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73节

  “什么样的太子,才会需要用一本书,来证明自己的地位呢。”苏勖看向苏均,冷笑道:“是地位不稳的太子。”

  “所以太子最后说不打算修《后汉书》,是认可了这一点。”苏均终于看清了一些今日这一系列事情背后的东西。

  “这不重要。”苏勖低头,摇摇头说道:“今日,其实是太子在向苏良嗣问政,而苏良嗣也给了答复,他们彼此之间已经有了默契,不出意外,他日,良嗣就会为太子效力。”

  “啊!”苏均顿时忍不住失声的叫道:“阿耶,为何会如此?”

  苏勖面色有些苦涩的说道:“你知道为父今日没有回武功县,是去做什么了吗?”

  “阿耶!”

  “魏王除夕夜被陛下重责六十鞭,房遗爱昨日大宴之后,立刻就会被赶出京城,你知道为什么吗?”苏勖侧头看向苏均。

  “儿子不知,儿子甚至就连这两件事情都不知道。”苏均小心的走到了苏勖的身侧,然后小心的跪了下来:“阿耶。”

  “魏王杀人了。”苏勖一句话,吓得苏均直接跳起来,但好在苏勖接着就说道:“魏王让房遗爱杀了在腊月初,图谋晋王的金吾卫率周苍,同时在除夕夜,杀了窥伺太子伤势的太医令谢季卿……魏王灭口,但做的很不干净。”

  苏均即便是在竭力控制,但这样的秘闻,依旧让他眼睛瞪的极大。

  “灭口周苍的王府护卫,被左金吾卫中郎将苏定方,监察御史李义府,还有大理寺丞张文瓘在洛阳捕获;灭口谢季卿的王府护卫,更是被陈国公侯君集当场抓住。”

  苏勖摇摇头,说道:“之后,侯君集进宫,魏王被重鞭,房遗爱第二日就被赶出长安,还有那两名护卫,更是被发配到了西域军前,至死方归。为父和阎立本花费了一天才查出情况,然后找了黄门侍郎刘洎,一起去向陛下求情,这才让陛下答应,明日放魏王回府,但依旧禁足。”

  这么多令人无比震惊的消息,苏均根本就没有听过,长安的市面上,还有他熟识的那些人,根本什么消息都没有。

  “这些都是太子?”苏均忍不住的看向父亲,脸上满是紧张。

  苏勖肯定点点头,说道:“这些事情,虽然是侯君集在做,但实际上盯着的,却是晋王文字,监察御史李义府。”

  “晋王和太子走的很近。”苏均面色沉重。

  “李义府在御史台,虽然为人和气,但是他弹劾别人,历来准确狠辣;苏良嗣在御史台,虽然冷言冷脸,但是弹劾也精准,甚至不管多大的官,他都敢弹劾。”

  苏勖轻轻摇头,苦涩的说道:“左手李义府,右手苏良嗣……太子的架势,已经起来了,而且日后会越来越凌厉凶狠。”

第90章 太子的阳谋无解,魏王府就沉静下来

  南昌公主府,后院书房。

  苏均半跪在父亲苏勖的身前,面色诚恳的说道:“阿耶,李义府终究是晋王的人,苏良嗣和太子也不过是刚刚有所联系,只要我们及时出手,就能切断他们这股联系。”

  “若是平常时候,或许有办法。”苏勖摇摇头,说道:“但魏王刚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两人都不会对魏王抱多少好感,拉拢不成,要么离间,要么打击……太子如今求才若渴,离间很难,至于打击,你是要对晋王动手,还是要对同族动手?”

