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77节

  铁骑所过,焚庐舍,掠妇孺,边陲烽燧昼夜不息,塞上孤城尽悬赤幡。

  时太傅顾熙总摄万机,抚剑太阶,决议亲征。

  察虏势虽盛而各怀异心,乃阴遣间者伪作盟书,使鲜卑匈奴疑乌桓私纳汉帛,致使人心离散。

  于四年三月丙寅,大胜虏军。

  万氏尸逐鞮肉袒跣足,膝行至军门,献金刀、祭天冠,遣王子及左右贤王十二人入质雒阳。

  乌桓大人解辫请附,鲜卑王慕容部率百二十部酋长来朝,献骏马千匹,白狼之裘九车。

  北疆遂安。”

  ——《后汉书.顾熙列传》

第35章 治蝗灾,胜天半子

  对于当前的大汉而言;

  ——这场大胜于人心上的振奋作用,其实要远远超过具体利益。

  在当前这种天灾不断的情况下,没有什么比一场大胜更能提高士气。

  顾熙想要的也正是如此。

  此战刚刚结束,他便命人于天下之间散播消息。

  当这消息彻底传开之后。

  朝野皆震!

  如今的大汉庙堂与当初顾晟顾康时可不同。

  多年的摄政已经让顾熙与其他大臣拉开了明显的差距,没有人会在意顾熙到底还能立下多大的功劳。

  毕竟再怎么立功,顾熙也只能走到这儿了,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如今听闻大胜自然皆是大喜。

  而对于刘祜与邓绥而言。

  顾熙只要安全便对大汉而言是一件好事,更别说大胜了。

  至于民间的反应则要更为激烈许多。

  许多百姓都将此次大胜的功劳,归功在了当初顾熙的洛水祭祀上。

  在这种情况之下。

  关于朝廷的一些谶纬迷信的传闻也是不攻自破。

  加之朝廷的赈灾始终都没停过!

  就在这种种传言之下,大汉的人心回来了!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变化。

  哪怕天灾仍旧不停。

  但只要人心上的阴霾渐渐散去,对于当前的大汉而言,这一系列的天灾还是不可能动摇到大汉的国本。

  最关键的是,顾熙的手段这还未完。

  在察觉到民心的转变之后,顾熙又马不停蹄的安排起了一桩桩人工祥瑞之事。

  什么古碑显字、神鸟传书、白雉惊现世间、麒麟现世等等各种传闻。

  他甚至连演都不演一下。

  只是让人去传。

  流言的力量从古至今,皆如隐匿于暗处的潮水。

  看似无形,却能在关键时刻掀起惊涛骇浪,左右着局势的走向。

  借着此次大胜的东风。

  这一桩桩的流言,以惊人的速度流向大汉各地。

  “什么?有白雉现于山林?最后竟自己走进了京城?哎呀,此乃大兴之召啊!”

  “听闻了嘛?泰山之巅降下一块巨石,上面现文,说我大汉之天灾只是上苍的考验,若是能够渡过天灾,便可万世昌盛?”

  “景星现于夜空之下?此事可是真的??”

  “.”

  到了最后,甚至都不再需要顾熙再去安排什么,当这种传闻彻底传开之后,百姓们自己便会搞出极多的神迹接着传下去。

  回来了.

  都回来了!

  昔年那个国威滔天的大汉似乎是真的回来了!

  哪怕仍有术士仍想散布谣言,但仍是挡不住这种大势,甚至都出现了百姓愤起而直接殴打术士之事。

  而顾氏的声望竟然也在这股东风之中疯狂上涨。

  这一切可谓是让顾易看的瞠目结舌。

  怎么感觉顾熙对于鬼神之说的态度,比顾康顾晟他们还要更加不屑呢?

  这要是真的能继续传承下去。

  顾氏子弟的思想究竟能领先多少啊?

  而且这事对于政治手段高的人而言,有很大的几率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确实是完全出乎了顾易的预料。

  整个大汉庙堂都在等着顾熙归来。

  尤其是刘祜。

  王圣的突然溺水而亡,这让刘祜十分的伤心。

  他自幼便对这个乳母有着很深的感情。

  如今王圣一死,他对于顾熙的那种依赖感就更深了,无时无刻都在等待着顾熙的归来。

  不过顾熙却并没有打算直接归朝。

  如今大汉人心已定。

  他就是要利用这次机会,彻底将大汉于水火之中拉出来。

  赈灾!

  他不打算再坐镇于朝廷之内总览全局了。

  各地的赈灾方略已经基本确定。

  接下来的便是要抓细节。

  赈灾之事的油水极大。

  顾熙虽然一直在盯着这件事,但是在利益面前,人心总是显得过于薄弱。

  如今庙堂安定,人心渐暖。

  若不趁着这个机会展开全面的行动。

  那大汉若想真正的彻底渡过这一次的劫难,注定要用极为漫长的时间。

  他先是去了并州、凉州受灾最为严重的州郡。

  亲自监督着官员赈灾的进度。

  并借用他如今的声望,来安抚当地的民心,再通过实际的考察,来对赈灾计划进行更为细致的改变。

  这种效果是惊人的。

  顾熙的声望太高了。

  如今的他甚至都可以说是已经超越了当初的顾康。

  有着摄政的身份在,他对各地官员都有着生杀罢免之权在。

  各地官员畏之如虎。

  当听闻顾熙竟亲自赶到之后,根本没有人敢在赈灾上做任何的手脚。

  无数百姓对顾熙可谓是感恩戴德。

  顾熙真的就成为了那一束光,要破开那笼罩在整个大汉之上多年的阴霾。

  然.事情注定不可能一直顺利。

  天灾并不会因为人力而做出半点的改变。

  ——永初四年。

  各地仍是发生了蝗灾。

  其实蝗灾这种灾害就是如此,只要一地发生了蝗灾,当年的蝗虫便会留下数之不尽的虫卵。

  次年再来。

  这是目前这个时代难以处理掉的难题。

  顾熙亲自赶往了灾地进行观察,并着人将顾康当初留下的所有书都取了过来,开始细细的钻研。

  顾康于农耕方面的才能就不用多说了。

  在顾易的教育之下。

  他的农耕水平对于当前时代就是碾压。

  而顾康自然也留下了一些应对蝗灾的方法。

  顾熙在认真研究之后。

  决定行翻土之策!

  这是顾康留下来的方法,与当前时代大部分的办法都不同。

首节 上一节 77/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