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94节

  “此事需要禀报父皇。”李承乾看向魏征。

  “调动百骑司,自然需要陛下许可。”魏征点点头,说道:“此事交由臣办便可以了。”

  “总之,这件事情在长安怕也没那么容易结束。”李承乾看向侯君集,说道:“陈国公,麻烦你留意一下,这些日子,究竟会有什么人到雍州府打听消息,孤要知道他们背后是谁。”

  “臣明白。”侯君集立刻拱手,他顿时就明白,李承乾是要将那些人彻底一网打尽。

  ……

  宜秋殿,烛火闪动。

  李承乾张开双臂,任由郑霜儿和郑楚两人,将他身上的衣服脱了下来。

  李承乾平静的看了郑楚一眼,外面的事情,他一句话也没有对郑楚说过。

  如今卢护的案子,基本上能够牵扯出来的,都已经牵扯了出来,剩下的,就是慢慢的追索。

  如果郑楚现在去雍州府申请要将卢护的尸体运回范阳,侯君集那里说不定真的会放人。

  但,李承乾不会让郑楚离开了。

  她是卢护的遗孀,而卢护是害李承乾直接断腿的那个人……

  不知觉,夜色已深。

  郑楚站在床榻之侧,面色羞红的看着床榻上的红被翻浪,莺啼不止。

  她看了一眼,和她一样站在对面,脸色羞红的侍女,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红烛晃动,气息暧昧。

  突然,一只手从床榻帷帐之后伸出,然后直接郑楚拉了进去。

第113章 谋反,多么迷人的字眼

  洛阳,紫微宫,乾阳殿。

  李世民冷着脸将手里奏本递给长孙无忌,同时恼怒的说道:“光州刺史,好一个光州刺史,义丰齐氏,原来是他们从中作梗,传旨,立刻罢黜光州刺史一切职司,交有司严审。”

  “陛下息怒。”长孙无忌看了奏本一遍,最后摇头道:“此事太子的做法是对的,放长线钓大鱼,齐虞虽是光州刺史,但他也不过是别人推到前台的一枚棋子,陛下动了他,其他人反而藏的更深,如今距离出征还远,正好有时间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逐渐的平静了下来,然后看向长孙无忌,说道:“你说的对,无忌,承乾做的也对,河北和齐鲁之地,可以先放一放,但是长安,宫里的那些人,必须要全部找出来。”

  李承乾忌惮那些人在宫里的关系,但是李世民不忌惮。

  更甚至于宫里有人和外面勾连,李世民现在已经察觉到了自身的危险。

  如果那些人不顾一切,说动一个两个人对他下毒,便是他也未必能躲得过。

  当年玄武门之变前,他可不止一次被李元吉下毒害过。

  “此事臣和内侍监一起查。”长孙无忌看了张阿难一眼,张阿难立刻躬身。

  长孙无忌这才看向皇帝,说道:“至于齐虞那里,今年让吏部严考,然后定为下等,再扔到闽越某个群山恶水的地方待着,悄无声息的病障而死就是了,陛下,这些事情不宜闹大。”

  大唐之内,有人阴谋反叛皇帝。

  这样的事情,能悄悄的处置掉,就悄悄的处置掉。

  即便是无法悄悄的处置掉的,最好也用别的罪名,这种事闹大了对皇帝的英名是种损伤。

  “征伐高句丽啊!”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你去做吧,事情该查的先全查出来。”

  “喏!”长孙无忌拱手,然后又小心的说道:“陛下,太子那里是不是也要让他参与,臣觉他,让他多参与一下也好。”

  李世民微微一愣,随即恍然的点头,说道:“可以,就这么办。”

  ……

  长安,太极宫,昭德殿。

  李承乾坐在桌案之后,平静的处理着公文,思绪却不由得跑到了洛阳。

  李泰。

  卢护暗谋,虽然是房玄龄在指挥,但是背后站着的,一定是李泰。

  便是卢护自己都明白,他真正所为的,是李泰能够成为太子,然后登基。

  齐知玄和卢护有关联,那么他和房玄龄和李泰,也必然有关联。

  只需要继续无声的查下去,总有查到房玄龄和李泰的那一天。

  百骑司的能力,李承乾从来也不敢小看。

  当然,如果他们查的时候遇到了阻碍,那样反而更好,因为他会将皇帝更多的注意力牵扯过去。

  甚至于在未来,齐知玄他们想要彻底翻盘,最好的办法,就是逼迫李泰造反。

  只有和他们利益关联的李泰登基做了皇帝,他们那些人才能彻底的免罪,彻底的在大唐幸存下去。

  李泰谋反啊。

  想到这里,李承乾莫名的笑了起来。

  谋反,多么迷人的字眼。

  李泰谋反,那是让李承乾最无比痛快想要看到的一幕。

  尤其,如果李泰在皇帝东征高句丽的时候谋反,那么李承乾就能用最雷霆霹雳的手段处置他。

  至于其他……

  一阵稳健的脚步声出现在殿外,打断了李承乾的思绪。

  李承乾抬头,就看到戴至德出现在殿外。

  “进来吧,戴卿。”李承乾微微抬头。

  戴至德抱着一摞文档进入殿中,对着李承乾微微躬身道:“殿下。”

