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秦朝当神棍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209节

  下面的方士顿时向项伯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而项伯也精神抖擞,努力的直起腰来,露出来一个精神饱满的笑容。

  感觉这一路上都佩戴者奖章,真是值了。

  当然了,如果谪仙的命令,不是从出发的时候就佩戴奖章,而是到了咸阳城下再佩戴,那就更好了。

  嬴政说道:“开宫门,朕要亲自见一见这些壮士。”

  片刻之后,宫门打开,嬴政率领文武百官出来了。

  李水清楚,项伯是反贼。让嬴政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一个反贼,绝对冒着极大的危险。

  但是李水有把握,嬴政不会有事,原因很简单,项伯脖子上挂着十几斤的铜牌走了几千里路。到现在已经精疲力尽了,没有倒下去,完全是靠着意志力支撑。他如果再有力气做刺客,那才是邪门了。

  果然,嬴政走到项伯面前,勉励了他几句,项伯只是一脸激动的谢恩,没有多余的动作。

  等嬴政走过去之后,李水就满意的看了项伯一眼,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

  这一拍,项伯彻底撑不住了,扑通一声趴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

  嬴政一脸感慨的看着项伯,说道:“快传医者吧。”

  嬴政看着一个个的方士,感慨不已。

  对于方士,他是很熟悉的,毕竟长年累月的招揽方士,寻找仙人。那些方士,个个皮肤白皙,容貌俊郎,飘飘若仙。

  可是现在嬴政看到的方士,却不是这样。

  这些方士被北方的寒风吹的皮肤皴裂,每个人脸上都有明显的风霜之色。

  他们总是在矿上劳动,手上磨出来了茧子,身上也晒黑了。

  如果不是他们的脸型轮廓,还有几分方士特有的俊秀,嬴政甚至都要怀疑,他们根本是一群贫困的黔首了。

  嬴政满意的看着他们,感慨的说道:“大秦栋梁啊。”

  方士们个个热泪盈眶,齐刷刷的向嬴政行礼。

  数月的辛苦,没有找到仙山的失落,都因为嬴政的一句国之栋梁,而被冲淡了不少。

  这时候,有方士拿出来了一张巨大的地图,说道:“陛下,这是北地的地图。日后北地一旦不稳,陛下可以依照地图行军。”

  “这里面详细记载了,北地有什么山川河流,哪里适合排兵布阵。并且我们按照谪仙教授的方法,用了几种颜料来表示地势的高低。”

  “千丈以上者用紫色,五百丈以上者用红色,三百张以上者用绿色,一百丈以上者用蓝色。平地无色。这种地图,粗看可能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弄明白之后,可以通过一张地图,对整个地势了如指掌。”

  嬴政看了一会,赶快道:“你们带回来的不是一张地图,而是我大秦对北地的控制啊。朕宣布,从即日起,匈奴人的地域,归入我大秦国境。”

  “匈奴人愿意归降者,可以来我大秦,改姓氏,易服色,学中原语言文字。不愿意归降者,限期离开。不降而又不走者,坑杀。”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踌躇满志。

  嬴政又摆了摆手,说道:“赐宴给这些勇士。几日之后,朕还要给他们按照功劳授予爵位。”

  那些方士听了这话之后,个个兴奋不已。

  之前方士群体之中,有一些传言,说他们被李水给骗了,骗到了极西之地,服苦役。

  但是现在,这种谣言不攻自破。他们忽然醒悟过来,这是谪仙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平步青云的机会。

  …………

  当天晚上,数百人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宴会的目的,主要是款待终于回到咸阳的方士。有不少文武百官,出席宴会进行作陪。

  至于嬴政,他倒没有出现,不过特地赐下来了御酒。

  朝臣和方士听说陛下送来了御酒,个个喜形于色,等他们把御酒打开,尝了一口,顿时有些愣神:这不是谪仙楼当中的仙酒吗?

  其实仔细想想,陛下用仙酒作为御酒,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朝臣们却觉得,又被李水给摆了一道。甚至有些胆小怕事的,有些不敢饮酒。万一喝完了酒,谪仙忽然跳出来收钱怎么办?

  朝臣拘谨的很,方士们却兴高采烈,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其实仙酒这东西,在北地他们也喝了不少。

  只是在那种地方,谪仙提供仙酒的目的,是为了御寒,所以严格限制每人的饮酒数量。绝对不允许喝醉。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方士们可以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也不知道是谁,当先感慨了一句:“我等有今日的这番功劳,全赖谪仙啊。”

  于是方士们纷纷向李水敬酒,其中以项伯最为真诚。举着酒杯向李水说道:“谪仙,若非你,项伯安有今日?谪仙,真乃仙人也,项伯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水看着一脸激动的项伯,心想:此人,算是被我收服了?

  收服项伯,李水是很有信心的,毕竟这家伙有前科。对刘邦那样的无赖都能通风报信,遇见自己这种一心为国的志诚君子,不更应该俯首称臣吗?

