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63节
“贫道不知道陛下说的什么,贫道的那句谶言,是贫道随先帝游历关中之后,某一日夜间惊醒,突然得出的,之后便告诉了先帝。”袁天罡看着李承乾,说道:“安州吴王或许和女主武王很相似,但陛下真的就不害怕万一之错。”
“所以,朕在感业寺布了局,而你去了。”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之后,先生布局弘农杨氏,朕已经看穿了,先生不必再多说什么,不管那句谶言究竟有怎样的天命,朕毁了弘农杨氏,那句谶言还会在吗?”
袁天罡嘴唇不由自主的颤抖了起来。
李承乾的话,他听不懂很多。
什么感业寺布局,还有他布局弘农杨氏的事情为什么会被皇帝知道,但他明白,他的谶言太过依赖弘农杨氏,同样依赖皇帝每年前往洛阳就食之事。
只要皇帝每年有半年在洛阳,那么弘农杨氏在朝中的势力,就会不受控制的膨胀起来。
势力,从来不是最顶层的中枢高官有多少,而是在整个中底层,弘农杨氏,还有他们的姻亲家族能占据多少位置。
天下的世家很多,又有开国功臣和皇室一族,还有寒门和无数世家。
弘农杨氏如果真的在顶层争,能够争得一席之地便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他们真正的目光放在了地方。
在一些地方关键位置的争夺,有用而且争斗没有那么剧烈和引人注意。
这才是弘农杨氏真正的发展之道。
再加上先帝诸子中,有吴王李恪,蜀王李愔,赵王李福和曹王李明四人的母亲出身弘农杨氏,还得加上一个越王李贞。
李贞的母亲燕德妃之母,也是弘农杨氏女。
在如今,还活着的先帝诸子,加上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也不过是十人。
若是去掉李泰和李治,那么便只有八人。
只有李承乾,李恽和李慎,他们三个和弘农杨氏无关。
五比三。
这个数字,足够让人起野心了。
……
“弘农杨氏要做什么,必然要依赖吴王,蜀王,赵王,曹王和越王五个人。”李承乾看了袁天罡一眼,淡淡的说道:“而同样的,只要朕毁了弘农杨氏,那他们五人就什么都做不了。”
有弘农杨氏作为中间联系,而吴王李恪,蜀王李愔,赵王李福,曹王李明和越王李贞就能联合起来。
没有了弘农杨氏,五人各自为战,只能被一一拿捏。
更别说,赵王李福和李承乾关系一直不错,而曹王又深受恩惠,最后是越王,他的母亲终究姓燕。
看着袁天罡想要再说什么,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先生,感业寺的事情,先生交给了弘农杨氏,那么从今往后,这些还是事情,就都是朕和弘农杨氏的游戏,和先生没有关系,先生就不要在关注了。”
接下来,天下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和袁天罡没有了任何关系。
这一句话,让袁天罡的心口一阵发闷发堵。
稍微缓了缓,袁天罡这才开口问道:“陛下让人抓贫道,想来是有什么问题要问?”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弘农杨氏有野心,这不是什么难想的事情,杨氏是前隋皇族,如今入唐以来,父皇虽然多有信重,但实际上还是以打压为主的。”
袁天罡轻轻颔首,先帝不过是用杨恭仁和杨师道将弘农杨氏架起来而已,实际上对他们根本不信任。
到了李承乾,也是一样。
“但终究是大唐本身出了问题,这样才会给别人可趁之机。”李承乾深吸一口气,问道:“这便是朕最想问的,先生在得出那句谶言的时候,究竟看到了什么大唐必然会出现的危机,让先生如此笃定,杨氏一定有机会代唐而立?”
袁天罡编造了那个谶言,根本的目的还是想要让弘农杨氏复国,那么不管是李恪,还是其他别的什么人,都不过是他们的工具而已。
看着神色笃定的李承乾,袁天罡轻叹一声,然后缓缓的闭上了眼睛,然后一言不发。
李承乾笑了。
在他的面前玩一言不发这一套,难道朕会以为,他会将他关上几十年,然后再给他逃出去的机会吗?
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然后淡淡的开口道:“先生,朕是皇帝,你也是道门高士,朕没有对你随意动酷刑的打算,也没有将袁客师带来这里的想法。”
袁天罡忍不住的想要睁眼,但在最后关头,他还是死死的闭住了。
“但这里是掖庭,对于逼问,掖庭有自己的手段。”李承乾目光看向一侧,轻轻摆手,同时说道:“先生应该已经闻到了这里的酒气吧,是的,这里存了不少酒。”
李承乾说话之前,一只满是酒的酒缸已经被抬到了袁天罡的眼前。
袁天罡闻着浓重的酒气,听着挪动的声响,他不需要睁开眼睛,就知道眼前是什么,但他不明白,李承乾究竟要做什么?
“来人,帮袁先生降降火。”李承乾微微摆手。
四名内侍立刻上前,手里拿着小刀,小心的在袁天罡的左右手十指和左右脚十趾上,各划开一道深深的口子。
鲜血立刻流了出来。
“来人,帮袁先生褪去衣服,送入酒缸。”李承乾神色冷漠。
袁天罡终于再也忍不住的睁开眼睛,他死死盯着李承乾,咬牙道:“你究竟要做什么?”
