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秦朝当神棍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210节

  在外面等候的朝臣都忐忑不安的问:“如何?”

  淳于越摇了摇头,走了。

  后面的几个朝臣叹息了一声:“槐谷子,真是厚颜无耻。这商君别院,遍地小人啊。”

  “那个看门的牛犊,明知道咱们是为了槐谷子而来。他却一言不发,等我们交钱进去之后,才告诉我们槐谷子不在家。这不是戏耍我们吗?”

  那些在外面等候的朝臣都干笑了一声,在感慨李水无耻的同时,又觉得自己很机智,没有贸贸然进去……

  朝臣们正要离开的时候,又看见一大群人,抬着棺材走过来了。

  这些人,都是那些朝臣的家人。听说李水建议陛下杀掉自己的家主,干脆抬着棺材过来了,想要用这种耍赖的方式,让李水改变主意。

  朝臣们看着那些哭哭啼啼的家人,心里面很同情。不仅同情要被杀掉的公孙城,而且还同情这些家人。

  因为朝臣知道,他们的求情注定没有结果。槐谷子那种厚颜无耻的人,会在意这种骚扰吗?

  …………

  咸阳城,皇宫之中。嬴政正在看奏章。

  他先收到的,是李水的秘密奏折,在这奏折当中,李水列举了不杀掉公孙城的种种好处。

  这些建议,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嬴政心中有些不快。他已经磨刀霍霍准备杀人了,怎么槐谷子又开始为这些人求情了?

  难道槐谷子开始爱惜名声了?想在朝堂之上,博得一个宽以待人的美名?如此一来,若朕坚持要杀了这些人,岂不是暴君了?可要是放了这些人,真是心有不甘啊。

  嬴政正在思索,就看见季明一瘸一拐的进来了。

  嬴政心中不快,挥了挥手,刚想命人把季明拖出去打一顿。

  季明忽然躬身说道:“陛下,外面都传开了。”

  嬴政问:“什么传开了?”

  季明一脸古怪的说道:“外面都在传,说槐谷子给陛下上了一道奏章,里面罗列了诸多罪名,建议陛下杀了公孙城。”

  嬴政呵呵冷笑了一声:“是谁在传播这种谣言?”

  季明说:“恐怕不是谣言。如今咸阳城中的朝臣,个个坐立不安。认为槐谷子此人,实在太残暴。动辄就要杀死十几位朝臣。唉,总之,他已经触了众怒。”

  嬴政微闭着眼睛,心中有些纳闷:“奇怪了,是谁在传播这种谣言?这谣言是怎么传开的?”

  这时候,外面有小宦官说:“陛下,乌交求见,带来了谪仙的奏折。”

  嬴政看着手中的奏折,愣了一下:“还有另外一份?”

  很快,乌交将奏折呈上来了,声音有些嘶哑的说:“陛下,这是谪仙的奏折,谪仙认为,公孙城等人,图谋不轨,意图谋反,希望陛下杀了他们。”

  嬴政打开奏折看了看,里面的内容,倒是和所谓的传言一模一样。

  他看了乌交一眼:“你的声音怎么回事?”

  乌交干笑了一声,答道:“这一路上,说话太多,嗓子有些干涩。”

  嬴政若有所思的问:“都说什么了?”

  乌交小声说:“咸阳城中的权贵,听说奴婢要送谪仙的奏章入宫,纷纷向奴婢打听,这奏章中的内容是什么。”

  嬴政笑了:“如此说来,这谣言是你传出来的了?”

  乌交一脸惶恐的说道:“奴婢万死。”

  嬴政摆了摆手:“罢了,退下吧。”

  乌交走了,季明则一脸纳闷的留在那里。他有点不明白:槐谷子到底要做什么?

  这奏章中的内容,分明是他自己故意泄露出去的啊。他为什么要这么干?惹得众人唾骂,对他有什么好处?

