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09节
贺鲁心里一惊,顿时拱手道:“犬子已经定亲了,臣回去之后,就将成婚。”
“可惜了。”李承乾摆摆手,说道:“爱卿难得来长安一趟,过两日长安宵禁就会取消,爱卿到时候好好玩玩,来人,赐朕的瑶池都督一百匹绢。”
“谢陛下恩典。”贺鲁再度跪下,叩首谢恩,同时说道:“臣告退。”
“嗯!”李承乾点点头。
贺鲁这才起身拱手,然后缓缓的从两仪殿退了出去。
一路从承天门退出,离开朱雀门,和手下众人汇合在一起,贺鲁才沉沉的松了口气。
大唐的公主,不,不可能是公主,他的儿子最多配个县主,但就是县主他也不要。
吐蕃,薛延陀和吐谷浑的惨状就不提了。
那些长安城中无数的突厥贵族,但凡娶了大唐公主县主的,每一个都死心塌地的为大唐效力。
贺鲁是疯了,才会让儿子娶大唐的宗室女子。
尤其也能看出,皇帝对西突厥的戒心很强。
而且还有大食的逼近。
贺鲁一时间也感到头疼的厉害。
……
两仪殿中,李义府起身,拱手道:“陛下,贺鲁的儿子似乎并没有定亲?”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贺鲁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不会允许大唐的势力进入西突厥的,朕其实也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实际上不管是薛延陀,还是吐谷浑,吐蕃,更多的时候,都是他们自身衰弱或者无力东顾的时候,才会求娶大唐公主。”
李承乾也根本没有将大唐的女儿嫁给贺鲁的想法,有文成公主的例子,他不会将任何一个大唐公主嫁到外番去。
当然,如果他年大唐灭了西突厥,贺鲁的儿子携带大唐财富定居长安,哪个亲王郡王愿意将女儿嫁给贺鲁的儿子,他也不反对。
那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是!”李义府拱手。
李承乾抬头看了李义府一眼,然后侧身看向一旁,说道:“派人盯住贺鲁,不要让他和不该接触的人接触。”
“喏!”张阿难肃然拱手,他知道这里说的是杨思讷和荆王那些人。
李义府沉沉低头,就连呼吸都轻了许多。
李承乾想了想,从桌案上抽出两本奏本,递给张阿难,说道:“这是滕王府和蒋王府的录事参军,回奏二王骄奢纵逸的奏本,你私下里,将这两本奏本,转交监察御史李欣,让他这两天提交奏本,弹劾滕王和蒋王。”
“喏!”张阿难沉声拱手。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欣儿年初的时候,中举考了进士,如今做了监察御史,诸事总是要踏上正轨的,日后监察宗室的担子,他要替朕担起来。”
“是!”
“大年三十日那晚,让他去北苑见青雀吧,他的年龄也不小,婚事也该定下来了。”李承乾不由得感慨一声。
李义府站在一侧,头低的更深了。
……
滕王元婴,蒋王恽,皆好聚敛,骄奢纵逸,居亮阴中,畋游无节……
帝以无礼,罚二王帛各五百段,禁二人参除夕宴。
二王大惭。
第602章 引雷术,引雷破城之法
二月春雷。
万物生发。
一道道雷霆在天空的乌云中不停的窜动。
大明宫含元殿西侧台阶上,一身赤黄色衮龙袍的李承乾,手按千牛刀,目光紧紧的盯着远处。
远处城墙西侧的北苑中。
一座高达三丈的城门,在空地上竖立起来。
城门两侧是简单的城墙。
城门上方,一根三丈长的铁棍直直的插在城墙上,贯通到城门之中。
更高处,一道纸鸢带着极细的铁丝在高空中飞扬。
“舅舅,你说这样的雷霆,能够劈开城门吗?”李承乾稍微侧身,看向一侧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的身后,唐俭,于志宁,马周,来济,张玄素,张行成,阎立德,刘德威,长孙祥,苏定方,薛仁贵,薛万彻,李安俨,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一干重臣全部安静站立。
“不知道。”长孙无忌目光看向天空中的雷霆,叹声说道:“雷霆威力无穷,按道理讲,是完全有能力摧毁一道城门的,但雷霆之力不可控,陛下即便是利用巧手引导雷霆,最终怕是很难奏效。”
李承乾随即苦笑一声,说道:“朕原本以为,是拿到了什么攻破平穰城的利器,若真是朕的妄想,舅舅可不要取笑朕。”
“臣怎敢,陛下为军前之事殚精竭虑,臣佩服还来不及,又怎么敢胡乱妄言,至于说那些东西,臣想,虽然不知道其是否有直接摧毁城墙的威力,但应该也要比一般的滚石和弩弓要强,若是用在战场上,应该还是有些作用的,只是不确定这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李承乾点点头,只是他脸上的担忧丝毫未散。
群臣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引雷术,或者说导引雷电,虽然在民间看起来神秘,但是在宫中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宫中每座宫殿都有龙形脊兽鸱吻连接铁丝至地下,引雷入地,从而避免天火之灾。
皇帝如今反过来用纸鸢引入高空,导雷入铁棍,试图用他来摧毁城门,是同样的原理。
群臣倒也不觉得多少诧异。
他们当中不少人,都经过了隋末乱战,什么事情没经历过,所以并不奇怪。
当然,李承乾之所以敢将他们引入到这里,主要也还是因为他们当中,并没有什么死忠的儒家信徒。
皇帝虽是天命,但更多的利益团结才是他们支持李承乾的原因。
……
长孙无忌稍微向后看了一眼,群臣立刻心领神会的朝远处走去。
长孙无忌这才看向李承乾道:“陛下,今日的事情无论成否,都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成了,想要在战场上顺利的用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不成,以大唐的军势,难道还破不了一座平穰城吗?”