“汉时,戚夫人得罪吕后极深,汉高祖死后,吕后将其剃发、断手足、挖眼、熏聋、灌哑药,弃于厕中,是为人彘。”
李承乾看向袁天罡,有些忍不住咬牙的说道:“先生编造了一个谶言,害的父皇差点弄死军中大将,而且死前还依旧惦念不休,先生的这点恩德,朕总是要好好报答的,不然朕留你活着做什么。”
若是没有袁天罡的谶言,大唐或许将来会出事,但绝对不会那么快。
看着满腔愤怒的李承乾,感受着浑身血流不止的冰冷,袁天罡的呼吸越发的重了起来,然而,他就是不开口。
“所以,朕效仿吕后,将先生送入酒缸。”李承乾的目光落在袁天罡流血的伤口上,眼神冰冷的说道:“先生血流太多,自然需要东西补充,那么酒缸当中的酒,就会流入先生体内,代替血液。”
莫名的,袁天罡的身体忍不住的颤抖起来。
“先生或许撑不了几天,但这种刑罚……”李承乾笑了,笑的很得意:“这种朕称之为醉骨而死的刑罚,足够让朕满意,最后朕将你的尸体一把火扬了,扬到宫中茅坑之中,永世不得翻身。”
宫中茅坑是什么地方,那些多少内侍和宫女污秽之物的地方,一名道士,如果死后被挫骨扬灰,扔进那种地方,便是天神也救不出来。
“你好狠。”袁天罡感受着身上的绳索被解开,整个人就要被抬入酒缸中,他忍不住的开口道:“好了,我说。”
李承乾看着袁天罡,轻轻摆手。
“你保证,不那么待我。”袁天罡抬头看向李承乾。
“你说我做,天子一言九鼎。”李承乾淡淡的看着袁天罡。
袁天罡突然笑了,他看着李承乾,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无非就是功臣和皇帝之间必然会爆发的矛盾而已。”
“哦!”李承乾没有表情的应了一句。
袁天罡平静下来,说道:“开国之间,皇帝和功臣共生死,自然猜忌不多,第二代皇帝和功臣还有几分旧情在,也不会多做什么,但是问题在第三代皇帝身上。”
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
“第三代皇帝年幼,和功臣没有多少亲密关系,而功臣集团在立国多年以来,早已经左右联姻盘根错节,成了庞然大物,甚至开始影响朝政,韩信,杨素,长孙无忌都是如此。”袁天罡抬头,看向李承乾道:“尤其是第二代皇帝足够英明时。”
“你将吕后当成是了皇帝,还有朕,朕也算第二代。”李承乾眯着眼睛。
“还有杨素,杨素为什么会被清洗,还不是因为大业二年七月二十二元德太子杨昭病逝,所以七月二十三,杨素便死了。”袁天罡看着李承乾,问道:“皇帝,你若要死了,你会留长孙无忌活着吗?”
“所以,吕后乱政,杨广东征高句丽,都是因为如此吗?”李承乾直直的看着袁天罡。
“周亚夫,窦婴,七国之乱,一切不过是在那个起因之后的余波罢了。”袁天罡微微闭上眼睛,低声道:“隋灭,不过是余波大些而已。”
李承乾点头,然后转身,大踏步朝着外面走去。
他的右手向下轻轻一斩。
身后脚步声响起。
第562章 谁离的皇权近,谁就会天然威胁到皇权
初夏,大雨倾盆。
清晨,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的李承乾,按着千牛刀,从甘露殿而出。
张阿难从旁边走上,撑起伞。
下方,巨大的黄盖已经撑了起来。
李承乾习惯性的扶了长刀一下,然后一边走下台阶,一边问道:“袁天罡的事情已经处理完了吗?”
“人已经烧了,骨灰被散入粪坑之中。”张阿难认真躬身。
“一个逆贼,仅仅是如此,还是有些便宜他了。”李承乾冷笑一声,随后他轻叹道:“无论怎样,他让父皇纠结这么些年,朕如今这么做,也算是对父皇有个交代。”
“是!”张阿难面色认真的重重点头。
袁天罡的一句谶言,让先帝不知道受了多少苦。
这一点张阿难是看的很清楚的。
现在皇帝将他挫骨扬灰,张阿难无比赞同。
“只是陛下,不多问问,有些可惜了。”张阿难最后还是忍不住惋惜的问道。
袁天罡最终只交代了他自己为何会推算出那个谶言的,事至于其他的,他背后的那个教派,还有他自己和弘农杨氏之间的关系,李承乾是一点没问,就直接将袁天罡给杀了。
“问出来又怎样呢,能改变朕对弘农杨氏的做法吗,还是说能改变朕对其他人的做法?”李承乾轻轻抬头。
张阿难一愣,随即拱手退了下来。
有些事情,皇帝的布局,徐安那个年轻人看不出来,不代表张阿难这只老狐狸也看不出来。
杨氏没那么容易过去。
……
“走吧。”李承乾微微抬手,御辇抬起,然后朝着两仪殿而去。
李承乾身体微微靠后,目光落在头顶的黄盖上。
雨滴打在黄盖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李承乾缓缓闭上眼睛。
袁天罡。
袁天罡。
袁天罡将西汉吕后之乱和杨广二世而亡的原因,归集在功臣身上。
但不得不承认,这放在大唐,其实也是有很强的适应性的。
在前世,李治出了问题。
他先是任由长孙无忌清洗了无数功臣,之后,他又杀了长孙无忌,导致关陇门阀的势力大挫。
以至于最后,武媚娘篡位的时候,关中门阀竟然没有足够的力量站出来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