前方就是太极门,四周空旷,前后几乎没有任何行走着的官员。

  许敬宗看了武德殿的方向一眼,然后开口说道:“陛下英明睿哲,太上皇这一事之后,陛下将会全面掌握天下,到时候,你我或许能更加的为陛下所重。”

  李义府嘴角微微勾起,然后说道:“学士所言不差,你我毕竟都是陛下身边的人。”

  “是!”许敬宗笑着点点头,然后和李义府一起走向了太极门。

  等到两人消失,东侧的门下省内,长孙无忌平静的转了出来。

  看着许敬宗和李义府一起离开的背影,眼神微微收缩。

  他没有听到他们两个在私谈什么,但是他不觉得是什么好事。

  对于这个李义府,长孙无忌从来就不喜欢。

  他们待在皇帝身边不是好事啊!

  但是偏偏李义府是皇帝东宫时的太子舍人,还有晋王。

  长孙无忌转身看向武德殿的方向,轻叹一声,他重新朝政事堂而去。

  ……

  斜月如钩。

  殿中一片漆黑。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

  坐在黑暗中的李承乾轻轻抬头,随即,房门被拉开。

  灯笼照亮的来人呐。

  一身深绿色襦裙的皇后苏淑。

  苏淑朝着后面摆摆手,立刻有宫人进来点亮灯烛。

  随即,又有人将吃食和酒水摆放在了桌案上。

  苏淑这才朝着后面摆摆手。

  “吱呀”一声,殿门关闭,宫殿之中,只有他们两个人。

  “陛下怎么来崇教殿了?”苏淑亲手提起酒壶,给李承乾倒了一杯酒。

  “今日朝后,朕去求见父皇,父皇不见。”李承乾有些心疼的叹一口气。

  “妾身听说了,今日太上皇在太极殿令陛下准备陵寝诸事,之后陛下求见太上皇,太上皇不见,所以妾身刚才也去了,但被张阿难和孙武开挡在了殿外,太上皇一概不见。”苏淑看着李承乾,说道:“陛下,妾身觉得,太上皇是想独自走过最后一段。”

  李承乾嘴唇微微颤动,然后拿起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苏淑重新提起酒杯,帮李承乾倒了一杯。

  李承乾没有多说什么,再度一饮而尽。

  苏淑这才没有再给他倒,而是也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两个人就着酒菜,一起依旧。

  一直到将一壶酒都喝完。

  李承乾起身,然后拉着苏淑的手,来到了内殿之中。

  内殿一片黑暗。

  李承乾走到床榻上躺下,苏淑也跟着躺了下来,然后靠在李承乾的怀中。

  黑暗中,李承乾幽幽的开口道:“皇后还记得吗,当年朕断了腿,就是在这里渡过大半年的。”

  “记得。”苏淑点头,说道:“那个之后,只有妾身和东宫的几位师傅,一直陪伴陛下。”

  “一转眼已经过了很多年了。”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说起来,即便是抛开登基的这一年,之前朕监国理政,前后也有好几年。”

  “从太上皇为东征高句丽做准备开始,陛下便已经大掌朝政了。”

  “可是,即便是到今天,朕依旧觉得朕并不真正的掌握天下,因为有父皇在。”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之前,朕偶尔也还会感到有些不舒服,但是今日,父皇要离开了,朕觉突然感到有些恐惧。”

  “陛下恐惧什么?”苏淑下意识的抬头。

  “天下太大了,大唐太大了,朕不知道一旦没了父皇,大唐该走向哪里。”李承乾呼吸微微颤抖了起来,他轻声说道:“眼前是一片的黑暗,而在黑暗之外,又有无数的敌人试图扑过来,将朕直接撕碎。”

  “何至于此?”