  季明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嬴政却想明白了:槐谷子,有心了。

  李水的第一道奏折,秘密送入宫中,请嬴政留下公孙城等人的性命。而第二道奏折,则大张旗鼓的送来,希望能杀了公孙城。

  这样一来,如果皇帝杀了公孙城,过错都到了李水身上。是他的奏折,导致了公孙城等人的死。

  如果皇帝同意了第一道奏折中的理由,赦免了公孙城。赞誉又全在嬴政身上,所有人会觉得,当今天子虽然宠信谪仙,但是绝对没有头脑发昏,到言听计从,不辩是非的程度。

  想通了这一点,嬴政心情大好。他忽然觉得,这公孙城,也未必是非杀不可了。留下他们的性命,倒也无妨。

  于是,嬴政下了一道旨意。

  第二天,咸阳城所有朝臣都得到了消息,公孙城那些人,没有被杀,反而从牢中放出来了。

  这人被夺去了爵位,依然是带罪之身,随时等候处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继续活下去了。

  这些人出狱之后,就和亲朋好友,抱头痛哭。然后朝着皇宫的方向,遥遥行礼。

  等感激完了皇帝之后,他们又要咒骂李水几句,然后才在家人的搀扶下回去了。

  一日之间,嬴政的名声,比以往好了十倍不止。以前有人称赞他雄才大略,有人称赞他为千古一帝,有人称他为古往今来第一雄主。但是从来没有人夸赞他人的宽厚。

  即便周青臣这样的马屁精,也没有拍过嬴政宽厚的马屁。这倒不是马屁精多么有职业操守。而是……嬴政不宽厚,此时人尽皆知,勉强拍这种马屁,听起来很像是讽刺。

  不过现在好了,可以公开称赞皇帝宽厚了,而皇帝本人,似乎也很受用。

  …………

  丹房之中,李水和伏尧正在下棋。

  本来伏尧来找李水,是要和他下围棋的。但是李水根本不会下,勉强学会了,也只是个半吊子。

  师父败给学生,这种事有点丢人。更何况,未央还在旁边围观。

  于是李水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的对伏尧说道:“你年纪幼小,不宜下围棋。这种棋算计来算计去,虚耗脑力。”

  伏尧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

  李水又说:“我现在教你一种新的棋。棋盘和棋子都不用变。只要让己方的棋子,五星连珠,那么这盘棋就算赢了。这叫五子棋。”

  伏尧点了点头说:“听起来似乎挺好玩的。”

  李水和伏尧下了一盘,轻而易举的赢了他。

  毕竟五子棋这东西,李水在学生时代,和同桌在课堂上玩了不知道多少次,实在熟练的很。而伏尧只是一个初学者。

  下了十盘,李水都赢了。然后坚决不肯和伏尧再下了。他给出来的理由是,所谓棋局,只是嬉戏而已,大丈夫绝对不能因为游戏,而荒废学业。

  李水的理由很光明正大,其实他真正不玩的原因是,伏尧这小子进展迅速,李水下的已经有点吃力了,感觉再下下去,自己可能会输。

  既然不下棋了,伏尧就开始向李水请教治国方略。

  他很纳闷的问李水:“师父,听说你上了两道奏折。其中一个是公开的,要父皇杀了公孙城。另一道是秘密的,求陛下饶他们不死。”

  李水一脸纳闷的看着伏尧:“既然是秘密的奏折,你怎么知道内容?”

  伏尧得意的一笑:“父皇的书房,我可以随便出入。”

  紧接着,伏尧又说道:“师父,我听说有不少人都在骂你,认为你心肠歹毒,喜欢滥杀无辜。徒儿也不明白,你为何写两道奏章呢?为什么要众人误会你呢?”

