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9节

  这才是皇帝赋予太子真正的权利。

  李承乾卧床休养大半年,做的最多的就是反思。

  他明明有更好的政治手段来保住自己的位置,但偏偏用了最差的。

  他是太子,而他的那位父皇,太宗皇帝,是最要脸的。

  只要他不出错,稳重行事,他那位父皇,绝对不会强行废了他。

  不然史书会有非议的……

  ……

  李承乾目光看向李泰,轻声说道:“青雀,孤听说你行事时常张扬,无故侵扰百姓,回府之后又多有乖张,肆意打骂仆从,你要注意,弄死人就麻烦了。”

  李泰脸色顿时一变,看向李承乾的眼中充满了惊骇。

  如果说前面的侵扰百姓,是只要有心人就能够搜集到的信息,那么肆意打骂仆从,甚至打死人,就是魏王府极深的隐秘了。

  李泰顿时敏锐的意识到,他的皇兄,在他的府上安插了人手。

  “皇兄……”李泰想要说什么,但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在这个时候,杜楚客稍微上前半步,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太子殿下教训极是,魏王平日编书劳累,关了门之后,难免放纵一些,累及殿下关心了。”

  李承乾似笑非笑的看向杜楚客,说道:“青雀私底下的行事,孤这个做兄长的,还是要管的,不过平常而言,若不是闹得有人受不了,私下里出来抱怨,孤也知道不了。”

  于志宁上前半步,对着李泰拱手道:“太子为诸皇子之长,管教诸弟品行,本就是该为之事。”

  “皇兄教训,青雀记下了。”李泰沉沉的叩首,俯身的瞬间,眼底满是愤恨。

  看样子,他的府里,是该要清洗一遍了。

  李承乾平静的看着李泰,眼神闪过一丝玩味,魏王府的确该热闹一下了,不热闹一下,人心惶惶,他怎么介入呢……

  “殿下!”一个轻柔的声音在侧畔响起,打断了李承乾的思绪。

  李承乾转身,赫然看到一名青衣内侍站在身侧。

  青衣内侍对着李承乾沉沉拱手道:“殿下,陛下有召。”

  李承乾转身看向太极殿的方向,拱手道:“臣领旨。”

  ……

  起身后,李承乾目光看向于志宁说道:“长史,东宫的事情先准备起来吧,授课,处政,听诉,依序安排。”

  “喏!”于志宁肃然拱手。

  东宫的一切,要恢复常态了。

  李承乾平静的看了李泰一眼,目光又落在了后面的禄东赞身上,目光幽幽一转,便朝太极殿后方的两仪殿而去。

  行走间依旧有些缓慢,但端庄的仪态,让四周的官员全部躬身让路,凛然敬畏。

  看到李承乾离开,李泰顿时忍不住的攥紧了拳头,他刚才怎么就被吓住了呢。

  “殿下。”阎立本的声音在侧后响起,李泰下意识的转身,就见阎立本对他使了个眼色,然后郑重说道:“殿下,该回去了。”

  李泰下意识的要说什么,但随即就平静了下来,拱手道:“叔父所言极是,本王是该回去了。”

  说完,李泰侧身看了于志宁一眼,拱手施礼后,然后转身离开了。

  不管怎么说,于志宁在他小时候都做过他的老师,尊师这一点,李泰还是做的到的。

  于志宁拱手还礼,心中轻叹一声,太子终究是储君,非亲王所能窥伺啊!

  ……

  两仪殿前,李承乾稍微整理了一下衣着,然后平静缓慢的走上台阶,到最后他的脸色已然绷紧。

  迈步走入太极殿,一身黑底金丝蟒袍的李世民已经手捧一本奏折坐在御榻上,而魏征则不见了踪影。

  李承乾走入殿中,然后恭敬的拱手道:“儿臣见过父皇。”

  “承乾。”李世民微微放下奏本,抬头看向李承乾,目光落在他的左腿上,然后神色郑重的问道:“承乾,你的伤势究竟如何了,今日又是怎么回事?”

  李承乾脸色顿时肃然起来,他知道,今天的朝会,他虽然巧妙的用了一些手段,但这些手段根本瞒不过他的父皇。

  东宫内外不知道有多少皇帝的眼线,或许之前他没有怎么在意,但李承乾今日在太极殿出了那么大的风头,皇帝自然要弄清楚。

  面对皇帝猜疑的目光,李承乾拱手道:“儿臣的伤势尚可,至于今日,是用了一些机巧,父皇请看。”

  说着,当着李世民的面,李承乾解开了袍服……

第11章 承乾,父皇是在为你的未来清除障碍

  两仪殿中,脱去蟒袍的李承乾,神色轻松了不少。

  一身黑色贴身内袍让李承乾看起来有些消瘦,而更令李世民在意的,是一件黑色藤木半身甲,从李承乾腰部蔓延下去,紧紧贴合在他双腿上,甚至就连双足都全部包裹。

  “儿臣这是效仿明光铠的胫甲,做的一件腿甲,因为是藤木制作的,所以连脚掌也一块包了起来,最后在腰部勾连,用右腿作为支撑,行动起来,便看不出异样。”李承乾很是坦然,他几乎可以肯定,在工匠制作的时候,图纸已经到了皇帝的手里。

  很多东西,宫外的李泰一无所知,宫内的皇帝却是无所不知。

  其实皇帝不仅在防李承乾,同样也在防李泰。

  李世民坐在御榻上,看着穿着李承乾身上的藤木半身甲,点点头道:“这倒是颇有点刘宋北府重步兵的味道。”

  李承乾轻轻躬身,实际上如今这个时代,将士们所穿的战甲,都是分开的。

  头盔,胸甲,裙甲,胫甲。

  李承乾做的,是将裙甲和胫甲连在了一起,甚至还将脚甲,也连了起来。

  远远看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李世民回过神,看向李承乾问道:“你感觉怎么样?”

