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31节

  “故太子洗马贺德仁的从子?”郑霜儿眨着眼睛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微微诧异,说道:“爱妃如何知晓?”

  “是当年隐太子时的事情,听家中老人提起过。”郑霜儿将李玖交给一旁的郑楚,然后跟在李承乾走到短榻边,然后才说道:“玄武门之后,隐太妃一脉虽然颇为凋零,但也有几个老人留下来的,臣妾小时也听过几句。”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其实朕想的是国子祭酒陆敦信,他是朕的老师,故太子中允陆德明的老师。”

  “贺家两兄弟和国子祭酒是亲戚吧?”郑霜儿轻轻地靠在李承乾怀里。

  “嗯!”李承乾点头,说道:“贺氏和陆氏向来联姻深切,可惜陆卿没法从长安过来,朕便只有将贺家两兄弟调过来。”

  郑霜儿轻轻点头,她能够猜到,李承乾用贺氏两兄弟给李玖和李纇读书必有他的用意,她很聪明的没有再问。

  李承乾抱着郑霜儿,轻嗅着她身上的香气,低声问道:“当年隐太子妃一脉被抄没的时候,家里难了许久吧?”

  “嗯!”郑霜儿点点头,抬头看向李承乾道:“当时,伯父有爵位吴山郡公,后来爵位被褫夺,族里多方行事,就乱了些,也就是阿耶今日被陛下赐封同安郡公,族里才能抬起头,和崔氏,卢氏并列。”

  崔卢郑王李,河东五家。

  因为隐太子的事情,郑家受到的牵连很大,远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

  即便是有些人躲过了玄武门之变,但在整个贞观一朝都受到了牵连,不少人郁郁而终。

  “如今到了洛阳,爱妃便让家中的亲族多来宫中走走。”李承乾捏了捏郑霜儿的鼻梁,轻声道:“如今的洛阳,是你为主的。”

  “陛下!”郑霜儿抬头看着李承乾,眼中满是水花。

  “呵呵!”李承乾低下头,直接亲吻了上去。

  ……

  半夜旖旎。

  香气撩人。

  李承乾看着在臂弯里沉沉睡过去的郑霜儿,神色平静了下来。

  侧过身,他看向一侧的帷帐之外。

  一片黑暗的床榻边,一道熟悉的身影站在榻尾。

  李承乾伸从帷帐中出手,满脸红晕的郑楚轻轻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熟练的钻进来帷帐之中。

  这一瞬间,李承乾看到卢明月站在内殿之外,死死的低着头,不敢朝这边看一眼。

  他轻轻地笑了。

第621章 军费八百万贯,朕每一日,都如履薄冰啊!

  皇帝入洛阳,东征一切准备立刻开始加速起来。

  一艘艘船只载着大量的粮草和军械沿着洛水东方而去。

  一队队整训好的士卒,在领军校尉的引领下,汇入一股股人潮中,顺着洛河两岸东行而去。

  在他们身后,还有无数密密麻麻的士卒,聚集在紫微宫北的禁苑,接受整训。

  按照兵部部署,每日都有数千士卒率先一步前往辽东,八月初一再走的,已经是最后一批了。

  ……

  转眼已经七月底。

  贞观殿中,李承乾站在安东沙盘,左侧是唐俭,阎立德,刘德威,崔敦礼等人,右侧是李勣,梁建方,程知节,尉迟敬德和阿史那·忠等人。

  无数密密麻麻的红线在整个沙盘上铺展开来,整个大唐对高句丽最详细的战争计划就都在这里了。

  李承乾松了口气,转身看向李勣道:“从大军攻击,大军行进,到后勤补给,朝中已经规划到了三年后,这其中不管出任何的问题,朝中都有能力进行弥补。”

  李勣认真拱手道:“谢过陛下,也谢过诸位。”

  群臣拱手回礼。

  李承乾摆摆手,道:“朝中的能做的大体已经到此,剩下的就是查缺补漏和随机应变的事情了……不过朕想,高句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大唐这样的谋算的,有了这方面的优势,加上国力碾压,剩下的,只要不大意,没有天地异变,这一战翻不了。”

  “陛下所言极是。”李勣敬服的对着李承乾拱手。

  最后一个月,朝中在进行最后各方面调动的同时,也对这一战,进行了最全面的复盘。

  大唐必胜无疑。

  然而即便是如此,皇帝已经能准确的看出这一战还可能会有的危机。

  大意,天地异变。

  大意是军心的事。

  天地异变,其实更多的说的是冬天,冬天超出想象的极寒,那种情况根本不是人能够控制的。

  李承乾微微摆手,然后走向御榻。

  群臣在大殿两侧各自站立开来。

  “安东苦寒,朕会尽一切可能的调动牛羊毛衣和各种药草送到军前,剩下的,就靠爱卿在安东道安排各州县到山中猎杀和登采了。”李承乾深吸一口气,道:“最后,便是尽可能的在冬天,将将士聚集起来,人多了,就没那么冷了。”

  “是!”李勣恍然的点点头,他多年军旅生涯,冬天的确汇聚越多,越不冷。

  李承乾笑笑,然后看向一侧的后方的李淳风,说道:“李卿,你来给英国公详细解释一下。”

  “喏!”李淳风上前,拱手道:“英国公,诸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本身就是热的,聚集在一起还要烧火就热了,然而冷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最外面的一层,将最冷的挡了下来,然后越往里,感受到的冷风就越少,这就是城池的道理。”

