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秦朝当神棍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307节

  项梁笑了笑:“此人是个聪明人啊,必定感觉到了什么。不过,即便感觉到了又如何?老夫就算是用阳谋,他也无计可施,只能引颈就戮。”

  说到这里,项梁忽然想起一件事来:“等等,吴玉的公子,吴刚在做什么?”

  那小卒愣了一下,疑惑的说道:“似乎有几个时辰,没有见到吴刚了。”

  项梁神色一肃,低声说道:“不对。吴玉已经猜到了我的目的,不可能不告诉吴刚。若吴玉肯等死,倒说得过去,吴刚怎么肯?”

  忽然项梁脸色一变,对小卒说道:“立刻晓谕各城门,加强防守。城中有任何动静,也不许擅离职守。有人可能要趁乱打开城门。”

  这时候,有小卒跑进来,大声说道:“将军,起火了。郡守府突然燃起大火,霎时间火光冲天,火借风势,已经烧着了三五十家,城中大乱,各处士卒都在救火。”

第355章 落荒而逃

  项梁听说郡守府着火,顿时吃了一惊,不假思索的说道:“快救火。”

  但是几乎是同时,他忽然反应过来了,对身边的人说道:“慢!”

  正准备救火的人愣住了,说道:“将军,水火无情,耽搁片刻,恐酿成大患啊。”

  项梁摇了摇头,对心腹说道:“你立刻带三千精兵,守住南门,任何闯门者,无论是谁,立斩。另外,告知项氏子弟,各自带人,谨守其他三门。”

  心腹有点茫然,小心翼翼的问道:“有人闯门?”

  项梁喝道:“快去。”

  心腹应了一声,慌忙走了。

  项梁对着剩下的人说道:“剩余兵马,随我去郡守府。府中任何人,无论男女老幼,一个不留。”

  那些士卒都吓了一跳,小心翼翼的说道:“将军,郡守府中……”

  项梁拔出剑来,一脸恼怒的说道:“吴玉有异心,我便剜了他的心。”

  随后,项梁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其他人走出营帐的时候,发现项梁已经骑在了马背上,这些人不敢怠慢,纷纷上马,引着本部兵马,向郡守府赶去。

  郡守府火光冲天,全都烧着了。吴玉早就从围墙上跳了下来,正站在街心,一边饮酒,一边看着火光赋诗。

  有些百姓看到郡守的英姿之后,都不由得感慨:到底是郡守啊,家中眼看要被烧为平地,居然依然如此镇定,这份魄力,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项梁带人赶到之后,立刻将人马分散开来,把整个郡守府团团围住。

  他看着吴玉:“郡守大人好雅兴啊。”

  吴玉微微一笑,拉长了声音吟咏道:“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项将军啊,天下刚刚安定,你又兴风作浪,百姓们苦啊。”

  项梁拔剑架在了吴玉的脖子上:“吴刚何在?”

  吴玉叹了口气:“儒生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世人皆以为迂腐。老夫认为,得民心者,不见得能得天下。而失民心者,必定不能得天下。”

  吴玉缓缓地扭过头来,看着项梁:“项将军,你觉得你得民心了吗?天下人之心,倒不用说了。这吴郡的民心,你得到了多少?”

  项梁向周围看了一眼,那些百姓纷纷低头,眼神之中都流露着畏惧。

  吴玉呵呵一笑:“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项将军倒是有周天子的风范啊,可惜……是厉王。”

  项梁忽然把剑收回去了,笑着说道:“今日郡守大人的胆量,倒是大得很啊。”

  吴玉淡淡的说道:“死到临头,还有什么可怕的?胆子自然也就大了。”

  项梁淡淡的说道:“我倒不打算杀你了。这样便杀了你,有些便宜你了。倒不如将你关押在军营中,每日拷打一番,方消我心头之恨。”

  吴玉微微一笑,说道:“那就多谢项将军饶我性命了。”

  项梁呵呵一笑,挥了挥手,对身后的人说道:“除吴玉外,郡守府中男女,全部杀死。”

  那些府中仆役全都吓呆了。他们哭喊着说道:“我等,我等是胆小之人啊。”

  可惜,他们也就喊了这么一嗓子,就被杀死了。

  吴玉叹了口气,闭上了眼睛。

  被杀死的不仅有府中的仆役,还有他的家人。但是乱世之中,又能怎么样呢?

