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25节

  “然而,在整个过程中,你皇祖父功劳最大,大到了高祖皇帝,还有当时的隐太子李建成的警惕和嫉妒。”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本来你皇祖父已经准备离开长安就任洛阳了,但是他们不肯让他离开,要杀了他,这才有了玄武门之变。”

  李象轻轻点头,这是如今朝中对玄武门之变的官方解释。

  是李建成先动的兵,甚至可以说是他先造反,然后才有先帝太宗皇帝的拨乱反正。

  这是最官方的说法。

  “在你皇祖父登基之后,先是有义安郡王李孝常谋反案,因为封赏不满,那时候,你还没有出生。”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等到你出生之后,面对的,你是你皇祖父对你魏王叔的偏爱,以至于他最后谋反。”

  李象咬着牙,用力点头。

  那段时间,不仅是李承乾断腿,就是李象也能感受到宫中森严的气氛。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后来是晋王起兵围骊山,不过那就不是威胁了,那不过是对玄武门一次拙劣的模仿。”

  “是!”李象点头赞同。

  “至于中间偶尔夹杂的刘文静,刘兰成,侯君集等人的谋反事,其实也是一样的欲壑难填,对封赏不满,这倒没什么。”李承乾淡淡的抬头,说道:“人心如此,谁也无法避免。”

  “是!”

  “再来,便是为父登基,眼下的荆王和高阳公主谋反。”李承乾摇摇头,说道:“高阳是她自己的问题,而荆王,是因为为父刚登基,没有你皇祖父那样的威望,所以镇压不住人心,他才会被弘农杨氏所用。”

  “弘农杨氏呢?”李象忍不住的抬头。

  “杨氏天下世家,但没有王族内应,又恰逢大军东征,不然他们不值一提。”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世家本身其实是在挖天下根基,他们动作不大,但百年不断,威胁的确不小,但直接威胁皇权的还是我们自己人,尤其是在你能力和威望不足,所以,你要提升自己方方面面的能力。”

  “是!”李象认真拱手。

  李承乾抬头看了看庙外,不知不觉中天色已黑。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好了,今日便先到这里吧,你回去歇息,明日,父皇开始教你读书。”

  “喏!”李象躬身领命,然后才起身告辞。

  ……

  一本《道德经》,一本《春秋》,一本《考工志》。

  李承乾三天之内,简单的教李象要去会读书。

  这样在之后,李承乾不在长安的几年时间里,李象的学业就不会落下。

  不知不觉中,三日已过。

  轻微的脚步声,在太庙门外响起。

  徐安站在门前,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司空和莒国公,于相,彭城郡公,尹寺卿,御史大夫求见。”

  李承乾看向对面的李象,微微摆手。

  李象起身,然后站到了一旁。

  李承乾抬眼看向一侧,长孙无忌,唐俭,于志宁,刘德威,尹君和孙伏伽等人从太庙外面走了进来。

  在稍远处,他们就全部跪倒,叩首道:“参见陛下!”

  李承乾点点头,问道:“杨氏的事情有结果了?”

  “是!”长孙无忌拱手,说道:“陛下,弘农杨氏在昨日,已经将杨思讷,杨思谊,杨思训三兄弟,还有他们一脉的男丁,全部出族谱中除名。”

  “动作很快嘛!”李承乾淡淡的说了一声。

  长孙无忌低头,神色凝重。

  褚遂良和柳奭,率领陕州最新组建的府兵,还有函谷关的士卒,一共三千人进逼弘农。

  这种情况下,杨氏怎么可能不快。

  更别说,还有长安十六卫在蠢蠢欲动。

  洛阳方面驻守的兵力,也有调动的迹象。

  一旦真的开始杀人,那是收不住的。

  “既然如此,那么就处置了吧。”李承乾抬头,说道:“传旨下去,前刑部侍郎杨思讷,伪造先帝遗诏,策动谋逆,意图不轨,着即斩首,诸子发配振州,家产一律没收。

  其兄杨思谊,杨思训,依律牵连,贬任交趾县令,南平县令,其诸子嗣,全部罢为庶人,令其于交趾和南平定居,允其孙参与科举,其家产一律没收。”

  “陛下仁德。”众人惊讶的拱手。

  李承乾摇摇头道:“杨氏配合,朕总要给点面子,至于杨思谊和杨思训,他们活着,很多事情,弘农杨氏也会配合一些。”

  “喏!”众人齐齐拱手,只是低头之间,神色凝思。

  皇帝绝对不会那么好心的放过杨思谊和杨思训这两兄弟和他们的子孙的,这里面必然有着更深的算计。

  “诸杨氏子弟,从今日不必再闭门自守了,该上值的上值,朝中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看向一侧的另外,轻声说道:“朕也有高阳的事情需要处置。”

  群臣看到这一幕,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他们终于知道皇帝这几日带着太庙是为什么了。