“舅舅说的对。”李承乾的神色终于放了下来。
长孙无忌转口,问道:“相比于这个,臣其实更加关心的是太子妃的事情,陛下,今年就要东征,太子妃的人选六月就要定下,现在陛下和皇后商议如何了?”
李承乾看了远处的大臣一眼,然后低声道:“其实皇后还在选,不过河东世家的人朕并不打算选。”
长孙无忌赞同的点点头,大唐以关中而治天下。
以皇帝如今的威权而言,的确不应该选河东世家的女子为太子妃。
“关中门阀,韦裴薛柳杨杜六家,朕也打算去了,毕竟世家威权太大。”李承乾稍微停顿,道:“如今朕手上剩下的,便是窦家,独孤家,元家,宇文家,豆卢氏,另外还有刘家。”
“刘家?”长孙无忌诧异的抬头。
李承乾轻轻侧身,看了不远处的刘德威一眼。
长孙无忌顿时就明白了过来,随即他低声说道:“因为刘德威的母亲是元氏出身?”
“嗯!”李承乾轻轻点头。
刘德威是彭城刘氏出身,汉高祖皇帝一脉,加上他的母亲出身元氏,所以从血脉上讲着实高贵。
而且刘德威的继室是平寿县主。
刘德威的子嗣中,除了刘审礼以外,还有一子一女,都是平寿县主的儿女。
算是有了李氏的血脉。
“不过舅舅,其他几家也不差,窦氏和独孤氏不用说,元家和宇文家也不差,另外还有豆卢家。”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故芮国公豆卢宽的母亲是杨广的妹妹昌乐公主,其子豆卢怀让又娶了万春姑母。”
“陛下是说万春公主的女儿?”长孙无忌抬眼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没好气的白了长孙无忌一眼。
虽然说万春公主的女儿和李象同岁,但是万春公主的女儿是李承乾的表妹,是李象的姑母。
虽然说皇家不在乎这些辈分上的事情,但是李承乾还是打算注意一些。
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太子妃的身份终究是需要斟酌一些的,芮国公豆卢宽长子右武卫中郎将豆卢仁业,有长孙女十二岁,年龄上来讲,是适合的。”
“臣觉得,还是窦家最为妥当。”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陛下,如今是大军东征之时,需要更多的为稳定考虑,这本身就是太子大婚的根本目的,豆卢家在这方面远比不上窦家。”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朕再思量思量,反正也要到父皇三周年忌日的时候才宣布,还有几个月时间。”
“倒也是。”长孙无忌点头赞同。
今年是永惟四年,距离先帝病逝快满三年了。
先帝三周年是要大祭的。
这也是为什么李承乾今年要等到五月之后,才启程前往洛阳的原因。
同样,李象的婚事,也要等到五月之后再宣布。
实际上有句话李承乾没有对长孙无忌说。
李承乾为李象选择的岳父,是豆卢钦望。
相比于窦家的那些人,豆卢钦望在个人能力上要更出色一些,而相比于窦家可能会介入的皇权之争,豆卢家会更加安全。
但是如今东征在即,必须要选择窦氏。
“对了,舅舅,马上就要科举了。”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告诉于相,今年多取些寒门子弟,接下来的几年可就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了。”
“是!”长孙无忌神色凝重起来。
明年正是大军在高句丽战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后年估计要收拾弘农杨氏。
因为要收拾弘农杨氏,所以才要拉拢其他世家。
这样天下才能稳定。
长孙无忌认真拱手道:“臣明白!”
……
雷霆从天空之上骤然劈下,半空中的纸鸢被轰然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