  李水拍了拍项伯的肩膀:“好好做。”

  项伯认真的点了点头。

  当天晚上回去之后,项伯给项梁去了一封书信,里面盛赞了咸阳的繁华,写了嬴政的恩威,描绘了槐谷子的神奇。

  最后劝告项梁,谋反一事,成功的几率太低,还是不要做了。

  这封书信,自然是通过景绻送往楚地。

  而在送出去之前,照样先给李水过目。李水哈哈大笑,这项伯,很不错啊。

  …………

  数日后,快马加鞭,项伯的书信送到了项梁手中。

  项梁看了几眼,默默的把书信放下了。

  正在庭院中练武的项羽,看见伯父踉跄着从房中走出来,连忙伸手将他扶住了,极为关切的问:“伯父,你怎么了?”

  项梁看了项羽一眼,声音有些嘶哑的说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项羽一脸奇怪:“我知道啊。”

  项梁又说道:“咸阳城,太可怕了。万万不可以去那里,也不要派人去那里。否则的话,必成我大楚心腹之患。”

  项羽点了点头。

  项梁仰天长叹了一声:“自今日之后,项伯……你就不要当他是叔父了。”

  项羽大惊,问道:“这是为何?”

  项梁苦笑了一声:“橘生淮北则为枳啊。”

  他喊了这一句之后,噗的一声,吐出来一口鲜血。

  项梁病了,病的很沉重。而在千里之外的咸阳,李水却活蹦乱跳的,他正在勉励要出征的徐福。

  徐福已经训练了五十名水手。这五十名水手都有丰富的出海经验,而且骁勇善战。足以自保。

  徐福的任务,是前往倭国,勘探那里的矿藏,一旦发现了银矿,立刻命人回来报信,然后,李水会派出去大部队,扎根在那里。

  以银矿为依托,建立据点。顺利的话,不出十年,倭国必成为大秦的郡县。

  徐福带着人,泣别李水,坐着马车离开了咸阳城。

  其实李水应该送他们到海边的。但是考虑到这个年代舟车劳顿,很容易死人。李水放弃了……毕竟,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意思意思算了。

  送走了徐福之后,李水回去继续写奏章,对于公孙城等人的处罚,也该下来了。

第256章 不要名声了

  在李水写奏折的时候,公孙城等人已经被抓起来了。

  嬴政抓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都曾经和季明联络,结党营私,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诬告李水。

  这种人,因为政见不合,就要杀掉另一个人,绝对是朝廷中的害群之马。因此,嬴政不会留他们。

  按照嬴政的本意,这些朝臣要一律坑杀。只是杀掉十几位朝臣,必定朝野震动。

  即便现在只是把他们抓起来,就已经有不少朝臣求情了。那些求情的奏折大多集中在了一点:公孙城弹劾槐谷子,是出于公义,而非私心。有罪,但是罪过不至于关在牢中,受尽屈辱。

  按照朝臣们的意思,顶多将爵罚俸也就罢了。

  嬴政看了这些奏折之后,不为所动。他在等李水的奏折。等李水七扭八拐,将这些人都打成了反贼,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杀掉他们了。

  李水自然知道嬴政的心思,但是他思量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帮公孙城求个情。

  原因很简单,公孙城这批人,还有用。大秦疆域广阔,缺人啊,尤其缺乏识文断字的人。

  公孙城这些人,活着比死了要有用。

  当然了,给人求情,也是有技巧的,贸贸然求情,往往会激怒帝王。而李水,则掌握了求情的技巧。

  他写了两份奏折,其中一份是公开的,另外一份是秘密的。

  在公开的奏折当中,李水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公孙城这批人定为反贼。而在秘密的奏折当中,李水劝说嬴政,留下公孙城几个人。

  李水送公开奏折入宫的时候,特地让乌交透露出风声去,因此这奏折中的内容,很快就传的沸沸扬扬。

  几乎一日之间,全咸阳城的权贵都知道了。李水已经把公孙城几个人定为反贼,希望陛下将他们杀了。

  那可是十几位朝中重臣啊,咸阳城中的权贵,觉得谪仙的手笔真是越来越大了。必须要制止此人,否则他将来恐怕要把所有人都杀了,独霸朝纲。

  不过,这种心思也只是想想罢了,有太多人想要扳倒槐谷子了,最后落得身败名裂,前车之鉴,必须要引以为戒啊。

  这一日,咸阳城中不少达官贵人,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商君别院。

  他们要见李水,劝说他不要诬告公孙城为反贼。

  这些人心里也明白,李水的话在嬴政那里很有分量,所以,想要救下公孙城的命,还要从李水入手。

  只可惜,这群求情的人,在门口被挡住了。

  每人十万钱,交钱才能进去。

  朝臣们都有点犹豫。今天他们是来仗义执言来了。怎么大义二字,也要用金钱衡量了吗?

  这些人犹豫不决,有点不大想进去。

  这时候,淳于越给大家带了个好头,直接交了十万钱进去了,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朝臣们都感慨不已。上次卖宅院的过程中,淳于越稀里糊涂的保住了自己的宅院,随着咸阳城的大宅价格越来越高,淳于越也越来越有钱了。

  这十万钱在他眼里,是真的不算什么……

  最后,有几个和公孙城关系好的人,也咬了咬牙,交钱进去了。

  至于其他的人,则厚着脸皮等在外面。

  一刻钟后,淳于越和那些朝臣都黑着脸出来了。看他们的神色,极为不快。

首节 上一节 209/1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