  苏均半天说不出话来。

  苏勖长叹一口气,说道:“我们现在要做的,魏王现在要做的,是安静下来,别再惹陛下的注意,否则多做多错。”

  “是!”苏均有些艰难的点头。

  苏勖看了儿子一眼,心中微微苦涩,太子的手段,远还不止如此。

  左千牛卫中郎将苏定方,大理寺丞张文瓘,都是能力出色之人,经过了这一番的事情,和魏王府几乎已成仇敌。

  如今一来,他们靠近东宫已经成了必然。

  苏定方曾经是李靖的麾下前锋大将,能力出色不说,和侯君集的关系也很近。

  大理寺丞张文瓘,出身清河张氏,虽然这些年家族沉寂,但那是因为改朝换代的缘故。

  清河张氏,留侯张良后裔,东汉卫尉张协之后。

  张文瓘的祖父是北齐兖州刺史,高祖更是北魏侍中,家族传承渊源,在清河更是和清河崔氏、赵郡李氏都联姻不少。

  而且张文瓘本人能力出众,将来更往上走是必然。

  最关键是,苏良嗣和李义府都是正八品上的监察御史,而张文瓘虽然是从六品上的大理寺丞,但位置居偏,所以这些人靠近东宫,皇帝根本不会在意。

  所以也就不用有人拿太子结交重臣来说事,因为那根本不是重臣。

  正常看,他们这些人,即便是将来走上封疆大吏的位置,起码也需要二十年的时间。

  但现在他们和太子走近,如果将来太子一旦登基,他们这些人,立刻就会成为太子未来的宰相班底。

  ……

  “今日太子在武功县,还有什么事情?”苏勖平静了下来。

  “还有两件事情。”苏均回神略微思索,然后说道:“太子如今主管和吐蕃通婚之事,说是苏氏若是有打算走一走长安到吐蕃的商路的话,他可以帮忙,尤其是吐蕃那边。”

  “公主殿下是陛下的女儿,是太子的妹妹,所以太子便是吐蕃赞普松赞的妻兄,太子说话,又代表陛下和大唐,禄东赞不会不给面子的,甚至于在几年内,都会竭力相助。”

  苏勖平静的点点头,然后眼睛微微一眯:“东宫这是在补充财用啊!”

  “那此事可能阻止吗?”苏均有些担忧,又有些期盼的建议。

  苏勖沉思良久,摇摇头,说道:“此事若成,首先有益的是整个武功苏氏一族,甚至府里都会有益不少,为父若真的是做什么,恐怕会得罪整个族里,而且这笔钱,会有一部分转入太子妃的私房,记住是太子妃的私房。”

  武功苏氏的商队赚的钱,当然不会和李承乾扯上直接关系。

  这笔钱会以固定比例进入太子妃的私房钱。

  儿媳妇的钱,就是皇帝都不会多看一眼。

  任何人敢在这方面打主意,皇帝都不会放过。

  “而且还不止如此。”苏勖脸色有些难看,说道:“想要走通大唐和吐蕃这条商路的人不在少数,有能力走通的也很多,但是如果能够和太子一起,会更加的顺利,这些人在无形中会和太子绑定在一起。”

  关中世家,韦裴薛柳杨杜。

  河东世家,崔卢郑王李。

  还有老牌的陇西贵族,孤独,窦氏,于氏,元氏,宇文氏,张氏,赵氏等等都会插手一手。

  “如此阳谋,太子腿伤了一次,心机反而越发深沉了。”苏勖轻轻摇头,这种几乎是阳谋的手段,苏勖根本没有办法破解,尤其是在李泰刚刚受罚的关头,魏王府如果真的有动作,各方力量碾压下来,魏王府可能直接崩溃。

  “太子如此厉害!”苏均忍不住的咬牙,突然,他抬头看向苏勖,问道:“阿耶,太子如此手段凌厉,那么陛下那里会不会有所……有所猜忌?”

  苏均终于还是咬牙的将这句话说了出来。

  “猜忌肯定会有的,什么时候都是会有的。”苏勖皱眉紧思,说道:“但此事是陛下交待给太子的,很多事情昨日在太极殿宴席之上,太子就已经说过了,陛下当然也知道,但是看陛下的意思,似乎没有阻拦的打算。”

  “不应该如此啊!”苏均看着父亲,不解的问道:“东宫如果借助此事,那天下世家相互勾连,再加上威望日重,很难保说,不过局势失衡。”

  “但也要太子和天下世家勾连在先!”苏勖转身看向苏均,问道:“你觉得在如今局面下,太子会勾连天下世家吗?”