  “藤木很轻,不费多少力气,而且儿臣这里,左腿膝盖处,是竖直的,无法弯曲,行走时全靠右腿向前,而左腿只起一个一时支撑的作用,缓缓行走,没有什么异样。”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似乎并没有听进去的模样,知道他心思不在这里,所以便直接说道:“到了战场上,在一些特殊的山地丛林地形,的确可以轻便一些,加以布甲,可防蚊虫叮咬,地面的石子划伤之类,但容易起火。”

  “藤甲不上油,起火便没有那么容易。”李世民终于回过神,看向李承乾,说道:“还真是难为你了。”

  这样的半身甲,因为左腿无法完全,所以前行之间,就只能够右腿和腰部用力,这并不容易,很费力气。

  李承乾躬身道:“今日若非是吐蕃国使前来,儿臣也不至于如此,吐蕃人野心重重,若是察觉儿臣伤势不佳,恐怕会更加加重其野心,所以儿臣才出此下策。”

  李世民的脸色微微的沉了下去。

  吐蕃人狼子野心,别人看不出来,他看的出来。

  松赞干布请婚的手段,总是先礼请,别人不允,便派大兵压境,打不过再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这种人看起来能屈能伸,但实际上所图甚大……

  略微沉吟,皇帝开口道:“承乾,刚才禄东赞说了,松赞不过二十三岁,未来不可能会没有子嗣的。”

  联姻不只是嫁女,还有后裔。

  若有吐蕃有了大唐血脉的继承人,那么在行事的时候,就不会多以战争为主要手段了。

  李承乾轻轻垂首,低声道:“父皇,若是吐蕃和大唐实力相差悬殊,那么有子嗣,便是两家沟通的途径;或者吐蕃人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是真心与大唐和谐共处的,自然也会有子嗣;但大唐和吐蕃实力相差并没有那么大,而吐蕃又野心重重……”

  稍微停顿,李承乾面色凝重的说道:“父皇,自古至今,后宫有太多手段可以让女子无法怀上龙种,这些,在吐蕃王宫中,儿臣相信,也绝对不会少的。”

  李世民的脸色彻底的沉了下去。

  这些事情,别人不知,他还不知吗?

  他父皇为太上皇后,前前后后也生下了不少子女,但偏偏有一个人,始终难以有孕。

  这个人便是张婕妤。

  尹德妃还有个儿子李元亨,而张婕妤却始终无子。

  这里面究竟有没有猫腻,只有被张婕妤得罪最深的李世民最清楚。

  大唐如此,吐蕃又怎么可能好的了。

  如果吐蕃人刻意不让大唐公主怀中子嗣,那么这一次的赐婚,大唐恐怕就要大赔本了。

  李承乾轻轻低头,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

  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大唐不知道陪送了多少嫁妆。

  几乎将整个吐蕃的文化程度在极短的时间内提升了一个层次。

  若是吐蕃人不想让大唐的公主有孕,那么大唐就没必要送那么多聘礼了。

  终于,皇帝抬头,轻声说道:“承乾,青雀在编写《括地志》的事情,你知道吧?”

  “啊!”李承乾诧异的抬头,怎么就说到《括地志》了。

  李世民从御榻站了起来,大踏步的朝着左侧的帷帐之后走去。

  李承乾赶紧跟上,这一次,他的脚步快了许多,不过脚步之间的跛状,也越发的明显。

  ……

  黄色的绸布被掀开,露出了后面巨大的大唐疆域图。

  李世民手里的细竹棍落在西面的吐蕃上。

  “吐蕃,吐谷浑。”李世民说着,手指从西面转到北面:“回纥,铁勒,突厥,契丹,靺鞨,乃至于高丽,百济和新罗。”

  李承乾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括地志》,《括地志》,做的竟然是这个吗?

  “大唐天下一统,内部安稳,朕有虑者,不在内而在外,吐蕃确有威胁,但短期之内,还是很难对大唐有威胁的,所以就眼下而言,大唐真正的威胁在东岛三国。”李世民重重的敲在高丽之上。

  李承乾的神色肃然起来。

  李世民微微侧身,看向李承乾,说道:“你虽然文治还行,但武功太差,父皇若是将这天下交到你的手里,那么若是将来有一天,高句丽,吐蕃,西突厥,同时暴乱,你怎么办……你没办法的,所以父皇要为你提前清除掉所有的威胁。”

  “是!”李承乾神色感动的躬身,但是俯首之间,眼神漠然。

  “要攻打高丽,那么地形必须熟知。”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所以父皇才让青雀去编写《括地志》,如今看来,也可以将吐蕃也加入其中。”

  “是!”李承乾认真的拱手。

  “承乾。”李世民转过身,看向李承乾,说道:“《考工记》知道吧?”

  “《周礼·考工记》,上面记载了车舆、宫室、兵器以及礼乐之器等的制作工艺和检验方法,弓箭刀车辇船之类,尽在其中。”李承乾抬起头,看向李世民。

  “时移世易。”皇帝认真的看着李承乾,说道:“青雀在编写《括地志》,你如今身体好转,便开始编写《考工志》吧,为了高丽,为了大唐。”

首节 上一节 9/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