  “你不懂。”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父皇在的时候,便已经有些人心离散,父皇一旦不在了,人心离散的会更快,有的人便会开始蠢蠢欲动,这些人不仅是敌人,还有你我身边的人,他们的心态也会转变,而这些,朕都要面对。”

  “陛下可以用人的,赵国公,还有阿耶,对了还有良嗣。”苏淑认真的看着李承乾。

  她们苏家,官职高低的人都有,但是真正让李承乾重视的,只有一个苏良嗣。

  苏良嗣虽然现在只是六品的侍御史,但谁都知道他的前途远大。

  “嗯!”李承乾点点头,抱住苏淑说道:“朕明白,不过良嗣还需要锻炼,等父皇的事情之后,朕就让他任给事中,做上几年,就调到洛州去做司马,好好的历练几年,将来御史大夫、大理寺卿说不定就是他的了。”

  洛州司马是从四品的官职。再上一步就是从三品的洛州长史。

  “妾身不是这个意思。”苏淑微微侧身。

  “朕明白,朕身边有无数可用的人才,只要将这些人放在该放的地方,那么天下就能得到最妥善的治理,朕的天下也就会安定下来。”李承乾轻轻点头。

  “嗯!”苏淑放松了下来,然后靠在李承乾身上说道:“陛下现在,还有将来,都会有更多的子嗣,将他们安置到地方,也能够起到稳定天下的作用。”

  “嗯!”李承乾笑笑,说道:“朕不过是一时有些迷茫罢了,皇后也不用多想,睡吧。”

  “是!”苏淑应了一声,然后细细的听着李承乾的声音。

  等到李承乾的鼾声渐起,苏淑这才靠在李承乾的怀里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这个时候,李承乾却突然睁开了眼睛。

  他目光轻轻地扫过苏淑,他当然知道苏淑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只是话赶话赶到了那里而已。

  李承乾鼾声依旧,但是他的目光却不由得看向了上方的黑暗中。

  苏淑刚才的那番话虽然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味道,但是却也给他在黑暗中指引了方向。

  李世民一死,李承乾的眼前一片黑暗混沌,但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只不过他们会更加贪心的抓紧眼前能看到的一切事物,但也仅此而已。

  对于长久的未来,他们没有清晰的看法。

  没有任何人有任何清晰的看法。

  整个天下在李世民死后会欠缺站在最前方的舵手,而继承他的人就是李承乾。

  如果李承乾不站出来,那么必然会有无数人来争抢这个位置,到时候就会是天下失控。

  前世的李治就是这样的。

  最后以他杀了长孙无忌,重创整个关中派系为结束。

  但李承乾和李治不一样,什么生产力生产关系,他也是能够说上一两句的。

  更别说未来的高句丽,西突厥和吐蕃战事。

  这些都将是他未来指引天下方向的根本。

  是的。

  在将来,所有人眼中一片混沌的未来,将会由李承乾来为所有人引导。

  这些人将来敬畏,臣服,甚至戒备,敌视的目光也都会放在他的身上。

  戴上皇冠,承受其重。

  李承乾神色越发的平静。

  他需要从明天就开始做事情,如今马上就是五月下旬了,秋收很快就会开始。

  他要专心在这件事情上面。

  不!

  李承乾猛然抬头。

  不对。

  不对。

  他首要做的不应该是这些。

  礼。

  一个“礼”字,就这么悍然的闯入到了李承乾的脑海之中。

  他的神色逐渐的严肃起来。

  他错了,现在的他,不应该去做实事,而应该去务虚。

  礼,这才皇帝统治天下真正的根本。

  ……

  “众卿,朕打算为太上皇加上尊号,诸卿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第501章 礼法天命,天命之人

  两仪殿中,李承乾目光平静的看向群臣道:“朕欲为太上皇加上尊号,诸卿以为如何?”

  群臣目光闪烁,他们在迅速琢磨皇帝的真实意图。

  “陛下孝心诚挚,臣以为可矣。”长孙无忌率先站出拱手。

  这一幕也让群臣明白,皇帝是要在太上皇临终前,给他加上荣誉。

  这倒也没有什么。

  “舅舅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李承乾认真的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想了想,拱手道:“陛下,太上皇已有尊号为天圣仁寿天可汗太上皇,臣议可加尊号曰,大上天圣仁寿天可汗太上皇,称大天圣人。”

  李承乾缓缓点头,说道:“舅舅说的有理,众卿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群臣相互之间眼神交流,他们不是没有想法,只是想要超过长孙无忌很难。

  “陛下!”李义府站了出来,他先是对着李承乾拱手,然后才又看向长孙无忌道:“臣以为赵国公所言极善。”

首节 上一节 496/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