  殿中群臣有些恍然的点头。

  李淳风继续拱手,说道:“所以,人越多,外面的人是一样的冷,而在中间,越深,越中心的地方,温度就越高。”

  “便像是在整个漆黑森寒的海洋世界里,突然跳出一座温暖的孤岛。”李承乾笑笑,然后摆摆手,说道:“大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哪怕是没有城池,在大军外面,用车辆和栅栏围上一圈,再用士卒轮守,这样便足够保持内中温暖了。”

  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朕看上古典籍,甚至有人用雪来搭建房屋,而内中不冷,想来也是这个道理。”

  “陛下贤明。”群臣齐齐拱手。

  “好了,今日便如此吧,三日之后,大军起行。”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认真说道:“少府监!”

  “臣在!”少府监丘行淹站出拱手。

  “将宫中所存的所有酒肉,全部都拿出来!”李承乾神色认真的说道:“除了留一部分酒三日之后大军起行祭祀所用外,其他,这三日间,全部犒赏士卒。”

  “喏!”丘行淹拱手领命。

  “好了,都去歇息吧。”李承乾摆摆手,说道:“朕就不留你们了。”

  “喏!”群臣齐齐拱手,道:“臣等告退。”

  “英国公留一下!”

  ……

  夜色之下,贞观殿中。

  李承乾和李勣对面而坐,两人面前各摆一只矮几,上面摆着几盘小菜和一壶美酒。

  “三日之后,朕会赐卿节钺,军中之事,一切以卿为主,大将军若是不听军令,即刻拿下,罢送回长安,大将军以下,将军,中郎将,郎将,一旦违法军法,后者不听军令,卿可直斩。”李承乾抬头看向李勣。

  李勣神色一阵惊讶,要知道,即便是前几年,李勣拥有的,也只是可斩首郎将一级的军将,剩下的都要押回长安处置。

  现在直接提了两级。

  李勣立刻站起来,走到一旁跪倒在地,叩首道:“臣谢陛下大恩。”

  “起来吧。”李承乾微微摆手,认真的说道:“此番安东大战,朝中每年的开支在六百万贯,这还是因为有了辽东这个落脚地,和高句丽江北都护府可支持一些的情况,不然,开支非达到八百万贯不可。”

  “是!”李勣神色凝重起来。

  打战,就是打的钱。

  这几年,高句丽几乎都快被打残了,他之所以还在支持,无非就是泉盖苏文的一口气罢了。

  李承乾认真的看着李勣,说道:“所以,这几年,爱卿有的时候,不要太过拘泥了,该下狠手的时候下狠手,便是一些为人诟病之法,该做的也得做,别忘了,在西突厥,还有个阿史那·贺鲁在虎视眈眈的盯着。”

  “臣明白。”李勣用力的点头。

  李承乾举杯,对着李勣说道:“来,英国公,满饮此杯,愿你大胜。”

  “愿大唐大胜,陛下大胜。”李勣举杯,然后一口直饮尽。

  这一次,李勣喝的很多,也喝的很醉。

  看着内侍将李勣搀扶下去,李承乾不由得轻叹一声。

  目光扫过站在一侧的徐安,李承乾问道:“怎样,会不会觉得朕太过小心了?”

  徐安想了想,拱手道:“小人见陛下每日处理大量公务,调动尽可能多的人力和物资前往辽东,然后给予英国公近乎不受控制的权力,可即便是如此,陛下还要英国公放弃身为将帅的一些准则,的确给人有太过小心之感。”

  “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李承乾微微抬头。

  “小人谨问?”徐安神色肃然的拱手。

  李承乾叹息一声,目光看向高句丽的方向,轻声说道:“因为朕从来没有去过高句丽,从来没有见过那宽阔的几乎成为阻碍的大同江,没有见过泉盖苏文赖之性命的平穰城,那一切的陌生让朕不安。”

  徐安沉沉低头。

  李承乾抬头,说道:“父皇东征的时候,就是朕在主持后勤,每年八百万贯的军费,持续两年,几乎将贞观一朝的积累耗费大半,这也是父皇之后几年,让天下休养生息的原因。”

  秋风从一旁扫过,带起一股股难以控制的担忧。

  “后来朕定下高句丽江北都护府,定下在攻陷平穰城后,撤军的大策,就是因为大唐无法负担拿下高句丽之后的数百万百姓,这也是房相和魏相当年竭力反对的原因。”

  李承乾一阵苦笑,然后说道:“便是大唐最后能够获胜,取得高句丽大量的财富,但这些财富想要转化为国用,也需要相当一段时间,那就意味着,这一战之后,朝廷必须要有两到三年的调整。”

  “陛下目光长远,小奴不及。”徐安沉沉的拱手。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这其实不算什么,无非就是休养生息而已,可偏偏,在西域,还有个阿史那·贺鲁在虎视眈眈……也就是松赞死了啊,这才容易些。”

  徐安便是听也能听到一股股沉重的压力。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李承乾抬起头,看向头顶深沉的夜空,轻声道:“朕每一日,都是在如履薄冰啊!”

  ……

  秋风凛冽,旌旗飒飒。

  洛阳,上东门。

  拜将台。

  左侧的旗杆上悬挂着五颗人头,这些都是这一个月来清查出来盗取军粮的地方粮官。

首节 上一节 631/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