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52节

  “是!”殷元拱手,说道:“军报走的是子午道,所以从明德门入的长安城,恰好陛下在大慈恩寺,就直接过来了,陛下,要接进来吗?”

  “不必!”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在佛像下处理军务,有些不敬。”

  “喏!”殷元拱手,然后退到了一旁。

  玄奘站在一侧,稍微松了口气。

  如果殷元刚才直接将军报带过来,皇帝在释迦牟尼佛像前,打开军报,多少就有些冲撞佛祖了。

  但好在殷元和皇帝行事都很有分寸。

  李承乾转过身,再度对着释迦牟尼佛躬身。

  一侧的诸僧,轻声的念起了佛经。

  突然,李承乾猛然抬头,侧身看向一旁的长孙无忌,问道:“舅舅,军报入长安,第一时间不是应该送到兵部吗,兵部送通政司和尚书省,最后才会送到朕的手里?”

  “是这样!”长孙无忌点头,然后又说道:“可是朝中重臣眼下都在大慈恩寺,送到这里来,也没有什么不对。”

  “军报是天下大事,朕明白。”李承乾点头,然后说道:“但如今的情况,他若是在朕离开大雄宝殿的时候送过来,殷元也就将军报接进来了……殷元!”

  “陛下!”殷元立刻站出拱手。

  “送军报的有几人?”李承乾直接问道。

  “有三人,一身风尘仆仆,从黔州而来,臣验看过他们的令牌,没有问题,他们手里的军报也没有问题。”殷元皱眉拱手。

  “他们三人,有你认识的吗?”李承乾眼神冷肃起来。

  “没有!”殷元呼吸一沉,说道:“他们是右千牛卫麾下……”

  “薛孤爱卿!”李承乾转身看向后方的薛孤吴仁,问道:“你带人悄悄地去看看,你带的人里,有没有认识他们的,若是有,你自己验看军报,若是没有,就将他们三人带到东侧的大雁塔下。”

  “喏!”薛孤吴仁肃然拱手,然后快步的转身而去。

  “陛下,既然他们有问题,为什么不直接将他们拿下?”苏淑有些疑问的问道。

  “三个人,是什么都做不了的。”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但若他们只是其中的一波人马,就不好说了。”

  ……

  大雁塔下。

  三名风尘仆仆的千牛卫背着包裹站在南侧的院门下。

  为首之人的右脸颊上,还有一道刀疤。

  两名禁卫士卒守在两侧的院门后。

  三名千牛卫身上的千牛卫已经被取下。

  甚至还被人简单的搜查了一遍。

  但什么都没有查出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平稳的脚步声,从西侧的院门传来,随即,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的李承乾,在玄奘法师的陪同下,带群臣一起走了出来。

  没有皇后。

  李承乾来到了大雁塔下,侧身看了三名千牛卫一眼,然后看向张阿难。

  张阿难拱手,快步的走到了三名千牛卫身前,一甩拂尘,问道:“军报呢?”

  “在这里。”为首的千牛卫从怀里取出军报递给张阿难。

  张阿难接过,点点头道:“等着!”

  “喏!”三名千牛卫肃然拱手,神色平静,他们是从黔州回来的,皇帝要问黔州军前的情况,光是从军报上看是不足的,必然要当面问他们三个人。

  张阿难转身,同时查验手里的军报。

  军报上的火印完好,没有被破坏的痕迹。

  张阿难刚刚松了口气,突然,他的脸色微微一变。

  军报的底部,比平常的军报底部要厚一点点。

  一般人或许根本察觉不到这些的区别,但张阿难多年接触这些东西,如今又有李承乾的提醒,他顿时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走开十步,张阿难突然将手里的军报一扔,然后迅速转身,面对那三名千牛卫,脚步疾退的同时,怒声吼道:“拿下他们,他们有问题!”

  三名千牛卫一时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这么突然,就被张阿难识别他们的身份了。

  身侧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两只锋利的长槊,已经朝着两侧的两名千牛卫捅了过来,但是这个时候,三个人根本不管不顾,直接向前躬身,下一刻“嗖嗖嗖”三支弩箭直接从他们背后射出,朝着李承乾凶狠的射了过来。

  李承乾神色平静,一队禁卫突然从他的背后冲出,手里握着圆盾,直接挡在了他的眼前。

  “叮叮叮”三支弩箭全部都被挡下。

  与此同时。

  两侧的院墙上,同时有数十名禁卫跳了上来,手持弩弓,对准三名千牛卫,直接扣动了扳机。

  上百支弩箭,几乎瞬间就以倾盆之势,直接落在了三名千牛卫的身上。

  “叮叮叮”的无数弩箭将三千直接穿透,血瞬间就喷了一地。

  中间脸上带疤的千牛卫在艰难的处境下,已经被身侧的两名同伴护在中央,但可惜,两人不仅被长槊穿透,同时也被弩箭直接贯穿,导致他也同样伤痕累累。

  如今的他,即便是没死,也不过是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

  他有些茫然的看向大雁塔下的李承乾,他始终不明白,他们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但是。

  最后关头,疤脸千牛卫直接在袖子里用力一扯,下一刻,一抹火光突然从他的袖子里闪起,然后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已经蔓延到了他全身上下。

  一股火油的气味终于在火焰中传了出来。

  清风一扫,直接带到了李承乾的鼻子当中,他的眉头微微一皱。

  他们是怎么将火油味道封起来的?