  很快,郡守府的人全部被杀死了,吴玉忽然睁开眼睛,呵呵笑了一声,说道:“世人常说,秦人残暴。可项梁就不残暴了吗?这么多无辜的妇孺,转眼之间,砍杀殆尽。诸位可以试想一下,这等人若得了天下,你们当真能过上太平日子吗?”

  吴玉这话,是对着周围的百姓说的,那些百姓听了之后,人人脸上都露出古怪的神色来。

  吴玉有叹了口气:“由此可见,什么清君侧,什么诛暴秦,都是唬人的东西。项梁的目的,无非是恢复自己的权势罢了。更有甚者,是为了他自己做皇帝。啧啧啧,为了一人的尊贵,要让成千上万的百姓,去征战,去厮杀。此乃大奸大恶之人也。”

  项梁紧紧的握着手中的宝剑,他额头上青筋毕露,很想立刻砍下来。但是他忍住了,冷笑了一声说道:“但愿你被打得遍体鳞伤,还能如此巧舌如簧。”

  随后,有两个项氏子弟冲过来,把吴玉绑起来了,并且在他嘴里面塞上了一块破布。

  …………

  郡守府火起的那一刻,藏在黑暗中的吴刚,就把锦囊打开了。

  他挺好奇,一直唯唯诺诺,庸庸碌碌的父亲,这一次能有什么妙计。

  然而,等他打开锦囊看了一眼,顿时惊呆了,上面写着:冲出南门。

  吴刚有点哭笑不得:“冲出南门?这话说的轻巧,我孤身一人,如何冲出……”

  他刚刚想到这里,南门方向就传来了一阵喊杀声。

  吴刚大惊,扭头向那边一看,发现十几个正提着刀剑,砍杀守门的小卒。

  吴刚惊奇的发现,这是几个人似乎是自己家中的仆役。

  守卫南门的小卒本来有一百多个,半数以上在城墙上警戒。守着大门的也不过五六十人。起火之后,更是有半数人去救火了。

  现在这些仆役突然发难,那些小卒根本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顷刻之间就被杀了五六人。剩下的被吓破了胆,干脆一哄而散。

  紧接着,仆役们开始争分夺秒的打开城门。

  吴刚一拍脑门:“吾父真是神了。”

  他把锦囊揣在怀里,撒腿狂奔,当他跑到南门的时候,那厚重的城门刚刚打开了一条缝隙。

  吴刚挤了出去,随后就看到了城外的兵马。

  …………

  城外的兵马,正是李信的人。

  李水命人在城墙上射了公开信之后,就通知李信,立刻带兵前往吴郡城外,准备接收城池。

  对此李信嗤之以鼻,但是李水言之凿凿,李信也就将信将疑的来了。但是来之前,他和李水约定好了,如果天亮之前城门没有打开,李水要当众承认李信是战神。

  对于这一点,李水痛快的答应了。

  什么战神战仙的,都只是一个名号罢了,李水并不在乎。

  更加关键的是,李水已经把秦人的心理研究透了。这些人心思有些单纯。现在谪仙无所不能的传言,已经彻底把他们给洗脑了,所有人都觉得,没有谪仙办不到的事。

  就算天亮之前城门未开,李水把战神的名号送给李信。秦人也会觉得,这是谪仙谦虚,不贪功,故意成全李信而已。

  想到这里,李水就一脸同情的看了李信一眼。

  恰好,李信也正向李水看过来。

  四目相对,李信心想:槐兄的眼神之中,似乎有些哀求之意啊。怎么?他担心过一会当众承认我是战神,太过伤面子?哈哈,我才不会可怜他,偏偏要他大庭广众之下低头。反正槐兄脸皮厚,伤了面子也无妨。