  “坐吧。”李承乾颔首。

  戴至德这才在李承乾的身前正坐了下来。

  “殿下。”戴至德将文档一封封的摆放在李承乾面前,同时认真的说道:“这些都是大理寺最近一段时间复核的天下刑案,殿下若是有什么不明的,可以直接问臣。”

  “嗯!”李承乾神色郑重的点头。

  刑部和大理寺的刑案,是李承乾除了户部的税档以外,最关注的东西。

  通过这些东西,李承乾能够深入的了解到大唐刑侦体系究竟有多少人才。

  要知道,狄仁杰,张文瓘,戴至德,都是这里面的佼佼者。

  这些人下能断案,上能治国,都不是一般的人物。

  如果能将更多这样的人物收入麾下,那么只要他不犯错,李承乾的地位就将无人能够撼动。

  ……

  “咦?”李承乾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他抬头看向戴至德,问道:“戴卿,孤翻了这么多份,为什么这里面大半的罪犯最后的处罚都是流放高昌?”

  “启奏殿下。”戴至德微微躬身,然后说道:“这是年初的时候,陛下和房相他们商议后决定,这些年以内,所有的罪犯,能以流刑处置的,就全部以流刑处置,将这些人全部送到西域高昌的服役。”

  这里的服役,可不是让这些罪犯在高昌入府兵,而是让他们去做苦役。

  如今的西域局势并不安定,西突厥不时的窥伺高昌,试图将高昌从大唐的手里夺走,然后彻底的切断丝绸之路。

  所以在如今的高层有大量的军卒驻守,与此同时,还有相当多的辅兵在。

  只不过相比于那些正卒,辅兵的待遇就要差上许多。

  这就导致愿意去高昌,越过两千里沙漠的做劳役的辅兵很少。

  有的人甚至于愿意花钱贿赂别人,不去高昌。

  这就很麻烦。

  所以最后,皇帝和宰相们商量过后,决定将这些年达到一定程度处罚标准的的罪犯,全部送到西域高昌以流刑处置。

  “这是权宜之计吧。”李承乾抬头,看向戴至德说道:“以罪犯充边,虽然的确暂时解决了问题,但是未来怎么办,高昌的边民总不能指望一年年的罪犯充斥吧。”

  “殿下!”戴至德看向李承乾,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想法?”

  “还记得孤去年提出的在高昌授田之事吗?”李承乾笑笑,说道:“就是被父皇批评为不切实际的那个法子。”

  “殿下是想给发配到高昌的罪囚授田吗?”戴至德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

  “孤没有那么傻。”李承乾摆摆手,说道:“孤是想,给高昌每年新长生的孩童授田,每人一百亩实授。”

  “孩童,孩童自然是种不了田的,所以就需要他们的父母种田。”戴至德抬头,说道:“但是这样一来,很容易发生有人只用孩童,然后骗取田地的事情。”

  “高昌那边不会查吗,父亲的来历,母亲的来历,既然是我大唐子民,自然要被查个清清楚楚,而且……”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孤记得,在西域那里有不少的前隋遗民,孤虽然不知道具体数字,但人应该是不少的,隋文帝时,前隋有近六千万人口,后来有不少人流落到了西域。”

  “臣明白殿下的想法了,殿下是想用授田之事,诱使这些遗民归附。”

  “不错,不过也要小心甄别,其中难免有别有居心的家伙。”李承乾补充了一句。

  “可行。”戴至德认真的点头。

  “那好,你现在就替孤来拟一本奏章,送到洛阳,让父皇定决吧。”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

  “喏!”戴至德立刻拱手,然后到了桌案一旁写了奏本。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李承乾诧异的抬头,就看到于志宁,张玄素,李安俨,长孙祥,独孤大宝,令狐德棻,萧钧,裴宣机,张大象,赵弘智等一众东宫属官集体而来。

  “见过太子殿下!”东宫诸臣齐齐拱手行礼。

  “有事吗?”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

  于志宁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臣以母丧,请守孝一年。”

  李承乾愣住了,他怎么把这事给忘了,于志宁的母亲过世,就是今年的事情,只不过上一世的时候,他守孝四十九日之后,就被重新起复。

  “长史?”李承乾面色凝重的缓缓点头,道:“长史节哀,孤……孤实在舍不得长史。”

  “殿下,可以请陛下下旨夺情。”李安俨在一旁赶紧拱手。

  于志宁在东宫地位极重,甚至还要在李安俨之上,尤其最近一年以来,李承乾很听他的话,如今他要离开一年,对东宫的影响极大。

  “不必。”于志宁直接摆手,然后看向李承乾,认真说道:“臣母病逝,臣未曾侍奉在侧,已是臣等过错,如今若是连守孝都做不到,便更加不孝了。”

  于志宁一句“不孝”,将所有人的嘴都堵死了。

  “至于说殿下这里。”于志宁微微摇头,说道:“如今在长安,魏相待殿下极重,臣若是离开了,魏相说不定要多劝导殿下,殿下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多请教魏相。”

首节 上一节 94/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