  苏勖想起今日在武功苏氏,平静沉稳含笑的李承乾,忍不住的摇头。

  “那么就耐心的等待吧,很多事情,只要等,总会有人出错的。”苏勖神色平静下来,既然如此,只有等,只能等。

  “是!”

  ……

  “对了,你刚说还有两件事?”苏勖稍微拍了拍额头,他刚才差点将另外一件事情给忘了。

  “是!”苏均正色起来,低声说道:“太子关注到了科举之上,恐怕除了苏良嗣和李义府之外,太子还有心想要拉拢这一届科举的优秀隽才。”

  “科举。”苏勖面色沉重起来,问道:“这一届科举,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人吗?”

  “有一个,岑长倩,他不仅是中书侍郎岑文本的侄子,而且学士渊博,文笔俊奇。”苏均面色有些担忧的看着父亲。

  “岑文本的侄子。”苏勖沉吟起来,摇头道:“太子应该不会多接触他的,毕竟岑文本是中书侍郎,专管机密,太子和他走的近了,或许便真的会有交通重臣的嫌疑。”

  陇西氏族,说到底已经没落,关中门阀,不会轻易下注,山东世家,更是若即若离。

  岑文本的位置极度重要,李承乾如果真的去拉拢岑长倩,反而容易出事。

  “先看看再说。”苏勖收回心思,目光看向皇宫方向,认真说道:“如今对于我们,对于魏王,最重要的是先安静下来,等之前的那些事风声过去再说,至于岑长倩,府里接触的士子出色的不少,让他们和岑长倩以文会友便是。”

  魏王府不出面,用其他人拉拢,那么就不会有交接重臣的嫌疑。

  最重要的,是这种做法,皇帝不会在意。

  “殿下明日真的能出宫吗?”

  “陛下说了,可以。”

第91章 朕从来没有想过让你做太子

  夜色深沉,皇宫静谧。

  宫中到处红灯高挂,但整个皇宫却显得特别清冷,甚至是冷清。

  大吉殿,位于立政殿和武德殿之间。

  内外无数卫士持槊宿卫。

  殿中灯笼高挂,冷风吹来,偶尔能够听到殿内深处传来一声声凄惨的痛叫声,但很快就又沉寂了下来。

  平静的脚步在殿外响起,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头戴黑色璞帽的李世民出现在大殿之外。

  两侧的护卫立刻躬身低头,肃穆行礼。

  皇帝没有在意他们,直接迈步进入大吉殿。

  张阿难先行一步,等皇帝走到大吉殿深处时,殿中只有趴在床榻上轻轻哀嚎的魏王李泰。

  魏王妃阎婉,还有魏王世子李欣,已经全部不见了踪影。

  李泰一个人趴在床上,背上包裹着干净的布条,其下鞭痕隐现,能清晰的闻到草药的味道。

  疼痛不停的折磨他,导致就连皇帝站在了床榻之侧,他都没有察觉。

  ……

  李世民看着李泰,脸上满是恨铁不成钢的神色,最后幽幽的叹了一声,开口道:“青雀。”

  李泰一听声音,下意识的侧身,随即“嘶”的一声,不知道哪里牵动了伤口,让他忍不住的痛叫了起来。

  “不能动便不动。”李世民有些关心的伸手,但伸到一半,还是收了回来。

  他最后叹息的摇摇头,看着自己的儿子,他终究是没有床榻边坐下。

  “父皇。”李泰应了一声,身体不再动手,反而是头转了过来,脸上满是可怜。

  李世民轻叹一声,目光落在李泰脸上,问道:“青雀,你可是知错了?”

  李泰没有迟疑,赶紧快速的说道:“儿臣知错了。”

  “知错了便好。”李世民稍微松了口气,身后张阿难已经搬了一张短榻过来。

  李世民这才在李泰对面坐下,然后直接问道:“你错在了哪里?”

  “啊?”李泰微微一愣,一时间脑中一片混乱,什么都说不出来。

首节 上一节 73/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