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秦朝当神棍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308节

  造反?简直是在造笑话。

  项梁有些精神恍惚,他似乎看到了百年之后的史书,那些刻薄的史官会给自己写上一句:不自量力,为天下笑。

  这时候,他忽然感觉到项氏子弟正在摇晃自己的肩膀。

  项梁回过神来,听到项氏子弟大声说:“将军,我们可以将刀剑分给城中百姓,命他们随军杀敌。近日将军一直在训练他们行军作战,现在真是时候了。”

  项梁看了看周围,看了看那些想要逃走,又不敢走的百姓。真要把刀剑给了这些人,他们会随军杀敌,还是会临阵倒戈?

  如果在今日之前,他们或许还可以用一用,但是百姓们听了吴玉的那番话之后,恐怕对项梁已经极端的不信任了。

  项梁叹了口气,对项氏子弟说道:“我已经做了周厉王,就不要再做商纣王了。我们走吧。”

  项氏子弟有些茫然的问道:“到何处去?”

  项梁骑上马:“逃命。”

  随后,他纵马狂奔。

  项梁知道李信是从南门来的,因此纵马狂奔,直向北门而去。

  这一路上,不断有士卒偷偷溜走。开始的时候是一两个,后来简直是成群结队的逃走。

  谁都知道,李信的主要目标是项梁,跟着他简直是找死,还不如选别的路独自逃命。

  等项梁出城的时候,跟在他身后的,只剩下了十余人。

  他们出城不久,身后就传来了一阵隆隆的马蹄声,李信已经追上来了。

  项梁心中有些绝望,仰天长叹:“看来天要亡楚啊。”

  身后的项氏子弟忽然说道:“将军,你带五个人步行离开。”

  项梁愣了一下,似乎没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已经有五个人,把项梁从马上扶了下来。拉着他躲到了路边的草丛之中。

  剩下的五个人骑在马上,又各自牵着五匹空马,向前狂奔而去。

  此时天色已晚,远远赶来的李信军根本没有注意到藏起来的项梁,全跟着那十匹马追过去了。

  项梁看着已经跑远了的五个人,泪流满面:“忠臣义士啊。老夫此心,痛如刀绞。”

  他身边的项氏子弟安慰道:“他们每人带着两匹马。不断换乘,短时间内,李信军追不上他们。趁着这时候,将军要重整旗鼓啊。”

  项梁叹了口气:“如今身边只剩下你们五人,还如何重整旗鼓?”

  身边的那些项氏子弟也有些茫然,他们只好扶着项梁,踉跄着朝偏远地方逃去。

  这一路上,项梁都在思索,自己还有什么可用之人。

  对了,他还有项羽,项羽身边还有二三十个护卫,还有三十来个墨者。如果再收服一些盗贼,总能凑起来数百人。

  这些年来,项梁一直在结交楚地豪强,如果向他们借兵,他们应当不会拒绝。

  对了,还有王氏。只要撑到王氏赶过来,那就一切好办了。

  想到这里,项梁对身边的子弟说道:“尔等可知道宋家庄在何处?我要到宋留府上拜访一番。”

  有个项氏子弟说道:“在下知道。明日天黑之前,咱们便可以走到了。”

  项梁点了点头,长舒了一口气:“我与宋留关系不错。向他借些人,借些粮,应当不难。”

第356章 宋留很无奈

  李信率军入城。分出去了五百人去追击项梁,剩下的人,都在城中维持秩序。

  没办法,大火尚未熄灭,城中乱作一团,有些人趁机抢掠财物。整个吴郡城,人人自危,如同人间地狱一般。

  李水和李信商议了一番,把剩下的人马分成三百个小队。又把吴郡城划分成三百块。每队负责一块。

  如此一来,职责明确,每一个小队负责的,往往只是三五户,十几个人而已。但凡有人在自己的区域为非作歹,可以迅速的将他们抓起来。

  城中的秩序,迅速的安定下来了。

  李水和李信的雷霆手段,让吴郡城中的百姓燃起了一丝希望。原本他们以为,朝廷军得胜,会纵兵劫掠的。其实这也是一直以来战争的潜规则。

  无论是贼是兵,只要攻入城池,都要拿老百姓开刀。

  可是现如今朝廷的做法,让他们又惊又喜。很快,他们开始把朝廷军称为义军。

  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城中已经彻底安定下来了,李信有些感慨的对李水说道:“我只是严禁士卒伤害百姓而已,这些百姓就感激涕零。难道秋毫无犯,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李水嗯了一声:“并不是你我多么善良,完全是同行的衬托啊。”

  两人正在感慨,旁边的巨夫一脸谄媚的走过来,对李水说道:“大人,下官已经帮着李信大将军写好了。若两位大人没有异议的话,下官就去张榜公布了。”

  李信纳闷的看着他们两个:“帮我写好什么了?”

