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秦朝当神棍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15节

  “化肥农药,那就不要想了。现在不具备这个条件。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想要提高产量,还得从苍夫刚才说的那些方面入手。抗旱、抗涝、抗倒伏……”

  李水忽然脑袋里面灵光一闪,想起来一个词:“代田法。”

  以前上中学的时候,历史书上提到过一段,汉代的农学家,总结出来的代田法,在抗旱防风方面,颇有成效,可以提高农田产量。

  李水回忆了一下,好在代田法的内容很容易理解,他还都记着。

  李水对苍夫说道:“今年是不是快要播种了?”

  苍夫说道:“便在这一两日了。”

  李水嗯了一声:“今年播种,不要像往日那般胡乱种植了。我教你们,将一亩地平等分成六份。然后将其中三份,挖成沟。我说简单一些,就好比在每亩地当中,挖出三条浅河来。庄稼只在河底种。”

  苍夫愣了一下,说道:“如此一来,每亩地,岂非只种了一半?”

  李水满意的点了点头:“悟性不错。等庄稼长出来后,你们每次耕锄草时,都要将堤坝上的土连同草一起锄入沟中,培护苗根。”

  “天长日久,堤坝上的土被削平了,河沟被填满了,此时庄稼扎根极深,既可耐旱,也可抗风,防止倒伏。”

  “等到第二年耕作时就换过来,以原来的堤坝为土沟,以原来的土沟为堤坝。轮换使用,可以恢复地力。”

  李水说的头头是道,苍夫只是一脸愁容的重复了一句:“如此一来,每亩地岂非只种了一半?”

  李水有些无语,他拍了拍苍夫的肩膀:“相信我,即便只种一半,收获的粮食,也比你们原来要多。”

  苍夫又喃喃自语:“如此一来,每亩地岂非只种了一半?”

  李水有点不耐烦了,喝道:“你是肯种还是不肯种?”

  苍夫有点害怕,他畏惧的看着李水,嘴唇哆嗦了一阵,然后大着胆子说道:“大人,你这是将我等往死路上逼啊。庄稼种满了,尚且吃不饱饭。如今只种一半,来年只能逃荒了。大人的要求,小人实在难以从命。”

  李水快疯了,合着我刚才深入浅出的讲这么久,你根本没听明白啊。

  他也懒得理会这苍夫了,而是扭头看向乌交:“你比他见的世面多一些,你觉得,本大人的办法怎么样?”

  乌交小声说道:“大人,你有所不知。大秦最重视耕战,你这么做,乃是怠农罪,懈怠农事,这罪名极重。”

  李水有点懒得和这些文盲废话了。他把免死金牌掏出来,在苍夫面前晃了晃,问道:“可识得此物?”

  苍夫瞅了半天,小声说道:“小人不识字。”

  李水翻了翻白眼:“这是免死金牌,大人我杀人不用偿命。过两日我来检查,如果这田中庄稼,没有按照我说的种,哼哼!”

  苍夫顿时打了个寒战,然后唯唯诺诺,说道:“大人放心,小人……小人全凭大人吩咐。”

  李水把免死金牌揣进怀里,有点无语的想:“古人都是贱皮子啊,好好说就是不听,一定要我变成恶霸才行。”

  乌交一脸担忧的看着李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怠农罪,这可是大罪。这可闯了大祸了。我该怎么办?我还要跟在他身边吗?万一受到牵连怎么办?”

第21章 石磨

  乌交觉得李水这家伙太危险,时不时就要作个大死。自己整天跟在他身边,也许会受到连累。不如找个借口,趁早溜了。

  可是转念想想季明,乌交又有点犹豫了。

  本来治愈伏尧公子,那是天大的功劳,结果季明关键时刻背叛,不仅没有捞到一点好处,而且屁股都被打开花了。这么多天过去了,走路依然一瘸一拐的。

  乌交叹了口气:“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也许这家伙,又能走个狗屎运呢?”

  李水不知道乌交刚刚进行了一番天人交战,他兴致勃勃的看完了良田,又要去看宅邸。

  结果到了宅邸跟前,李水的脸色就更加难看了。

  这宅邸的面积倒是不小,规格也不错,可是……可是这地方怎么看怎么像是凶宅啊。

  门窗破旧,结满蛛网。推开大门走进去,院子里面的杂草有半人高。

  一阵冷风从里面吹出来,吹到人身上,令人不由得连连打寒战。

  李水咳嗽了一声,结果声音惊动了一大群乌鸦,那些乌鸦嘎嘎的叫着,从一颗老槐树上飞起来,向远方逃去了。

  李水搓了搓胳膊,裹紧了衣服,对乌交说道:“这地方,为何如此破旧?”

  乌交说道:“此地原本是商君别院。商君死后,别院连同良田,收归皇帝所有。良田依然由小土村村民耕种,别院就无人光顾了。年深日久,于是就有些破败了。”

  李水瞪了瞪眼,问道:“商君?莫非是……商鞅?”

  乌交点头说道:“正是。”

  李水掰着手指头算了算,有些吃惊的说道:“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人物了吧?”

  乌交恭维道:“大人好高明的算学。”

  “高明个屁。”李水掉头就往外面走:“这不仅是凶宅,还是危房啊。一百多年的老房子,我敢住吗?”

  李水越走越觉得晦气,商鞅住过的房子给我住?这不是咒我吗?