  火焰在疤脸千牛卫的身上迅速的燃烧了起来,挣扎着,他的双手抓住两名同伴的衣袖。

  火焰立刻蔓延了过去。

  “焚我残躯,熊熊烈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火焰中,疤脸千牛卫目光死死盯着李承乾,眼神中莫名带着痛苦和愉悦,突然,他最后用突厥话喊了一声:“惟大光明。”

  四周看着这一幕的人,顿时忍不住的打了个寒颤。

  拜火教,他们并不陌生,但是拜火教和突厥人,这两者若是勾连在一起,整个大唐的根基都要动摇。

  火焰燃烧,大雁塔最顶层上,一道穿着灰色道门的身影站在极小的洞窗前,看着外面的一切。

  阳光照在旁边的砖墙上,虽然没有照到他的身上,让他如同不存在一样的隐身,但是砖墙光滑的砖面上,却将他的面目清晰的倒影了出来。

  袁天罡。

  袁天罡。

  谁也想不到,袁天罡竟然藏在了大慈恩寺的大雁塔上。

  这里不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太空阔了,没有任何能藏人的角落。

  更别说三日之前,禁卫就封了大慈恩寺,内外查了无数遍,几乎藏不住任何外人。

  只有这只有方寸之地的大雁塔最上面一层,没有人来。

  这里只有一个极小的洞眼能够看到外面。

  而且这里不保证皇帝一定能来。

  但袁天罡的运气很好,他看到了发生在大雁塔下面的一切。

  他的眼神平静,轻轻地落在李承乾的身上。

  他的眼底藏着一丝期待。

  刺杀,自焚,突厥,朝局飘摇,他相信作为一名合格的皇帝,李承乾应该能够想到这一点。

  这突然而来的庞大压力,自焚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尤其还是一个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磨练的小娃娃。

  而且,袁天罡的手段还不止如此。

  “杀!”就在火焰燃烧而起的一瞬间,敦义坊东西两处坊门处,还有大慈恩寺两侧的偏门处,顿时传来一阵厮杀的呐喊声。

  不仅如此,同时传来的,还有一阵阵的高昂的吼叫声:“焚我残躯,熊熊烈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焚我残躯,熊熊烈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

  大雁塔下,四处厮杀的吼叫声响起,不由得一阵忍不住的混乱。

  “陛下!”长孙无忌第一个冲到了李承乾身侧,看着有些愕然的李承乾,急促的问道:“陛下,没事吧。”

  “没事!”李承乾声音平静的可怕,他有些神色淡漠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随即轻轻笑笑,说道:“舅舅,朕实在没有想到,朕竟然已经有了父皇那样的天下威慑力,已经到了让别人不得不来刺杀朕的地步。”

  皇帝的声音一出,群臣微微一愣,他们瞬间就想起了当年先帝在九成宫的时候,遭人刺杀的场景。

  莫名的,他们放松了下来。

  李承乾看向前方,平静的开口道:“来人,给朕一把刀。”

  “喏!”殷元没有丝毫迟疑,将手里的千牛刀捧到了李承乾的手中。

  李承乾伸手握住了刀柄,然后将刀身竖在眼前,任由明亮的刀身倒映出自己的面容。

  这一刻,李承乾平静的可怕。

  生死而已,这世上,还有人比他更清楚死亡是什么味道的吗?

  “来人!”李承乾一挥手里的千牛刀,高声喊道:“给在场诸卿每个人一把刀,诸卿,你们都是战场上厮杀过的,这点小场面,还怕吗?”

  站在一侧的尉迟敬德和程知节狰狞的笑了,对着李承乾拱手:“领陛下旨意。”

  李承乾点点头,看向两人说道:“两位大将军指挥战场诸卿和禁卫守卫整个院落。”

  这个时候,殷元已经安排人,递给了在场的每位大臣一把千牛刀,所有人都熟练的握住到了刀柄。

  这个时候,他们的脸色却莫名彻底的安稳了下来。

  李承乾看着这一幕轻轻点头。

  如今这个时候,一怕混乱,混乱就容易出事,二怕猜忌,若是他这个皇帝,让禁卫护送他自己独自离开,难免会让这些老臣感到一些孤愤的悲凉。

  所以现在要最大程度的信任他们。

首节 上一节 552/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