  巨夫干咳了一声,没有说话。

  李水扫了几眼那张纸,满意的点了点头,递给了李信。

  李信略微看了看,顿时脸色涨红。这像是一张告示,是用李信的口吻来写的,内容是他如何如何佩服谪仙,谪仙如何如何料事如神,没有谪仙,根本无法轻易拿下吴郡城。从此以后他李信对谪仙五体投地,俯首帖耳,尊称他为战神等等。

  李信伸手就要把这张纸撕了,但是转念一想,按照李水的性格,这种事怕是逃不过。如果自己严词拒绝的话,这家伙没准添油加醋,自作主张的就公布出去了。

  于是李信慢慢的摇了摇头,对巨夫说:“你这告示,写的不像,本将军从来不这样说话。”

  巨夫忽然笑了:“下官已经想到了,因此又准备了一份。”

  李信纳闷的接过那张纸,随意看了两眼,顿时无语了:这张纸上的内容,和上一张差别不大,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上面没有任何生僻字,也没有引经据典。

  巨夫笑眯眯的问:“将军以为如何?”

  李信有些没好气的说道:“随你的大小便吧。”

  李水见巨夫一脸错愕,笑嘻嘻的说道:“此乃最近咸阳城的口头语,不少人在学着说,都是从本仙这里学来的。”

  巨夫哦了一声,他也看出来李信有些恼火,因此不敢再问了。不过猜也能猜到,李信这是让他自行处理此事。

  于是他一脸尴尬的笑着,转身走了。

  李信和李水在城中转了一圈,最后停留在了郡守府跟前。

  郡守府,现在只剩下一堆残垣断壁了。在废墟面前,摆放着三十多具尸体。

  吴刚跪在吴玉面前,泣不成声。

  按道理说,吴刚曾经投降项梁,算是反贼。

  但是他毕竟献城有功,吴玉之死,又颇为凄惨,因此李水和李信也没有为难他。

  有小卒走到李信身边,低声说道:“自入城起,他便哀哭不绝,已然哭了几个时辰了。”

  李信皱了皱眉头。

  忽然,吴刚大叫一声,口中吐出鲜血来。整个人晃了两晃,倒在地上。

  有小卒连忙走过去,把他从地上扶了起来。

  李信皱了皱眉头,回头说道:“军医。”

  有医者走过来,检查了吴刚一番,然后向李信说道:“吴公子乃是伤心过度,只要精心调养,不再大喜大悲,便无性命之忧。”

  李水叹了口气:“这可难了。刚刚家破人亡,怎么可能不大悲?”

  李信盯着吴刚看了一会,忽然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脸。

  吴刚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

  李信大声喝道:“你举家被杀,你可知道?”

  李水有点懵了:李信搞什么鬼?嫌他死得不够快吗?

  旁边的军医也欲言又止,但是想了想,还是没敢出声。

  吴刚迷茫的眼睛中,露出来了浓浓的恨意:“我自然知道。”

  李信冷笑了一声:“我看你不知道。灭族仇人,已经逃之夭夭,你却在这里哀哭不绝。你是不敢报仇呢?还是觉得自己报不了仇呢?”

  吴刚一听这话,顿时怒气上涌,似乎随时要吐血。

  李信却不给他开口的机会,大声问道:“我给你五百人,你可否带来项梁头颅?”

  吴刚眼睛一亮,声嘶力竭的喊道:“无论项梁逃到何处,在下必定斩下他的脑袋。”

  李信点了点头:“好,我就给你五百人,给你一个机会,证明自己不是懦夫。”

  五百人很快选出来了,都站在了吴刚身后。

  吴刚看了李信一眼,忽然虔诚的跪拜起来,极为真诚的说道:“多谢将军。”

  李信踢了他一脚:“快滚吧。”

  吴刚带着五百人走了。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魂,人生又有了目标。

  李水拍了拍李信的肩膀:“李兄,我发现你也略有些智谋,并非单纯的武夫啊。往日似乎有些低估你了。”

  李信翻了翻白眼:“我那叫藏拙,藏拙懂吗?”

  这时候,公子高来了,恭恭敬敬的拜见了李水之后,就扭头看了李信一眼,然后微笑着说道:“想不到李将军如此谦逊。令人佩服。”

  李信呵呵笑了一声:“本将军确实很谦逊。”

  说话间,申纶也来了,一脸敬佩的对李信说道:“将军能直视自身之短处,盛赞他人之本事,这份肚量,可以为人楷模啊。”

  李信有点纳闷:“你在说什么?”

  李信带着疑惑继续在城中巡视,渐渐的他发现,城中不少人都在偷偷的看自己。不仅有秦兵,甚至还有百姓。

  最后李信忍无可忍,抓住了一个小卒,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小卒干笑了一声,说道:“或许,是因为将军的告示。”

  李信忽然明白过来了:莫非是巨夫拟的那份告示?他已经贴出来了?这竖子……

  李信差点骂出来,带着人急匆匆地去了城门。

  有不少百姓正挤在那里看告示。大多数百姓,是不认识字的,而有些认识字的人,正在热心的帮他们诵读。

  读完了之后,这识字的人还很谦虚的说道:“其实在下认识的字也不多,只不过这告示写的十分浅显,所用的字也很简单,在下竟然能看懂个七七八八。”

  百姓们纷纷议论:“由此可见,李信将军是诚心诚意推崇谪仙为战神啊,否则的话,怎么会用如此浅显的文字?这分明是担心我等看不懂啊。”

  李信差点吐血。

  旁边的小卒小声问:“将军,要不要我把告示撕下来?”

首节 上一节 308/1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