第616章 高阳,昭陵没有你的位置

  公主院中,高阳公主一身狼狈的躺在床榻上。

  李元景被关进了禁苑,而她高阳却从宗正寺被关押到了公主院。

  只不过这一次,高阳公主的待遇就没有上一次那么好了。

  上一次的时候,高阳公主不过是犯错。

  这一次,她是谋逆。

  衣着没有人打理,甚至就连饮食也大不如前。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高阳公主猛然从床榻上做了起来。

  她只来得及稍微整理衣发,殿门便已经被推了开来。

  一身黑底金丝长袍的李承乾从殿外走入,他面色平静的抬头,然后淡漠的看了高阳公主一眼。

  高阳立刻上前,然后福身道:“见过陛下。”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走到了殿内的长榻上坐下,他侧过身,看向殿外道:“来人。”

  三名侍女立刻从殿外走出。

  其中一人端着水盆,一人端着皂角和毛巾,一人端着木梳和铜镜。

  两名内侍抬起一张矮几放到了大殿中央。

  水盆被放到了矮几上,三名侍女立刻伺候高阳公主开始收拾起仪容。

  高阳公主一脸懵,但还是老实的在他人的伺候下,开始整理起来。

  等到仪容整理完毕,三名侍女带着水盆等杂物离开,又有内侍提着小篮子进入,将几道高阳公主喜爱的酒菜放在了矮几上。

  高阳公主下意识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后日,朕就要离开长安了,这一去起码两年的时间不会再回长安。”

  高阳公主的脸色微微有些难看,她抬头问道:“今日,臣妹就要被幽禁北苑了吗?”

  李承乾看了高阳公主一眼,淡淡的说道:“想必你已经听说了,在前些日子,朕已经下旨,让你和房遗爱和离,而他也已经启程被发配辽东军前充军……他一直想要从军事,朕算是让他达成所愿了。”

  高阳公主低下来,眼中闪过一丝难过,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件事情,朕没有追究房遗直的责任。”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你和房二的几个孩子,朕会让人送到魏州,让房遗直照顾抚养,这也是朕没有追究房遗直责任的原因之一。”

  “为何不将他们留在长安,让宗正寺照顾抚养?”高阳忍不住的抬起头,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眼中带出一丝嫌弃,说道:“你觉得将他们留在长安,让他们活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真的好吗?”

  高阳公主微微一愣,随即脸色难看起来。

  她的母亲死的早,后来她是被长孙皇后抚养长大的,然而在这中间有一小段时间,高阳是被乳娘和宫中侍女照顾长大的。

  那段日子虽然已经在她的记忆当中模糊,但那种不好的感受只是想起,就已经不受控制隐隐的从记忆深处翻涌了出来。

  高阳公主深吸一口气,然后问道:“那么之后呢?”

  “之后!”李承乾叹息一声,说道:“若是高句丽大战结束之后,房二还活着,那么说明他在那边站稳了脚跟,朕会让孩子们去那边看他的,若他愿意让孩子们留下,那就是让孩子们永远都留在那边,开枝散叶。”

  “若是他不愿意呢?”高阳忍不住的起身,说道:“皇兄,总要为几个孩子的前途考虑。”

  “不愿意那就留在魏州,或者回到长安备考,科举是他们未来唯一的出路。”李承乾说着站了起来,看向高阳道:“这一切都是你作下的。”

  高阳的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但她又能说什么呢?

  “房二和孩子们安置妥当了,荆王也被幽禁北苑,杨思讷刚刚被处斩了,只剩下你了。”李承乾叹息一声,说道:“朕今日是来和你告别的,后日朕就要启程前往洛阳,准备高句丽大战了。”

  高阳抬头嘴角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然后看向李承乾道:“那么就祝皇兄,此战大胜。”

  “嗯!”李承乾点头,然后转身朝着大殿门口走去。

  午后的阳光落在门槛里面,铺陈开来,让人心不由得升起一丝温暖。

  李承乾心里叹息一声,停下脚步,也不回头,直接问道:“高阳,朕问你,若是当年没有遇到辩机,你会不会和房二一起好好的过一辈子?”

  殿中,高阳公主听到辩机的名字,她猛然握紧手里的筷子。

  许久之后,高阳才幽幽的说道:“皇兄,你说若是当年你不杀了辩机,哪里会有今日的事情。”

  “呵哈哈哈哈……”李承乾突然大笑了起来,然后大踏步的朝着殿外走去。

  高阳公主坐在殿中,看着眼前一桌子自己喜爱的美食,一瞬间有股味同嚼蜡的感觉。

  辩机,辩机。

  你若是没死该多好啊!

  ……

  黑篷马车载着高阳公主,晃晃悠悠的从公主院而出,过安仁门而入后宫,一路不停最后出玄武门。

  初秋的北苑,草木茂盛。

  马车一路朝北不停而行,逐渐的深入北苑深处,逐渐的消失在众人的视线当中。

  高阳公主坐在马车之中,一路上神色悲戚。

  辩机,辩机。

  自从皇帝再度提起辩机的死后,辩机的身影就不停的出现在高阳的脑海中,久久难以消散。

首节 上一节 625/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