  想到这里,李信嘿嘿的笑了。

  李水摇了摇头,很是同情的想:傻孩子,笑的像个傻子一样。

  就在这时候,南城火起。

  李水立刻笑了:“李兄,咱们准备自南门入城吧。”

  到了这时候,李信还是有点将信将疑。他挥了挥手,带着人从黑暗中冲出来,向南门狂奔而去,这时候,也没必要隐藏了。

  南门城墙上的反贼如临大敌,警惕的看着外面的李信军。

  这时候,城墙下忽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反贼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吴刚就已经打开城门,疯狂的跑出去了。

  这时候,城墙上的反贼终于明白过来了:有人开城投降了。

  他们立刻张弓搭箭,射向吴刚。

  但是已经晚了,李信军箭如雨下,顷刻之间把城墙上所有敢露头的人都射成了刺猬。

  当这一轮箭结束的时候,守军发现,李信已经带人入城了。数千人马,如猛虎下山,根本不可能拦得住。

  他们稍微抵抗了一番,在付出十几条人命之后,很识时务的投降了。

  李信刚刚进城,项梁派来增援的三千人也到了。

  可是项梁的三千人,成分复杂。里面有项氏子弟,有原本郡中秦兵,有征调来的百姓。

  这些人,要么好勇斗狠,惯于单打独斗,却不懂得行军打仗。要么是被迫从贼,根本没有战意。要么胆小如鼠,时刻想着投降要命。

  因此两军一接触,片刻之间就分了胜负。李信的大军如同巨石一样碾压过去,项梁的三千人马,登时崩溃。

  最勇猛的项氏子弟,多半被杀死了。而那些老百姓个个丢了武器逃命。至于郡中的秦兵,直接投降了。

  杀散了这三千人之后,李信带着自己的部下,在吴郡横冲直撞,凡是看到手拿兵器的人,先杀后问。

  一时间,吴郡城乱作一团。

  …………

  郡守府已经被烧光了。项梁刚刚把吴玉绑起来,正打算去协助守城,忽然有项氏子弟跑过来,满身鲜血的呼喊道:“将军,吴刚打开城门,放李信进来了。如今城中大乱,我军四处溃逃。”

  项梁听了这话,顿时怒气上涌,仰天嚎叫了一声,忽然提起剑来,奋力一挥,将吴玉砍作两段。

  吴玉倒在地上,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笑意。

  他其实心里很清楚,自己是活不下去了。他早就知道,项梁准备再充分,也敌不过威名赫赫的始皇帝。

  所以从项梁逼他投降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活不下去了。不仅活不下去,等项梁兵败之后,还会抄家灭族。

  所以他整日在饮酒,颓废之余,也会思考吴氏还有没有一线生机。现在,这一线生机被他找到了。

  经过今夜的这一番布置,自己虽然死了,但是至少能够让吴刚活下来。甚至可能博得皇帝的同情,不会影响吴刚的前途,让他有重振吴氏的机会。

  吴玉,在唯唯诺诺了一生之后,终于在死之前灿烂了一次。

  杀了吴玉之后,项梁立刻吼道:“迎敌,准备迎敌。”

  那项氏子弟哭着说道:“将军,如今城中兵荒马乱,军士四处逃窜,哪有兵马迎敌啊。”

  项梁有些茫然的向周围看了看,他忽然有一种感觉,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应该何去何从了。

  造反?自己倒是举起义旗来了。可这才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月都不到,居然被区区三千人,追的东逃西窜,全盛时期,也不过占据了两座城而已。至于现在,恐怕要落草为寇了。

首节 上一节 307/1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