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30节
许久之后,李承乾才逐渐的收回目光。
他侧身看向身后站着的李勣,问道:“修建乾元殿的工匠,都被爱卿调走了。”
“是!”李勣拱手,他看了皇帝的前方一眼。
从这里能看到整个洛阳城,自然是因为没有乾元殿的阻碍,自然是因为乾元殿的修建被他停了下来。
而且,停了下来,李勣还没有向长安发去任何奏请。
李勣低头道:“启奏陛下,军中所用紧张,所以臣便自作主张,将乾元殿的工程暂时停下来了,将工匠调去军用,还请陛下治罪。”
“停就停吧,一切以军前为主。”李承乾不在意的摆摆手,然后又笑笑说道:“不管是大明宫,还是乾元殿,修建的时候,总是断断续续,朕已经习惯了。”
“多谢陛下,陛下圣明天纵!”李勣就在李承乾身侧,李承乾对于这一点不在意,李勣感受的非常清楚。
这一刻,他的心底忍不住的涌起一丝感动。
先是先帝太宗文皇帝,如今又是仁德圣明的当今,他李勣的运气是真的很好。
“英国公。”李承乾对着李勣点点头,然后转身,朝着殿内走去。
大殿之内两侧廊柱之后,洛阳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全部在列。
李承乾走到了御榻之上坐下,然后才又看向李勣说道:“八月初一,大军出发东征,从现在开始,你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不管你有什么问题,朕和诸位爱卿,都会尽一切可能的解决。
你要明白,一旦你离了洛阳,哪怕是有朕的督促,一切也都会慢下来。
所以一切尽量在你离开洛阳之前解决。”
“臣明白,陛下放心,臣不会客气的。”李靖认真拱手。
他的话说完,大殿之中发出了一阵和善的笑声。
笑声停歇,然而御榻之上的皇帝却没有发出半点声音,群臣也逐渐的安静了下来,甚至是静寂。
群臣的神色在不知不觉间已然肃然起来。
李勣站在大殿中央低身拱手。
李承乾神色同样肃然,他看向李勣说道:“英国公,大军征战期间,朝中会尽一切力量支援于你,大军获胜之后,朝中便需要高句丽的财富弥补这几年的一切付出,你可明白?”
“臣明白。”李勣拱手,认真说道:“臣愿立军令状,此战不胜不归。”
李承乾深深看了李勣一眼,说道:“朕不喜欢军令状三个字,但你已说出口,朕便不能再反驳,但朕可以将时间拖到十年之后,免得你因为军令状而急迫行事,乱了方寸,朕只有一句话,稳,然后以势压人。”
“臣谨遵陛下教诲。”李勣沉沉拱手,说道:“臣必定将泉盖苏文的人头,给陛下拿回洛阳来。”
“如此,便已经足够了。”李承乾满意的笑了。
泉盖苏文死了,高句丽也就完了,剩下的便是利用高宝藏的事情了。
“最后一件事。”李承乾抬头看向群臣,说道:“十万大军东征高句丽,虽然说有一半已经在军前,但剩下,依旧是朕登基以来,最大规模的远征,所以,八月初一大军出发之前,朕需要几件祭品。”
“祭品?”群臣有些诧异的抬头,他们听出了皇帝话里的深意,皇帝要的可不是一般的祭品。
“彭城郡公。”李承乾看向了刘德威。
刘德威站出拱手道:“陛下!”
“御史大夫!”
“臣在!”孙伏伽跟着站了出来。
“戴卿。”李承乾微微抬头。
“陛下!”戴至德肃然站出拱手。
“大军征伐,本来应该以敌酋首级来祭祀天地,但朕的手上没有什么高句丽的敌酋,所以只能以他物来代替。”李承乾重新看向李勣,问道:“英国公,你说军中士卒,除了敌酋以外,最恨的是什么人?”