  乌交在后面苦口婆心的解释,到后来李水也渐渐的冷静下来了。

  古代就是这样,哪有那么多的良田,哪有那么多的宅邸用来赏赐?无非是没收罪臣的罢了。

  不过,这房子确实没办法住,只能先找些人修缮一下再说了。

  李水之前对于良田豪宅的期望都落空了,闷闷不乐的向兰池宫走。

  等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又遇到了苍夫。

  这一次苍夫带着一些男男女女,恭敬的向李水磕头行礼,然后说道:“大人远道而来,小土村村民,准备了一些粗茶淡饭,想要宴请大人。希望大人可以赏光。”

  李水摸了摸肚子,确实有点饿了,就点头同意了。

  时间不长,一行人已经到了小土村。

  小土村很贫困,房屋都是土坯和稻草搭成的。李水到了之后,路过的村民都停下来,向李水行礼问好。

  这让李水很有满足感。

  苍夫带着李水到了村子中央的一块空地上,这里已经摆了桌子,上面放了酒菜。

  众人落座之后,李水饮了一口酒,然后就微微皱了皱眉头。这算不上是好酒,酒味寡淡不说,还有一种淡淡的苦涩。

  不过看其他村民,都极为珍重的抿上一小口,李水就明白了,即便是这样的酒,村民也不常喝。

  喝完酒之后,就是吃菜。这些菜大多是野菜,在陶罐里面煮熟了摆上来的,那味道也是一言难尽。

  除此之外,还有一盘鸡肉。

  这些是村民能拿出来的所有东西了,估计他们哪怕是过年的时候,也不会这么铺张浪费。

  李水微微一笑,对村民说道:“尔等日子过的清贫,我心中明白。这顿饭,本不需这样丰盛。”

  苍夫说道:“大人是见过大世面的,小人这些饭食,恐怕还是有些简陋了。”

  李水摇了摇头,对乌交说道:“你还有没有同情心?看到老丈如此清贫,不做些表示吗?”

  乌交已经习惯李水的作风了,默默的从袖子里面拿出来了一串秦半两,递给了苍夫。

  苍夫一脸惶恐,不敢接受。直到李水瞪了瞪眼,说道:“老丈莫非是不给我面子?我身上带着免死金牌,谁若不给我面子,我便要谁好看。”

  苍夫这才战战兢兢的接了。

  李水端起自己的碗来,尝了一口主食。这似乎是煮麦子,吃起来倒还可以下咽,但是吃多了之后,总觉得有点不消化。

  李水叹了口气,心想:“连面粉都没有吗?不是说鲁班发明了石磨吗?看来全是扯淡啊。鲁班就是个筐,什么发明创造都往他身上装啊。”

  这时候,苍夫忽然小心翼翼的说道:“大人,我等今日宴请大人,除了要表示敬意之外,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水问道:“什么不情之请?”

  那些男男女女,忽然跪了下来,说道:“大人,千亩良田,只种一半,这是将我们往死路上逼啊。”

  李水的头顿时疼起来了。他下意识的就去掏怀中的免死金牌,准备再吓唬他们一番。

  然而村民又说:“若只种一半。村中一百多人,便有五十多人无所事事了。”

  李水一愣,觉得这倒也是个问题。他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村中不是有二十户人家吗?你们自己商议一番。十户种田,剩余的十户,随我买些石头,做石磨。”

  苍夫愣了,石磨?这是什么东西?算了,现在良田都要荒了,还管什么石磨干嘛?

  他小心翼翼的说道:“大人。十户,便是五十口人,无田可种,如何过活?”

  李水说道:“这个简单,本大人有信心,石磨做成之后,数日之内,便可以得利。到时候,用钱买粮就可以了。”

  乌交听得快要晕倒了:“良田只种一半,现在又要抽调一半农户,放弃耕田,弄什么石磨。这东西一听就是奇技淫巧。完了,怠农罪,铁定的怠农罪了。”

  说话间,李水已经把一碗煮麦子吃完了,然后抹了抹嘴,说道:“给你们一天时间,好好商量一番。明日我会再来,带五十人去找石头。”

  随后。也不等村民再哀求,李水直接带着乌交走了。

  村民面面相觑,有妇人呜呜的哭了起来。

  其中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沉声说道:“别人我不管,我二虎,是一定要种田的。不仅要种田,我还要种满。”

  苍夫吓了一跳,说道:“你不要命了?大人身上带着免死金牌呢。”

  二虎说道:“免死金牌又怎么样?我要去告他一状,故意懈怠农事,也许要判个死罪,到时候他的金牌抵命用了,拿什么杀人?”

  苍夫有些不忍,说道:“这位大人年纪轻,不懂农事,倒也情有可原。我看他似乎是个好人呢,见我等生活贫苦,还赏了一串秦半两。”

  一句话提醒了二虎,他伸手将苍夫的秦半两夺走了,然后说道:“我为你们告状,也是担了风险的,这些钱,便交给我吧。”

  苍夫指着二虎说道:“你……你莫要太过分了,这是全村人的。”

  二虎呸了一声,直接大踏步走了。

  苍夫看着他的背影,敢怒不敢言。

  他惹不起二虎。二虎家里有三个男丁,个个孔武有力。在村子里面说一不二。他苍夫不过是仗着年纪大,是个老好人,所以被推举为伍长罢了。

  实际上,这个伍长根本管不了二虎。

第22章 状告槐谷子

  李水在丹房睡了一夜,醒过来之后,就叫上乌交,急匆匆地去了小土村。

  这倒不是他有多想做出一番事业来,而是大秦的饭太难吃了,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昨天晚上,小土村村民,已经选出来了十户人家,放弃耕田,跟随李水找石头,造石磨。

  这些人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匠户。其余的那些人,就被称为耕户了。

  只是李水看到匠户的时候,就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这十户人家,全都是缺乏壮劳力的。基本上除了当家的男人有一把力气之外,剩下的就是老人和小孩。

首节 上一节 15/1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