  李水说道:“最近师父风头太盛啊。主持着削弱了匈奴的实力,夺走了不少的地盘。又从关外运来了无数的金银铜铁。”

  “功高震主啊。即便我没有功高震主,那些别有用心的小人,也会在陛下面前进谗言的。”

  “而我若在这个时候交好朝臣,陛下会怎么想?他觉得我槐谷子要结党营私,要题谋不轨。”

  “即便陛下没有证据,甚至不打算处罚我,只要他有了这个念头我就危险了,所以,我要自污。一个孤家寡人,对陛下来说,是最安全的。”

  伏尧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然后他又摇了摇头,说道:“父皇绝对不会这样的。如果伏尧要如此对待师父,我也会劝谏的。”

  李水微笑着摇了摇头,他摸了摸伏尧的脑袋:“做帝王的,除了个人的感情之外,还要权衡天下。这些事,你以后就懂了。”

  伏尧沉默良久,然后抬起头来,深深的看着李水,说道:“师父为了大秦,真是受了太多委屈,以后无论外人如何诋毁师父,我都不会相信他们的。”

  李水听到这话,满意的点了点头,心想:“有你这句话,我这一番布置就没有白费啊。”

  随后,李水又开始打腹稿了,怎么再写一封奏章,把公孙城那伙人弄到西域去。帮忙开发一下边疆嘛。这些满口大仁大义的人,总不能总把大义停留在口头上。

第257章 孤辰命

  咸阳城中,又有了传言,说没有弄死公孙城等人,槐谷子很不甘心。想要继续进谗言,最后还是伏尧公子求情,这才让槐谷子答应放过了公孙城等人。

  公孙城那一伙人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对伏尧公子感激不已,又对槐谷子破口大骂。

  骂完了之后,他们也狠狠的松了口气。其实从回家开始,他们就提心吊胆,觉得谪仙不会这么轻易就算了。

  果然,谪仙真的想要报复。幸好……幸好啊,有宽厚仁德的伏尧公子,给大家求情了。

  至于传言是从哪传出来的,朝臣们并没有在意。如果他们留心打听一下,可能就会知道,这些传言是从谪仙楼出来的。到那时候,他们恐怕又要骂槐谷子心黑了。

  公孙城虽然被放回来了,但是并不等于不用受罚了,现在惩罚还没有出来,所以他们都在家中不安的等待。

  按照以往的经验,处罚不过是降爵罚俸,顶多贬为庶人。但是这一次,他们心里没底,因为槐谷子这根搅屎棍,一直在里面瞎搅和。

  三日后,处罚下来了,公孙城一伙人,远赴北地,负责当地的教化。

  听到这个消息,公孙城当场就晕过去了。去北地和去死,有区别吗?

  传旨的小宦官一脸同情的看着公孙城:“大人,你要看开一点。据说北地到处都是机会。你若能寻到一两处矿藏,或者绘制出来一幅地图,立刻就是一场大功劳,不仅官复原职,还可以连升三级。”

  公孙城苦笑了一声,问那小宦官:“这话你自己信吗?”

  小宦官没说话,老实说,这话他也不太相信。北地荒凉的很,那些矿藏又在地下,大海捞针一样找下去,能找到多少?

  那些方士们,确实有几个找到的,但是比例太低了。大多数人,还是什么都找不到。

  不过……反正北地是去定了,为什么不能看开一点呢。

  小宦官觉得公孙城实在是太不豁达了,一点国之重臣的气度都没有。

  当然了,小宦官能这么想,主要是因为被派往北地的不是他。如果是他的话,恐怕他早就上吊了。

  公孙城一脸颓丧的把小宦官送走了,然后命仆役拿了些钱,去买来了很多酒。并且点名,不许买李水的仙酒。

  酒买回来之后,公孙城从中午喝到晚上,酩酊大醉,然后沉沉的睡去了。

  翌日一早,他的行李已经被家人收拾好了。公孙城带了两个仆役,坐着马车,一脸阴沉的向咸阳城外赶去。

  陛下的旨意,是要他们今日就动身。

  公孙城到城外的时候,看见十来个朝臣都到了。加上仆役,大约有四五十人。

  这些人相顾无言,唯有苦笑而已。

  负责护送他们的官兵看人齐了,摆了摆手,说道:“咱们走吧。”

首节 上一节 210/1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