李勣神色凝重的拱手道:“回陛下,军中士卒最恨的,是三类人,一类是军中无能的主帅,一类是喝兵血的主官,第三类是后方贪污军粮的运粮官。”
李承乾侧身看向刘德威,孙伏伽和戴至德三人,平静的说道:“三位爱卿听到了,朕不做额外要求,也不做严苛要求,谁人所犯死罪,八月初一,提前斩首,以振军心。”
“喏!”刘德威,孙伏伽和戴至德三人齐齐拱手。
殿中其他人想要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皇帝之前说的话,已经在他们耳边响起了。
要杀的人,所犯的就是死罪,不过是提前杀了而已。
而且所犯的都是军法,便是现在立刻斩首也没有问题。
更别说,他们的人头是要用来祭祀大军,让军心士气振奋的,便是有些瑕疵,也不是什么问题。
至于说杀错人,那就是不是皇帝的问题了,是刘德威,孙伏伽和戴至德三人的问题。
“诸卿!”李承乾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的看向群臣道:“大军东征,起码数年时间,这几年,朝中的行事风格,朕觉得应该要提前定一定。”
“臣等恭听圣训!”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抬头,说道:“大军东征,对民需要宽仁,这样民间才能安稳,军前大战的时候,后方不至于出乱。”
“喏!”群臣拱手。
“对民宽仁,对官吏就要严苛一些,严查一切伤民,坑民,害民,欺民之事,一旦查实,一律严惩。”李承乾右手轻轻一挥,神色冷冽,在关键时刻,他是不介意杀人的。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群臣肃然拱手。
“待民以宽,对官以严以清,如此才能让贞观盛世可以延续。”李承乾目光扫过群臣,神色逐渐郑重起来。
“陛下贤明仁德,大唐盛世必定永续。”群臣齐齐郑重拱手,一句贞观盛世,着实将不少人的人都勾动了起来。
“好了,今日诸卿和朕都是初抵洛阳,官廨还有家中都需要安置妥当。”李承乾侧身看向一旁的张阿难,说道:“张监,你多看着一些,有什么需要内庭和少府帮忙安置,多介入一些。”
“老奴领旨!”张阿难肃然拱手。
“好了,退朝吧。”李承乾起身,说道:“明日开始,各省各部要全力为一个月后的大军出动进行准备。”
“喏!”群臣拱手,然后齐声道:“恭送陛下。”
李承乾点点头,走下丹陛。
他的脚步稍微一停,看向了一侧的梁建方。
梁建方恰好在这个时候抬头,然后会意的沉沉拱手。
他是左卫将军,现在受命掌管整个洛阳十六卫大军,以拱卫皇帝安危。
甚至不只是洛阳,他的触角还必须和兵部结合,渗透到洛阳附近的各个关卡,这些都是他这个左卫将军需要做的。
也是李承乾希望他能做到的。
以梁建方控制城外十六卫,以丘神勣控制城中金吾卫,加上郑仁泰的洛州都督府,大理寺,刑部,足够控制洛阳城。
同时,还有李安俨的百骑司在暗中刺探机密。
他这几年在洛阳,可以安心一些了。
……
进入东上阁,李承乾一眼,就看到了在一侧整理花瓶的卢明月。
卢明月听到李承乾的脚步声,立刻转身,端起一旁的水盆和绢巾来到李承乾身侧。
李承乾接过擦了擦脸,然后低声问道:“后宫诸妃安置的怎样了?”
卢明月福身,声音清脆的回答道:“回陛下,贵妃住在了大仪殿,就在旁边;修仪住在了观文殿,西上阁那边;张妃住在了同明殿;萧妃住在了同明殿;崔妃住在了飞香殿;徐妃住在了流光殿;裴妃住在弘巍殿;杨妃住在裘芳院;薛妃住在安福殿;柳妃住在山斋院。”
李承乾走到了短榻上坐下,卢明月立刻将一杯温茶送上。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告诉贵妃一声,朕今夜在她那边过夜。”
“喏!”卢明月拱手,然后转身离开。
李承乾看了她一眼,然后转身看向张阿难问道:“弘农那边怎样了?”
“一切已经顺利的展开。”张阿难拱手,说道:“回陛下,武元庆很听话。”
听到张阿难特意说的这一句,李承乾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武元庆是个认知最清晰的人,武媚娘和他虽然是兄妹关系,但两人的关系并不是太好。
所以当李承乾要对付弘农杨氏的时候,武元庆才会狠下心动手针对,因为他知道,他需要听谁的话。
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说道:“看着柳奭一点,若是他有什么徇私之事,记录下来。”
“喏!”张阿难神色肃然起来。
李承乾这一次主要用了四个人,为首的是褚遂良和柳奭,其次是裴爽和武元庆。
褚遂良和柳奭都是当年犯错之后,被贬任地方刺史的人,这一次被重新启用,自然是尽心竭力。
只是相比于家族根基在杭州的褚遂良,河东柳氏就在黄河对面的绛州,咫尺之遥。
而且对于世家的那些鬼魅伎俩,柳奭知道的清清楚楚。
一旦柳奭有了私念,那么他的仕途,也就彻底终了。
彻底辜负了李承乾给的这一次机会。
最终成为他平衡世家利益的棋子。
“好了,你去看着外面的消息,朕要给皇后写信了。”李承乾微微摆手。
“喏!”张阿难拱手,然后转身从东上阁而退。
李承乾拿起纸笔,开始给苏淑写信。
只是夹杂了一些朝事,剩下的多是关心之语。
李承乾如今在洛阳,留在长安的苏淑才是他真正绝对相信的人。
……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黑,宫灯亮起。
李承乾走出东上阁,是他和皇后的寝宫,不过苏淑不在洛阳,李承乾平常也不过过去。
转身李承乾走向了贞观殿旁边的大仪殿。
郑霜儿正带着八岁大的李玖在一旁玩闹。
看到李承乾,郑霜儿立刻带着李玖上前行礼道:“见过陛下。”
“爱妃平身吧。”李承乾摸了摸李玖,说道:“等过些天,朕在广达楼再建一座内书堂,让三郎和六郎的学业不要耽搁了。”
“陛下考虑的是!”郑霜儿点点头,然后低声问道:“陛下打算让谁作师傅?”
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看向郑霜儿道:“国子博士贺纪、贺敳两兄弟吧,他们博学多才,世所闻名,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